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念切割。
于是心下也不再忧虑,他本就对这位神秘的老僧有相当大的好奇心,对于具体何物相赠于己,刘君怀也没有过多考虑。
良久之后,刘君怀无惊无险的撤回神念,脸上的表情却是剧变,他没想到印德大师的来历如此奇特,九万年前的发生之事也极大震撼到了自己。
这位印德大师,的确来自于九万年前的东瀛大洲浩涆山脉归元寺,在佛教界是有身份之人,经常受邀讲经或受邀做些弘善之事,归元寺乃是仙界有名的万年古刹,以他仙尊修为在归元寺也不过是仙尊其中之一。
九万年前,尘嚣已久的末法时期终于来临,世间现况秽恶充满,五欲炽盛,人心不正道德败坏,佛法道义失灵,各种魔化的现象此起彼伏,妖魔鬼怪到处作祟,归元寺念及不久将来诸佛灭度之后,法不久存,便命印德大师与三位寺中监院知客,相携归元寺珍贵佛法经藏避世隐藏。
即使神界大能们皆开始封印各自圣人道场,所有人都将进入到封山之境,来减少消耗以望能够渡过此劫,何况归元寺还处在仙界最接近于现世的大型势力,只是归元寺主持实在割舍不下几万年圣僧遗祗,终是被魔道覆灭。
在这种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情形之下,久避深山的印德大师一行也终被外道妖魔所缠缚,一场大战过后,妖魔所俘之人均囚禁于这座叫做困神塔的金字塔之内。
此塔内几千年中,最多关押时竟达数万名之多,印德大师作为佛教中人被妖魔道视为异徒,所遭受非难也是极大,最后只留得一缕神念逸出,却不料仍被发现,有一位人类判离仙帝打上精神烙印封禁。
却不料想没过得一个时辰,一股浩荡莫名吞噬之气灌入困神塔,就像附骨之蛆瞬时在塔内泛延,顷刻间吸附在众人之上,无论何种防御均无丝毫作用,直到自身灵魂彻底吞噬为止,那浓郁黑色吞噬之气才离开。
印德大师的一缕神念,却是因被禁锢于塔顶尖端处的缝隙里,又有精神烙印屏蔽气息,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数日之后待浩荡吞噬之气退出不久,一方世界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困神塔之外的火山灰夹着岩浆如倾盆大雨一般从天而降,喷发着闪电般的狰狞火焰,吞食着周围的一切。
那一刻,好似天崩地裂一般景象倾落,洪水、地震、海啸、飓风、岩浆……大量体现人类文明的所有建筑像豆腐一样被自然巨大力量碾碎。
距离困神塔万里外,地底一道巨大滔天血光直冲云霄,犹如鲜血所凝,然后在天空上扩散开来,竟是形成了滔滔血海,一种凶煞无比的波动散发开来。
随即印德大师所处空间一阵剧烈扭曲,一个个空间漩涡出现,扭曲空间最后砰的一声,犹如落地镜子一般,彻彻底底碎裂开来,狂暴空间波动席卷而出。
那深处的上空,天空突然间裂开一道道口子,巨大吸力里有着一种滔天般凶煞涌来,一方天地都是处于血色灰暗之中,可怕的凶煞风暴铺天盖地肆虐席卷着,那种凶煞风暴过处,山峰顷刻间便是化为平地,大地上,万丈深渊遍布,看上去仿佛黑色的巨龙匍匐一般,幽黑的深处令人感到阵阵寒意。
在印德大师意志尚存的一霎,他只记得那四方天地,竟是直接呈现破碎的姿态,所有空间,犹如是被恐怖力量撕碎,到处是道道黑色裂缝,犹如狰狞大嘴,在那天地间蠕动着。
印德大师回复意识,已是几万年之后,依旧畏缩于塔顶尖端处的缝隙里,好在封禁有所松动,又是几千年,本已气息奄奄的一缕神念,却惊见塔尖外一株灵魂之花出现,这才依靠着灵魂之花不间断地原地重生,将印德大师留存至现在。
此时的印德大师并不知此地身处何方,只是浑浑噩噩苟延残喘至今日,方才盼到刘君怀的到来。
以上景象早已将刘君怀惊骇得目瞪口呆,他早知末法时代一说,也同样在心底里闪过无数次天塌地陷时的臆想,印德大师的记忆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方才他所看到的场景,已然不能用恐惧来替代。
直到良久后,印德大师面色凝重地说道:“这十万年后的末法时代又要来临,也许老衲是唯一亲眼见到此种惊变异象之人,当然不包括那些位超脱于天地之间的入道之人。”
“刘施主,你身上隐露拯救普罗大众之正气,寥寥渡劫期修为便身怀一缕信仰与道德之力,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施主也无可推诿。虽不知贵教如何说法,在佛教中,施主这是追随崇高的一种体悟,其中有本性使然,也有圣明赐予。”
“想来此种身份施主已了然于胸,再多教义老衲也不再累赘!自古以来,各路先贤常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争得四脚朝天,甚至不惜丢掉体面对异己毫不客气地进行攻伐。”
“其实善恶这类浸淫了道德这一主观颜料的词汇用来衡量人的属性,本身就是一种可笑之极,企图用价值观的提前代入来描述一个客观存在,无论如何也称不上高明。”
“老衲唯一所要求施主,便是保持施主本心一心向善!拯救世界,并不仅仅是一种狭隘,基于人类这一群体的自我利益维护,因果轮回真实存在,末法末劫便是这因果最大体现,在不久将来趁正气没有消灭殆尽之前,老衲希望此物能够给施主带来一丝帮助!”
说罢,印德大师两眼之间徒然迸射出一道金色光团,旋即刘君怀便陷入了昏迷,在倒地之前,他隐约看到有一团奇异光芒没入自已识海,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金光,虽然十分微弱,但在这无比的黑暗中还是万分地显眼!
第649章 妙法之树
不知过了多久,刘君怀徒然醒转过来,迷茫向四处观望两眼,一种心有余悸之感漫上心头。
他站起身来关顾整个金字塔之内,却再也不见那位印德大师身影,大惊之下,连忙将神念探入识海,识海上空一道金光闪过,长眉倒垂的微型印德大师正盘膝在虚空里。
感知到刘君怀的神念探入,印德大师那深沉似久远的浑厚嗓音传来:“刘施主不必惊慌,老衲已然消逝在无尽历史长河里,现在所看到的只是老衲一缕灵魂记忆!有什么事施主速速道来,和尚只剩一炷香时间!”
刘君怀忽然感到心底一股莫名悲伤升起,却也不甘有丝毫耽搁,出声问道:“大师在我识海灌注是何物?”
印德大师手指识海角落处,刘君怀的天眼通紫色圆球,正不断环绕着的一株翠绿色树苗状之物,说道:“那是我归元寺数万年佛家传承秘藏菩萨妙法树!它生于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干,五度为繁密,定叶神通华,一切智为果。最上力为茑,垂荫覆三界。”
“其意便是妙法之树要生长在正直之心地上,直心是道场,菩萨之心不能弯曲,不能谄媚,要正念真如;以信心为种子,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慈悲作为树根,用大悲水来浇灌;根本智为树干,方便智为枝条。”
“以菩萨六度之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繁茂之叶和华;叶表禅定,不被世间八风吹落;华千姿百态之开合,表无穷无尽之神通;最后,以一切种智为果实,用最上力为树上之茑,垂下树荫覆盖三界一切众生,皆得清凉。”
“此圣树即佛门圣僧之道场树,为善根之木,亦是功德心术妙音!彼佛寿量,即为无量寿佛,寿命长久至永恒,此为功德神通,待得施主神智洞达之时威力自在,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此种神通唯我佛家之人一生追随之向往,然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所修成之果亦不过此术千万分中不及一分。”
“心术妙音犹如大海,深广无边,乃彼佛寿量佛心善音,以道德之力为秉持,析为百分,碎如微尘!无量寿佛功德届满之时,便是心术妙音广发之际,微妙宫商,与自然相和,与无量光色交汇,清凉一切众生!”
见到刘君怀似懂非懂的迷惑眼神,印德大师接着道:“刘施主一时半会不会有完全会悟,待将那功德无量功法修习后便知其所以然!菩萨妙法树存在意义更多是建立对净土法门清净的信心,以正直之心,广修六度万行,成就诸佛一切种智。”
“心术妙音则是功德无量功法大成后的善音广施,类似于仙界神念攻击之法,多用于对敌时的皈依教化与引人为善!此功德心术妙音自归元寺开辟之初便从未被开启过,其中神秘不得而知,不过历代口口相传,归元寺弟子必将有一人能够开启佛典,这是祖上大能遗喻。”
“这部传承佛典,归元寺代代相传,等待佛缘深厚之人,今日我便把它交与施主,刘施主以后便是我归元寺一脉传承之人,拥有佛典,施主归元寺弟子身份,亦是不容置疑。”
刘君怀惊异之极,急切地问道:“我乃修道之人,再入佛门岂不是叛经离道之举?况且我有数位夫人家眷,也是不可再遁入空门,这方外之身是万万不能的!”
印德大师摆摆手笑道,“归元寺历代祖训,并不强求方外之身,归元寺业已化为虚无,施主也不必以归元寺弟子自居,只是以传承佛典之人罢了!先祖口中等待佛缘深厚之人老衲已然证实,刘施主的天眼通已经完全将佛典继承下来,刘施主便是这功德心术妙音几万年来首次可以打开之人!”
刘君怀望了一眼,正处在极度兴奋里的天眼通紫色圆球,眼神中一抹诧异一闪而过。
“大师是否早算到今日之事?您老应该还不到寿限之时,此行将去往哪里?”
“和尚我也只是千年前有此推衍,我所要见到的唯一人类修士,也即为归元寺等待了数万年的佛缘深厚之人!老衲这一缕神念早到了正该消散之际,若不是有着灵魂之花堪堪吊住老衲一口气,千年之前便已轮回了!”
“小子我得到了佛家六字真言,不知其中佛力可否与那功德无量功法相互融汇?”
“刘施主端得是好气运,也的确与佛家有极深渊源!佛家六字真言,即为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其中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乃诸佛慈悲智慧的音声显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即称佛力,亦叫做道德之力,自然与功德无量功法同等气息。此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佛法精髓力量,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
……
一炷香之后,识海内的印德大师幻身果然消失不见,刘君怀心中却并无多少悲戚之意,正如方才印德大师所讲,他此次离去是一种轮回往复,也是一种解脱,即使至高无上的圣人,在此地被禁锢九万年,也不会有丝毫留念。
印德大师只是因为心挂传承佛典,牢记归元寺先祖诸般嘱托,才令他一口气息尚存已是不易,再有至诚信仰相依托,坚定信念在支撑,才以一缕神念残存坚持到现在,却不是什么人就可以做到的。
内心的急切,令刘君怀暂时忘记此处为何地,神念探入紫色圆球,紫色圆球立时溢出一团金色佛光,在识海上空扩散开来,一页书简状功德无量功法当空铺展,佛典之上,佛光隐晦,生涩的梵文印在其上,梵文浮动,恍若浮在佛典表面。
这种梵文不禁生涩,而且不是当下熟悉的梵文,仿佛是那种失传依旧的古老文字,即使刘君怀见识古文无数也是不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