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些之外,舰队之中还有五十多艘战舰,这些都是吨位在三百吨到五百吨的主力战舰,他们将会为部队的登陆和作战提供海上的掩护和支援,必要的时候还能够进入甫江去阻截清军的援军。

剩余的还有七八艘快船,他们将会为整支舰队提供给外围的警戒和保护,清军极有可能会在舰队进行作战的时候派出小船进行火攻,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然很有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清军固守在镇海炮台上并没有出动。显然他们顾及中华军的强大海上力量,不想再滩头和中华军硬拼。因为那样他们肯定会遭受一轮十分密集的炮火的打击,而守在镇海炮台虽然失去了阻止敌军登陆的能力,但是却为部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掩护和稳固的阵地,至少能够坚持的久一点,以等待援军的到来。

因此中华军十分顺利的在镇海炮台外面的海滩上面登陆了,镇海炮台原先准备的火炮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已经被中华军摧毁了,这个时候预备的火炮还在铸造之中,还要从福建运过来,最快也要等到四月底才能够运抵镇海,如果是走海路的话则要快的多,只不过这个时候整个海岸线以东都被中华军的海军所控制住了,清军是不敢冒险的。

因此镇海炮台这里的驻军目前仅仅只拥有二十几门火炮,而且还是老式的威远炮和虎尊炮,射程和威力都难比中华军的火炮,而且因为射程的关系他们这个时候也够不着中华军在滩头的阵地,这跟赵开事先估计的是一模一样,这也让张聪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在出兵之前他可是很没底的。

中华军一共出动了一万两千人的军队,这几乎是将台湾岛上大部分军队都调过来了,因此这一战对于中华军来说意义重大,失败了则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中华军除了海军之外将再无较大的战事,而海军失去陆军的支持,那终究只是小打小闹不能取得很大的收获。

一万多人的军队很快就全部登陆上岸了,中华军这边很快就组建了滩头阵地,以防止清军的反扑,但是实际上清军并没有这个打算,接着各种武器装备都从舰船上面被卸载下来,这里面比较难处理的就是火炮了,这东西实在是太沉了,而且完整的火炮占的空间又多,不方便大量运载,所以这个时候专门为它们准备了十五艘运兵船装运,向下卸载的时候先将炮身吊装到小船上面去,再将炮架炮栓等其他物品一一运到岸上去进行组装。

中华军登陆之后过了快两个小时了,还没有发动进攻,镇海炮台这边的清军都感到十分的疑惑,他们当然知道中华军在做战前的准备,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不一边准备一边进攻,炮台上的清军总数也不过四千余人,一万多人装备齐全,就算是不要火炮的支援,硬攻上来清军一样难以抵挡,何况他们还有海上的舰船上面的火炮支援,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中华军的舰船就提供了火力支援了,这次一样是可行的。

但是中华军这一次并没有着急,依旧不紧不慢的做着自己的准备,清军渐渐的开始不慌了,宁波距离镇海有四五十里路,城中的清军在街道警报然后集结赶来,最快也要三个时辰的时间,最慢五个时辰也能够赶来,而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用去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看样子至少还要在花上一个时辰的时间做准备,等到他们开始进攻的时候,只怕援军已经赶了一半了路了,因此只要自己的军队坚守阵地两三个时辰,自己这边的援军就能够赶来,到时候不仅是镇海炮台能够安然无恙,自己说不定还能够捞到一份不小的战功。

纳吉格在心里遐想,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的疑虑,之前的镇海之战中华军就是从两面夹击,迂回穿插的避开了清军的眼线,这一次难道也要故技重施,正面的这些部队只是一个幌子?

第两百八十五章再攻镇海

就在纳吉格有点忐忑不安的时候,宁波城中的清军已经看见了东边海面上传来的求救烽火,守军不敢大意,之前中华军就有过袭击镇海炮台的前例,因此这一次或许又是这样的情况,大军很快就开始集结,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大约四千人的军队便沿着甫江向镇海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不敢走水路,因为太过于担心中华军的水上势力,害怕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控制了甫江的靠近镇海一带的水域,因此选择了路途更加弯曲的陆路。

中华军这边耗时两个时辰终于将他们的战前准备做完了,除了上百门常规火炮之外,阵前还出现了一种短粗口径的火炮,这是臼炮,这一次被专门带来攻打像镇海炮台这样的坚固工事,正是为了等它所以中华军才一直没有发动进攻。

中华军分成了三个方阵,实际上这些方阵并没有什么用处,进攻的时候采用的是散兵阵型,并不会使用密集阵型,那样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但是一万多人组成的三个方阵在清军看来极具震撼力,让清军感到害怕的不只是中华军的军容,更是他们的武器,包括海面上连绵不绝的舰船,以及军队前面排成几排的火炮,这都让清军既羡慕又害怕,他们自己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随着令旗的挥动,中华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了,首先开始的还是炮火准备,铺天盖地的炮弹带着钢铁弹雨呼啸着砸向清军突出的阵地上面,一枚枚炮弹爆出飞溅的火花,硝烟、白雾、轰鸣声,混杂这血水和横飞的肢体,以及到处传开的惨叫声,清军的整个阵地都被爆炸激起的灰土和烟雾所笼罩。在这之中还不时闪烁着火花。

臼炮因为比较沉重,这里指的是炮弹比较沉重,在部队登陆之后运输不便,因此只携带了十门,这十门火炮相对于其他火炮来说射击的速度显然是要慢上许多,但是它每发出一次怒吼。士兵们的心就会紧张起来,清军的阵地上面几乎就要震动一次,而中华军的士兵们也对这种火炮的威力感到特别吃惊。

在这样不讲道理的炮击之下,清军的防线一下子就变得千疮百孔,整个阵型完全被打乱了,而中华军的士兵这个时候已经四散开来,排着散兵阵型开始步步紧逼,轮到他们表演的时间到了。

镇海炮台是有一定的高度的,因此士兵们向上进攻的时候是处于仰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清军的士兵如果待在掩体里面的话是比较难以被击中的,但是清军这个时候还没有从刚刚停止的炮击之中恢复过来,士兵们见到漫山遍野都是进攻的敌军的时候,感到十分的惊慌,散兵阵型虽然没有密集阵型看起来那么震撼人心,但是大大延伸的队形和规模,也会让敌人感到十分的恐惧。

“不要慌,不要乱。给我瞄准了打,弓箭手们准备抛射。尽量将弓箭射的远一点,你他娘的还在瞎跑什么,快给老子准备好作战!”纳吉格这个时候灰头土脸的从卧倒的地方爬起来,清军本来是不知道卧倒的,但是在跟中华军交手的次数多了之后,为了减少敌军的炮火造成的伤亡。士兵们便被要求进行卧倒规避,据说这一做法还是从中华军那边学过来的。

“将军,我们的弓箭都在刚才的炮击之中被击毁了!”几名弓手苦着脸看着纳吉格,他们的弓箭是一种大角弓,这种弓箭制作简便。射击力道比较大,但是很容易就会被损毁,因此只有一些新兵和汉人士兵才会装备,满清士兵甚至是蒙古士兵这个时候使用的都是小巧轻便的复合弓,比起大角弓,复合弓无论是威力还是重量体型等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没弓箭就去领几杆火枪,等到敌人靠近了就只管放枪就可以了!”纳吉格显得有些不耐,他的心情本来不好,这个时候军队又是伤亡惨重,而敌人已经开始进攻了,因此内心里十分的焦急和忧虑。

清军这个时候还是处于冷兵器的时代,尽管军队之中有一部分的火枪火炮的装备,但是主要的作战力量还是使用冷兵器的士兵,这里面包括比较传统的刀盾兵、长矛军以及弓箭手,纳吉格的部队装备有数量众多的弓弩手,因此在这种地理条件之下他自信能够坚守很久,并且还能给敌军造成十分重大的伤亡。

但是他显然是缺乏和中华军交战的经验,中华军的士兵在向上进攻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很奇怪的战术,几名士兵不紧不慢的靠近,其他士兵则趴在地上不动,等到原先的士兵移动了一段距离之后,后面的军队才开始挪动,而其前面的军队则趴在了地上,这个时候双方的距离已经只有两百步了,弓箭手们如果采取抛射的话在这个高度是能够打击到对方的军队的。

不用纳吉格亲自下达命令,士兵们就开始了射击,数百只黑色的羽箭断断续续的从山顶上射下来,中华军的士兵尽管已经纷纷寻找掩体,但是还是有很多士兵中箭了,而清脆的枪声这个时候也开始响了起来,接着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四面八方的中华军都开始了射击,一时间准备射箭的清军士兵纷纷中弹,射击需要巨大的膂力,蹲在地上可不方便射击,但是站起身来则很容易被敌军击中,一时间清军士兵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纳吉格大怒,连踢带拽的将很多躲起来不敢射击的士兵给拽了起来,命令他们继续射击,他十分清楚,要是没有了火力压制,那么敌军将不用一刻钟就会冲上炮台,将他们全部赶尽杀绝。

在巨大的武器代差下面,清军有限的弓箭手并没能阻挡住中华军的推进,很快,士兵们就已经推进到距离炮台不足一百步的地方了,中华军的枪声也更加密集了起来。

“开枪,开炮!给我还击,援军马上就要赶来了,兄弟们,再坚持一个时辰我们就胜利了!”纳吉格自然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时候正在拼命的鼓舞士兵们,想要重新燃起清军的斗志。

第两百八十六章初战告捷

清军四千军队在刚才的炮击之中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剩下两千多人中有七百多名弓箭手,只不过在中华军上万人的打击之下,这些弓箭手们很快就全都哑火了,而清军并不是只有这七百人的远程火力,他们还有一千多杆火枪,大多是老式的火绳枪,还有一部分的三眼铳,以及明军遗留下来的迅雷铳等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已经有些年头了,所以使用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八旗士兵们都不习惯使用这些火器,而汉人士兵因为在军队之中的地位低下,加上在使用冷兵器作战的时候也不如八旗士兵勇猛,因此大部分都被打发过来使用这些火枪了。

清军一直以来对于火枪都不是很重视的,这在康熙帝亲政以后稍稍有些改观,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爆发的三藩之乱的时候,戴梓曾向朝廷进献了一种连珠火铳,曾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但是这种武器清军并没有大规模的采购,而戴梓也被流放到盛京去了,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触怒了满清贵族的利益,重视火枪就会削弱老八旗的地位。

正是因为对火器的不重视,所以才由身份最低微的汉人士兵来使用这种武器,但是因为士兵们对这种武器的可靠性的担心,所以连平时的训练都进行的很少,这个时候一到作战的时候需要使用的时候,士兵们的表现就十分拙劣,有的不会使用枪栓,有的不会装底火。有的只知道不停的塞子弹进去。结果子弹装满了满满一枪管。没有一颗子弹射出去了。。。。。。

和清军的表现形成巨大的反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