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仙庭-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老兵的后背有着一道伤口,正在渗出鲜血,此刻气喘吁吁,盯着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敌军,目露凶光。

王云看了年老兵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握紧了手的钢刀。

“兄弟,等会我们一起往一个方向冲出去,去和统领他们回合。”年老兵喘着粗气,对王云说道。

王云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杀”年老兵大吼一声,握着钢刀,突然暴起,将面前一个敌军的喉咙砍断。

王云立刻与他一起,往一个方向杀去,两人勇猛异常,敌军没有人敢阻拦。

这样,两人冲出了包围,不远处便是凉山军统领等人,不过此刻,他们的情况也不好,敌军的目标是凉山军统领,密密麻麻的敌军将凉山军统领和他的护卫们围困在内,即便凉山军统领和护卫们奋力拼杀,也依然冲不出去。

见此,王云和年老兵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的意思。

“杀”

两人直接冲了过去,凭借着勇猛,不断有敌军倒在两人的刀下。

敌军的外围顿时乱了起来,凉山军统领注意到这个情况,顿时大喜,立刻带着手下人朝着王云和年老兵所在的方向猛冲。

一路人仰马翻,凉山军统领硬生生的从包围之冲了出来。

“好样的”凉山军统领看了看浑身是血的王云二人,大声夸赞了一句。

随后,凉山军统领集结被冲散的士兵,逃出了已经化为一片火海的营地。    凉山军溃败,原本从凉山城来了八万人马,一下子折损了五万,只剩下三万多人。

凉山军统领带着三万多残兵回到凉山城,补充粮草,休养生息。

凉山军虽然兵败,但并非毫无作用,边关叛军原本三十万大军,被接连几路勤王兵马消耗之后,只剩下了二十万。

并且边关叛军接连进行战斗,早以是疲惫之军,粮草问题又困扰着他们,魏都城久攻不下,时间拖得越久,对边关叛军越不利。

魏都城虽然被围困,但城高防固,城内还有十万禁卫军驻守,想要短时间内攻下魏都城难如登天。

战争的天平,似乎正在向某一方缓缓倾斜。

转眼,一年过去。

边关叛军的粮草终于是即将耗尽,多次发起攻城,却一次次被打退,加各路勤王兵马陆续而来,边关叛军逐渐有些不支。

而在某个夜里,魏国都的城门,悄无声息的被打开了。

等到守城士兵发现之时,已经晚了,边关叛军长驱直入,攻入了城内。

魏国都,此陷落。

冲入城内的边关叛军,和守城的禁卫军展开了激战,一直杀到第二日正午,禁卫军被击溃了,边关叛军冲入皇宫,将躲藏在水缸之的魏灵帝抓了出来,送到了边关叛军领袖面前。

边关叛军领袖见到杀父仇人,怒不可遏,完全无视魏灵帝的痛哭流涕,一刀一刀将魏灵帝的四肢斩断,将他的躯干绑在马拖行,直接将半死不活的魏灵帝活活拖死。

边关叛军领袖收降了城内残存的五万士兵,同时加固城防,让大军在城内休养生息。

大魏国陷落,边关叛军领袖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姜,号称姜武帝。

不过姜武帝这个皇位坐的并不安稳,国都内要安定人心,维持局面,国都之外,各路兵马都虎视眈眈,不会容忍国都被人占据。

凉山军,便是其之一。

凉山军统领早已争霸天下之心,看到昔日的故人已经自立为帝,自然是有些忍不住了。

凉山军休养了一年多以后,也恢复了元气,并且将周边的三城打了下来,组建了十万大军。

在与周边三城的战争之,王云和年男子屡建功,已经从普通的兵卒,被提拔为伍长。

而后论功行赏之时,凉山军统领对两人格外欣赏,又想起当年的救命之恩,将两人提升为百夫长。

王云参军的这两年,手下杀了不知道多少凡人,他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化神感悟,不过依然毫无头绪。

但是在不断的杀戮之,王云感觉到自己的身心很舒畅,似乎只有杀戮,才能够让自己感到满足。

因此,王云对于杀戮,并没有任何排斥,他隐隐觉得,自己的化神感悟,似乎要从杀戮之获得。

时间又过了两年。

原本的魏国,此刻变得一片混乱,姜国占据国都,实力强盛,而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相互之间打来打去,争夺地盘,抢占资源。

凉山军和一个势力相差无几的诸侯进行了数次较量,最终王云和年老兵再立功劳,带着一支兵突袭敌人的老巢,将敌人的领袖擒下。

大胜之后,凉山军收编了敌军,加各地的招募,拥有了三十万大军,地盘更是在诸侯之,首屈一指。

王云和年老兵再次得到提升,坐了千夫长的位置,手下能指挥一千人。

尤其是王云,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千夫长的职位,阵杀敌每次都冲在第一个,作战勇猛,杀敌无数,在凉山军之威望极高。

连年老兵都没想到,当初的新兵,如今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千夫长,连他都不得不佩服,王云的武艺和勇猛是他所不及的。

曾经一个兵营的新兵,如今只剩下王云和另外三人,其他人全部战死。

姜国建都十年,凉山城大军直往姜国都城而来,三十万大军,将姜国都城团团围困。

双方接连几次大战,留下了数千尸体之后,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姜国都城是建立在原来的魏国都城之,并且加以巩固,城防坚固,兵马粮草充足,即便凉山军气势正旺,也难以打下来。

接连受挫之后,凉山军退走,并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以凉山军的实力,拼到最后,有很大可能攻入城内,但代价太大,即便攻进去了,怕也是受不住。

这次无果的战争,让王云和年老兵手下的三个昔日同一兵营的袍泽全部战死。

凉山军退走之后,兵锋一转,去攻打一个诸侯。

双方在一处平原摆开阵势,王云身先士卒,骑着骏马,手持长枪,冲出阵地。

“谁敢与我一战”王云持枪怒吼,在两军之前叫阵。

“休要猖狂我来战你”敌方阵营之,冲出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手持板斧,气势汹汹而来。

王云一言不发,持枪前,与此人厮杀在一起。

两军为各自的将领呐喊助威,锣鼓喧天,声震苍穹。

王云越战越勇,手动作越来越快,那大汉眼看自己难以招架,要拨马逃回己方阵营。

“哪里走”

王云大吼一声,猛然从马背跃起,挺枪一刺,直接将那大汉刺了一个透心凉。

王云手发力,将那大汉直接从马背甩了下来,自己则是骑在了大汉的马。

“好”

“好”

“好”    凉山军见状,顿时大叫起来,气势更加旺盛,位于阵的凉山军统领见到王云阵前斩敌将,也是露出了笑容,眼满是赞赏。

“杀”王云持枪立马,大吼一声,顿时凉山军大军冲杀来,势不可挡。

敌方将领被斩,士气受挫,见到凉山军如此勇猛,更是心胆怯三分,此战胜负基本已经没有悬念了。

一战之后,凉山军大获全胜,缴获粮草器械无数,投降者数万。

王云一人,杀了数百人,手的长枪都杀得断裂了,接连换了三根。

此战之后,王云猛将之名不仅仅是在凉山军,连其他各路诸侯,都是有所耳闻。

王云对此虚名,自然是毫不在意,他在每日夜晚,都在默默炼化身积累的杀气。

虽然王云刻意压制,但身的杀气还是会难以避免的弥漫出来。

杀气炼化,化为战仙之力,积累在王云的体内,与本尊相,血分身似乎更加适合修炼战仙之力。

不过对于化神,王云依然没有触摸到门槛,似乎他的杀戮还不够。

王云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化神感悟原本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当初本尊化神,也是如此。

化神之前,境界的提升,可以依靠资源,而化神这一关,每个修士,都只能靠自己,只有自己获取的化神感悟,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第755章 :另一段岁月(三)

转眼,十年过去。

凉山军东征西讨,依靠着王云的勇猛,屡屡阵前斩将杀敌,建立功,使得凉山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各路诸侯之,实力最为强盛的一支。

王云,也从千夫长,被凉山军领袖提升为了先锋将军,与王云一直相互扶持的年老兵,则是王云的副将。

十年光阴,对于凡人来说,十分的漫长,而对于王云,则感觉像是弹指一挥间。

年老兵的头发渐渐有了灰白,脸的沧桑之感越来越多。

他的武艺十年前更加精进,但身体却不如从前,开始走下坡路了。

毕竟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同龄人看起来要更显得苍老一些。

而王云,则是并未有什么变化。

不过也没有人觉得怪,毕竟王云参军时的年纪才二十岁,如今也是三十多岁,正是一生最为巅峰的年纪。

当然,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过另类,王云还是以法力让自己看起来十年前更加成熟一些。

这十年光阴,王云不知自己杀了多少人,手沾满了凡人的鲜血。

王云的赫赫威名,都是完全依靠杀戮而来的,曾经有数万败军向王云投降,结果王云却下令将这数万败军全部处死,虽然并非是他亲手所杀,但这数万人也是因为王云的命令而死。

因此,王云在很多人看来,不仅仅是一个猛将,而且心肠更是狠辣无。

连年老兵,当时都在极力劝阻王云,但王云丝毫不听,依旧让手下人去执行自己的命令。

为此,年老兵第一次和王云翻脸,差点要拔剑和王云动手。

还好当时有一帮将领在场,拼命拉住了年老兵,不然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事后,年老兵虽然没有再提此事,但王云明显感觉到,他对于自己十分不满,刻意回避自己。

对此,王云并不在乎,他下令屠杀降兵之后,感觉到自己距离触摸到化神的门槛越来越近了。

不过也仅此而已,王云还是没有获得属于自己的化神感悟,距离化神,还是有着一段距离。

凉山军经过这些年的东征西讨,已经拥有了五十万大军,并且还有三十万驻守各处城池的兵力,粮草丰足,气势旺盛。

各路诸侯对于凉山军十分忌惮,生怕自己成为凉山军下一个要征讨的目标。

因此,各方诸侯不得不向姜国俯首称臣,向姜国寻求庇护。

姜国在这十年内,也是将都城周边的数座城池拿下,国力强盛,姜武王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兵力只有四十万,不如凉山军,但却有着非常雄厚的底蕴,只要坐守都城,即便是百万大军压来,也可以与之抗衡。

凉山军虽然气势旺盛,一路所向披靡,但迟迟都没有对姜都城动手,正是因为凉山军知道姜都城是一块极为难啃的骨头,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凉山军都不会对姜都城动手。

当然,凉山军不打姜都城,姜国也不敢去攻打凉山军。

原因很简单,姜国依靠着姜都城,才有着绝对的优势,若是出城去与凉山军交战,那很有可能被兵锋旺盛的凉山军击溃。

姜武王也是一方大将出身,对于如何用兵,有着极深的造诣,自然不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

双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你不打我,我也不动你,不过这种平衡,随着其他几路诸侯全部归降姜国之后,便被打破了。

收降了几路诸侯之后,姜国实力大增,兵马近乎百万,城池更是占了天下的三分之二。

凉山军对于这个局面也是没有想到,几路诸侯的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