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王墓村的大人和孩子,他们虽然日子过得很拮据,但也苦中有乐。他们性格纯朴,心地善良,尤其是在你家遇到难事时(多指丧事),人们就会自动前来给你帮忙。

童年我在那里生活了四、五年,了解了许多的农业知识,在他们的身上学习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

第十一章 返回大陆 投奔故乡(三)

更新时间2008…4…26 18:40:41  字数:2045

第三节

在我们没有回到亳县之前,就是外公一个人在汤王村孤独地生活。他每天还要到村西头一个李家老店门前的一棵大泡桐树下摆小纸烟摊,多少可以挣点零用钱(我们回来后他仍在摆)。

他早出晚归,中午母亲常让我给外公送饭,用一个瓦罐装饭,罐口上放一个大碗,里面盛菜再用一个小碗加盖。从家走去须用十多分钟时间,到那外公还能吃上热饭菜。

外公一生为人正直又很勤快。五十年前在清朝末年,由安徽涡阳义门逃荒来到亳县。当年凭着自己年青能吃苦能干,给人扛活挣点钱在汤王墓村买了二亩地,定居了下来。以后一边种地一边给人磨面,辛辛苦苦地过日子。只是家中人丁不太兴旺,一辈子只有我母亲一个女儿,出嫁后又随夫在外天南海北地漂泊了二十年。现在从外地回来,虽然外公已是年过花甲接近古稀之人!但他总算是老有所依,皆大欢喜。尤其他对我这个不满十岁的宝贝外孙更是倍加疼爱。

1950年的秋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时候,来年初春,辽阔千里的江淮大地上,开展了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穷苦的农民斗地主分田地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东北,亚又打响了朝鲜战争,炸弹已扔到了鸭绿江畔,“抗美援朝”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这更加拉紧了当时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弦。

我们祖辈从江苏扬州逃荒到亳县,1927年我爷爷又由亳县为兵荒逃难到蚌埠,漂泊二十多年又返回到亳县,此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贫如洗。我们母子三人在我外婆家居住,而我爷爷带着他的女儿、女婿及刚生下几个月的外孙,住在涡河南岸大厦门我舅爷遗留下的三间旧草房里,以每天摆摊给人代写书信为生,在划成份时被定为城市贫民。而我们在乡下被定为贫农,土改时还分给了二亩一分地。

当年在这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城里乡下一片沸腾,工人、农民商人学生经常开会,游行示威声讨美帝,斗地主分田地,镇压反革命,决心保卫他们的胜利果实。

就连乡下七、八岁,八、九岁没有上学的孩子也都组织了儿童团,赤着脚排着队“噼啪噼啪……“地齐步走搞军训。

有时村上要到乡政府开大会,村干部还要带上这帮孩子到会上相互拉歌给大会助威。爱表现的孩子们就放开嗓门,使劲地大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野心狼!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世界上到底谁养活了谁?

………………………………

地主不劳动,粮食装满仓。”

以群众力量推翻固有秩序,不可避免地就要爆发革命。在被统治者要挣脱身上的枷锁时,统治者却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来自下层民众的反抗不断聚集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而来,势不可挡……

例如法国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极其突然,难以预测,使之当局措手不及,下层革命与其而来的激进性和报复色彩,血腥与恐怖也便随着一同到来,新政权只有采用镇压手段才能消除难以控制的无序局面,其结果就是用一种压制取代另一种压制。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

(毛选《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一天下午,几个孩子叫上我一起向村西头跑去,说县里正在开公审大会,过一会就要在涡河二桥口的河滩上镇压反革命。

我生来胆小,平时过年过节外公杀鸡让我帮忙,我还把头扭向一边闭上眼睛不敢看,何况这是杀人。当跑到村子西头,我就跑不动了,站在河岸一个土包上打算在此隔河远远地观看,这里距二桥口河滩足有三、四百米远;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跑到二桥口的河滩上等着就近围观。

一会河南岸的土坡上,先下来一群民兵,在河坡上的土路上布岗,后面紧接着走下来一队人,中间是五花大绑背后插着记亡命牌的犯人,每隔两、三米一个接一个地串连在一条长长的绳子上被两边持枪的武装人员所押解,朝着河滩那边走去。此时大人和孩子们随后向河边蜂拥过来,纷纷观看枪毙人的场面。

犯人顺着河边由东向西,背南面水一溜子跪在沙滩上,接着“呼呼……”枪响,一个、两个、三个……应声倒地。

我转身向村里跑去,而背后沙滩上的枪声还在那“呯呯……”的不断响声。

昨天下午,有几个跑到刑场跟前看的孩子,次日早上他们在一个房头相互争执——一个在说昨天下午枪毙了八,另一个却说是九个。

—://。。

第十二章 生老病死 落叶归根(一)

更新时间2008…5…3 20:27:34  字数:1542

第一节

汤王墓村是涡河岸畔上的一个自然村,村上的人们大都依靠着人均只有几分少得可怜的土地,采用一种小农经济自耕自食的方式,维持着不得温饱的生活,只有在入冬农闲季节去卖苦力,打些零工,以此弥补口粮的不足。

不知当年村上为什么那样穷,在我的印象中土改划成份时,仿佛全村四、五二户人家中就没有一户地主,富农就是一、两户,还有两、三户富裕中农(上中农),剩下的皆为贫下中农,其中还有四、五家三天两头不冒炊烟,揭不开锅的雇农。由此可见,当时的汤王墓村确实是一个县城近郊的穷苦乡村。

每到冬季,我的小伙伴中就有几个由于家中贫穷而不得温饱,常以麸皮、豆饼、红薯、干野菜充饥。他们和我有时在零下七、八度的破布鞋,在“踢趿、踢趿……“地闹着玩。有的光着脊背穿着一件掉了扣子的烂棉袄,坦胸露腹,鼻涕邋遢的在没命的玩,冻得一进难耐,急忙搓手捂耳,又是扯紧烂棉袄不停地蹦跳跺脚,以图增加点身上的热量,那时候我们的脸、手、脚经常的被冻裂冻烂。

每当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常有断粮挨饿的人家,待到榆钱绽放,槐花挂枝时,人们就会忙于上树采摘,拿回家将它蒸着吃也可以填饱肚子。

当地里出现野菜时,我们三、五成群的孩子就会分散在河岸沟底,田头地边忙着挖野菜,用它来充饥以便度过春荒。

因为穷缺少零用钱,平时养几只鸡下蛋多数人家也不敢吃,常用它换点针线、食盐、火柴和炼油。当年一盒火柴两分钱,一个鸡蛋只能换一盒火柴,有时小商小贩还不给你换,因为鸡蛋便宜时一角钱可以买上六、七个。

夏末秋初,每逢阴雨连绵不仅有茅屋破漏阴冷潮湿,而且还有缺少火种(没有洋火)的人家,他们生不着火做不成饭,就让孩子拿点烂布头或麻秸杆,到外面瞅瞅,看那家在冒烟做饭,去寻火种,拿回来后再用一团茅草包着火种用嘴使劲地吹,直至草团冒烟起火将其送进锅底引着柴火,方可做饭。

当年临近城边的汤王墓村就这样的艰难,那么远离县城几十里路外的偏僻乡村,更是不可想象了。

1948年6月,在北京姐姐就读完了初中,我也上完了小学一年级。后来因为老是四处漂泊,我们都中断了学业。直至1951年秋,她从亳县涡北师范学校速成师范班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而我又开始了上小学。

1951年9月2日,在一个雨后的早晨,母亲领着我过河,翻过土坡堤田式的东城墙(旧砖多被附近的人们拿去垒了自家的房子和院墙,土坡上,多种上了小麦)去到一个叫州东小学的学校给我报名上学。小路泥泞不堪,母亲曾经裹过脚,走起路来十分吃力,我赶忙上前搀扶着她。当时我不明白,在汤王墓村的西边不足五百米远的地方就有一所师范附属小学,它的规模比州东小学还大,条件还好,为什么母亲却要舍近求远,让我过河到几里外的城里州东小学去上学呢?原来是我姑奶的儿子在那做校工,每天又是打铃又是扫地,还要给四、五个老师担水做饭,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连他自己的孩子都很少过问,那还有心思照顾我呢?只能说明当年母亲对我的一片苦心罢了!

我到州东小学上学,开始就上二年级。

亳县州东小学座落在东城墙根,在它的南边不足二百米还有一座解放前美国人建的天主教堂(后改作党校)。小学的大院也可能是一家大地主的宅院,几进几出多为瓦房,还有一幢高大的二层楼。院里有松树、有翠柏、还有腊梅、铁树和竹林,是一比较讲究的旧官僚地主的住宅,解放后把它改为一所学校。

当时的学校领导是一位非常精干,又较清瘦的颜语校长,一切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和校风都比较好。

—://。。

第十二章 生老病死 落叶归根(二)

更新时间2008…5…3 20:28:06  字数:2250

第二节

1952年9月22日的早晨,母亲将我从梦中唤醒,叫我洗脸,背上书包去上学,并把我送出门外嘱咐我乘船过河时要小心,河涨水木桥被水淹了,人们过河须乘渡船,没想到这就是我和母亲的最后决别!

当我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本村的一个十三、四岁男孩到教室门前找我,得到老师的许可,我走出教室,他告诉我母亲病重,叫我马上回去。听了他的口信,如同晴天霹雳使我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急忙向老师告假,随来人火速返回。

我心急如焚,当渡船还没完全靠稳就纵身跳到岸上,顺着河堤一溜烟地向家里跑去。

当跑到离家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就看到房前聚集了一些人,这使我更加不安!我满头是汗上气不接下气地来到屋前,人们给我让开了路,我冲进堂屋,只见母亲她躺在一副床板上,脸上盖着一张黄裱纸(人断所刚死,脸上盖的一种黄纸)。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吗?在两个小时前她还安然无恙,早晨六点钟还叫我起来去上学,并把我送到门外叮咛我在过河摆渡时要注意安全。为什么眨眼之间母亲就撒手人寰,奄然而逝,离而去了呢?在这生死离别的最后时刻我竟然没能和母亲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它将成为我终生的憾事!

我肝胆俱裂,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只愿能随母亲一道而去!这时外祖父过来老泪满面地对我说:“在我上学走了之后,我母亲还把屋里屋外的卫生打扫了一遍,突然她感到头晕昏倒在地,随后医生赶到也没有抢救过来,最后据医生讲因患脑溢血而死。”

我一把将母亲脸上盖的一张黄纸给扯去,母亲紧闭双眼,宛如平时静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