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次的造型还算及格,黑丝黑裙,古怪的头饰,虽说很不搭调,可至少没那么雷。

黄秋生就是为此种场合而生的,双手一撑,摆出副人肉叉烧包的架势,开始调戏小姑娘,道:“你好,我叫黄秋生。”

“呃,你好,我叫林嘉欣!”

她完全不是对手,只能露出那种甜得要死的笑容配合。

“哇,我知道你,人长得蛮漂亮的,又会唱歌。哎,听说去年你拿了一个女配角,那你觉得女配角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我觉得戏要好喽,还要有好的导演,好的剧本,再有一点点运气。”那姑娘一本正经地答道。

“那女主角呢?”

“女主角啊……”

林嘉欣耸耸肩,笑道:“不晓得哎,没拿过。”

黄秋生莫名其妙地就亢奋了,伸手指着台下,贱么兮兮道:“你问青仔啊,你们关系那么好,随便学个一招两招,你就OK了。对了,你们哪天喝茶?叫我一起啊!”

“哈哈哈!”

不管是明星、记者还是影迷,对八卦都有种本能的反应,听他调侃两人,顿时呼啦啦的一片起哄。

林嘉欣却非常尴尬,笑也不是,气也不是,连往台下瞧一眼都不敢,只得装傻充愣。褚青更郁闷,直想把那货拎下来爆扁一顿。

幸亏黄秋生见好就收,把贱相一敛,摆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的德行。

……

女配角奖被一位台湾演员获得,随即是几个技术类奖项和一段歌舞,然后便是最佳男配角的颁发。

许鞍华和谢君豪并肩上前,都不是贫嘴的人,随意说笑了几句就进入正题。只见大荧幕亮起,在简单的角色介绍后,啪啪盯住现场的四位候选人:

黄秋生《无间道》

褚青《无间道》

林雪《PTU》

陈慕义《黑狗来了》

四人的反应各有不同,黄秋生戴着墨镜装酷,林雪挺着一张胖脸,掩饰不住期待,陈慕义则张着嘴,明显紧张得不行。

褚青没故作姿态,彻彻底底的放松,弯着嘴角,目视舞台。最佳男配角,有了自然好,没有也无所谓,犯不上患得患失。

老实说,谁得奖都对得起那份实力,全看评委的个人喜好。

其实若按他的意愿,最希望林雪获奖,这位熬了半辈子的龙套演员,难得有一次高杆的机会,何况他在《PTU》里演得是真棒。

台上,许鞍华拆开信封,递给了谢君豪,后者扫了一眼,慢慢念道:“第40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黄秋生!”

“哗哗哗!”

掌声响起,黄秋生抚着西装起身,经过褚青旁边时还特意抱了抱他,而且很没节操地调戏了一句:“青仔,对唔住啦!”

“……”

他翻了个白眼,特蛋疼。

不提那货犯贱,当晚会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盲井》终于开张了:王宝强和另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共同拿到了最佳新人奖。

宣布之前,这货紧张得要死,在台下狠狠掐着大腿,等秦沛一开口,听有自己的名字,嗖地就蹦了起来,还挥了挥拳头。

他晃晃悠悠地上台,接过奖杯,傻笑道:“哇,拿了奖心情真的非常激动。”

这句,还带点方言味儿,而下一句,忽然就变成普通话了。丫显然在背地里练过,说得虽然慢,但字正腔圆:

“感谢金马奖的所有评委,感谢导演李杨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我的大哥和老师褚青,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以后我会更有信心,拍更好的电影给大家看,谢谢!”

褚青跟大家一起拍着巴掌,瞧那傻小子像模像样的,心里颇为感慨。

王宝强拿奖,他自然高兴,可也觉着很无趣。提名最佳新人的,一共就特么三个人,结果有两个拿奖,超过半数的几率啊,剩下那位得走了多大的霉运,才能这么苦逼!

这无疑就降低了含金量,远不如秦海璐那届有价值,纯粹是鼓励性质了。

“大哥,怎么样,我没丢人吧?”

王宝强几乎是抱着奖杯下来的,还没坐稳,就屁颠屁颠的求摸头。

“不错不错,有点那个范儿了。”褚青赞道。

“嘿嘿!”

那小子不言语,只顾傻笑。

就在此时,一位工作人员忽从旁边凑过来,隔着椅子轻声唤道:“褚先生,您的节目快开始了。”

“哦,好,谢谢。”

他立即起身,跟着那人到了后台。

第三百八十二章一个演员的独白

话说他到了后台,执行导演一见,便连忙问道:“褚先生,大概还有五分钟时间,您准备得怎么样?”

“呃,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好,等下您就看我示意。”导演道。

“明白!”

褚青点头,找了面镜子照了照,觉着自己的装束略呆,就把西装扣子解开,又松了衬衫的衣领,他怕待会儿出汗。

台前,刚颁完一个最佳剪辑奖,蔡康永正独自说着串场词:

“金马奖已经四十年了,每一年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故事。而对我们电影人来说,我们存在的本身,就代表着电影长河中的某一段历程,并在之后的时光里久而弥香。今天有两岸三地的大前辈和大明星齐聚于此,我们邀请了一个人来讲讲他自己的故事。这个人虽然很年轻,但他的经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相信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好了,下面我们有请,褚青先生!”

话音落地,隔了两秒钟,褚青便从后台现身,双肩平稳,躯干挺拔,几个大步就到了舞台中央,手背后,前折腰,九十度角向全场行礼。

“哗哗哗!”

霎时间,掌声轰鸣,有欣赏,有羡慕,有不解,有无所谓。

十几秒后,他待声势渐歇,方拿着麦克风开口道:

“我收到邀请的时候,其实很惶恐,我问他们,我该说什么?他们告诉我,你说感受,说经验,说心得,你说什么都可以。我听完就更加惶恐,这么多大前辈在这里,我何谈什么心得体会,所以我想来想去,只能讲讲我自己的经历。比我年长的,希望能够共勉,比我年轻的,也希望有所帮助。”

他缓了缓气,同样给大家一点消化时间,又道:“我念的书不多,初中毕业,十几岁就来到北京打工,洗碗、送水、发传单、做苦力,尝试过很多工作,干得最长的就是收废品,哦,这里好像叫拾荒……”

“哇哦!”

全场顿时愕然,窃议纷纷。

别提港台两地,就连大陆观众对他都不太了解,哪怕想到了他身世平凡,可这番话一出,还是超乎众人想象。

只有林嘉欣、刘德华这类非常熟悉的朋友,还能保持淡定。

“我第一部戏是《小武》,应该在97年初。那天我蹲在电影学院门口,抽着最后一根烟,正考虑要不要回老家讨生活。然后我就碰到了贾樟柯,他问我,你想不想拍电影?我当时很同情他,这人要么有病,要么走投无路了,才会找我拍电影。”

“呵……”

底下人不禁发出一阵轻笑。

“但我还是答应了,因为贾樟柯同意给我两千块钱做片酬。我现在还记得他的表情,就像在市场买了一棵大白菜。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拍电影,更不懂怎么去表演,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演那个小偷,比如这样……”

他说着,忽然缩起肩膀,手指微张,在舞台上踩了几小步,接着眼睛左右闪动,似乎在寻找猎物。

“可能是走运,《小武》的效果非常不错。当然,贾樟柯把功劳都归于自己,说那天看见我蹲在地上抽烟,就是一副迷茫的,缺少爱的,正想着去哪儿偷东西的样子。”

“哈哈!”

众人又是大笑,一位位托腮凝视,瞧着那个人慢悠悠地说故事。

“后来,我又拍了《还珠格格》,那时我仍然不懂表演的概念,只是把它当成一项比较有兴趣并且能赚钱的工作。直到98年,我接下了《苏州河》。这可能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我就是从它开始,才真正有了当演员的愿望。这里我要感谢周迅小姐,我至今还记得那场戏:我骑着摩托车,她从木门里出来,然后看了我一眼。这一眼,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有感觉了,那种由内而外的。这很难形容,像蒙着眼睛走了很远的路,忽然有人把黑布扯掉,你就重新看见了这个世界。”

褚青从这边走到那边,在绚烂的灯下,他只能瞅清最近的人,远处都是亮堂堂一片。但并不妨碍,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诚恳与敬畏,来回顾,以及自省。

“从《苏州河》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迷恋技巧,迷恋对手,迷恋好看的东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饥渴,并希望它越来越无限制,从《鬼子来了》到《站台》,从《安阳婴儿》到《蓝宇》,这一路,可以说都是这种饥渴在后面驱使。甚至我曾以为,这就是表演的道理,并打算按此走下去。但很庆幸,我又碰到了《盲井》。”

他右手拿着麦克风,在台上踱来踱去,语气低沉,道:“拍《盲井》的时候有一场戏,我们刚从矿井下面上来,没过多久,那井就塌了,两个矿工被石头压住,当场死亡。而就在几分钟前,他们还在片中客串,跟我们说说笑笑,把家乡的腌菜拿给我吃……两个生命瞬间消失,我们整个剧组都接近崩溃,过了好久才恢复正常。”

底下人完全安静,都认真听着这段幕后故事,毕竟《盲井》这类电影,在港台市场太少见了。观众光看题材,就已经够震撼了,谁能想到背后还有更真实的悲痛。

“那段时间我过得很痛苦,只要一闭眼,好像就能看到井里的血。然后,我就忽然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幼稚了。”

褚青停在中央面向观众,忽咧开嘴,做了个大笑的表情,道:“你在戏里面,可能会开心。”

下一秒,大笑变成了悲戚。

“你也可能会伤心。”

接着,悲戚又被幸福取代。

“你可能会感受到爱情。”

眨眼间,幸福却变成了沉郁。

“你也可能体会到绝望。”

他的声音温润,柔和,潺潺似溪水流淌,“这不仅仅是一个表情或动作,而是在不同生命中蕴藏着的不同故事,我有机会去感受、揣摩、经历。尊重他们,尊重生命,我觉得这才是作为演员,所拥有的最美妙的东西。”

话落,他又开始来回走动,同时语调一转,道:“正因如此,《盲井》才在柏林取得了成功,我也非常幸运地拿到了一个奖。但当我从柏林回来,一切又都不同了。因为这半年以来,我遭受的最频繁的事情,就是别人一直在问我,哎,你片酬涨了多少?”

“扑哧!”

众人忍不住笑出声,这位有点太敢讲。

“我不太清楚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感觉自己在慢慢脱离以往的生活。直到前些日子,有一次和陈道明老师闲聊,他说,干这行最美好的状态是若即若离,因为这已经是你的职业了,就不要再让职业陪着你睡觉。”

褚青弯了弯嘴角,笑道:“这大概是陈老师的理想生活,更难得的是,他说到做到。我的修行不够,但自己也琢磨出一个道理。我们都说,一代演员养一代观众,再伟大的演员,也不要指望所有的人都跟着你走,同样要面对职业环境和生存价值在不断削弱。”

“但是,我们有伴随自己一起成长的那些伙伴。就像葛香亭老师、凌波老师,说句冒犯的话,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你们,可在很多观众心中,你们依然是最美好的,因为大家共同走过了最美好的年代。所以我现在就觉着,作为一个演员,能带着喜欢我的那一代观众慢慢变老,也是挺好的事情。谢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