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生涯-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朦胧两可的答案,说了和没说有什么两样?到底是谁提前对药物免疫了,她没有任何办法判断。

不知道这个,就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叶明净脑中混乱,怎么就这么巧了呢?

良久之后,她挥退了卫七:“你下去吧。回陆府继续你的任务。”

卫七退下,房中只剩下她一个人,静静的靠在椅背上,一双黑玉瞳孔如阴霾天气下的大海,波涛沉沉。

在这个没有DNA检验的时代,想要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只能等他长大后从长相来判断了。这对一个女子来说,固然很郁闷。可她不是普通女子。她是皇帝,事情能弄清楚最好,弄不清也就算了。她需要解决的,是这个孩子出现后会带来的一系列朝局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腹中孩子的生父不明反而是件好事。生父不明,可以避免父族势力上升,避免政治格局的动荡。不会对皇长子叶初阳造成威胁和影响。当年叶初阳的出生,她不是还处心积虑,故布疑阵的在朝臣们心中弄出个生父不明么?

这两个孩子,本来就应该只属于她叶明净。在成年之前生父不明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玉牒之上,他们则都是皇后的孩子,都是嫡子。

这是最有利的选择。

至于对那两个男人,她的打算是实话实说。

欺骗是不能长久的。况且,无论是陆诏还是计都,她都不想去骗。陆陆太精明,骗他需要周密筹划,耗费精力。为这类小事不值得。计都她不想去骗。对着朝夕相处的人,背负有关他的秘密,是一件太过沉重的负担。她何必将自己搞的如此劳累。

她又没指望在那两男人身上找什么爱情,大可不必患得患失,身为帝王,稳固局面才是最重要的。她需要孩子,一个叶初阳显然不够。既然如此,这个孩子来的时候虽不是最好的,却也不差。

陆诏是政治生物,不怕他不接受这个结果。计都身为这一代天波卫头领,职责当凌驾于私情之上。他也不会分不清。

唯一受到伤害的,只有孩子。

可皇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好做?享受了特权就要付出代价。世界不是美好一片,她宁可孩子从小看见这些残忍,也好过成年后再吃苦头。温室中成长的孩子会如何,前世的岳晶晶还不够警醒吗?

两权相害取其轻,这般做,是最好的。

捋顺了事情脉络,她长长吐了口气。刚想站起来,后背就是一酸。这才发现,身体太长时间维持了一动不动的姿势,脊背僵硬酸胀的厉害。

是了,她现在是两个人。得时刻注意。孕妇食谱什么的,都得及时补充上来。不然体内微量元素不够,孩子和大人都不健康。

捶了捶腰,她打了个呵欠。这种忙碌的时候怀孕,还真是够添乱的。

一双温暖的手扶住她,温热的掌心轻轻揉着她的后腰,脊柱,手臂关节。计都低声劝她:“您现在不能劳累了。”

叶明净知道他是看见卫七走了才刚进来。轻声道:“叫卫七来是问陆诏吃药的事。”

计都手下顿了顿。之后继续给她按摩穴道。

“孩子,我也不知道是谁的…”她回过头凝望他的眼睛,“你懂我的意思吗?”

计都手上动作停下,怔怔地看了她一会儿。平静的扶着她躺到暖榻上,开始按摩腿部的穴位:“如此也好,这样我还可以多陪您几年。”语气平和的阐述,“天波卫除了内侍,一般来说是可以有孩子的,只是不可将孩子留在身边。要么将孩子送人,永不相认。要么将孩子交由长老统一培养。与父母再无关联。前朝就有过一位女子天波卫,她怀了当时皇帝的孩子。天波卫对此的规矩是:子留母不留,或母留子不留。陛下,若这孩子是我的,木曜就要去请罗候大人和长老们来执刑法了。”他微微一笑,“陛下是女子,自然只能留子不留父。原告还以为我陪不了陛下了。”

叶明净惊讶的半撑起身:“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前面一项关于护卫孩子的处理,她知道。后一项她还真没听说过。

“陛下。”计都用手拂过她的发丝,目光幽幽:“天波卫成立至今四百多年,不是没有过更换计都,罗候的例子。我从来都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他恋恋不舍的将掌心贴上她的小腹,“陛下还有另一种药的吧,一劳永逸的那种。赐给属下,好吗?”

叶明净无声的凝视他,只能吐出一个字,“好。”

陆诏在梧桐宫书房见的驾。当然,叶明净光明正大的找他商谈政事。说的是他年后的工作安排。叶明净打算让他去江南,任杭州府同知,正五品。二十五岁的正五品实权同知。又是在江南繁华之地,足可笑傲同龄。顺便又问了问他的身体如何,工作担子压的这么重没问题吧?

陆诏很得体的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什么一定会将身体养好,什么去了江南后会密切注视靖海候府的一举一动云云。

“嗯,”叶明净也是这个意思,“萧炫请旨回杭州靖海侯府。朕想了想,干脆就答应了他。正月十五一过就让他启程。早些去也好,省的那边乌烟瘴气的。”

陆诏会意:“臣会配合萧世子的。”海边的这次逃难,他视为奇耻大辱,差一点就回不来了。如此毒瘤一般的大患,怎能不切除干净?

两人便就着江南政局又谈了半个时辰,事情说的差不多后,陆诏带着温润的笑意恭喜她:“臣还没贺喜陛下呢,陛下膝下欲再度添丁,真是可喜可贺…”之后又殷殷切切的关怀,“陛下不可太忙碌朝政了,身体要紧。臣见着陛下气色不太好,可有请御医开些补胎药方?”

叶明净怔了怔,下意识的扫视了一下书房。在她刻意安排下,左右没人,暗卫是计都。于是颇有些艰难的对上他神采奕奕的黑亮眼睛,心头有些不忍,却还是坦言:“悟远,这孩子…他不一定是你的。”

陆诏眼中的笑意顷刻间被打碎。

“你说什么?”他失态的打翻了茶盏,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叶明净无法计较他口不择言的忘了敬语,只能再说一遍:“孩子,朕不知道是谁的,那天离开之后,朕去了村子…时隔一天…” 陆诏只觉喉咙一噎,像似于刺卡在了喉咙。呵呵的说不出话。残留的温润微笑来不及退却,全僵在了脸上。

叶明净倒是越说越顺当:“朕不想骗你。当时太乱了。只差了一天,朕也不知道孩子是谁的。”表情已经很坦然。和刚刚谈论江南政务的态度一般无二。

陆诏的脸只能僵着,因为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在六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了于不同的场合,用他那张天生俊美的脸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或有礼,或严肃,或欣喜,或惊讶,或关怀,或傲气,或隐忍。通过这些不同的表情,结合当时的情形,给别人留下最完美的映像,给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仿佛是天生的表演家,永远知道该在什么场景使用什么样的表情。没有任何不适,如鱼得水。他就这么傲然而又自如的在人情世故中游刃有余。

从六岁时他就知道,自已很适应,甚至是喜欢这种生活。正是这种天生的天赋,令他如虎添翼。他从不怀疑,自己未来会独领高处风光,位极人臣。

十三岁那年,他的天赋生平第一次出了意外。在成国公府假山下听见了自己的身世。那一刻,他忘记了他的天赋,他甚至想不起来那时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只一片空白。当然,后来很快他就又恢复正常了。

之后的十二年。他依旧游刃有余的发挥着这种天赋。纵然是在梧桐宫密室惊闻“引兵入关”之策的时候。事后他甚至开始怀疑,这种天赋已经成了他的本能,融入骨血,再也褪之不去。

而今天,时隔十二年,他第二次感受到了这种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他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才能最完美的表现出他现在的心情。他的脑中再度一片空白。天赋,在这一刻又失灵了。

十三岁那年,他尚是少年,乍闻身世秘辛,失态在所难免。二十五岁的今天,他已历人生百态,面对生死攸关亦可面不改色,为什么他现在还会失态?为什么?

心头涌出一股淡淡的失落,失落越来越浓,最后转变成了愤怒,滔天的愤怒。

她不在乎!

陆诏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愤怒来源于何处。叶明净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那么同理推断,叶明净当初找上他生叶初阳,根本就不是看上了他。只是单纯的认为他适合而已。

不是么?他有野心,他的发妻不能生育,他的身世有瑕疵,那是一根永远的把柄。叶明净需要一个孩子,他只是出借种子的工具。

真相就这么简单。

陆诏突然想大笑。终日打雁反被雁啄瞎了眼,他一点都不冤。哈哈!他算是见识到了,帝王坞,果不其然。只怕那个护卫,也是她解闷的工具之一。叶明净这个女人 ,根本就不需要男女之情!

一步错,步步错。

他就是个傻子。

抿了抿唇角,陆诏脸部肌肉微动,僵硬的神情缓和下来。重新恢复成风采翩翩,温润儒雅的青年臣子。他深深的凝视叶明净,嘴角带上恰到好处的恭敬,认认真真的回答:”臣知道了,陛下。“本章完…

第263章 人事

广平七年正月,靖海侯世子萧炫离开长安城,回江南靖海侯府。出人意外的是,他不光留下了刚刚十四岁的嫡长子萧宝成,连同十岁的嫡长女萧慧成、五岁的嫡次子萧容成,也全都留了下来。只带了另两个庶女回杭州。

这三个嫡出孩子全都寄居在庆国公府,和姑姑萧曼住在一起。与庆国公府的第三代表兄弟们一同读书。

叶明净看完这篇常规折子,不自觉的就想起了她离开梧桐宫时见到的一幕。那时叶初阳正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太监在一块儿玩的一幕。那时叶初阳正和一个穴七岁的小太监在一块儿玩,他骑着一匹有轮子的木马,马背包裹了厚厚的锦缎垫子。小太监用力的在后面推,累的一头汗。叶初阳响亮的咯咯笑着。身边围了四五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在听好。再外一围则是侍卫。姚善予在一旁看的笑眯眯。

广平七年,按照这里虚岁的算法,他今年就是四岁了。

叶明净皱了皱眉头头。和所有的独生子女一样,目前的叶初阳受到所有亲人的疼爱。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可谓是在皇宫中横着走的人物。

三岁看到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合上折子,她问张奉英:“朕记得内城还有几所老宅子空着吧?”

张奉英是今年刚提拔入的内阁,叶明净的三位老师中,他是最晚入阁的。比之差不多年纪的林坷要明显矮一截。这位性格沉聪的老臣却是波澜不惊,一赏的继续沉稳下去。叶明净对他的态度也和林坷不一样。林坷俨然是新一代内阁首辅只等方敬告老。张奉英却仍是和之前的秉笔大臣一般,时常侍奉在帝王左右。

张奉英立刻回忆:“房子是有一些的。先帝时期处置过一批勋贵官员、广平元年之后也陆续有过几次。内城之中大大小小的宅子都有盈余,陛下只需调了工部的长安城堪舆图一观变知。”

叶明净笑道:“也是,这事还得问工部。冯立,着人去宣刘大人进来吧顺便让他带上堪舆图。”

冯立复述了一遍任务,领命而去。

刘潜接到传召,第一件事就是往传话的太监手里寨了一锭银子:“公公可知陛下是为何事?”

该太监也箕是在南书房老当差的了。知道如今工部是热门衙门,回答的倒是客客气气:“刘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