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做好心理准备,最近天气情况不大好,你的坦克可能跑不快。”福煦从旁提点。
这个跑不快指的是进入战场之后,从巴黎到法军出发阵地的这段距离,坦克会使用火车运过去,如果要直接开过去的话,先不说速度,路上的损耗就能把秦致远心疼死。
第221章 永不原谅
第一天的失败并没有吓住尼维勒,尼维勒很快就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进攻。
留给尼维勒的时间只剩下一半。
早在为了说服雷蒙同意尼维勒的作战计划的时候,尼维勒就提出,如果在48小时之内法军没有取得进展,尼维勒就将停止进攻。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所以尼维勒要抓紧时间。
第二天的战斗同样从早上六点开始。
尼维勒和他的参谋们商量了一夜,拿出了一个新战术。
在尼维勒的新战术中,担任进攻任务的法军兵分两路,呈钳形状态向德国人发动进攻。其中的一路由尼维勒的心腹爱将曼京率领,另一路由前任机动部队指挥官阿尔弗雷德率领。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阿尔弗雷德一直都是尼维勒的参谋长,他们之间配合的很不错。但在尼维勒提出进攻舍曼代达姆的计划的时候,尼维勒的计划招致阿尔弗雷德的极力反对,为此,阿尔弗雷德甚至不惜以辞职为威胁。
已经贵为法军总司令的尼维勒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威胁,于是阿尔弗雷德被尼维勒派往前线,亲自率领军队进行阿尔弗雷德口中“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进攻。
和阿尔弗雷德不同,另一路的指挥官曼京则是个杀人狂。早在凡尔登时期,曼京就和尼维勒一起被指控随意浪费法军士兵的生命,尼维勒为了平息风波,被迫将曼京撤职。
但在尼维勒成为法军总司令之后,曼京马上就得到了提升,爬到了比以前更高的位置上。
曼京指挥的部队并不仅仅都是法国人,还有外籍军团中的第一、二、三、四步兵团,这四个团主要是由阿尔及利亚人和摩洛哥人组成,基本上都是黑人。
对于纯种法国人的生命尚且不放在心上的曼京,对于这些黑人的生命更加漠视。在昨天的战斗中,这四个步兵团都被派往第一线,也都伤亡惨重,还没有得到休整。
黑人也是人,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感觉到曼京的冷漠,这四个团的指挥官在听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就提出需要休息,但被曼京无情拒绝。曼京在准备会议上说了一些很不好的话,他表示如果这四个团的士兵不听从命令,那么这些指挥官们都要被送上军事法庭。
其实这四个团的指挥官全部都是法国人,纯正的法国白人。虽然肤色不同,但是他们在和士兵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也培养出了一定感情,因此他们想替那些已经满腔怒火的士兵们说句话。
最终指挥官们的要求被曼京无情拒绝,所有的外籍军团士兵,只要还能走动的必须参加第二天的战斗。尼维勒好像是要把对秦致远的怒火都发泄到这些外籍军团的士兵们身上一样,不准备给这些人留一丝活路。
好在秦云鹏的部队被分配到阿尔弗雷德麾下,虽然他们也在战斗序列内,却因为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伤亡惨重,而得以留在后方休息。
和第一天的进攻一样,第二天的进攻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德国人经过一天的战斗,对于新的防御方式已经逐渐熟悉,而法国人还没有找到攻破德国人防御的对策。
当法国人开始发动攻击的时候,德国人会在给予攻击部队一定打击后主动后撤,放弃自己的阵地。然后在法国人筋疲力尽停止进攻的时候,德国人的预备队会顶上来,把法国人重新赶会出发阵地,夺回丢失的阵地。
两支法军,阿尔弗雷德指挥的这一路向东北方向运动,想和曼京指挥的另一路法军汇合,然后合力歼灭包围圈中的德国人,或者是将德国人赶出舍曼代达姆。
计划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两路法军都没有完成任务,相对来说,曼京完成的程度要好一点,但同时,曼京的部队付出的代价也更大。
四支外籍军团的步兵团在一天的战斗中已经基本被打光,四个团现在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剩余的都被曼京无情的挥霍在德国人的阵地之前。
也不仅是外籍军团中的黑人们,曼京手下由法国人组成的部队同样伤亡惨重,在这一天之中,曼京的部队伤亡超过了11万人,其中四万人阵亡。
仅仅是两天下来,法军在舍曼代达姆付出了27万人伤亡的代价,其中十万人阵亡。而在舍曼代达姆防守的德军,伤亡总数是16。3万人。
伤亡如此惨重,德、法两国都无法承受,尤其是人力资源已经渐渐枯竭的法国人。
当天晚上,总理保罗·潘乐威赶往前线,亲自去找尼维勒,要求尼维勒立即停止进攻。
而同时,秦致远在黑天鹅城堡等来了秦云鹏。
自从秦致远的订婚仪式之后,不过是短短几天不见,那个意气风发的秦云鹏已经消失不见,来到秦致远面前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颓废的中年人。
“秦将军,你是对的,法国人确实没把咱们当人看!”秦云鹏好像之前喝了不少酒,他有点醉醺醺的,脚步虚浮着刚进客厅就半躺在沙发上嚷嚷。
“我提醒过你的,尼维勒不仅是不把外国人当人,他们连法国人都不当人。”秦致远面色阴沉,语气冷漠,一丝热情也欠奉。
秦云鹏还算聪明,等秦致远的火气过了才过来,如果是昨天晚上秦致远刚刚看完战报那会,秦云鹏别说半躺在沙发上,他连门都进不来。
很显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像秦云鹏说的那样,至少福煦不是。否则的话,福煦不会让朱莉和秦致远订婚。
“是我糊涂,是我糊涂啊……整整八千子弟,就让我葬送在离家乡万里之外的荒郊野岭,我回去之后如何向父老乡亲们交代啊……”秦云鹏泪流满面,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昨天加上今天,当场战死的和重伤而死的华人已经超过了五千,秦致远虽然在昨天晚上就派出了一部分第一旅的军医前往前线支援第二旅,但还是有很多重伤员伤重不治。如果再加上那些失去肢体永远残疾的,第二旅战前的近万人已经损失了近八千人,可以说已经接近全军覆没。
正因如此,不仅仅是这八千子弟的家属们,包括秦致远在内,他们永远都不会原谅秦云鹏。
当然了,同时永不原谅的,还有尼维勒。
第222章 站稳
秦云鹏是来向秦致远告别的。
欧洲打得不可开交,民国也不安生。
年初的时候,总理段合肥命令全国大裁军,各地督军们或多或少都裁了点,然后四川就闹出了乱子。
四月初,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联合被裁的第四师师长陈泽沛,借口裁兵不公,攻击四川督军罗佩金。
罗佩金在护国战争时期担任蔡锷的参谋长,在担任四川督军时期,执行强滇弱川政策,早就引发了川军将领的不满,这次借口裁兵不公,只是一次矛盾的大爆发。
这也是民国的第一场军阀混战,从此开启了民国的军阀混战副本。
作为段芝泉的心腹爱将,秦云鹏被段芝泉调回民国,担任四川督军,以平息这场叛乱。
这其实是段芝泉对秦云鹏的保护之举,现在第二旅的损失还没在国内传开,如果国内知道了实际战况,再有秦致远的第一旅作为对比,秦云鹏怕是短时间内不得翻身。
现在段芝泉把秦云鹏调走,然后把民国在欧洲的所有军事力量都委任给秦致远,这是希望秦致远会投桃报李,帮秦云鹏背下这个黑锅。
为了让秦致远背的心甘情愿,段芝泉把秦致远的少将军衔提升为中将,然后又承诺会加大往欧洲的人力输出力度,并且给了秦致远调动民国在欧洲所有人力的权利。
这个黑锅秦致远倒是不抗拒,只是想起那阵亡的五千子弟,秦致远还是心中发堵。
堵归堵,人还是要往前看的。
获得人事权之后,秦致远立即前往胡惟德那里,查看民国在欧洲所有的人力资源。
直到此时,秦致远才知道自己差点错过了什么。
秦云鹏的部队中虽然只有不到万人,但是有过在欧洲和美国留学经历的却有超过百人,并且很多都是此时的一流大学。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上看,比秦致远的第一旅要高得多。
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没有完成学业滞留欧洲,有的是因为想要报效国家从美国前来欧洲参战,也有因为回国没有发挥的空间而滞留在欧洲。
秦云鹏另立山头之后,和秦致远主意语言学习不同,秦云鹏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战士们军事技能的训练上。那么部队就需要大量的翻译,于是,这些高材生们就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第二旅。
好在秦云鹏还有几分理智,那么是战事最吃紧的时候,秦云鹏也没有把这些人派上战场,否则的话,秦致远估计会开着飞机追上秦云鹏的火车,然后给他来一枪。
在这些留学生中,学习文学的占了大多数,只有十几人是学习理工。这也是此时的一个普遍现象,重文轻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看,学文才是读书做官的通天大道,学理则是沦为小道的奇技淫巧。
到现在还在坚持这种思想是对是错且不说,不过在秦致远想来,学习文学大概是最偷懒的一种方式,因为理工类强调“绝知此事要躬身”,而文学类的,只要坐在那里扯扯淡就行。
当然了,别管是学习理工还是学习文学,只要到了高等教育这个层次,都是有用的。
科西嘉岛上的学校和研究所已经接近完工,需要大量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得正是时候,可以缓一缓秦致远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这还远远不够,秦致远和胡惟德商量后,给国内发了电报,要求选派更多的留学生赴欧或者是赴美,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如果这些留学生需要的费用北洋政府无力承担,秦致远会独自承担。
如果是秦致远独自承担的话,秦致远也有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理工类,并且要在学成后最少归国效力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段芝泉欣然同意,段芝泉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只是国内的事情千头万绪还没有理顺,一时间顾及不到这个方面。
能成为一国总理,或者说,不管是在任何时代,只要能成为人上之人,总是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并不是像某些史书上那样描述的蠢笨如猪,那种书多半都是有倾向性的。
只用了一个晚上时间,秦致远就完成了对第一旅和第二旅纸面上的调整。
调整之后的第一旅和第二旅,将会组成一个师,也就是外籍军团第一师。
这个师下属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团,以及一个师属炮兵团,另外还有辎重营、救护营、工程兵、通讯营等部队组成的后勤部。各部的军事主官都是现成的,陈康健是装甲团的团长,刘子正和葛立夫分别担任两个步兵旅的旅长,郑大力还是主管炮兵。
后勤部的主官却不是秦致胜,而是已经加入军籍的黄富贵,秦致胜留在科西嘉岛,担任科西嘉岛的军政主官。
而原本留在科西嘉岛上训练新兵的张添寿则被派往婆罗洲,他带着大概一百多人组成的训导团,将在婆罗洲以“保护伞”的名义开设训练营,同时派出人手保护婆罗洲上华人的产业。
整编之后的第一师拥有超过两万人的部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