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三章厦门风云(二)

唐明溪今年十七岁,比郑经小了一岁半,按理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时候的婚姻多半都是父母指派的,但是郑经由于董氏的溺爱,对于郑成功的安排颇有抵触,所以唐显悦的孙女唐明溪进门之后他便有意冷落,这半年来郑成功忙于战事,无暇顾及自家私事,以至于没有察觉,使得郑经更加肆无忌惮,经常夜不归宿。

唐明溪还只道他是忙于军务,加上对明军军中事务也不太熟悉,所以很难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她心地善良,自幼又受过良好的教育,严格执行着三常五纲里面的道德规范,所以也不敢插手郑经的事务。

这个时候郑经却和自己四弟郑睿奶娘眉来眼去的,董氏是一个十分贪念权势的女人,她喜欢干预郑成功的军事及政治,这个时候的主要注意力也都集中在明军对台作战和厦门防御方面去了,却没有料到家里后院起火。

郑睿这个时候已经九岁了,按理说已经早就断奶了,但是郑睿不仅没有断奶,反而每日必须得有新鲜的人奶供他饮食,陈倩如便是郑睿的五位奶妈其中之一,陈倩月如是浙江人氏,跟随父母躲避战火一路逃到福建,却仍然没有幸免,全家人除了她之外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后来她被明军所救,郑成功有感她身世疾苦便将她收到家里做了一个丫鬟,却不料正是这一善意之举最终却导致了郑家后来的混乱。

陈倩如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生有一女,自己也早就嫁做人妇了,可是郑经又一次无意间看见自家四弟的这个奶娘之后便念念不忘,他被这个奶娘的风韵身姿深深迷住,都说哺乳期的人女有一种母性的光辉,郑经也深陷其中,但是这人毕竟是自己四弟的奶娘,郑经虽然心动但是还是不敢放肆,但是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着要怎么样才能将这个迷人的女人弄到手中。

这个时候切好郑成功北伐失败,明军内部也是风声鹤唳,大家都绷紧了神经提防北方的强敌,董氏也罢精力都放在了辅佐夫君郑成功身上了,郑经这才有空间和时间在暗中暗暗筹备自己的计划,一年之后明军局势大为改观,郑成功提出了北伐,郑经知道这是他的机会,依父亲的脾气肯定要自己亲自率军出征,但是厦门和金门这两地必须得留人驻守,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郑经他自己。

所以郑经从一开始便十分赞同郑成功的征台计划,还说出“蛮夷不驱,中华何复”这样的话,郑成功对于郑经这样的态度自然是大加赞赏,甚至在心里也觉得自己的这个长子可堪大用,于是便有意留他驻守厦门,这个时候明军军中派系林立,郑成功担心他会震慑不住,又给他调遣了好几员心腹大将。历史上郑成功去世之后,郑经就是依托郑成功给他留下军队力量击败了台湾岛上的反对势力,最终夺权成功,成为了台湾王。

四月份明军大军出征之后,郑经实施了自己的第一步,想要得到陈倩如,自己四弟郑睿是留不得。

几天之后郑睿就在海边玩耍之时溺水身亡,这件事被金门方面瞒了下来,只道十天之后才传到了厦门董氏的耳朵中,董氏大为悲痛,急匆匆赶到金门,这件事相关的数十名家仆都被杖毙,但是事实的真相却被隐瞒了下来。

按理说发生这样的事情,郑经自然也有责任,董氏或许会因此责怪于他,但是这个时候恰逢马港的清军水军传出在金门与台湾岛之间的航线上出没的消息,这件事令金门方面的明军大为紧张,郑经日夜留宿军中,与诸军将领商讨军情和防务布置,看上去确实无暇顾及家事,董氏这个时候只能将怒火发泄到那些下人身上,没有理由怀疑到郑经的身上。

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清军的水军军情也在不久之后便查出只是谣言,是清军细作扰乱军心的举措。

郑睿一死,他的几位奶娘自然就没有理由再留下了,纷纷被辞退遣返,郑经这个时候终于抓住机会将陈倩如招致自己身边来了。

这些事自然都瞒住了郑经的母亲董氏,董氏这个时候正在为幼子初丧而悲恸,哪里会查及郑经的这些荒唐的行为。

历史上郑经爆出这种丑闻是在郑成功攻下台湾之后,军中传来金门的喜报,说是郑经为郑家添了一个新丁,郑成功也曾为自己拥有孙辈而高兴万分,特意下了嘉奖令,但是后来唐显悦上台湾去告状,郑成功这才知道郑经的儿子竟然是和一名奶妈私通而生的,不由得大为恼怒,甚至要处死郑经,这一事件也大大的刺激到了郑成功的身体,不久之后他便病死在岛上,这才引发了后来的权利纷争。

历史的大势并没有因为项玉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只是时间上稍稍提前了一点。

郑经的心思还在自己弟弟的这个漂亮的奶娘上面,但是金门的安危这个时候发生了极大的变故,一艘商船在清军的掩护之下在六月中旬沿着台湾海峡的中线悄悄南下,明军水军这个时候并没有任何察觉,丝毫不知道这个溜走的商船将会给明军带来灭顶之灾。

六月初施琅的清军水军主力返回了马港,但是这一次清军却没有全部龟缩在港内消极防守的意思,甚至于摆出一副进攻的态势,明军上下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郑经这个时候也稍稍收敛了一些,回到军中总管军务,好在金门方面有黄庭砸水军调配,明军摆出一副决战的态势,清军倒也不敢轻举妄动。

水军的防务暂时还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是陆地上的局势却是一日比一日堪忧,耿精忠自从来到福建之后,便积极调配军队,逐渐清剿了明军的外围据点,一步步的蚕食明军的防线。

清军从同安,海澄,龙溪三个方向调配了八万精兵对厦门形成了三面合围,明军主力已近不再厦门,自然无法抵抗清军这么大的攻势,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清军就已经打到了文囿山,并在山上建立营地,安置大炮,居高临下轰击明军在厦门城外的据点,明军组织了三次反击,都没能重新攻占文囿山,自身还损兵折将,士气低落。

厦门城的总指挥是王秀奇,他畏敌如虎,消极避战,要把厦门城外所有的军队都调进城中死守厦门,以求金门方面或者台湾的郑成功能够率军来救。

这样一来清军便不费吹灰之力便已经兵临城下,厦门城彻底成了死城,只有东面的海路一个方向可以撤离,但是清军的水军在海面上虎视眈眈,只要明军敢从还路上撤离,清军水军必定会趁机进攻,到时候海面上船只拥挤,一片混乱清军的一把火就能治明军的水陆两军于死地。

第四十四章厦门风云(三)

王秀奇的这个决定遭到了陈豹的坚决反对,但是王秀奇根本不听他的建议,严令明军全部撤往厦门固守待援,这个时候陈豹也没有办法,于是连忙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到金门的郑经手中,向他求援,另一封则将事情的始末完完本本的记录下来送到台湾郑成功的手上。

做完这些,陈豹已经算是尽了力,但是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他就无能为力了。

其实如果这个时候郑成功还在金门的话他便应该能够嗅出清军的阴谋,清军水师力量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是相对于明军在金门、厦门两地的明军舰队来说并没有绝对的胜机。

那么他为何表现的如此咄咄逼人完全一副进攻姿态呢?这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只可惜这个时候是郑经在主持金门的大局,他自然看不穿施琅的意图。

陈豹和王秀奇的信先后都送到了郑经的手中,两人在信中相互指责,王秀奇的信中对清军作战不力全部都推到陈豹的手中,说他指挥不力,畏敌如虎,以至于明军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只能被动后撤。

而陈豹在信中直指王秀奇消极避战,令大军陷入危险之地,陈豹虽然是陆军将领,但是他很敏锐的看出了清军的进攻重点将会在海上,他在信中给郑经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个就是将金厦两地的水军战船集中在一起,抢在清军水师之前占领大嶝屿;第二是立即通知台湾的明军主力,只要明军的水军能够快速回援,那么施琅就不会轻举妄动;第三个就是立即派出一批战船警惕南边的尚可喜的水军会在这个时候北上,清军极有可能从海上对明军形成两面夹击。

陈豹虽然想到了敌军从南边北上的可能性,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支部队并不是清军,而是巴达维亚的荷兰人。

郑经素来不喜欢陈豹这个人,陈豹是明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骑兵将领,郑成功在清军进攻泉州府的时候将他从大眉山一带撤回了厦门,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周全斌的全军覆灭,周全斌本是郑成功的得力大将,但是到最后郑成功为何会对他弃之不救,这件事情郑经却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少将军,陈大人来了。”屋外小厮的声音打断了郑经的思路,小厮口中的陈大人就是陈永华,他今天刚刚听到前线的军情,对王秀奇下令明军全部撤到厦门感到十分不满,对明军可能面对的路上和海上的严峻形势忧心忡忡。

“参见小王爷!”陈永华急急的走进门,向郑经施了一礼,看得出他走的很急,额头上都沁满了汗。

“陈先生不必多礼,学生正有事请教,先生就来了,真可谓是学生的及时雨啊!”郑经满脸笑容,亲自上前扶起陈永华。

郑经又请陈永华落座,这才问道:“先生可是为了前线的战事而来?”

“王爷明鉴,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如今厦门城三面被围,不知王爷以为应该如何应对?”陈永华起初称郑经为“小王爷”见他并没有出言斥责,于是更进了一步,直接称他为王爷了,要是在以前陈永华断然不敢如此。

郑经如何能听不出陈永华言语中的恭维,但是心头却还是暗骂陈永华一声老狐狸,他明明是要想自己提出意见,却又不愿意自己主动开口,非要自己做足姿态向他请教,满足他的脸面,虽然陈永华是他的授业老师,但是他却十分不喜欢自己老师的这一点。陈永华不开口,郑经只能主动向他请教,时候如果这些决策都失误了,那么责任也是会在他郑经的身上,陈永华起的作用只能是一个谋士而已。

“王将军传来军报,说是前线战事不利,因此他将外围的军队全部撤到了厦门城中,要在厦门跟清军决一死战。”郑经端起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漫不经心的说道。

陈永华听出了郑经的意思,王秀奇是厦门城的五军都督,他郑经只是金门的明军主将,厦门城的军务他没有权利也没有必要过问,因此他郑经并不担心,可是他难道不知道如果厦门城一旦陷落将会对明军产生多么巨大的打击吗?厦门城里面囤积了明军近一半的军用物资,包括粮食弹药、后勤被服和各种武器装备,而且厦门时延平郡王在福建一带十数年来的根基,失去厦门将会对明军的军心和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

“王将军此举大为不妥啊,如此一来厦门之战我军将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王爷请看。”陈永华站起身来走到右侧悬挂的一幅巨大的金门防务地图前面,指着大嶝屿说道:“王将军将清军放到厦门城下,清军自然就会四面围成,引而不发,厦门靠海,外有金门侧翼掩护,要从海上封锁和围堵厦门只有取得海战的胜利,要去得海战的胜利必须要出兵占领大嶝屿,这对于清军来说不一定如此,但是对于我军来说必须抢在清军前面占领此地。”陈永华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