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聪的话在项玉听来自然是十分的震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人竟然看的这么透彻,对于明朝的见解也是十分的准确,大明确实是无药可救了,一个王朝的腐朽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一步步的逐渐加重的,到了明末的时候,大明已经是积重难返了,朝鲜战争,三次北征都只是在加速这个消亡的进程而已,大明迟早是要亡的。

“云聪这是何意,是在责怪本将不该反清么?”项玉加重了语气,佯装出一副发怒的样子。

“末将不敢,末将只是觉得反清复明不一定能成事,但是反清这件事情或许大有可为。”李云聪听见项玉对他的称呼并没有改变,而且话里面的反清复明只说了反清两个字,显然是赞同自己的观点的。

“哦?那你给药给本将好好的解释解释了。”项玉的语气稍稍放缓和了一些。

李云聪大喜,他听出了项玉的言外之意了,项玉这几乎是在告诉他,让他说说他的计划和打算。

“末将以为,将军可以打起驱满兴汉的旗号,以此来笼络华人,如今我军孤悬海外,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人口的规模,万历年间仅仅中原之地就有三百万户百姓,而关外的满人才有多少?至多一两百万人,因此先帝曾说后金不过小疾小患,不足为虑,但是真正的敌人是内部的农民军,他们到处流传,沿途破坏一空,将更多的人卷入其中,因此这才成为国之大患,他们一日不除,国将永无宁日,因为他们的流窜裹挟,使得李自成的乱军围困京师的时候人数竟然达到了百万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据,这也给我们说明了人口的重要性。眼下南洋一带还有不少的华人,他们大多祖籍广东福建一带,漂洋过海到了南洋一带发展,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人口初步估计不会少于一百万,这可是一个大数目,他们由于远离朝廷,因此深受佛郎机人的欺辱,只要将军兴一支义军前去讨伐佛郎机人,这些华人则势必会投效将军,如此一来就能大规模的扩充我们的人口了,人口的数量决定了我们的兵源,兵源又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兵力,只有拥有足够的兵力,我们才能够有能力大败满清的军队,才能在福建广东一带立足。”李云聪的话很长,但是说的都有深刻的见解,这简直就和项玉心中所想的一模一样,要不是项玉知道他的详细底细,项玉甚至都会怀疑这个家伙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

李云聪这些话都是项玉接下来的打算,也是他即将实行的计划,但是眼下还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琉球岛上的萨摩藩的军队还有没有解决掉,难不成要等到明军打下了南洋之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件事情吗?这样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攻打南洋士兵要调动海军,调动海军那么琉球岛的海面上的封锁就进行不下去了,那样日军很有可能会逃回日本本土去。

“李将军的话说的确实很有见解,这些问题本将也都有考虑,不过我还是想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李将军你继续说。”项玉给了李云聪一些肯定和鼓励,然后让他继续说下去,看看他的心中还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以末将看来,目前将军要做两件事情,仪式逐渐祛除掉明朝的痕迹,将军若要自立,打出自己的旗号,这一步宜早不宜迟,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将军来说越是不利,因为到了后期阻力势必会变得很大。

第二件事情就是尽快结束琉球岛上的战斗,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虽然我们已经全歼了敌人的海军,但是敌人的路上兵力还有很强的战斗力,因此占局势必还会迁延很久,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十分紧迫,一旦对面的清廷将国内的局势稳定下来,他们势必会将目光由国内移向国外,这样一来我们的处境就会变得微妙起来,一旦满清决意要对我们用兵,那么整个西部的海岸线都有可能是清军的登陆场,我们的兵力有限,在这种局面下十分的被动,因此我们不能在拖下去了,再加上出征南洋海军部队是绝对的主力,因此在出征之前将他们调回基隆来进行一番休整是很有必要的。”

李云聪的话使得项玉感到十分的高兴,他的身边竟然有一个这样的大才,真的令他意想不到。

“本将已经准备出兵南征了,这是本将的南征策略,在你来之前刚刚写好,这不,墨水都还没干呢,看你也对南征的事情这么感兴趣,那你就先看看我的这份作战计划,看看写的怎么样。”项玉没有回应他的祛除明朝的身份的问题。

李云聪自然是听出了项玉话中的不对,虽然他有一点点的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将这种失望的情绪表选出来,而是接过项玉的作战计划认真的看了起来,有的时候,下属就是起到一个提醒领导的作用,既然他这个时候已经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项玉要不要采纳他的策略那只能看项玉自己的决定了。

项玉的这份作战计划十分的详细,包括了出兵的规模,物资和人员的调配,后勤的供给,以及登陆之后战斗怎么样展开,怎么样收尾,以及军队的一个个目标和对照的时间表全都罗列出来了,李云聪看了之后自然是十分钦佩的。项玉不仅想到了他所想的,而且还将这种事情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这一点来说确实是很有前瞻性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中华帝国

李云聪所说的建议对于项玉来说也有些确实是很有迫切性的,比如逐渐摆脱掉身上的明朝残余的身份,将明朝的烙印去掉才能摆脱掉一些制约,但是这件事情项玉还得多方征求和了解其他人的意见,之前他曾与陈永华有过这样的探讨,陈永华的态度是支持的,毕竟他也曾劝过郑成功自立为王,因此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他倒不是十分在乎。

这个时候军中的主要的将领都是项玉自己原来的身边的卫兵,除了张聪以外无论是张三亮、邓明、李权、刘阳等人都是大头兵出身的,他们对于明军的身份的认同度也不是多高,可以说肯定是支持项玉的,即使是张聪,他一直对项玉是忠心耿耿的,因此军队里面的问题并不是很大,加上项玉之前在基隆所施行的政策和明朝的旧制有很大的不同,几乎是没有一处是照搬的,不仅名称改变了,而且细分之后各级制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制度,目前在基隆运转良好,民众们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加上基隆或者说整个台湾都没有强大的家族势力,这种家族势力说的不是商人世家,而是历史上的一些权贵和文人阶层,他们或许会力保明朝的旧制,但是目前的台湾上这些人实在是太少,少到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

既然如此本着晚改不如早改的原则,那么如今确实是彻底去掉明朝留下的烙印的大好机会,项玉这一次终于下定论决心了。

只是这种事情不是说说的那么简单的,项玉自己目前并没有登基称帝的想法,不是他不想,而是目前台湾的实力达不到那种程度,等到台湾的实力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这种事情才显得水到渠成。

十一月中旬,军方由李云聪、张聪等人牵头,凑请项玉改制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军中,而这时,基隆的陈永华、秦文等人也联合大小上百名官员上书要求改制,祛除掉已经灭亡的明朝旧制,去掉明朝遗臣的身份,另立新政,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项玉却只是不准,说一日食君俸禄,终身为明朝臣子,不肯改制。

但是军方和政府的代表们再一次强烈要求,项玉又一次拒绝,如此三次终于才肯接受,其实这时古时候的一个既定的套路,不是说必须要如此,但是这样一套下来才会让人觉得你是顺因民意,而不是自己想坐上这一个位置。

改制之后的基隆军队该国号为中华帝国,子民是全天下的炎黄子孙,哪里有汉人,哪里就应该是中华帝国的版图,这一条规定后来直接引发了中华帝国对外的好几场战争,但是制定之初项玉并没有考虑到这个方面,他的主要目标还是回复汉人数千年来的固有领土,那就是神州大地。

如此一来原来明军的称呼也要改为中华帝**了,只不过这样的称呼实在是太长了,因此项玉将国名简称为中国,而军队也称为中**队了,项玉自己因为不愿意称帝的关系,所以自称为总督,实际上还是明军和政府的最高领导者,那个时候没有独裁者的这种说法,在普通人的严重,大权独揽是理所当然的,这也给项玉省去了许多麻烦。

改制了之后恰逢军队要大规模扩招,所以项玉在原来的军队制度之上进一步优化,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将后世的军队编制包括军衔制度全部都引入进来,之前项玉不这么做的原因大多考虑到并不适用,因为战争大多是集团化和大规模的战争,而这个时候明军即将开赴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之中进行征战,这些地区的条件决定了大规模的决战可能不会太常见,而小规模的丛林战则势必会经常出现。

项玉引入后世的一些列的军队编制,这个时候帝**队的规模只有不到一万人,因此只设立一个师的编制,师长自然是他自己,副师长张聪,全师编为三个团,一团长张聪,中校军衔,编制为两千七百人,下属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一个团直属连。二团团长张三亮,少校军衔,编制为两千五百人,下属五个营,一个独立混成大队。三团团长李云聪,少校军衔,下属三个营一千六百人的规模。

这个三个团是陆军的编制,一共有七千八百人,每一个团都便有一支炮兵营,军中还有一个独立的炮兵团,团长是邓明,少校军衔,下辖四个炮兵营两千二百人的规模。

海军方面编制为一支基隆海军舰队,海军司令李权,少校军衔,下辖三千六百人规模的海军舰队,一共有一百一十余艘作战船只,海军中间还有一个海军陆战队,编制为一个营,营长刘阳,上尉军衔,下辖七百名士兵。

普通的士兵这个时候也按照军衔来划分,根据兵龄和战功来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列兵、士官、尉官、校官、将官、元帅。

其中列兵细分为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按照帝**队的新规定,军中的士兵按照入役年龄第一年为二等兵,第二年则晋升为一等兵。

士兵们这个时候再帝**中服役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因此大多数都是列兵,因此按照军队的规定,士兵们可以通过战功来晋升,达到一定的要求就可以由列兵晋升为士官,士官一般担任排长班长之类的低级军官。士官们也可以由军功和年资晋升为尉官,尉官一般担任连长和营长的职位。尉官向上又是校官,达到这个层级的目前只有五人,其中一名中校和四名少校,这个军衔在后世不是很高的,但是因为帝国之后对外的战争势必是非常的频繁,而且他们五人又都是明军目前的高级将领,因此他们的军衔势必会随着年限和军功向上提升。

项玉将这些军队改革后的编制写下来之后,又召集来几位重要的将领,将方案给他们参考,毕竟军队的改革也关乎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项玉还是要征询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的,军中的将领对这些奇怪的称呼虽然不太了解,但是这一种军衔制的编制要比明军之前的军制更加详细和有据可依,而且虽然是变了称谓,但是涉及到自己的身上的时候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因此他们也都赞同项玉的这份方案,这也使得项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