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绍坐不住了,急忙传令将中军行辕搬迁至和州(马鞍山市采石矶对岸的和县),就近关注江南的战况。又派人催促庐州虎贲军一部,急行赶往池州。

下旬,芜湖南唐驻军空虚,大败。李处耘的陆军一万余众占领此地后,留驻少量兵马,继续窥欲采石渡口附近的当涂镇……郭绍得到奏报之时,李处耘已经向当涂进发。

……和州府衙大堂内,郭绍能做的只有拿尺子不断丈量着各地之间的距离。

王朴在旁边说道:“李处耘比史彦超还冲得快……”

史彦超的表情十分尴尬,此时也没法揭李处耘的短。

郭绍有种踩刹车都刹不住的感受,芜湖到当涂不过数十里,就算现在派人去下令李处耘停止进攻也来不及,说不定现在李处耘已经到达了当涂……更何况郭绍压根不想制止李处耘,否则他早就该下令。

当涂镇就是兵书史册上老是提起的“姑孰”,书上总是提起的地方,就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重地,因为老是在这些地名发生战争,才会被多次提起。此地控额采石、江宁府上游,江南地区非常要紧的地方……打下这个城,采石渡口就是囊中之物。

只要占领此地,战火就直接烧向南唐国中枢江宁府,长江天险的阻挡作用就如同荡然无存。中央突破,非常快速的进攻路线;相比从上游逐城逐地推进,这条路就是捷径。李处耘贪功,郭绍同样心急。

南唐国这国防经营得实在有漏洞,郭绍也不愿意制止李处耘,否则将来重提此役,他可能会被质疑胆小怕事怠误战机。

但同时郭绍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南唐国的实力仍旧很强,各地少说也有几十万兵力,这不是虚数。而李处耘几万人在其国境中部,四面都有威胁,他还在后援未到、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将战线拉了几百里长,孤军深入至南唐国战略重地。

郭绍感觉到李处耘的做法非常冒险,承受不起任何一次意外,一旦战败,从当涂到池州、池州到江北,整个战线都要断裂。

“时近十一月,开战已经一个多月了。”郭绍沉吟道,“南都敌军仍旧按兵不动,他们不来了?”

王朴道:“朱令赟若是会从湖口来,早就该来了。李煜或朱令赟能让湖口援军拖延一个多月,就会拖延更久……”他又劝道,“李处耘能在大江一路穿针插线,定是有见识的人,他急着进攻当涂,应该有胜算才是。”

郭绍来回踱着步子:“江宁府(南京)要增援当涂,路程也并不远……只希望李煜继续失误,南唐国朝堂依旧像此前那样反应迟钝。”

……

当涂镇,李处耘率先策马奔到了姑溪河南岸,大军还在后方,他们一路过来还和南唐军斥候发生了冲突。

古旧的城墙城楼隔河相望,李处耘勒马先观察了一番视线内的城池,这座城并不大,但南唐国在地处置有一个节镇雄远军;砖包的墙、还有护城河,都让它看起来与别的小城不太一样。城南的姑溪河成了当涂南面天然的护城河,城墙中还开有水门,东西北三面也挖掘了护城河……这城若是用心防守,并不好攻打。

姑溪河上有南唐军零星战船巡航,上面的人都看得清楚,但战船并没有贸然过来威胁李处耘这队人马,他们只在河上远远观望。

李处耘回顾周围,一片平坦的开阔地,非常适合大军摆开战阵。他站的这地方,正面北边就横着姑溪河和当涂镇,东边是南北流向的青山河汇入姑溪河,然后向西流入长江;李处耘站的西边,以及当涂城西边都是一片开阔地。

身后远远传来了马的嘶鸣,李处耘转过头,只见几条大路上的军队已经出现在视线内,自己的人马正在向这边挺进。

而当涂城西边、姑溪河对岸也隐隐有南唐军的迹象,南唐军似乎在西边城外部署了兵力。

李处耘侧目看偏西的太阳,便道:“传令各部,择地扎营。晚上派出细作过河,禀报南唐军的状况。”

“得令!”

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张令铎这时问道:“李公已有取当涂之策?”

“没有。”李处耘坦然道,“此城工事严整,咱们现在人太少了,强攻难以凑效。”

张令铎问道:“是否等待高彦俦援军?”

李处耘不以为然道:“蜀国人哪愿意为咱们卖命,不太中用,别惦记了……不必等待,我军不攻城,先渡姑溪河,夺占采石矶。

当涂城守军没有实力挡住我部。首先他们的水军很薄弱,显然没有援军前来加强防御;其次南唐军龟缩在姑溪河北岸,一副死守的迹象,只有兵力不足才会如此保守。”

李处耘骑马沿着河流向西走,一直走到长江边上,太阳都快下山了。众将士劝他返回军营,他仍旧坐在马上亲眼观察周围的情况。

向西看去,长江江面在此处十分狭窄,但对岸不是江北,而是江心洲;如果不是事先探明了地形,走到这里一看,可能还以为长江在这里变窄了,对面就是江北陆地……其实不然,只是因为这片江心洲太大,把江水分作了两股。

北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渡口之一采石矶,只不过现在李处耘用眼睛还看不到。他的目光望着北面的地平线,想象得到那个地方。

采石矶对面是江心洲北角,对岸就是江北和州地盘了。李处耘已得知郭绍将中军行辕迁到了和州,此时俩人之间已经离得很近。

采石矶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历来就是北方进攻江南的突破口;而从郭绍制定的攻南唐方略来看,目标也是这里,此地将是全盘战役的核心。

李处耘暗地里琢磨:拿下采石,别的武将的功劳谁也没我大!只要将来郭绍一旦登基,老夫凭借去年东京兵变、今年攻南唐之战的两大最关键的功劳,就将奠定李家百年的气运!

“明日渡河清扫当涂城外的南唐军,然后攻打采石矶,达到目的就在采石架通大江浮桥,到时候江北援军渡江,再图当涂城。”李处耘对部将说道。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龙捷军右厢精锐主力便在姑溪河南岸,靠江布阵摆开。早晨水面上先打起来,南唐军水上很快就被扫荡干净。此地最重要的作用是控额长江渡口,但南唐军在这里的水师居然很少,完全不是周军三百多艘战舰的对手。

太阳升起时,吃水较浅的周军战船已进入姑溪河活动。

北岸南唐军大片人马与周军战阵隔河相望,但这并不能阻挡周军渡过狭窄的姑溪河。光是城池西面,河岸就有十余里地,南唐军不可能把原本就不多的人马分散在江畔。

周军水师一部两百多人率先在一个地方上岸,南唐军向那边调动骑兵过去了。李处耘策马赶到渡河的地方时,只见南唐骑兵已冲散了水师步兵的方阵,对岸杀声震天,刀枪乱舞正在混战。更多的水师将士弃舟登岸,在江边集结战阵。

厢都指挥使张令铎的性子有点急,看了一会儿便嚷嚷道:“看那帮水军打仗看得憋气,让我带兵乘船过去!”

张令铎和李处耘没多大关系,他一个厢都指挥使现在也不能掌握龙捷军右厢兵权。于是李处耘没有制止他。

张令铎遂带着亲兵弃马上船,渡过姑溪河。河面并不宽,从南岸也大概看得清那边的厮杀。见张令铎跳下船就拿着长枪扑了上去,顷刻间就亲手杀了二人。这厮武艺着实不错……张令铎在上头没人,能做到厢都指挥使基本靠战功,这些武将都不乏勇猛的特点。

李处耘见南唐军没法攻灭登岸的一群人,判断从此处渡河有希望。当下便下令赶过来的侍卫司精兵乘船渡河,对岸的周军将士越来越多。

更多的登陆地点出现了周军将士,这时战船开始运马了,一些骑兵得到了战马正在西边聚集,组成马队。南唐军从东边来了第二支骑兵增援,但就近周军一股百余骑的马队已然成势,当下就在张令铎的亲自带领下直扑过去。

第四百三十二章采石之役(一)

“当涂守将是个蠢材。”李处耘沿着河岸骑马跑了一阵忽然说道。

向对岸看去,见张令铎正在马背上舒展猿臂,随着姿势,前面一个正在狂背的骑士从马背上摔了下去。一大群南唐军马队刚过来不久,就掉头向东慌乱逃奔,远远看去就好像一群受了惊吓的蚁群四散乱跑,人群中间密集周围稀疏。

太阳刚刚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不久,南方的秋季旷野上依旧带着绿意,冷兵器战场上没有硝烟,也没人放火。李处耘在南岸观战,离得比较远,闻不到血腥味、看不到厮杀的景象,连人们的喊叫声都隐隐约约,只能听到周围一片嘈杂。

“来人,去给张令铎传令。”李处耘喊了一声。

旁边的一个文官幕僚听罢便招呼一个小将过来,不多时带来了两个传令兵。

李处耘这才说道:“两件事。第一,叫张令铎的马队停止追击,撤到东边,聚集更多的马军……”李处耘眺望,已经看得到远处一大股南唐军步兵正在向这边列队增援,“第二,让张令铎指定一个部将为排阵使,组织渡河过去的步军抵挡敌军反扑。”

那文官又叫两个传令兵各自复述了一遍军令,也不用书写,径直就叫他们渡河去了。

……郭绍捣鼓出“传令兵系统”的简化版后,得到王朴的大力称赞,从枢密院很快就推广到了几乎整个禁军;这法子在此时战争模式下也比较严密、漏洞不大,最主要是简单方便,迅速得到了武将们的认可接受。

传令兵都是各级武将送上来的亲兵,彼此之间认识,不容易被敌军故意误传军令,而且传令兵系统的人员时不时要调换;免去了不稳定的中间环节,方法简洁效率。

常规命令直接就口授了,重要军令需要书面用印和备档。枢密院派遣的文官来管理书面军令的备档,以独立编号的方法做成卷宗,方便以后有真凭实据追究武将的责任。

然后这套系统又被郭绍设计出了层次性。郭绍的战略级中军行辕里,有李处耘、韩通、罗彦环、高彦俦等主镇一方的大将派遣的亲兵,郭绍只需要对这些大将传令意图,就可以控制整个战役;而李处耘这等级别的大将身边,又有副将、军、指挥级的传令兵,从而从战术上控制战场;军都都指挥也有都头一级的体系,更加细化战术的运用。

现在周军的指挥体系里,哪怕有几十万人,郭绍也可以间接地掌控都一级的单位动向。

……李处耘身边这个文官,就是“江南前营军府”里的人,主要过来协助李处耘确认中军军令、管理书面备档;当然暗地里也对大将的执行程度起到监控作用。那文官原来是枢密院的小官,最近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军府。

李处耘见文官返身过来,便问道:“当涂城的守将叫什么来着?”

文官脱口便道:“主将是杨收,监军是孙震。”

“这两人都是草包。”李处耘毫不客气道,“如果我是杨收,就把兵力事先隐藏在可能渡河的地方,等敌军刚渡过河,以有备击无备,以攻代守。

杨收想不到这个法子也就罢了,他居然这样把人马挤在一起,等到我们渡河时才临时仓促四处补漏……难道预见到我军肯定会从多处渡河很难吗?”

文官拜道:“若是南唐军都用贤人,李公如何敢长驱直入至此地?”

李处耘听罢捋着自己的又黑又浓的大胡子,忍不住笑了:“我观当涂城工事,本来没想攻此城,如今看来,既然敌将如此草包,倒真可以试一试。”

这时对岸增援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