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学雷锋给大家做好事的时候,同时也为列车上做了一些工作,由此可以得到他们的优惠。坦白地说,就是为了享用车上免费供应的两顿快餐——早上是两个面包、一碗稀粥,午饭是一大盘鸡蛋炒米饭,或是一大盘肉丝炒面,从而解决了我在途中没钱,没粮票的饥荒……过了天水,临近宝鸡,不久就要到达西安。这时又使我想起半个月前,为了活命,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地“走西口”谋求工作,由西安经兰州,跑到内蒙,而后再去青海,来回往返数千里,历经磨难,吃尽苦头,最终还是无果而回。
回到西安,派出所主管户籍的工作人员又能给我落户吗?能否摆脱困境?这些对我仍然是个迷!
—://。。
第十八章 事无转机 二去兰州(一)
更新时间2008…11…17 1:20:16 字数:1955
第一节
1963年4月9日,我由兰州返回西安情况还和先前一样,我的户口派出所仍然不给落户。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再次找阎师傅,跟着他干一此修缮旧房的泥瓦活,以此挣点工钱来维持生计。
5月中旬,我姑家突然收到表弟季新生由甘肃的来信,讲他已调到兰州市七里河,西北建设工程局第十一公司四处建筑队工作。
五六年春,季新生母亲死后一个多月,他由西安返回亳县为母上坟,当时还是我陪他去的。事后他又返回西安随生父上学,从此分手已有七、八年,再也未曾见过面。
听我姑父说,他由安徽亳县回到西安后待了不到两年,就于五八年初大跃进时期,随父及继母一同去了广东。五九年初中毕业考入了广东茂名市水利建筑学校,后因六零年“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停办,三年中专上了不到两年,便被提前分配到湖南株洲市某建筑工地上班,自此也就参加了工作。现在因为国家又恢复了大西北建设,而从广州、上海、杭州及湖南株洲等地调来一大批建筑工人到兰州,组建了西北建设工程局的第十一建筑公司,于是他也被调往兰州工作。
在我于西安无法生存,陷入困境走投无路的时候,表弟的来信给我带来了一线希望,再次使我产生了西行的打算。
我将这种想法告诉姑父,开始他有些顾虑,认为这是一次冒险。但我在西安没有户口,没有口粮,没有工作又怎么生活?无奈之下也只好由我而去。并告诉我他河南老家有一个本家小叔叫关毓敏,解放前参加革命,于1949年随解放军进入新疆,后在阿尔泰专区医院工作。又把他两年前的来信找出来,将信皮交给我说,上面有他的地址,如果到兰州找不到工作,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你可到新疆找他。到时候我再给他写封信。
事情也只好这样了。
我抓紧时间跟着阎师傅去干些泥瓦工活,挣点工钱以作西行的路资。
5月下旬,气候慢慢地转暖,我也在准备上路。在动身的两天前,我决定去住在东道院,与我姑家相隔几个门的范警官家里找他要回我的户口迁移证和粮食关系证明,你有什么权力扣压我的证明呢?要回来装在身上起码还可以证明我是因为户口不能够落户,而被迫四处流浪的,不是作奸犯科之人和畏罪潜逃的地富反坏右份子。
当天晚上六点多钟,我来到范警官居住的大杂院里,这时他正在两间小南屋的房檐下炒菜,时而加盐,时而往菜里加放酱油和醋等调料,慌得他手忙脚乱。而他的老婆和小姨子却在屋里逗着他的孩子玩。
“范同志!我的户粮关系交给你已经三、四个月了,为什么还不给落户?”我在一旁问他。
“尼(你)不具备条件。”他一边炒菜一边回答。
“既然不给办理,又为什么扣留我的户粮关系呢?”
当时,不知是因为他忙于炒菜顾不上回答,还是理亏而哑口无言。
过了一会,他才对我说:“明天早晨上班后,尼(你)到派出所额(我)的办公室去拿就行了。”
已再无多说的必要,我转身离去。
次日上午,我来到庙后街派出所范的办公室里,将在此搁置三个多月的我的户粮关系取回,便彻底结束了我的户口迁移西安的“美梦”。从而也就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轨迹……
两天之后,我再次踏上了流浪天涯的行程,先到了兰州,而后继续西行,经过酒泉、嘉峪关,西出玉门,最后流落到了新疆,风风雨雨,转眼一晃四十余年!
若干年后,每当我想起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心里难免泛出一种酸楚!我仍然不明白,当年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作为一个小小的户籍警,他就能有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权力,置人于死地……在我后来的人生中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伤与愁。
然而,在我写这个“盲流回忆录”的时候,有时也会想起他的所作所为,还要“感谢”这位不可一世的范警官。
——假若他不视我为阶级异已,不扣压我的户粮关系,我将会在西安落户,在那生活。后来就不会出现,我千里迢迢“走西口”。也不会出现我去青海,三番五次过兰州。更不会发生后来我怀揣户口去盲流的怪事——西出阳关无故人,只身一人闯西域,千里飘泊,万里流浪,历尽磨难,饱经风霜,体会了世态炎凉,感悟了百态人生。
之后也不会有这种坎坷的经历和盲流的生活素材,也就写不出这本三十多万字的“西行流浪记”。
1963年5月30日,我揣着已经过了期的户粮关系,带着一直伴随着我的几本文学书籍和一条旧棉毯,以及我姑父送给我的一件呢子上衣和一块德国造的旧怀表。这两样东西都是四八年在北平时,我父亲送给他的——上衣是我父当年穿过的校级军官服,原来是陆军黄尼色,解放后姑父怕招惹麻烦,便将其投入针织厂的酱紫色的大染缸里,染成了红不红,紫不紫的咖啡色。穿用几年后,现将它又给了我,并说你这次西去谋生,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定会有一些挫折和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自己要多加小心。衣服可以挡风寒,怀表在万一被困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可以换点钱解决燃眉之急。
姑父一番语重心长地嘱咐,让我非常感动,掉下了心酸的泪……
于当天下午,我挎着一个小兜,拎着一个棕色的帆布手提包,由西安火车站,孤独地登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我为生活,再次西行盲流的生涯。
—://。。
第十八章 事无转机 二去兰州(二)
更新时间2008…11…17 1:20:41 字数:5592
第二节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
兰州古称“金城”。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于此。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滚滚数千里流至河口南,奔向兰州,穿城而过,灌溉了两岸万顷良田,养育了陇西数百万人民。
兰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它是内地通往青藏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联结西域、中亚、西亚等地的纽带。
兰州的小吃也十分有名,尤其兰州牛肉面更是各色兰州小吃中的魁首。据史料记载,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代*民众的创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当时由于它工序繁杂、用料考究,一直未能成为大众食品。一直到了清朝初年,兰州才有第一家牛肉面馆。清代称兰州牛肉面为“热锅子牛肉面”,此面以汤为重,汤则以牛、羊肝子的汤加一定比例的牛肉汤经澄清处理后使用,其味清香扑鼻,独具风格。为了招揽生意,店主推出“进店一碗汤”的让利经营方式。顾客喝完汤后,顿觉爽口醒胃,食欲大振,从此兰州牛肉面的名气不胫而走。在此基础之上又在牛肉汤的“清”字上下功夫,在“味”字上求发展,在“质”字上求时常,最终以“汤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格,把兰州清汤牛肉面推向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臻于完善,终于形成“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白萝卜、红辣椒、绿蒜苗、黄面条)的汤面特点,达到了色、香、味、形和谐统一的独具特色。解放后兰州牛肉面馆增加到二十多家,最后余存的仅剩四、五家。其质量和环境都比较差,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传统的风味小吃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5月31日晚上,我下火车乘公共汽车来到位于兰州七里河的西北建设工程局十一公司四处。走进由路边一栋楼房和里面两栋平房围成的“四处”院子,此时夜晚人们已经入睡,院里黑灯瞎火连个人影都没有。找谁去问呢?正在我犹豫之时,楼门旁的一间值班室里的灯突然被打开,由里面走出一样五十多岁的老汉,他厉声地问道:“你干什么?!”
“我找人。”
“找谁?”
“找我表弟季新生。”
“他不在这里,在西边的建筑工地上工作。”
老师傅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让我先到值班室里休息,并答应到天亮后,带我到工地上去找我表弟。
次日清晨,我随这位师傅一同穿过马路,走进西边一个十分荒凉长满杂草的破落的大院里,这里既无民房也无农田,仿佛是一个废弃多年的旧军营。我们来到西边几栋好像营房又似工棚的大土屋前,他说这就是他们四处建筑队的工人集体宿舍。
他进屋将我表弟喊出,我们二人相见又惊又喜,各自都有一种难于言表的心情。
送走那位师傅,表弟引我进屋。他接过我的提包,安排我洗漱然后到食堂里打回来早饭。吃饭时他说,他们马上就要到附近兰州机械厂的建筑工地上去干活,而不能陪我说话,要到晚上六点钟以后才能收工下班。他给我留下几张饭票和菜票,让我中午到他们食堂买饭吃。
在这个长有二十多米,宽有十几米的大土屋里睡觉的六、七十个工人,此时也已起床。有的叠被,有的到院里水笼头前洗漱,有的从食堂里打来早饭坐在自己的铺头上吃饭,还有的吃完饭一边抽烟一边收拾瓦刀、袜子等工具,准备到工地上干活。
一时间,房内出出进进,叮当作响,烟气腾腾,十分忙乱,时而还传出一些上海人、浙江人、广东人、湖南人以及几个北方人相互喊叫的南腔北调……,土屋里活像一个嘈杂、忙乱的路边客栈。
过了一会,人们手拿工具匆匆朝建筑工地走去。
顿时人去房空,这个用木板搭起的四排大通铺,住有几十个人的大土屋骤然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铺盖卷和几根既粗又长的铁丝上挂着万国旗似的毛巾、破袜、背心、裤衩、衬衫和一些粘满水泥浆、尘土的破工作服,散发出汗味、酸味和一种让人窒息的臭气。好在我表弟睡的是进门靠西墙根的一张上下单人床,在此休息空气还不像里面那样难闻。
奇怪的是在这个被人废弃的土屋住的人,除我表弟是一个刚过二十岁的小青年外,其他几十个人都是三十多岁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我在表弟的铺上休息一会,心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