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笑道:“我觉得东王也很器重罗大哥呢!”

“不一样,不一样!”罗大纲连连摇头。“东王或许是重用哥哥我,不过却是对韦兄弟非常放心。”

见韦泽正在考虑怎么回答,罗大纲冲韦泽摆摆手,“韦兄弟,你可别说不是。韦兄弟你是聪明人,哥哥我却也不是傻瓜。东王对翼王都不是很放心,可总是让韦兄弟你在一方独自领军。这份器重,可不是哥哥我能比得了的。”

韦泽微微皱眉,“看来罗大哥对翼王可是有点打抱不平啊!”

罗大纲看着韦泽的神色并非作伪,他突然笑出声来,“咱们太平军里头也就韦兄弟你敢这么说。韦兄弟,你和翼王一起去见东王,翼王回禀东王话的时候经常跪下,你可是只有见礼和受命的时候才跪下。其他时候东王和你谈军务,你就和东王谈军务。韦兄弟,在整个天京城里头,东王只怕对你一个人才如此。其他人,哼哼!”

“罗大哥,你这话我就不明白了。东王和我谈军务,我不和东王谈军务,那我和东王谈什么?”韦泽故意这么问道。

听韦泽说的理直气壮,罗大纲还是没忍住,直接说道:“韦兄弟,我也不瞒你。现在整个天京城里头谁不怕东王。翼王每次见到东王,东王虽然对翼王的策划都是很满意,可翼王却是怕死了东王。翼王和我说过,他很是担心东王突然天父降临,下令把他杀了。可韦兄弟你是从来不怕东王。你让哥哥我怎么夸你才行呢?”

韦泽跟没听出罗大纲所说的话到底讲出了多严重的事实一样,他笑道:“罗大哥,东王命兄弟办事,兄弟就把事情给办了。以东王的聪明,兄弟为什么这么办,办事时候遇到什么难处,他自然是清楚的很。我怕不怕,这事情都这样。我生出这害怕的心,还不如什么都不想,把事情办了再说。而且东王也不是不近情理的人,我有什么好怕的?”

听韦泽这么一说,罗大纲再也不嬉笑,他认真的盯着韦泽看了一阵,终于说道:“韦兄弟,你对东王如此忠心,可你可否知道,东王却是要对你下手呢?”

韦泽听了之后压低声音,用罗大纲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值得东王下手的人多了去了,还轮不到我呢。翼王北王都在,我跳出来充什么英雄?”

听了这话,罗大纲可是被吓住了。他忍不住后退了一步,满脸震惊,瞪大了眼睛看着韦泽,“你……你是知道的!”

韦泽向罗大纲靠近了一步,继续低声说道:“罗大哥,东王看不顺眼的人多了去。往下算多少人才能轮到我。我只要老老实实的干活就行,我没事自己跳出来找什么不痛快呢?你说我不怕东王,现在东王正在用我,我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我怕给谁看?让东王觉得我怕他,我吃饱了撑的才会这么干!”

罗大纲已经完全没有了言语,他盯着韦泽,仿佛从来不认识韦泽一样。过了好一阵,罗大纲突然冷笑一声,然后对韦泽挑起了大拇指,“韦兄弟,我原本觉得你年轻,只是个能打仗的毛头小子。现在我才知道,哥哥我比你多吃了这么久的饭,竟然还不如你!行了,兄弟,哥哥我服了!”

“罗大哥,你不要这样说。我一直很佩服罗大哥你,所以才对罗大哥说说心里话。现在天京城里头各位王爷互相争得就是个权势。兄弟我一个毛头小子,又不是金田老兄弟,我凭什么要掺乎到那些事情里头去?掺乎进去对我有什么好处?倒是罗大哥你,你是真心要推翻清妖,打下一个天下的人。兄弟我是真心亲近罗大哥你,所以才对大哥说些心里话。还望罗大哥不要误会兄弟才好!”韦泽继续低声说道。

“哼!”罗大纲见韦泽说的诚恳,他只是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韦泽身边。直到一天后韦泽带兵下船,罗大纲也没有再和韦泽说话。

韦泽的目的地是芜湖,炮兵部队先到芜湖下船。总参谋部绘图科立刻前往东西梁山做测绘。

东西梁山也叫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望天门山》作为纪念。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韦泽小学时候学过这首诗,他觉得天门山应该是巍峨高耸,直入云间的大山。可实际上经过测绘部队测量,天门山不过是三十丈高而已,也就是90米左右。距离巍峨高耸,直入云间差的太远。

然而两山脚下有大片的滩涂,之间的长江河道不足千米,架设起炮兵阵地就能有效封锁长江。若是在这里做拦江铁锁也是容易的很。在天门山的上游江心,也有露出来的江心滩涂。

杨秀清让韦泽在这里设防,也算是非常合适的地方。

第102章 麻烦(五)

“曾国藩真的能打到东西梁山么?就清妖的那训练,那装备,和我们打起来必输无疑!”

“那是陆军,不是水军。想解决清妖的水军,只能用水军来打仗……”

“即便是我军击沉了大量清妖的船只,只要有少量船只突破了东西梁山,我们也没办法向东王交代……”

“你这么说的话,我们最大的敌人反倒是东王,而不是清妖了!”

……

总参谋部是第一次真正的打水仗,讨论的自然是格外激烈。不过结果倒是很平凡,在东西梁山之间的江面上建一条拦江铁锁。如果清军为了突破这条铁锁而与韦泽的部队打陆战,那自然是求之不得。韦泽的部队就果断的歼灭清军的陆军。没有了陆军的配合,清军的水军就只能抓瞎了。

若是势单力孤的清军水军强行突击的话,韦泽的部队自然可以使用炮兵轻松歼灭被挡在拦江铁锁前的清军水军。

因为大伙没有打水战的经验,所以讨论的焦点一度集中在清军是否会派遣陆军进攻太平军的沿江阵地。讨论之后大家也算是想明白了,以韦泽部队的炮兵实力,还有这不足一公里的江面,任何木船遭到实心炮弹和葡萄弹的饱和攻击时都是被屠杀的命运。

总参谋部讨论完毕,立刻就开始制定作战计划。战斗的核心是炮兵对江面上船只的毁灭性打击,作战计划自然以这个核心开始安排。

有了核心之后,工作开始分解。所谓知己知彼,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军队动向,还需要确定敌人的动向。如何确定敌人的消息,首先就是从安庆到东西梁山之间的通讯系统。现在这一带完全在太平军控制下,烽火台传讯就成了相当不错的选项。

战斗时候首先要确保的炮兵阵地的安全,如何构建炮台,如何安置炮兵。有人专门负责这块。陆军部队没办法参与水战,就以炮台防御为核心安排陆军部队的配置。

总参谋部这台战争机器很快就开始了全面运行,作为总参谋长的韦泽倒是相对轻松起来。他需要做的是对整个参谋部进行管理,并不太需要直接参与到下面的具体工作中了。

东王杨秀清动作非常快,韦泽只到了东西梁山五天,从天津城就运来了江排,那是巨大的木排和船只编组成的漂浮物。先用大铁锚把这些江排给停在江中,再用粗大的铁链把这些江排给串起来。一道拦江铁锁就完成了。

有了这样的拦江铁锁,不仅构建成了一道阻止拦江铁锁上下的江面上船只通行的屏障,还建成了一道江面上的快速通道。如果某一边的江岸阵地遇到危机,还能够非常自如的调动陆军部队从另外一边的江岸上快速增援。

两年前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时候,就曾经用过这样的法子。那时候韦泽的部队可以非常自如的往来于长江两岸,部队对这样的模式非常熟练。有工兵部队,江排完成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三天,这道隔绝了长江的屏障就已经完成。

11月7日,韦泽的部队开始针对江面防御开始做更后一步的安排与训练。

也就是在这时候,东王杨秀清又派遣了一支部队前来“帮助”韦泽。领军的乃是陈得隆。

陈得隆是杨秀清的外甥,年纪比韦泽稍微大了点。作为国宗,还是杨秀清的外甥,陈得隆见到韦泽的时候倒是颇为张扬的。只是简单的向韦泽点头示意,并没有向韦泽下跪行礼。

与韦泽前来迎接的诸将脸上登时就不好看起来。韦泽的军中虽然礼数从简,不跪拜,而是立正与举手礼。可这不等于外面的人就能如此。其他部队的人见到韦泽之后,除了是林凤祥等老牌的天候,或者是罗大纲这等老牌的丞相,而且这些人还与韦泽是老交情。他们才能够互相不经历,而是亲热的说话。否则的话,没有不向韦泽恭恭敬敬施礼的。

大伙也不是真的非得计较陈得隆,杨秀清最近的所作所为让原本远离天京城的韦泽部下感到非常不爽。而陈得隆作为杨秀清的外甥,自然被认为代表了杨秀清的某种态度。陈得隆不过是个国宗,距离韦泽还差了两级呢。见到陈得隆不跪下施礼,大家心里面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韦泽微微一笑,上前亲热地说道:“陈兄弟,你带兵前来帮我,我是高兴的很。”

陈得隆明显没有韦泽这么开朗的模样,他带着一种拘谨和故作傲然的神色答道:“齐王,东王命我前来管理通关水道的事情。”

在把江排穿成拦江铁锁的时候,前来帮助韦泽的人就告诉韦泽,需要留下一个让船只通过的水道。若是把整个江面完全封锁,万一出现需要修补的问题,那就无路可走。而且芜湖附近乃是船只通航密集的地区。从安徽来的粮食大量通过这里。所以也必须留下通关水道。

韦泽当然没办法向运粮船索要通关费用,不过对其他船只却能够收取一定的钱财。陈得隆所说的前来管理通关水道,指的就是收取费用这件事。

陈得隆明明白白的来抢钱的事情说出来,韦泽的部下们一个个都变了脸色。韦泽的部队原本不缺钱,他们攻破了那么多城池,北上救援的时候攻破的山东河北诸城,消灭江南江北大营时候攻破的淮安等大城。这些收益自然是极大的。

不过钱这些玩意大家谁都不嫌少,韦泽原本在安徽的时候,还能通过完粮纳税的方式收税。现在离开了安徽之后,就没了这些收入。原本东进准备攻打苏州,进入浙江。这可是一大笔收益。现在被调到了东西梁山,部队的军饷就只能靠韦泽原本的收益。陈得隆前来执掌水道通关的费用,韦泽的部队自然是没了收益。韦泽的部下自然是大为恼怒。

韦泽却不生气,他问道:“可有东王的旨意?”

陈得隆立刻拿出了东王的命令,上面果然是详细交代了让陈得隆管理水道通关费用。

把旨意交还给陈得隆,韦泽笑道:“如此甚好!我原本就不擅长做这个,现在总算是有人来帮忙了。陈兄弟来的是实在是时候。”

陈得隆一个年轻人,哪里能与韦泽这样在21世纪国有企业出身的家伙相比。听韦泽说的如此亲切,他的脸色上敌对的表情终于消散了。他问道:“不是我何时可以接掌这里的通关水道?”

“现在就可以去!”韦泽笑道,“不过陈兄弟,你既然来这里,想来可否知道东王派我前来这里是为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