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朱明写就一封密信,交给了信使,商船来个五艘,要多送一些南洋的特产,广州自由商行中没有出完货的大半南洋特产全部船运北上,另外这次赚取的利润除去采买货物花费后,若有剩余也全部运来南京,顺便还要把朱棣赏赐的那些个瓷器丝绸都装船运回黑水明国去。

信使出发到商船的到来,估计还得近一个月的功夫,这也急不来,这次跟船过来的商人都是有意在大明发展的,叫他们这一个月多多到外面走走,查看一些市场行情,毕竟猛龙不过江,熟悉当地商业环境还是必须的,现在朱明这爪哇国公的名头比起原来的定海侯是好用多了,借用这名头也能提供些些方便。

安排完府中的事情后,朱明便准备出门前往东宫拜访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现在还在被禁足的过程,而且不管哪朝哪代,敢于私自与太子打交道密谋的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现在朱高炽那儿也算得上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但是朱明是奉旨前来指导皇太孙的学业啊!这要指导人家儿子的学业,总不能不通过人家老爹吧,所以朱明就凭着朱棣的金口玉言,施施然的走入了东宫范围内的春和殿。

通传过后,朱高炽一摇一晃的亲自出门迎接,看见了朱明后也是客气的免了他的礼,说道:“听父皇说起了爪哇公博学多识,还着本王也要多与爪哇公学习一二。”

说完把朱明请入了殿内。

原本南京皇宫中有专门为皇太子及亲王们讲学的大本堂,乃朱元璋苦心经营,为的就是培养后续合格的接班人,只是在靖难之役中却毁于刀兵,现在这些皇族子弟多半是在自己的寝宫中专门由朱棣挑选的老师进行教育。

走入后殿,朱明却已听到有朗朗读书之声传出,便好奇的看了一眼朱高炽。

“呵,今日退朝之后,右春坊大学士受皇命前来考校皇长孙的课业。”

进入大明后朱明对于朝堂之上的人人物物还是有所关注,自然知道这右春坊大学士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有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称号的解缙。

此人才高八斗,出生在书香门第,不到二十岁就考上了进士,被选为了前途无量的庶吉士,后来朱棣靖难一来,作为大明顶尖文人中首先屈膝投靠的人,他也很被朱棣看重,擢其为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但此人持才傲物,为人耿直,刚当官时总是不畏权贵直言上疏,老是得罪人,也得不到提拔还屡屡被贬谪,最后趁着靖难之役的机会投效了朱棣,倒也实现了他人生的理想,只是从此道德上就多了一个污点。

此刻应该是他最风光的日子,永乐大典总编撰官,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正是人生的巅峰啊。

朱明知道他是属于太子一党的,当年也是他的一句话“好圣孙”奠定了朱高炽太子的地位,看来这解缙不光是这样支持太子,一有机会还会跑来太子府上套套近乎啊。

朱明不烦劳太子,自个儿坐在偏殿中慢慢等候,一杯香茗,时间倒也过得悠然。

不多时,便有宦官过来通传,皇长孙的课业已完,请先生过去。

朱明想到自己也要充当先生的角色给后来大名鼎鼎的宣宗皇帝讲讲学,心中豪气也添了不少,跟着宦官走了过去。

迎面皇长孙朱瞻基正在礼送着解缙。

此刻解缙还不到四十,正是人生中最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朱明看他相貌中正平和,正是标准的文人脸孔,虽然瘦弱,但犹如劲松一般挺拔。

解缙也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朱明,当下彬彬有礼的施了一礼,说道:“国公爷,有礼了。”

朱明很震惊,他与这解缙不过是在最初的朝贡大礼上见过一次,而且那次人那么多,使者也多大臣也多,朱明自问当时都没有注意到解缙,想不到这解缙现在还能一眼就认出自己,这份过目不忘的本领,牛人就是牛人啊!

“听闻国公幼年在外漂泊,很是有一番不凡的经历,若是下次时间空闲,也不妨与我好生交流一二。”

“不敢不敢,早闻大学士大名,听说大学士幼年就享有神童之名,有个故事曾从到南洋的客商嘴中听到,不知是真是假?”

“哦?下官还有什么故事能流传到那南洋?”

“故事是这么说的:缙年幼,屋中后门上贴春联一副曰:‘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甚是不喜,便想着只有像他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于是命人砍去竹子。不一会,家人便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更是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不知解大人可有此事?”

“哈哈哈,无稽之谈无稽之谈,这事在我小时绝对没有过,不知是哪位好事之徒生生的编造了如此故事。”解缙笑着说道,但朱明看出来了有这样给他童年增加了一丝传奇色彩的故事,解缙的心中还是十分得意的。

“那就不耽误国公给皇长孙讲学,下官先告辞了。”解缙笑着与朱明告别。

朱明拱手与之告别后,转头看向了现在才七岁的皇长孙朱瞻基,只见他瞪着聪慧的眼睛看着朱明,朱明刚才的故事挺有趣的,对于他这种早慧的孩童来说,也算是一个能听懂的好故事了,所以立马在他的眼里,这个能讲故事的朱明在他心中的地位立马上升了一个高度。

“皇长孙可要休息一会儿再听在下讲课?”朱明问道。

“爪哇国公,你讲的是经文还是故事?”

“当然是海外见闻了,这是圣上给我的任务。”

“那就是故事咯,我现在就要听!”

那好,现在就讲吧,朱明看这眼前这个孩童,他就是开创了仁宣之治的传奇帝王,文武双全。却也放弃了他皇爷爷朱棣辛苦打下来的安南土地,让大明对安南二十年的统治毁于一夕,从法理上讲,他沦丧过自己的国土,虽然那块烂地耗费了大明无数的钱粮,但在后人看来,仍是扼腕叹息,否则也不会给南中国制造出那么大的麻烦了。

也许现在就该借着职务的便利给这位聪慧的好坯子灌输一些大国沙文主义思想,是否是个好的选择呢……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五十一章军情司山东

这几天朱明把自己结合后来的知识再加上在这个时代的见识和一些些的掺假捏造出来的欧罗巴、阿非利加、玛雅大陆的故事给朱棣、给姚广孝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此刻再从中有选择的挑出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来给面前这个七岁的孩子讲讲,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效果也很好,小朱瞻基是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会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最后实在是天色不早,连进门来换茶水的宦官也小心翼翼的出言提醒后,朱瞻基才意犹未尽的谢过了朱明。

朱明本以为就此打住,谁知朱瞻基又说道:“今日听先生一说受益匪浅,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知先生有什么东西拿来证明一下这个同样拥有灿烂文化的欧罗巴大陆呢?”说完瞪着狡黠的大眼睛看着朱明。

果然是人小鬼大,这不就是在隐隐的讨要礼物么?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朱瞻基对于西边的那些国家真的是非常敢兴趣,这也是个好现象吧。

“好,我让他们明天就给你送上一个西洋镜和一个万花筒来,这都是从欧罗巴大陆辗转千里流传到我手中来的,你看了这东西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朱明也故作神秘的对朱瞻基说道。

西洋镜和万花筒的原理都不难,无非都是运用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朱明在小时候做手工的时候就做过,这东西想来最对小孩子的胃口,而且西洋镜中放上一些欧洲的卡片插画什么的,异域风情浓厚,算是对于西边那个文明最好的证明了。

告别了朱瞻基又向太子带了个好,朱明就离开宫中返回自己的公爵府了。

刚回到府中,陈善礼就迎上前来低声说道:“国主,刚才锦衣卫来人通报,此次红丸案的直接指使者抓到了。”

“这么快?”朱明也想知道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至少自己也在被谋害之列。

“听闻是詹事府主簿杨炳民主使,已经招了。”

朱明心中一突:詹事府主簿!要知道詹事府是朱元璋专门设立作为管理太子庞大属官队伍的机构,而詹事府主簿,虽然只是小小七品芝麻官,但权责并不小,想必这个杨炳民在此次各国来使的接待中也是有着自己主管的一块的。这个案件上下牵扯,最终由太子而起,而屎盆子终又扣到了太子的头上啊。

陈善礼似乎看出了朱明心中所想,当即继续说道:“属下今天也就是忙着打听此时,听闻该主簿也是因为为人干练、施政得力,新近从直隶调入詹事府中。属下今天去给那纪纲送上孝敬时,听闻此事竟牵扯到了白莲教。”

白莲教?!这个幺蛾子还越弄越邪乎了,白莲教可算是元明清三代阴魂不算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了,该教派最早是由净土宗发展演变而来,后来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又拜无生老母,总而言之,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教派,而且也闹腾的很,元明清以来哪次动乱都少不了它的牵扯。

朱元璋与这白莲教也有着极大的瓜葛,所以也知道这等邪教的危害,一登基后就大力禁绝白莲教,经过老朱的铁血统治几十年,难道白莲教徒还没有被杀绝么。

“恩,这件事情毕竟我们也牵涉其中,不过知道就好,万万不可卷入这等漩涡之中。”朱明吩咐道,这到底是白莲教还是哪个势力所为还值得商榷,反正不要牵扯进去就好。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马威终于联络上了。”陈善礼说完笑着看了看朱明。

两人缓缓走入书房之中,陈善礼取出一封书信,说道:“这是今早我外出时有人偷偷塞入我的马车之中的。”

朱明打开信,只见信中描述详细,但是关键的人物地点都用暗语写就,不是自己人是断然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原来这几个月来,马威众人进入大明后,隐约了解到朱明意图的众人并未在广州港中做过多停留,因为在他的判断中,广州有自由商会巨大的人脉网络在那铺展,消息来源本就很广了,无需更多的秘密力量在当地发展,现在黑水明国在大明的力量薄弱,必须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朱明交代的京城及北方是一点基础也没有,这才是发展的重点。

于是众人便一路北上,知道黑水明国现在最缺乏的是劳动力,而在山东一带,因为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基本都在山东,当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农田荒芜,四处流民横行。

马威几人在南京城中做了短暂的停留,但是南京城乃天子脚下,防卫严密,密谍众多,在此地也不甚安全,马威便安排下几名兄弟在此做些基础的情报搜集联络工作,现在手头倒也有些消息来源,否则也没那么容易把密信传到陈善礼的车马上了。

而其余人等一同向更北方进发,通过银弹攻势,金飞鸿已经在山东东昌府一地有了身份,现在也算是乐善好施的豪杰一流,山东局势纷乱,倒有不少绿林人物与其有几分交道。

“看来他们做的还算不错,至少是在这大明的地界上存活下来了,这金飞鸿也有两把刷子,不管在哪里总是能聚拢起一批人来。”朱明说道,“这些绿林人物虽然不事生产,但身体强健也有打斗基础,好好操练一番应该也是海陆兼济的好汉子。”

陈善礼点头称是,又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