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独揽江山-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收成差,当地的官员又贪;拖着不肯开仓放粮不说;还联合着城里头的粮商往上提价。有良心的商家倒是没往上头加价;可一是同行打压,二是存粮算不得多。
  百姓饿极了;又加上有心人煽动,便酿成了难民暴动的灾祸。疯狂的难民涌了进来;又被官兵强行镇压,那些农具充当的兵器全被收缴了起来,手无寸铁的百姓也被伤了好些。
  云城那边一直是报的丰收,如果一开始就把灾情报上来,禁止商家乘机提价,官府里的粮仓的储备完全能够让灾民度过救济粮来前的日子。
  可惜云城的父母官没有这样做,要不是有有能力且不怕得罪知府及其背后靠山的知情人士把消息捅到京城来,天高皇帝远的,事情恐怕还要发展到更为糟糕的地步。
  启文帝自是大怒,下令摘了那云城官员的乌纱帽,不过京城和云城相距甚远。这当今圣上的旨意和赈灾的银两及救济粮都需要人传达护送,钦差的人选立刻就以折子的形式上了启文帝的龙案,慕白的毛遂自荐自然也混在这些折子里头,一切交由启文帝定夺。
  次日上早朝之际,启文帝把几个人名都列了出来,按照他的意愿他是想让太子去的,底下附和的人不少,表示安王或者其他人去更好的声音也零零散散有那么几个。
  “比之太子,安王同为皇室子弟,身上负担也不重,在百姓间一向形象良好,若是安王去,必能让百姓得到安抚,安王也能够从中得到历练。”
  “李大人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这是天灾人祸可不是什么给王爷历练的好事。当初太子处理水患那般好,这次去自然更能够安抚民心。”
  “我倒是觉着,王爷和太子去都不合适……”
  几个大臣就这么争论起来,都是为位极人臣的存在,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文帝发话喝止,这才安静下来。
  皇帝嘴上说的是征求意见,心里头实际上早就有了人选。
  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云城那位能在那里逍遥那么久胆子早就不知道养的有多肥了,要是能压得住场的人除了身份一定要够。在慕白和慕言两个人中,启文帝再一次选择了前者。
  一句“灾情要紧,交由太子处置。”事情就此打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圣旨刚下没多久,启文帝一头栽倒在御书房,只能临时改了旨意让安王代替太子去云城赈灾。
  太子则在他养病期间监国,暂代朝政。这样一个能够锻炼太子且让安王得到好处的决定,底下反对的声音自然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至于启文帝的身体问题,他们并不是太操心,这天底下谁不要死呢。启文帝已经不能够带给他们足够多的利益,他们所需要关心的事,除了选择的新的主子或者盟友正确与否,便是自己及家族将会在事情成功之后获得多少利益。
  从来高处不胜寒,为皇者若是太过计较感情,这一生都得过得郁郁寡欢了。启文帝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开始放纵自己并不受宠爱的小儿子势力渐渐壮大,甚至潜移默化地引导对方和太子争斗。
  他对慕言的爱源于厉后,而厉后的去世几乎带走了他心里头所有柔软的感情,帝皇的冷血又重新回到他的身上,父子间的温情渐渐的在消失。
  不过他的理智还在,自己的继承人足够的优秀,在身体这样差的情况下,为了他所珍视的江山,他是绝不可能换掉慕言另立太子的。
  除了慕言他还能够立谁当太子呢,慕白的羽翼实在是太单薄了,然而他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一个机会还是要给的。
  “他们一样都是你的儿子,都是姐姐留下的孩子,是和你一样的血脉。”人上了年纪,恋旧且感情脆弱,敏贵妃平日里吹的枕边风在这个时候就起了作用。
  虽然启文帝觉得自己对慕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没有辜负亡故爱妻的重托,但实际上他所做的却是在偏帮这慕白,尽管从开始到现在他也一直是把对方当成个没多大用处的工具,而非自己的孩子,但至少他还是给了慕白一个竞争的机会,一个算不得公平却异常难得的机会。
  这种改变虽然细微,对慕白而言却极其重要。上一世同样是皇帝病重,太子监国,去云城的钦差是个偏向太子一面的保皇派,而如今却是慕白站在龙床之前,向着病中的启文帝做临行的辞别。
  “此去儿臣必将竭力平息民愤,缓解灾情,还请父皇保重龙体,静候儿臣归来。”明黄帐子里头的男嗓很是沙哑:“你去罢,别丢了北国皇室的颜面就好。”
  “安王年纪也不小了,陛下可真是……之前和臣妾谈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一个女声紧接着启文帝的声音传了出来。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启文帝生病后便一直服侍在侧的敏贵妃张瑾。自启文帝生病一来,侍候汤药,洗面束发这些琐碎小事几乎是由这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妃一手包办。
  启文帝的病情和厉后当初并不一样,当初的厉后是小病一点点的加重病情,太医查不出来是什么病症,只能看着她到后面回光返照了一阵子,油尽灯枯而亡。
  启文帝则是多年积累的病因一下子诱发出来,从一开始就来势汹汹。虽然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但太医对症下药,只要精心调养,好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敏贵妃在这个时间段尽心尽力,与启文帝之间的感情自然是直线升温,对她的家族和慕白都有好处。
  虽然还是不可能取代厉后的位置,在启文帝活着的时候成为后宫之主,但只要慕白上位,她就一定能够坐稳太后这个位置。
  慕白记忆里头,上一世她在照顾启文帝方面做的同样好,也说了几句太子的好话,却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时不时地朝着启文帝灌输慕白的孝心和聪颖。
  “劳烦敏贵妃,儿臣就此告辞。”盟友间的援助慕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对方作用却是很大,但本质不过互相利用而已,还不至于让他感恩戴德,当然也不会背信弃义。慕白朝着帐子里又拜了一拜,这才转身离去。
  “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忧,安王是您和姐姐的孩子,民间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再不济,也能做的比他人好得多。当然陛下还是要养好自己的身体,不然安王在外牵挂于心,臣妾也是整日整夜的睡不好觉。”
  敏贵妃最近做的最多的就是像现在这样不露痕迹的夸赞,她反复强调只有两点,太子是你的孩子,安王也同样是你的孩子;太子虽然出色,可是安王努力,自身资质也不差,不过只是比太子差了那么一点,而且安王还格外忠孝。
  北国历朝历代也不是每次都是最优秀的那个皇子做了皇帝,当初的瑞亲王不就身死叫人捡了漏子,虽然说那位裕亲王的皇位争议颇多,可那也是四百年前的事情,说不得的皇家秘史。
  总之一句话,不管资质够不够,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一样能够上位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朝历代真正有嫡长子继承皇位的有几个呢,慕言也不一定能够活到荣登大宝的时候,敏贵妃一边将启文帝的头搁在自己的双腿上,看着太医卖力地给后者按摩着穴位,嘴角向上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她摊开自己的双手,这是一双被启文帝称赞过白玉无瑕的手,指甲圆润干净透着健康的粉色,手纹清晰被高人称赞有贵不可言之相。它看上去漂亮,也只有她自个知道上头沾染了多少血。
  成大事者就要有死后下地狱的决心,除却第一次,午夜梦回之际她从来就没有心不安过。只有勇于尝试,野心才有可能被视线,让太子悄无声息的死于梦中,这事情虽然难了点,可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她更倾向与另一种方式,比如太子监国的时候惹了什么大的乱子,招致雷霆之怒,就算没严重到废太子的地步,也能伤了太子的羽翼,压一压对方气焰。
  女子纤长的手指梳理着启文帝被冷汗濡湿的头发,对方忍着痛的样子和以前一模一样。对方也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可是这张脸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样俊,一样的能够让年轻的宫女心折。
  她也曾为之悸动过,但对现在的她而言,爱情都是虚的,只有权力和子嗣才最重要。为了权力,她什么都敢做。
  慕白这边刚出了太极殿,就碰上了匆匆而来的慕言。皇兄二字还没出口,对方就抛出一句话:“祝愿你能活着回来。”毫无感情的语气,配上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使得这句话听起来格外讽刺。
  慕白微微拱手:“承蒙皇兄挂念,臣弟便先告辞,定将平安归来。”


☆、第33章 三十三

  赶了好几天的路;在北衙禁军的护卫下,慕白带着粮草和灾银平安抵达云城。
  先是在云城门外驻扎了一个下午休养生息,乘着夜深人静,北衙禁军把整个官府迅速围了起来;禁军之首朱永云将睡得香甜的云城知府从府里头提溜出来,那是个膘肥体壮的壮年男子;像只小鸡一样被朱永云拎起来摇晃,当即就大声嚷嚷了:“挟持朝廷命官是大罪,你究竟知不知道我是谁;我可是这朝廷里的父母官;还不赶快放我下来!”
  朱永云自然不可能听他的;提着人就往外头走;原本守着知府住处的官兵从打瞌睡的状态惊醒过来;立刻就拿着刀枪围了上来,有识得知府眼色的立刻半威胁半利诱的相劝:“这位壮士还是先把知府大人给放下来,我们也不会为难你,如果壮士能把那要陷害知府的小人供出来,知府大人必然重金酬谢。”
  那知府也不是个傻的,一开始只是因为被冒犯而失了分寸,这会连忙附和称是,他的衣领有些紧,这会有些难受地咳嗽了两声,身子悬在半空中连声告饶:“壮士无需为难,咳咳,只要你放了本官,不,只要你放了我,我给你三倍的酬金!绝不会反悔为难壮士!”
  大宅的门早就被禁军打开,慕白和启文帝新封的知府站在隐蔽处看着。
  听了那李兴李知府的话,朱永云的脚步顿了顿,就在前者以为他被说动大喜过望之时,后者手里不知何时出现的弯刀就架在了李知府白白嫩嫩的脖子上头:“让他们离我远点。”
  这位朱统领脸上有一道从眼角到嘴角的伤疤,身上又没做禁军打扮,声音很是沙哑低沉,看上去就是个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他手上微微用力,李知府的脖子上立马就出了一道血痕,而且力度还在加大,大有人不让开就直接把李兴连忙大声叫喊:“你们还不赶快让开,是想让我死吗?”
  一堆围着的官兵和护院立刻全部退了开来,眼睁睁地看着这突然冒出来的壮汉用根粗绳子把自家知府大人捆了,直接扔到了门口的角落里。接着身穿黑色衣甲的手持兵器的北衙禁军迅速涌入内院,把慕白、新任知府,朱永云以及被捆起来随便扔在地上的李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知府李兴伪造虚假政绩,瞒灾情不报为罪一;商勾结,导致粮价疯涨,灾民暴动为罪三……”把李兴的罪名列完,又宣读了更换知府的旨意。
  “一定是假的,这群人铁定是冒充的钦差,唔唔唔……”李兴垂死挣扎的话被塞进口里的布堵住。
  外围的官兵和护院本来往前进了一步,看着这架势又收回了迈出的脚。
  “抗旨不从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念在你们被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