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魔君说道:“哪怕你死后,我可能为了泄愤去杀很多人?”
陈长生说道:“我说过,我从来没有救众生的妄信,我只在意能够看到的每一个人。”
“是吗?那你好像忘记了一些事情。”
夜风狂作,一具担架从湖畔的废墟里飘出来,极其巧妙地越过数千道剑织成的森然剑阵,落在了魔君的脚下。担架上面的那名年轻阵师依然昏迷不醒,黝黑的面部肌肤之下隐隐透着青意,似乎随时可能死去。
“这是真实的、你可以看到的具体的一个人。”魔君看都没有看担架一眼,盯着陈长生的眼睛说道。
随着他的言语,他脸上覆着的那道夜色渐趋深沉,那片山水却反而添了几分颜色。
陈长生有些无奈。
他本以为这场谈判会像唐三十六以前说过的那样,彼此提些条件,然后再如何。
没想到,对方直接一开始就把底线亮了出来给自己看。
他确实不擅长谈判,更不擅长在被威胁的状态下,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
好在这个复杂的问题是选择题,他可以用排除法来做。
这道题有四个选项。
他无法眼睁睁看着担架上那名伤者被魔君杀死,甚至有可能是以最残酷的手法折磨,因为不忍。
他也不可能因此就真的弃剑投降,把自己变成一颗药丸,献给魔君服用。
那么便只剩下两个选择。
还没有到最后的绝境,自杀焚血这个选项可以往后挪一挪,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方法。
出剑。
这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在他脑海里的活动,他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
出剑战斗然后去死,很是简单,比不知如何选择从而焦虑至极度日如年要好很多。
他掷出了手里的短剑。
剑名无垢,也确实无垢,绝对光滑,绝对锋利,剑身可以反映出一切景物。
湖园里被切碎的霜雪、到处飘拂的火光,以及有些微微变形的星辰。
一道亮光撕破夜空,向魔君而去。
数千道名剑,随之而去,就像是一条龙。
看着这幕画面,南客眼瞳微缩,很自然地想起当年在周园里的那场战斗。
当时她凭借魂枢与金翅大鹏体合,境界堪拟神圣,然而最终还是惨败在这条剑龙之下。
现在陈长生当然要比当初强很多,但情势变化,这条剑龙肯定没有当时的威力,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她的父亲事实上一直重伤未愈,也因为这条剑龙,很明显与周园里的那条剑龙有所不同。
仔细望去,便能发现,那数千道剑都在微微颤动,隐而未发。
这里的隐与发,不是说剑势,而是剑招。
那数千道剑之所以微微颤抖,给人一种隐而未发的感觉,是因为陈长生还没有真正出剑。
他赋予了夜空里的每一道剑相应的一招剑法,此时尚在起势。
待数千道剑同时施展出自己的剑招时,会是怎样的声势?
第774章 三千剑后
看着夜空里的数千道剑,南客眼瞳微缩。
能用神识同时控制数千道剑,已经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同时施展数千招不同的剑法……
陈长生是怎样做到的?
至此时,她终于确认,就算陈长生没有这些剑,没有别的手段,只凭自身的神识、真元、剑道修为,便足以战胜自己。她现在与陈长生正面做战,如果不是拥有世间最极致的速度,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机会。
……
……
魔君,是陈长生此生所遇的最强大对手,面对这样的敌人,他当然要动用自己最强大的手段。
夜空里的这些剑,是他在剑道上最高水准、最完整的一次发挥。
当年周园剑池里随他重获自由的旧剑里,有的送回了那些宗派山门,有的送给了友人,比如轩辕破得了山海剑,折袖拿走了魔帅旗剑,苏墨虞和莫雨也各有所得,还有很多剑被唐三十六藏在了国教学院里,他离开京都的时候没有取走,再除却年代过于久远,需要剑意浸润滋养、无力再战的旧剑,如今还能够与他一道战斗的剑,大概在三千左右。
这些剑在藏锋剑鞘里已经多年,与他朝夕相伴,心意相通,锋利如昨,其势更胜当年。
今夜,众剑于夜色里映照景物与光明,悄然成龙,分先后而至,却又不分先后,剑意同样森然,剑招却各自精妙,极难应付,如果朱夜、宁十卫和那数百名高手、军士还在湖畔,绝对会被一击即溃。
三千剑破空而至,仿佛把江水里的万道金鳞画在了夜里。
魔君再次现出欣赏之色,感叹道:“剑如其人,若你将来能破境入神圣,这道剑龙又会是何等样壮观瑰丽?”
感叹是遗憾,遗憾于那壮观瑰丽的画面不可能出现,因为陈长生今夜会变成他的食物。
欣赏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是前贤对后人的评点与期望,是因为从容。
三千名剑,剑剑不同,魔君只须一道琴音,便可从容破之。
修长而稳定的手指,轻轻拔弄着琴弦,发出清冽的琴音。
今夜琴音已经响过数次,先前第一次破掉陈长生的剑阵时,也曾经响起过。
但那些都是零乱而碎的琴音,并不能成曲,更像是前奏或者间奏。
这时候,琴音终于连绵而作,变成了一首曲子。
魔君弹的琴曲是为所秋风所喜歌。
秋风所喜是落叶,琴音清冽更胜先前,于夜色里拂向四面八方,仿佛秋山,又自然离散,又如落叶本身。
琴音尽情而出,说不出的萧瑟、肃杀,迎向破夜空而至的那道剑龙。
如先前一般,碎裂而明亮的火花到处迸散,照亮了天地,把那条横亘天地间的剑龙,昭显的更加清楚。
三千剑开始剧烈地颤抖,有些难承琴音之伤,颓然下坠,有的难承秋风之力,歪斜飞向一旁。
狂风起兮,琴音骤乱,剑龙微散,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剥去了鳞片,不时有剑离开。
那些还在坚持的剑,颤动的更加厉害,有些相对较弱的剑身上,甚至已经出现了裂口。
从当前的局势看来,陈长生的三千剑飞临之前,便会被这道琴曲摧散。
但不知为何,魔君的神情忽然变得有些凝重。
这是今夜他流露出警惕的感觉。
这时候,三千剑织成的剑龙,正在夜空里不停地喷吐着火花。
他望着其中某处。
那个位置很不起眼,那朵琴音与剑身相交溅出的火花也很小,落在他的眼帘里,却有些微微灼热。
那朵小火花散开的轨迹,与本应有的轨迹之间,发生了一点非常小的偏差。
这点偏差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是微渺,普通人甚至陈长生自己都绝对无法看到,却无法逃过魔君的目光。
魔君漠然的目光,能够洞悉这片天地的至理。
那朵小火花的轨迹偏差,意味着那个位置的空间,发出了很轻微的变形。
空间变形,是因为有极为沉重的物体,隐藏在那朵火花的后方。
谁都知道,火花是琴音与剑的磨擦撞击。
能够让空间变形的事物,按道理来说,必然极大,比如整座寒山。
但那个物体,能够藏在火花的后面,必然极小。
世间何物体量如此小,却又是那样的沉重?
或者,那才是陈长生隐藏到最后的真正手段?
魔君忽然挥手。
琴弦尽断。
破音乱出。
古琴瞬间毁灭,变成无数木渣与断絮。
那些木渣与断絮,与破裂的琴音,一道向着夜空里激射而去。
无数清冽、或者刺耳、或者沉重的撞击声响起。
夜空里的剑龙,溅射出更多的火花,然后渐渐散开。
三千剑里蕴藏着的剑招还没有来得及施出,便被魔君直接破掉!
漫天火花如遇清秋,数息间便告凋残,夜空里的画面变得清明起来,有些事物再也无法隐藏自己的身形。
有颗很小的石珠,正在夜色里向着魔君飞去。这颗石珠飞的很慢,给人的感觉很沉重,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同时它也牵引着周遭的天地,让近处的空间都有些微微变形。
魔君的神情有些微妙,说道:“周园果然落在了你的手里。”
这句话自然是对陈长生说的。
然后,他举起右手,隔空指向了那颗小石珠。
今夜他第一次举手,便接住那座天书碑,然后把海笛生生砸进了远处的雪峰里。
第二次举手,他抓住了夜空高处的黑龙,扔到了更加遥远的天边。
这时候,他第三次举起手来,神情要比前面两次更加严肃。
他的动作很细微,仿佛要去拈云,同时又很壮阔,仿佛要去摘星。
随着他的动作,小石珠缓缓地停了下来。
同时,他的那块印章飘离了衣带,也来到了夜空里。
印章与石珠就这样静静地对视着,对峙着,微微振动,发出嗡鸣。
彼此深蕴其间的狂暴气息,渐渐安宁。
仿佛故友重逢,又像是仇人相见,各有心思,沉默不语。
……
……
第775章 还有一剑
那颗石珠看着很普通,那块印章也没有任何特异之处。
只有神圣领域的非凡者,才能清晰感知到里面蕴藏着足以掀翻天地的狂暴能量。
从很多年前潜入周园后,那块印章便一直系在魔君的腰间,对此他非常有经验。所以他可以断定如今周园落在了陈长生的手中,只是暂时没有想明白,以陈长生的境界如何能够使用那颗石珠。
要知道,即便以他如此高妙的境界,也要小心谨慎地应付,陈长生凭什么可以?
又有三颗石珠从夜色里飞了过来。
魔君脸上的世界里忽然落了一场风雪,显得无比肃杀。
神念微转间,印章的夜空里的位置发现了一些极微妙的变化,微风无由而生。
魔君散发出来的深沉如夜色的气息,随之变得异常光明正大,仿佛神圣。
印章的位置以及他气息的变化,落在了那四颗石珠的身上,这是接触,同样也是询问,是交流。
三颗石珠里的狂暴气息,也渐渐安宁下来。
石珠与印章悬浮在夜空里,反射着星光,微微发亮,看上去就像是真正的星辰。
它们之间的彼此位置相对静止,仿佛永恒不变,就像是一幕星图。
这都能行?看着这幕画面,陈长生心神震撼,觉得迎面而至的夜风变得更加寒冷,甚至有些刺骨。
“当年我在天书陵里观星图而悟定星之妙诣,没想到,时隔千余年后,才有机会第一次用到。”
想起那些往事,便是魔君都心生感慨,看着夜空里的石珠与印章,仿佛看到了将来。
陈长生在周园里得到的天书碑,毫无疑问是此子最强、也是最后的手段,现在已经被破。稍后,他将饮尽陈长生的真血,再得到如此多座天书碑,相信与他缠绵千年的这些伤势将会一朝尽愈,境界甚至可能再有突破。
然后他会回到雪老城,将那些叛徒尽数杀死,把逆子打落深渊,重登王位,率领大军一路向南,过天凉而入京都,破离山而至南海,一统大陆,再造无数大船经东海而降大西洲,成为真正的世界之主!
最后……他将率领三族联军远征,以浩浩荡荡之势,横扫整座圣大光大陆,完成前所未有的伟业!
无数画面,在魔君眼前掠过,他霸气渐生,唇角渐扬,快意至极。
他向夜色对面挥袖,轻而易举地击落最后的数十把剑。
这一刻,他以为自己便要见到最美好的结局,却未曾想到,先见到了一双眼睛。
那是陈长生的眼睛,明亮而平静,认真而专注,看不到任何绝望,就连挫败的情绪都没有。
陈长生没有留在原地等待着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