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逐鹿风云-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问题并不是在于自己的精神,而在于剑丹本身。它们在这里漫空游弋不定,自己每次调度之时都需要一点时间的搜寻。虽然仅仅是刹那之间,但仍然给剑气之间的转圜带来了破绽。

可又不能不让他运动,否则,一只死丹的成长性是有限的。别人都只是修炼一只内丹,因此都未遇到过这种问题,还得他自己想出法子来。

“到底采用何种方式,让它们以何种轨迹运动才是最完美的?”曾进沉思着。

这一坐,就是一天,他仍然毫无头绪,不禁有些焦躁。他的意念退出了丹田。

这时天幕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而月亮还未升起。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在这种静谧祥和的环境里,曾进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他暂时放下了武功的事,躺了下来,无念无想地望着星空。

就这样,一直到明月高悬,星光点点。

他的目光好象透过了苍穹,直接来到了银河旁边。他看着银河以一种恒定的速度缓缓运转,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完美。

忽然,他心又所感,想到,“这亘古永存的星河的运转规律,难道还不能算的上最完美的吗?”

“对,就这么办!”他翻身而起,再次盘膝入定。

他想道:“自己体内共有十枚剑丹,模拟银河是铁定办不到了,模拟太阳系却是正好。轴心太阳,八大行星,在加上一个哈雷彗星,足以将它们纳入一个完美的体系之中。”

“自己的身体是用水阳剑气打的基础,因此这次作为太阳星的主剑丹自然是非它莫属。五行之中火系和金系主杀戮攻击,可放在外围以为锋锐;土系防守最强,置于中间以为屏藩;木系生机盎然,放在内围以做支持是最好了。至于剩下的那枚水阴剑丹,则作为哈雷彗星以为变数,配合它那诡秘莫测、无孔不入的侵蚀特性是最好不过了。”

他的意念再次沉入丹田,将十色剑丹纳入控制,催动着它们在一定空间内运转。忽然,他加强了念力,将水阳丹御使至丹田核心处。并疯狂的吸纳天地元气转化为水阳剑气,壮大水阳丹,以便它强过其它的剑丹,符合它主星的身份。

现在他吸纳天地元气的速度,可是迅速地很。仅仅片刻,就大了一圈。“现在就差不多了,以后在刻意加强水阳丹的修炼,就可以长久地保持这种体系的运转了。”

曾进接着将木阳、木阴、地阳、地阴、炎阳、炎阴、金阳、金阴八大剑丹一起操控。御使它们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排列。距离他是严格按照太阳系诸星的距离缩小后的距离。

就在他将八大剑丹安放好之后,八大剑丹立刻以不同的速度绕着水阳丹运转起来,自身亦是高速自旋。水阳丹也是高速自旋,看起来和真正的太阳系没什么两样。一切都显得那么浑然天成,完美无暇。

最后,他将水阴丹置于丹田内无限远处,以精神力虚化出一道椭圆轨迹,让它按照其运转。

大功告成,曾进深深地出了一口气。这件工作虽不是与敌人生死交锋,但由于必须经过严格计算,精神上的消耗着实不小。

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却很是兴奋。一个弹跳站了起来,他现在是急不可待的想试试看,到底自己剑气转圜不便的弊端解除了没有。

随手一挥,十色剑气尽皆化形而出,寸许长,细入毛发的剑气按照自己的心意于空中飞舞,得心应手之极。剑气转折之间灵动自如,显而易见,弊病是完全解除了。

他指挥着十道剑气按照十方灭神阵的方位来回冲杀,丝毫无勉强之感。御使着剑阵将一个数人合抱的大树拢入其中,顷刻之间就将其撕成碎片。

“看来,仅我一人就可布下剑阵了。以之与他人争斗,胜算可是强上不是一点半点。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啊!”

不过他此次出山在即,却是不能有丝毫大意,一招不甚,就可能万劫不复。因此必须做足准备。

他的功力现在应该是很高了,而在短期内也难有什么大进了。要想再进一步,就只有在招法上下功夫了。

第一卷 龙潜曾家村 第十二章师法哲学解牛剑,无心之得逍遥行

武学一道,非是为了争强斗胜,乃是为了强身健体,益气养生。而每一家武学的形成,概莫能外,皆源出于自然,通过体悟天地之道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思想。而这才是其核心所在。

各家门派为了防他人偷学自家的武学,一般不会将这种思想写在纸上。就是写在纸上,也是写的讳莫如深,让人难以看懂。

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一门武学的核心之理,就不可能将其练到最高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武学之中很多招式是相同的,使出来却大相径庭,威力千差万别。

这并非单单是因为功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招意。

中国自古而来武学有两大源流,道家、佛家。不论佛道武学的哪一种,其核心思想都源自于其教祖对宇宙大千及人类自身的理解。而说白了,这种思想就是现代的哲学。

自己要想创出一门强大的剑法,也得从哲学上下手。

佛家思想他不喜欢,而道门思想他却颇为推崇。道家祖师为老子。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写尽了天地间所有的道理。在现代之时,他还听说过外国人研究《道德经》,连宇宙大爆炸理论都看出来了。这是何等的智慧。

其次为庄子,很多人认为他才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著《庄子》一书亦是包罗万象。这次曾进就是要从其中学一种高深至极的招法。他认为,那可比什么从劈波斩浪中练就的独孤九剑,亦或是观海听潮所悟的覆雨剑强多了。那是真正达到了技近乎道的境界了。

《庄子》之《养生主》一篇中庖丁曾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目无全牛,无厚入有间”,此九个字就是自己剑法的真正核心之所在了。因此他就将自己的剑法命名为解牛剑法。

“名字和心法都有了,可到底该怎么练呢?总不能真去杀一千头牛吧!”曾进有些苦恼了。

要做到目无全牛,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精神修为足够,二是要熟悉结构。

自己的精神力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本来自己身为穿越来客,能跨越时空不死,精神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加上自己剑气每进一步,其扩充经脉时随之而来的巨大痛楚也使其精神力一次又一次的增强。

凭借他在现代时听说过的催眠知识,对一般的人,什么也不用,纯以精神力,想必将其催眠也不是什么问题。

自己要做的就是熟悉、熟悉、再熟悉。熟悉之后方才能看穿。卖油翁的故事就足以证明熟的确能生巧。

再之后的一个月里,曾进一直在做着这件事情。他白天砍柴时仔细观察木材的纹理,打猎时观察猎物行进的法度,睁眼看水波荡漾时之间的节隙,闭目时感应风力强弱的变化。

在家解剖猎物,了解它们身体的每一分构造,晚上练功时以意念内视自己身体的每一寸肌理。势必要做到对所有关节、经脉、肌肉、骨骼、窍穴等都了如指掌。

总之一句话,就是熟悉。熟悉自身,熟悉它物,乃至熟悉所处的天与地。

曾进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他一道剑气击出,根本就不像原来般那么直莱直去的。而是像一条灵蛇,随意扭曲,因为他已能将其看成一个生命,对他熟悉无比。

他试探性的用这样的剑气攻击一只野猪,剑气入体之后,自在游走,任意穿行,片刻功夫就将其拆解为一堆零件,皮、肉、骨完全分离。

对于这样的情况,曾进可谓是满意之极。况且,除此而外,他还有意外收获,而且这意外收获还不小呢!

那是一天下午,他在山上闭目感应风力。一时之间,无意识中进入了无念无想的境界。一股连树叶也难得刮起来的微风拂过,竟然将曾进带上了天空。

随风飘荡了足足有两里地之遥。当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身处空中,心下一惊,再也难以保持刚才的心境,立时从半空中摔了下来,跌地浑身生疼。

不过他的心情却是惊喜万分。因为他修的是剑道,爆发力惊人,因此不论是短途内冲刺,还是小空间内移位,他都自信不逊于人。

惟独于长途跋涉上,他没有把握。若没有好的身法或者轻身术,想要长期保持高速奔行是极其困难的。

可是,如果能学会御风之术,那谁还能在这方面强过他呢!要知道,风,也就是空气,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他一次又一次的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刚才的感觉了。他没有沮丧,而是继续从哲学思想中想办法,因为,那是所有事物的规律所在。

他又想到,“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又有“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这两句都是《庄子》中的话。前一句是指混同合一,将一切归诸于自然就是大道。后一句则是指忘掉自己的人,才能与自然合而为一。

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是啊!如果自己能同风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他岂不是可以随着风自由翱翔于天际吗?

他紧闭双目,将精神力从身体中发散出来,沿着风的轨迹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再也不关注自己,好象自己就是风一样,要随着风的流动游遍千山万水。

这时一股股的风力通过他的毛孔冲了进来,好象要将他融于风中一样。曾进的身体渐渐地开始升起。

在他身体再次发生可喜的变化之时,他已经有了感觉。不过他这次却并未摔下来。是啊!自己已然为风了,又去摔谁呢!

他一直等自己飞出了一里地后,才聚集意念降了下来。仔细一查看自己的身体,发现体内的真气丝毫未损。心下大喜,这下自己真的是后顾无忧了,大不了,打不赢,'奇qi70。书'自己的命总归是能保的住的。

不过这还需要自己练习一段时间,否则,半途如果突然掉了下来,自己可就有大麻烦了。

自己这身法,虽远远不如庄子所描述的逍遥游,但为了纪念他给了自己这么大的帮助,就命名为逍遥行好了。行嘛,肯定是不及游畅快的。

第一卷 龙潜曾家村 第十三章奴家素素,身在大唐(上)

曾进这些日子因为在自创武学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所以有些乐此不疲。在练习逍遥行身法与解牛剑法之余,不停的发散他那本来就不缺乏的想象力,以期能创造出更多更强的战斗技能。有一句话说的好嘛,叫“技多不压身!”

而他也确实有天分。他将地阳、地阴两道剑气结合起来,绞成一个太极圆环,敛于掌心,对外产生的吸力之强劲绝对不亚于萧峰的《擒龙功》。

又将炎阳剑气与水阴剑气同时凝聚在一点,在一瞬间将它引爆击出,竟然将一块数百斤重的巨石炸了个粉碎。威力之强横亦可媲美燕飞的《仙门剑诀》。

诸如此类,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成功又更大的激发了他创造下去的激情。就在他誓要将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