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荀世香之幼齿时光-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笑起来的时候弯起的嘴角真是很好看,荀襄想。早上的阳光还是淡淡的,荀襄注意到不知道是攀在谁家墙上的蔷薇已经开了,猛猛地起了一口气,有蔷薇花的味道,也有哥哥们衣袂飘起带来的皂角香,比熏鱼哥哥的衣香好闻。
  荀襄仰着脑袋一会儿这看看,一会儿那瞅瞅,当然更多的时候她都将注意力放在哥哥们那儿了。好在路途不远,她的脖子也只是刚酸,就到书院门口了。
  从正面看起来书院并不大,宽五丈左右,看起来很久没有翻新过了,然而门口络绎不绝的文人们却不容这看似不起眼的建筑被人忽视。门匾也挂得高高的,足以令无数学子仰望。还未靠近大门的时候便陆续有很多荀襄不认识的人同他们打招呼,哥哥们一一熟稔带过,牵着阿襄进了书院,显然还没人注意到她这个小不点。
  阿襄很沮丧,同时也打量着书院内部,每间屋室都是相连的,书院虽不够宽,但是南北向的,构造很深,最北面则是学生宿舍,前面都是讲学的地方,也有书库,及静修的院子。整个来说他们家书院很简朴,很实在,连花草都修剪得一丝不苟,摆放也很有讲究,颇具爽爹的风格,也难怪这几年书院都是他们兄弟几个在掌管的。
  “谌,照顾好阿襄,我们午时在膳所见吧。”荀衍吩咐荀谌道,待他应下又嘱咐了阿襄几句诸如要听夫子和哥哥的话之类,同荀彧几个向东边的屋子去了,而荀衍则牵着阿襄去了西边的屋子。
  “其他兄长学的东西更深一些,安排也不同,阿襄就和我一起,小群也在的。”荀谌走着走着回头向荀襄解释道,可荀襄一听陈群也在,抿了抿嘴,没说什么。
  “阿襄自从过了生辰怎么变得愈发文静了?哥哥不习惯哈哈。”
  “荀谌哥哥,你太得意了。
  爹说这不是好事。”
  “……”
  这间教室可以容纳近二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小案。荀谌给荀襄挑了一张靠着窗户的案几,窗外好像是七叔闲着没事搞的小花园,可以说这个季节里窗外是一片春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群就坐在他的旁边,方才进来时,正在翻竹简的陈群抬起头来很友好地跟他们打招呼,荀襄注意到几个月不见这小鬼脸上长了几个红痘痘。荀谌因为身高的关系坐在了最后面。荀襄艰难的回头,杏眼含泪地望着荀谌,紧抿着嘴唇不发一言。
  荀谌哥哥,你懂我的!
  荀谌摆摆手,示意她赶紧回头坐好,先生要来了。荀襄认命,专心致志地研究者她的新文具,如今的她早就学会了用毛笔写字,只是写的还不够好看。
  荀襄正聚精会神呢,听到整齐划一的“刷刷”声,原来是大家都站了起来,荀襄也忙站了起来,陈群小声提示荀襄:“行礼。”于是荀襄又跟着大家行了一礼,原来是先生来了。可是荀襄定睛一看,咦,那不是三伯吗。
  三伯荀靖,表字叔慈,在当地甚至是整个大汉都是颇有德名,仅次于她爽爹。三伯一生都没有入仕,大半精力都投入了书院当中,如今是半个代理院长。荀靖向大家点头致意后,便摊开竹简讲书,荀襄觉得“教书先生”这个角色很适合三伯,在平时的书卷气上多镌刻了几分认真。
  荀襄没想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就是三伯给上的,当下打起了二万分的精神,势必要给三伯和自己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其实她知道爹是怎么想的,无非就是觉得她太“活泼”,有时候就连仲豫哥哥都治不了她,更别说其他弟兄了,拉到书院来陶冶陶冶性情罢了。荀家女儿再不一般,也不需一肚子经世之学,她们和男儿始终是不同的,归宿亦大不同。好在荀襄的志愿也并非是当一个巾帼奇才,但她也不想像其他表姊妹只嫁到一个她并不熟悉的世家里去。
  荀襄注意到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听三伯讲《春秋》,陈群瞪着大眼睛,荀谌用手腕撑着脑袋蹙眉思量,也只有她一个人有时间来打量其余的人。荀襄突然想到他们祖上荀子就是儒学的一大代表,传到他们这里已是第十三代了。
  “荀谌哥哥,你不是之前说不欣赏《春秋》吗?”结束了浑浑噩噩的一上午,荀襄被荀谌牵着去膳所,还不老实地上下扑腾。仲豫哥哥很喜欢说《春秋》,十二岁就能做到这一点的他被无数小弟崇拜,荀彧就时常找他请教,哥儿俩关系处的相当好,但荀谌似乎有些不大一样。荀谌哈哈一笑:“笨!如
  果让三叔看出来我没好好听讲一定会挨骂的!”
  “啊,荀谌哥哥你好卑鄙啊!”
  “……你以为三叔对每个人都像对你一样宽容吗?上课乱瞟的小妹子。”荀谌弯下腰使劲揉了揉荀襄的肉脸蛋儿,跟在身后的陈群沉着脸附议。
  中午日头正毒,而荀谌却优哉游哉地一手牵着荀襄,一手拉着陈群踱步而行。
  “荀谌哥哥,膳所的饭好吃吗?”
  “好吃吗?还可以吧。”
  “和我做的比起来呢?”
  “……恩,阿襄做的好吃。”
  “那我以后在膳所的小厨房给你们开伙好不好?”
  “好啊。”
  ……
  书院的膳所大都是开放的大长桌,也有隔断的小间,东西两边则有负责盛饭的小童。大多数学生喜欢在外面用餐,不过荀谌看到今日荀衍几个挑了个小间。
  荀襄立马眼尖地注意到有个陌生的人坐在荀彧旁边。她眯着眼很像回事儿地打量着这个一身素服的少年,和仲豫哥哥的年纪差不多,已然及冠,一双长目却不似在座的少年们的那般明亮,面部的线条也很淳厚。然而这少年只是垂眸,无视她犀利的,审度的目光。
  “阿襄,这是公达。”荀攸站起身来,对着荀谌、荀襄略一施礼:“小叔叔,小姑姑。”
  原来这就是那个幼年丧父早年丧母,但是聪明绝顶从小就名扬颍川的荀攸荀公达啊!按辈分来说他还是荀襄的从子——虽然年纪差了十几岁。荀襄好不容易碰见个比自己“小”的,立刻收起打量的表情,笑眯眯地回应道:“大侄子好!”
  荀攸及众人:“……”
  其实平时他们几个“叔叔”辈的都以表字称荀攸,几乎不用侄子一类的作为称呼。没想到让不及十岁的荀襄抢了先,但是你又能说她什么呢?
  几个人一起吃饭,倒是吃的比平常有滋味的多,荀襄端起碗扒拉了几口饭发现荀谌没哄她,确实不如她做的好吃!相比书院里的庖丁都用大锅大桶煮饭,味道肯定好不到哪去,以后若是爽爹允许,她就给大家开小灶咯。
  “咦,大侄子你怎么不吃土豆?”荀襄看到荀攸先把土豆拨到一边,只吃留下的白菜油菜。荀衍替他解释道:“公达不喜非绿色的蔬菜。”荀攸点头,荀襄咬着筷子还噎了一下,奇道:“好怪的习惯!”转而又悟道:“我懂了,这和熏鱼哥哥熏衣不喜欢用花香是一样的!”荀彧瞪了她一眼:“阿襄!”荀攸摆摆手,面无表情地说:“无妨无妨,小姑姑生性活泼,攸甚喜。”荀
  襄低头扒饭,却暗暗腹诽,这大侄子说假话还说的如此理所当然,熏鱼哥哥还不让自己说实话,太假,太假!
  书院的午休只有不到半个时辰,之后有课的学生必须按点回去上课,而今日荀谌那一班午后便可自由活动,陈群提议带阿襄四处看看熟悉一下,荀襄高度赞成,不了一行人还未出得膳所,就有小童来传话荀爽有事找她——父亲大人召唤也!
  荀襄望着十步外的屋门,那便是荀爽和其他先生闲时所在的屋子,她只觉得自己颇有荆轲临易水时的凛凛之感!正巧碰见从外御马回来满头大汗的荀棐,荀襄只得悲壮道:“哥,替我照顾好自己和我未过门的嫂嫂!”说罢便毅然决然地冲到荀爽门前,而后又小家碧玉般地走了进去。
  这是又闹哪出?荀棐茫然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土豆这神奇的蔬菜


☆、Chapter 06

  “别站着了,跪下!”荀襄甫一摸进门,她熟悉的那不怒而威的声音立马传入耳中——果然来者不善啊!荀襄垂着头跪下,在心里感叹自己命运多桀……
  “上课时不专心!左顾右盼!”看来三伯真是一点儿护短的心都没有,将荀襄的表现悉数讲给荀爽听。荀襄瞥见她父亲大人的衣袍在自己身前来回扫动,她好想扑上去揪住让它不要动了——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用心一也!”荀爽突然提高了好几个声调,荀襄整个身子不可避免地小颤了一下。但是荀爽觉得自己满腹经纶也再找不出教条来训育荀襄了,一种难以忽视的无力感油然而生,瞥一眼垂着脑袋跪得却板板整整的荀襄:“你就是和你娘不一样!”
  她要是和娘一样就不是你的女儿了!荀襄每每听到这话心里都颇不是滋味,她又不知娘是怎样的,像二伯母那样的吗?
  “拿着这个!抄五十遍,明日午时再交给我。”荀爽扔了一卷竹简到荀襄衣角边,她拾起来一看正是老祖宗写的那篇《劝学》,脸一下子就黑了。
  荀襄再回到原来的地方找荀谌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心情进行书院半日游了,被爽爹训斥之后头顶总是有些挥之不去的小阴霾。倚在亭廊边的荀谌一看便料到了荀襄适才的遭遇,张开双臂抱起小妹子,荀襄搂住哥哥的脖子闷声道:“荀谌哥哥,不能陪你了,爹又罚我抄书。你和陈群他们学习去吧……”荀谌失笑,好像是他陪她吧,这小妮子。
  “把你带到自修室去,棐应该在那,我先去找小群。”荀谌又揉揉荀襄的肉脸蛋儿,把她放下来牵着走了。
  自修室里难得只有荀棐一个人堆了一垛竹简苦读,见荀谌和荀襄出现有些惊讶,荀谌只好仗着荀襄不占优势的海拔,趁她看不见和荀棐对了口型,暂时把赶走小妹子头顶上的阴霾的艰巨任务交给了荀棐。荀棐无奈地看着荀襄怀里狠狠压着一捆竹简,把她抱到自己身边坐好,温言细语地安慰:“父亲一向认真严格惯了,可能你是女孩子,还小,慢慢就好了。父亲这样做也对。”说完又摊开两卷新的竹简,一卷摆在荀襄面前,一卷摆在自己面前:“哥哥帮你抄,幸亏父亲对你留情,若是换了我们定要多罚一倍。”然后便开始模仿荀襄稚嫩的字迹默写起来。
  荀襄习的是篆字,比起隶书本就难写,加上刻意的模仿更是放低了不少速度。饶是这般,荀棐写完一遍,荀襄才写了两三段。荀棐见她写的吃力:“莫要一字一词地写,背过整句整段,记在心中便可流畅而出。”
  门“吱呀”地一声被
  推开,兄妹两个抬头一看,正是荀谌和陈群,两个人都抱着几捆竹简。荀谌看了看眼前的情景笑道:“果然还是你最心疼妹妹。我们两个也并无要事,一起来帮忙了!”
  荀襄没想到陈群也会来帮自己,心里很是感动了一把,不过还是哥哥们最好了。虽然有场外援助,但荀襄自己也要抄上至少一半,果真如荀棐所言,她写了一整天完成了不及三十份,却感觉右手的每个关节都又软又酸,若是真写了五十遍非残了不可!真恨不得她也是左撇子,便可练就左右开弓的神功。
  作为答谢,荀襄说等她的手舒服些了要做些新发明的小点心送给“团结友爱”的三人。陈群看起来很高兴,笑眯眯的,搞的荀襄都想收回刚才的许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