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鉴定师-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这一件瓷器,在制作出来之时,我就知道,上面的女子应该就是小逸的妻子了,与小逸可以说是郎才女貌,老郑,这该不会是你做的媒吧。”看到二人的目光望着这一件瓷器,文老不禁古怪一笑说道。

郑老看了看陈逸,不由一笑,“做媒谈不上,这是小逸和小君两情相悦。”

“师傅,我和羽君能够相遇,可是全靠着您老,怎么能说没关系呢,您老可是拉线做媒的行家。”陈逸插嘴说道,如果不是郑老的寿宴,估计他想要在茫茫人海中遇到沈羽君,恐怕要凭借运气了。

听到陈逸的话语,文老不禁大笑了一声,郑老则是无奈一笑,指了指文老,“小逸这段时间,都被你带坏了。”

“哈哈,小逸心志坚定,可不是我想带就带的,他只不过说的是事实而已,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去吃饭,为你们的到来接风洗尘。”文老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之后带着三人来到了外面一家酒店。

第二天,众人便开始忙碌了起来,郑老在窑厂内坐镇,而文老去外面收集柴窑釉料所需的材料。

至于陈逸,也是没有闲着,和高存志一块配制柴窑瓷器所需的胎土。

严格来说,景德镇青花瓷和彩瓷所用的大部分为白胎,可是柴窑瓷器包括汝窑所用的胎土,都是呈灰白色的,这就说明了里面的物质不同,上了釉色,所烧出来的颜色也是不同。

薄如纸,所靠的正是胎土的支撑,瓷胎做得不好,就算瓷器烧成如纸一般的模样,也是无法正常的拿放,就像是外国人制作的一样,烧成了之后,简直就是一碰就碎。

在四天后,文老终于将手卷秘法上所需的釉料,全部收集完毕,剩下的便是开始配制并制作釉料,这所需的时间,自然而然的就要更长一些。

陈逸制作釉料,都是在迷你版机器中制作的,速度比真实的要快很多,而在现实中,制作釉料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特别是这种古代御窑的釉料,不能有丝毫偏差,有一部分还需要二次加工才能进行配制。

在柴窑之中,也是用了与汝窑相似的一些珍贵之物,如玛瑙等等,当然,正常的说法,或许是汝窑仿的柴窑。

在文老收集完釉料后,陈逸也是一一观看并且鉴定,这些釉料的质量,可是比他之前所鉴定过的更加要好。

釉料制作的这些天中,陈逸则是在文老的帮助下,配制好了瓷胎所需要的胎土,开始做拉胚的工作,当然这拉胚的工作,他之前早已练得十分的纯熟。

对于陈逸的水平,文老可以说是非常相信的,当然在闲暇之余,他们也是自己做了几件瓷胎出来。

毕竟是试验品,多做几件放入窑内烧制,也是一件好事,总不能费了那么大的周折,只试验一件,那根本无法让他们真正的了解柴窑的烧制过程。

第六百九十一章前往香港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陈逸和自己的师傅郑老,以及文老等人,都在按照秘法严格制作着釉料。

其过程比起陈逸自己那种有些随意的制作方式大不相同,可以说每一步的制作都是非常精细。

陈逸一直跟在旁边,可以说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此期间,他也将自己所发现的那套郎世宁的八骏图带了过来,让自己的师傅进行观赏。

听着陈逸再次讲述这瓷板得到的过程,他们心中有着一阵阵的感慨,许多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却是无比珍贵的宝贝。

这一套八骏图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五千万,看到这一幕,高存志则是深有感触,如果说收藏古玩的数量,陈逸绝对比不过他的话,论起古玩的珍贵程度,那么他根本比不过这位小师弟。

不说张飞竹简,王羲之真迹,单单是在景德镇发现的这柴荣真迹和柴窑制作秘法,就不是他那些古玩所能相比的。

制作釉料的过程,比收集釉料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必须要先将一些矿物质磨碎,然后要将其变成所需要的浓度的浆汁,之后还要根据需要对浆汁进行一些特别的处理。

就像是矿物质中含有大量铁一样,会使制作出来的瓷器出现针孔或是斑点,这就需要去除浆汁内的一些铁元素。

至于之后的配制过程,更是非常的复杂,这点陈逸在当初自己制作时,就已然深有体会。

不过过程虽然复杂,对于文老这种制作瓷器大半辈子的人。却是十分的轻松。就是所消耗的时间长了一些而已。

在此之前。陈逸也是早早的跟林天宝和丁润打了招呼,说自己在文老这里潜心学习,一段时间内,不能到古玩城与他们交流知识。

林天宝和丁润二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陈逸已经将机关盒打开了,当然,他们更加想不到这机关盒里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釉料的制作进度一天天的向前推进,而正在釉料处于融合阶段,快要完工时,陈逸接到了萧盛华的电话,说那位富豪已经回到香港,不过在香港呆的时间并不会太长,最多一个星期左右。

因为这位富豪现在大部分的生意,都不在香港和大陆,而是在铁利坚,所以这次回到香港。只是回来探探亲,走访一些朋友。

得知这个消息。陈逸便与郑老和文老商议了一下,二老的意见则是这柴窑瓷器制作完成,最少还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想要等着柴窑烧好,再去香港,恐怕要耽搁了。

而且这柴窑烧好之后,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看,根本不用急在一时,要是因此错过了花神杯,那就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了。

就算烧好瓷器后,要公布于世,也要等他们研究了一遍柴窑瓷才能决定。

陈逸点了点头,如果说这富豪要在香港呆一个月,他现在绝对不会前去,见证柴窑瓷器重现于世,这意义非常重大,哪怕他已经通过迷你窑炉见过。

只不过这富豪可能只在香港呆一个星期,他就不得不去了,收集花神杯,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任务而已,已经成为他做为大鉴定师的本能。

而且萧盛华一直在为这件花神杯的事情忙碌着,一切都准备好了,不去的话,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在第二天,陈逸与郑老和文老等人告别后,让高存志送他去景德镇机场,然后赶往香港。

去其他地方他还能开着汽车到处逛逛,这从景德镇一路开车到香港,有些太夸张了点。

景德镇虽然是瓷器重镇,但却没有直达香港的飞机,需要在中途转机,陈逸所选择是时间最短间隔最短的班机,所需的时间约七个小时左右。

上午十点出发,下午五点多便可以到达,一切手绪在二位老爷子的帮助下,办理的十分快捷。

而得知陈逸已经启程赶来,萧盛华顿时大笑了一声,告诉陈逸,他一定会尽好地主之宜。

对此陈逸先是谢过,他估计如果萧盛华知道景德镇正在制作柴窑瓷器,绝对会反过来从香港来到景德镇。

毕竟,华夏瓷器之冠的名号,不是白白得来的,柴窑瓷器能够享誉千年,经久不衰,正是有着它的独道之处。

汝窑为宋代第一大名窑,开窑也是二十余年,而柴窑,为后周御窑,后周王朝仅仅存在不到十年便灭亡了,这柴窑更是只存在了五六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至于后世那些曾记载自己得到过柴窑瓷器的传说事迹,根本无人能知道是真是假。

柴窑在最近的民国也是有着记载,当时袁世凯的管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一件柴窑瓷器。

如果不是花神杯太过于重要,陈逸根本不会离开景德镇,他通过迷你版窑炉制作出来的柴窑瓷器,就是一件不合格的试验品,而文老和他的师傅,完完全全的没有半点偷工减料,所制作出来的柴窑,绝不是他那件试验品,所能相比的。

上了飞机,想着在景德镇所发生的事情,陈逸的面上不由露出了感叹。

在来到景德镇之前,他也想不到自己竟会在景德镇得到如此多的好东西,而且又找到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对于柴窑瓷器烧制完成,重现于世后的打算,陈逸也已经想好,既然决定将柴窑公开出来,那就需要成立公司来进行销售制作了,没有人比文老爷子更加适合,相信以柴窑的魅力,会很容易说服文老。

在书画方面的古玩中,其艺术水平是价值的一部分,上面记载的文字,更是对价值有着极大的影响,就像是张飞竹简一样,或许在之前没有在意上面的牛肉菜谱。

可是现在张益德牛肉公司已然发展的越来越大,那么这张飞竹简的价值也会一路飞涨。

只不过别人可能会不在乎张飞竹简上的牛肉,但是这柴荣御书的柴窑制作秘法,却会让所有人为之震惊。

在十二点时,飞机降落在一个中转机场,休息了大概有三四个小时,他搭乘了另一架飞机于下午四点起飞前往香港。

对于这一个拥有九月菊花花神杯的富豪,陈逸也只是有一点点了解,这位富豪名叫汪士杰,祖籍好像是在福建沿海一带,跟许多富豪发迹的过程一样,在三四十年代随着祖父来到了香港,开始了打拼。

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他们家族却是拥有了几十亿的资产,不过自从回归后,这汪士杰便逐步将公司转移到了铁利坚,在香港所剩下的,也不过只是小规模小投资的公司而已。

萧盛华可以说与汪士杰不同,立足于香港,发展大陆,赶上了投资的最佳时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现在华天投资集团的资产规模,比起汪士杰的家族也是相差不大。

只不过,陈逸所了解的也只是这么多,至于汪士杰这个人真正如何,还需要到了香港,让萧盛华细说。

九月菊花杯,如果得到了这一件花神杯,那么他所剩下的也只有一个任何人都不知道下落的八月桂花杯了。

可以说距离康熙官窑五彩十二花神杯收集完成,也只差最后一步而已,当然,这要看那位富豪,愿不愿意将花神杯交给自己了。

毕竟每一个官窑花神杯,都是非常珍贵之物,也是许多人收藏的目标。

不过陈逸觉得,如果由文老制作的柴窑重现于世后,那么他们所制作出来的柴窑瓷器,也会如同这花神杯一样,受到许多人的追捧,甚至其热度还要超过几倍。

千年前的柴窑瓷器,换做任何人,都不想放过,都想要收藏一件,来每天观赏,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这种瓷器,全天下也只有柴窑而已。

在下午五点多钟时,陈逸所搭乘的飞机,降落在了香港国际机场,到了接机大厅,他在一群人一眼便看到了萧盛华一行人,正举着牌子等待着他。

陈逸不由一笑,没想到萧盛华竟然亲自来了,他快步走了上去,而萧盛华隔着老远,就朝着他招了招手,待走到近前时,面上露出了笑容,“哈哈,陈先生,欢迎来到香港。”

“华叔,很久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客气。”陈逸摇头一笑,如果说他与萧盛华在品艺画廊只是一面之缘的话,那么自从其入股张益德牛肉公司后,他们的关系便成了相互合作的朋友关系,而且是非常紧密的。

“好久不见,客气客气也是应该的,好了,小逸,我们先去住的地方,再详谈。”萧盛华与陈逸拥抱之后,微笑着说道。

陈逸点了点头,与萧盛华以及一些工作人员,走出了机场大厅,坐上了汽车。

所跟随萧盛华的一些工作人员,有些是与陈逸在签订合同时见过面的,有些则是从未见过陈逸。

当看到他们大老板亲自来接的人,是一个如此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