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俊这个主管了船村港进出口事务一年多的官员没什么好说的,掌握了几起证据确凿的贪墨后,直接抄了家。

从黄俊家中卧室的地板下起出黄金十三坛,各类珠宝三坛,价值稍逊的白银黄俊压根都没有细心的掩藏,直接就有两小箱锁在库房里,光是白银清点就有一万多枚银币之多,虽然黑水明国对待官员宽厚,但这么些钱他怕是一辈子也攒不出来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今个儿我是信了。”朱明无奈的说道,“陈正豪,记得军情司在查处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切不可做那屈打成招的事情。”

这也是文熙正式进入朱明幕僚后的第一个建议,朱明自然也懂得,黑水明国虽然律法不齐,但对于贪墨还是有明确规定的,此时更不能以他朱明一时的震怒便严打严杀,一切照着规矩来办。

船村港城主以下管事的中级官员经过彻查,还好只有一个黄俊是有比较大的问题,他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且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肯定是用尽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无怪乎倒得如此彻底。

祸兮福之所倚啊,当年黄俊坐这个位置羡煞了多少旁人,此刻不少官员手心还在捏汗呢。

其他的官员有些小错,按照法典,降官罚俸一一惩处过去,接下来就直接在自由城中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查处工作,而海外几岛: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也都开始了类似的工作。

海外几岛现在更多的是承担原材料资源供应的地位,与外界的接触还是比较少,功能也比较单一,加本土势力比较强大,没有那么多权钱的纠葛,关系也简单,很快就被理清楚了头绪。

这一番动荡,让朱明也下定了决心整顿吏治,虽然腐化和堕落不可阻止,但也要加以制衡,尽量延长,并且在一定的时候有自己涤荡清洗的能力。

文熙为朱明提出了许多的建议,这个老者的生命力似乎瞬间被激活了一般,那个在酒肆中初见的,颓唐、苦闷老头不见了,现在是一个充满精力,犀利而且锋芒毕露的睿智老者。

比如现在城主一级事权太重,除了属于朝廷直属的学堂外,只要处于城中的事情就没什么城主不能管的。

按文熙的建议,现在大明的制度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至少给事中制度就是查漏补缺拾遗的一个好制度。

而大明虽然将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权并立,但明显做的还是不够,应该加大监察的力度。

朱明是很明白三权分立概念的,但在君主专权的制度下,一切权利的分立最后总是统一到一点——君主身。

因而经过朱明与众多大臣的思想碰撞,一些比较合理的制度被揣摩了出来。

在现有条件下,黑水明国实在是没有什么合格的官吏,一切从简,城主制度继续保留,但是在关键的自由城、船村港则开始试点实行三权并行。

因为心中对于文熙这样仍没有实践经验,只是纸谈兵的法家人士,朱明还是以稳妥起见,给予了他御前行走可大可小的钦差身份,而一切施为,仍需经过朝中几个头头脑脑的首肯和协助。

这也是对于文熙的一个考验,朝中的几个头脑人物朱明清楚,都是实干出身,没有哪个算的标准的政客,若是连这样的阻力文熙都克服不了,那么他还真只能算是一个赵括式的人物,也不值得自己看重。

但若是这第一步文熙能走的稳了,接下来朱明还想把步子迈大一些,连朝中的制度也需要进行从而下的改革。

文熙是从大明朝来的,而且中原皇权从来是外儒内法,应该与文熙一脉有相似之处,改革最后应该也是趋于中原的政权形式,但不管是朱明还是文熙自己,应该会在其中添加一些不一样的因素。

随后来往的商船很快就发现了船村港乃至是自由城都与往日不同了,以前由手持刀剑火器的士兵混合着收税小吏一同船搜索,而收税小吏颐指气使,那些大头兵却只能是处于从属地位。

而现在商船进出只见收税小吏忙忙下,若有发现不对,才有那城卫军士兵在队官的带领下整齐列队的前搜查。

而不时会有一些手臂缠着红布的士兵随机到商船进行抽查。

那进出口衙门的主事也换了,听说是犯了什么事情,接下来有那自认为手眼通天的商人前往进出口衙门套近乎,却被告知从此以后进出口衙门只管货物的报备、收钱事宜。

真正判定你需要交纳多少税收的衙门出门左拐,那里有个新挂牌的衙门,这些事情以后就归这监督衙门负责了。

当商人们恍然大悟,感情是进出口衙门一任主官出事了,现在是要防着这衙门了么?

没关系,爷有门路什么走不通啊,于是乎商人们换个地方继续准备攻势,谁知道较好了几个监督衙门的小吏,但是那小吏一听到正事,便只管摇头。

开玩笑,自己是定税率级别不假,但税是别人收的,何况现在巡查的兵丁也是自己统一管理了,万一被查出点猫腻出来,那就完蛋了。

一切就在这风平浪静下逐渐的改变着。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九十八章罪恶的奴隶买卖

就在黑水明国一切运转良好时,蓬勃的需求也刺激了商人们广开商路。

汉人的输入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而敏锐的商人们嗅到了更多的商机。

一艘名为闪电号的摩尔人商船,满载着一船特殊的货物出现在了船村港的港口外。

卡努特是一名落魄的商人,原本他在伊比利亚半岛还算是小有资产的成功商人,但他的成功随着基督徒在战场的节节胜利而不断缩水。

到了前一段时间他已经把所有的身家都投入到了光荣的圣战事业中,但随着最后一支伊斯兰军队在伊比利亚中部的败退,他的投入也全部打了水漂。

带着剩下的一艘商船,落魄的他度过了地中海来到了马木留克的地界。

凭借着自己从商多年积累的良好人脉,他四处打听着有没有好的路子能让他重振雄风。

卡努特才三十出头,他不认为自己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挫折打垮。

前天他的朋为他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消息,东西方贸易从来都是一个大热门,但是东方人对于西方精美的器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需求,那些精美的金银器皿波斯毛毯,东方的贵族只是稀奇过后也就过了,那些平民更加不用说了,完全没感觉。

但是东方的货物就不同了,不管是丝绸还是瓷器甚至是茶叶,都是西方伊斯兰世界和基督世界都共同渴望的。

因而那些商人都是头痛该带些什么货物前往东方,要知道虽然空船过去满载而归也能获取不菲的收入,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利益是越多越好啊。

而卡努特的朋得到消息,现在东方另一个新崛起的国度现在紧缺劳力,若是能说服贫民们自愿前往那时最好不过了,否则购买一些奴隶运送过去也是一样的,虽然成本便高了不少。

听闻那个新立的国度对于奴隶宽容,平民过去后分给土地或是教授谋生技能,奴隶过去后劳役三年后便可重获自由。

卡努特直觉的感到其中有商机,很大的商机。在这马木留克他已经晃荡了很长时间了,强盛的马木留克四处征伐奴隶不少,其中来自南边的黑人也是不少。

在卡努特看来,黑人头脑简单,身体强健,是劳作苦力的最佳人选,但是马木留克的黑人奴隶很贵。

听闻那新立国度奴隶是由官府统一收购的,价格还算公道,但算不暴利,还不如运送些平民去拿的赏赐多,所以现在也有一些商船劳心劳力的运送一些平民前往东方。

但一来没有多少人自愿前往一个完全不明白的陌生土地,二来路的风险和收益比例也不是特别合算。

但卡努特准备搏一搏,他觉得,若是奴隶都是免费的,运往东方,这一来一回的利润就大了,远比把奴隶在马木留克市场出售赚的多。

有了想法就去做,这是卡努特的性格,四处兜售这自己的想法,终于有一个人被他说动了。

此人乃是马木留克落魄贵族,突厥后裔马木留克贵族还是拥有一定私兵的,这名贵族也不例外,两人都迫切的需要重振家族,一拍即合。

卡努特在地中海沿岸卖了自己的船,来到了红海岸,换购了一艘小些的船,剩下的钱就是他冒险之旅的启动资金了。

与那马木留克贵族的小部队一起乘船出海,沿着非洲东海岸,没多远他们就找到了一个黑人的小型部落。

连铁器都没有的黑人部落自然不低骁勇的马木留克勇士,烧杀一番后,这个小部落从此便不复存在,一个月后,卡努特的船已经是满载黑人战俘,现在全部都是他卡努特和合伙人的奴隶。

若是这些奴隶卖掉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是现在有一条更为飞黄腾达的道路。

三个多月的海颠簸后,卡努特的船只来到了黑水明国。

甲板下的仓位中原本是满满当当挤了近三百名黑奴,要知道这艘船只也就与黑水明国的飞鸟舰大小相当,船员才三四十人,却携带了如此多的黑奴,密度之大令人发指。

在屎尿横流的舱室中,疫病传播的极快,也算这卡努特还算有些常识,一路航行中还会时不时的把奴隶分批带到甲板透透气,并且强令黑奴们自己清理底舱的卫生,情况才稍有好转。

饶是如此,这近三百黑奴还是死亡了一大半,最后只剩下百人出头安全抵达了黑水明国的港口。

卡努特肠子都要悔青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在马木留克就将奴隶全部出售,看来这次要亏本了。

当他无精打采的来到岸在指引下寻到了专门办理奴隶买卖的官方机构,在通晓阿拉伯语的通译帮助下,卡努特与黑水明国的官员谈妥了将这些奴隶卖予黑水明国官方的交易。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虽然奴隶的价格比起马木留克要高,但是损耗实在太大了啊,这一群奴隶一共才卖了四千多枚银币,算航行的开销和需要支付给自己合作伙伴,那个马木留克落魄贵族的钱,卡努特连在这黑水明国购买一些东方货物的资金都没了。

就在他失魂落魄之时,那官员又在发问了:“你想要什么种类的许可?丝绸?瓷器?还是茶叶?对于你们这些初来的商人,我们黑水明国是不建议你们接触机械类买卖的生意的,风险太大。”

直到通译连说了两遍,卡努特才反应过来:“啊?许可?什么许可?”

通译只得耐心的解释,现在东西方往来的客商实在太多了,黑水明国各类商品炙手可热,所以现在交易不能随意进行了,尤其是大部分东方来的货物都掌握在黑水明国的自由商业协会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许可,一份许可大约相当于体积一丈见方的货物量,而许可获得的难度又是各不相同。

比如现在卡努特一共为黑水明国提供了一百多壮劳动力,那么可以获得大约十份的瓷器许可或是五份的丝绸许可或是半份的茶叶许可。

当然除了这些紧俏的管制物资,其他的很多种类商品尤其是黑水明国自行发展起来的工坊产品是不需要许可的,但价格确实不便宜。

这是朱明参考了后来自己时代的粮票、布票制度想出来的办法,意想不到的一个后果就是:现在不少的许可已经承担了部分纸钞的功用,开始在市面流通起来,实在是令人想不到。

卡努特这才明白过来这里也不是随便你想做生意就可以做的,考虑了一会,这瓷器虽然精美,但太容易损坏了,自己已经承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