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鉴定师-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基本上只是木板和油布两种。

油画的艺术观赏性,与华夏国画也是大有不同,华夏国画以意境神韵为主,讲究形神兼备,一画可以有四季,而油画重形似,而具体的墨料和作画的一些材料,都是大不相同。

在整个世界而言,油画也是大部分国家所运用和流传的一种画种,而只有华夏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自成一种独特的体系。

对于华夏人而言,有些油画十分正常。但是有些油画,却是非常疯狂杂乱的,特别是抽象画派,油画都是由杂乱的线条和色彩所构成的,想要欣赏,那么就必须对西洋油画有着一些了解。

或者说,就算拥有一些功底,也是看不懂其中的一些画作。

而国画则不同,哪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能看懂工笔或者是写意画。

当然,就整个市场价值而言,油画和国画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作者的名气和能力而论,底层的画家,所画出的一些画作,根本值不上多少钱,更有一些画廊大量批发油画。

这一堆油画最上面的这一幅一米多长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吉他和一些音乐符号,看起来十分的普通,就像是一个美院学生随手的作品一样。

陈逸鉴定了一下,摇头一笑,他对于油画的了解,并没有国画深入,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具备欣赏和鉴定油画的能力。

以这幅油画而言,最多也就是几百港元而已,实在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开放性非常大的油画而言,画的越是怪异,越是不同,那么或许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随后,他的目光放在了刚才搜宝鼠所停留的位置,这是在油画上半部分之中,而这个位置上,有着几幅油画,甚至还有一张是卷在一起的。

刚才搜宝鼠只是指了一下,就直接化点金光消失不见,陈逸并没有看清楚搜宝鼠究竟指的是哪一幅。

不过,这并不妨碍陈逸能从中找出来,望着这一处位置,他打开鉴定系统,用了几次鉴定术,将这处位置的几幅油国,全部鉴定了一遍。

随后,陈逸在这个油画堆中,不断翻看着,装做看油画的样子,而一幅幅油画的鉴定信息则是不断的出现,刚开始的两幅油画,与之前他鉴定的第一幅基本相同,价值都在几百港元左右。

这时,第三幅油画的信息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这第三幅油画,就是那一幅卷在一起的画作,接下来,在信息中听到这一幅画的作者名字,他的身体顿时一震,虽然他对油画了解的不是太多,但是对于近现代一些油画名人,还是有着极大的认知,而这幅油画的作者,就在其中。

“物品鉴定成功,信息如下,物品名称:曾梵志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制作者:曾梵志,制作年代:距今二十三年。”

“油画材质:亚麻画布。”

“制作者信息:曾梵志,著名油画艺术家,其创作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评论界广泛的赞誉,其出身普通家庭,幼年曾当过印刷工,后进入美院学习油画,其一直坚持自由创作,是当代华夏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艺术特点:曾梵志所创作的作品,在单纯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燥,不安,尽管带着卡通的色彩和调侃,仍给人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

“此画是曾梵志在大学时期居住地方的所见所闻,当时他住在一所医院的隔壁,其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每天都要走过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成为了他这些画作的创作基础。”

“画作共为三联画布,一联为病人排队领药服用,二联为病人坐在桌子上输液或输血,三联为病人拿着饭缸排队吃饭,曾梵志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摹了一个麻木异常的世界。”

“画面中,医生狰狞恐怖,病人惶恐不安,暗示了生与死亡纠葛,也是艺术家郁闷压抑情绪的宣泄,整幅画作给人一种强烈的沉重和压抑感。”

“物品价值:协和医院系列,是曾梵志毕业作品,共有三组,均为三联画,代表了其早期的风格,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又非常珍贵之物,此画三联一体,以作者目前的名气而言,价值连城。”

听到了最后的价值连城,陈逸不禁有些惊异,价值连城,这就说明,在这一堆油画中,所藏着的这一幅协和医院三联画,价值将会超过五千万。

他顿时打开了鉴定系统,看了看这幅油画的模样,一联油画长一米多,而三联加一块,已然达到了三米。

在其中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是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进行描绘,就像是鉴定信息所说,看起来人物有些卡通,但是整体观感,却是十分的沉重和压抑,可以说油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十分的强烈,这是普通油画所无法带来的。

对于这幅油画的价值,陈逸也仅仅只是感到惊异,而没有任何的不敢相信,因为他对曾梵志也是有过一些了解,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消息便是在前两年拍卖的一幅画作,名为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本来是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所画的一幅作品,取材于圣经里的一个著名事迹,耶稣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过基督教的一个节日,而犹太教祭司长准备策划在夜间逮捕他,只是苦于无人带路,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自己能帮助抓住耶稣。

而在节日当天,耶稣跟十二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的对十二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而十二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达芬奇所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而曾梵志,却是将这个达芬奇著名作品中的所有宗教人物,全部换上了戴上面具的少先队员,系着红领巾在桌前吃西瓜,可以说是有着极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本来叛徒的犹大,在这幅画中,所戴的并不是红领巾,而是戴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在当时,这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华夏的一种隐喻,犹大是一个叛徒,而金色领带则是代表着金钱,代表着西方资本主义,所以正是对那个时代改革的一种隐喻。

而这一幅油画,最后的成交价格为一亿八千万港元,折合人民币一亿四千万,也是第一个问鼎亿元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

陈逸看了看系统里的油画图像,然后回过神来,望着这一堆油画,面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没有想到在这里,竟发现了一件价值如此之高的宝贝。

曾梵志所创作的协和医院作品,在几年前也曾有一组出现在拍卖市场上,那就是协和医院之二,其成交价为五百五十三万美元,而折合人民币为三千万以上。

只不过在拍卖市场上也只出现过这一组,据曾梵志说协和医院共创作三组,均为三联画,而第一组和第三组,却是没有出现过。

第七百一十六章油画到手

在这一个小棚子里,陈逸没想到竟然能发现这其中的第三组,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至于这油画为何会在这里,他实在猜想不到原因,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先将这幅画得到再说。

“老板,这里的油画怎么卖。”陈逸指着这一堆油画,对着旁边的摊主说道,这里有一部分的摊主,都是身上戴满古玩,看起来真像个古董,而这位摊主也是毫不例外。

这摊主一直在注意着陈逸,此时在他的小棚子周围,也就只有陈逸一个顾客,此时听到询问,他面上顿时充满了笑容,热情的说道:“小伙子,这油画很便宜的,如果你要得多,我可以批发价给你的。”

听到这摊主的话语,陈逸嘴角一扬,自己还没提出来,这个摊主就直接送上门来了,“老板,你这些油画的质量并不是太好,从什么地方搞过来的啊。”

“小伙子,这是我从正规的画廊里专门收购过来的,所以,绝对会比画廊里的那些要便宜得多,只是需要花几个钱,买个画框装一下而已。”看到陈逸怀疑这些画的来路,这摊主一脸认真的说道。

而此时此刻,这摊主的心理活动,已然呈现在了陈逸的脑海之中,原来这些画是从一个附近倒闭的摊主手里得来的,放在这里很多天,都是无人问津。

得知这画的来历,陈逸看看这个小棚子,周围的东西非常的杂乱,放置这油画的货架还是脏兮兮的。再加上油画表面是一层灰尘。而且上面的第一张油画。又是那么的普通,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耐心的看完每一幅油画。

陈逸并没有再多问,大概的看了看那幅协和医院油画所在的位置,然后向着老板说道:“我要买十多张怎么算,给个统一价吧。”

“你要是不挑的话,一张五百港元,这是我损失很多的价格了。”这摊主仔细想了想,然后咬着牙说道。

“五百港元。老板,我确实不挑,直接就拿十几张,里面有好有坏说不定,一张最多一百港元。”陈逸毫不犹豫的还价,就第一张那普通的油画而言,最多也就二三百港元。

摊主顿时苦笑连连,“小伙子,一百港元太少啦,再给你优惠一百港元了。十幅以上,四百港元一幅。”

听完摊主的话。陈逸也没废话,直接从这一堆油画上,拿了有十多张出来,而那幅价值连城的油画,就在中间包裹着,“老板,我就要这么多,看我这么爽快,你也爽快点,我拿回家是装饰用的,要不然,根本不会要的。”

那摊主确实被陈逸这么爽快的动作给震住了,最后狠下心来说道:“再便宜一百港元,三百港元一幅,这是最低价。”

陈逸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往下还价,“那好,我看这是多少幅画,然后给你钱。”之后,他数了数,一共十七张画,一张三百港元,共计五千一百港元。

他从钱包里拿出了五张金色的一千港币,还有一张一百港币,递给摊主,而摊主接过钱后,急忙给陈逸找了个包装袋装了起来。

陈逸笑了笑,谢过这摊主后,便离开了小棚子,心中却是有着一抹小小的激动,五千万以上的国画,他见得多了,可是这个级别的油画,而且还是华夏画家所作,他见得确实不多。

就如同他之前对于油画的理解一样,凡是怪异和独特,特点鲜明的画作,一般都会离成功越来越紧,而曾梵志的画作,就是这个特别,十分自由,不受任何约束,所画出来的画作,也是怪异而独特。

就像是身边所常见的医院一样,所有人包括画家都是常常见到,可是也只有曾梵志想到了创作这一幅幅沉重压抑的画作,从而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

在接下来,陈逸也是继续用着搜宝术,在整个市场中寻找着宝贝,倒是又找到了两件价值过百万的古玩。

一件是明代浮雕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根据陈逸的眼光来看,应该价值两百万以上,是在一个古玩店的角落里的到的,当时上面布满了灰尘,他以一万港币买了下来。

另一件则是价值一百万以上的清代铜泥金佛像,为佛装弥勒佛,与人们所熟悉的敞开大肚的弥勒佛并不相同,而在其正面刻有大清乾隆敬造的款识,在他发现时,也有一个中年人在观看着,只不过看到最后,放弃了,并不能确定这佛像的真假。

而陈逸却是看了几眼,直接以一万五千港币买了下来,让那中年人摇头不已,语重心长的劝说陈逸要小心谨慎,不能凭自己一时的观感。

对于这中年人的劝说,他也是点头谢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