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出走并没有改变太平天国的战略优势,那时候北方有淮河防线,东边与西边的敌人都遭到重创,太平天国还是有一定的战略进攻优势。让这个优势完全破灭的就是石达开带了二十万精锐主动脱离了江西战场,开始向浙江方面进攻。

历史上石达开这么一走,太平天国的野战军就不剩什么了。陈玉成、李秀成等原本没什么特别名头的将领们出来支撑太平天国。因为韦泽出现而被救回来的北伐军镇守着淮河防线,这才让此时的太平天国比历史上更能撑一些。即便如此,攻守之势变化,太平天国的覆灭也没办法扭转。

也许是韦泽对石达开的成见,他怀疑石达开旧病复发,准备再来一次内部斗争。

光复军早就不把太平天国当成真正的对手,现在只是利用太平天国镇压住西北而已。所以光复军主要将领们也清楚石达开真的想干嘛。只是石达开污化韦泽的名声,声称韦泽是当年天京之变的元凶。这就让经历过那段事情的光复军将领们觉得不能置之不理。

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上层对东王杨秀清试图获得最高权力的大反扑,领头的当然是天王洪秀全,其他各王都投入了天王洪秀全的旗下。在那样的局面下,韦泽的出走固然让当时的太平天国实力受损。可韦泽当时若是不走,太平天国立刻就要陷入一场大火并。

韦泽的部队固然骁勇善战,其他诸王加起来也有二十万军队。韦泽即便能够以少胜多,以很小的代价大量歼灭诸王的主力,那也只会让林凤祥那些地方大军头不得不出面阻止。踏上了与太平天国诸王为敌的韦泽骑虎难下,只能硬干到底。然后双方同归于尽,让满清凭白捡了好处。

如果韦泽真的如石达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野心家,他当时的选择就一定是与诸王死战到底。当时光复军众将们也都年轻气盛,大家绝不会考虑那么多,只会跟着韦泽一条路走到黑。

值得庆幸的是,韦泽是个有着长远眼光的战略家以及有着广大胸怀的政治家,所以他才果断的选择了脱离太平天国,带兵直接南下。这样的选择不仅挽救了光复军,更挽救了太平天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特别是光复军的眼界到了现在的地步,对以前的事情看得更透彻。大家感觉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建议对太平天国采取一些手段敲打一下。

看着老家伙们的愤慨,韦泽提出了一个建议,“敲打一下就敲打一下吧。我们不妨就把江南与两广地区的情况向太平军宣传一下,告诉太平军出身这些地区的兄弟,如果他们愿意回到老家好好过日子,我们既往不咎欢迎他们回来。”

胡成和有点意外,“都督,他们在太平军里头混到现在,好歹也是个头头。让他们回来当老百姓,他们会答应么?”

“他们是不是混出点名堂和咱们有什么关系?难道说他们在太平军那边是个头头,就能在我们这里也当个同级别的官?有这个道理么?”韦泽反问道。

胡成和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们只怕不肯抛弃荣华富贵,老老实实的回来过日子。”

韦泽冷笑一声,“哼!现在太平军里面颇有些人和咱们勾勾搭搭,却不肯立刻摆明立场。你觉得他们这么做图的是什么?他们放不下自己现在的地位,又知道打不过咱们。所以才想两边都有些好处,以便到了两边撕破脸的时候有个盼头。我们当然不想和以前的老兄弟们杀得你死我活,不过现在也是个好时机,让他们明白咱们能开出的条件,断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妄想。等以后真的到了那一天,也让大家少费些口水。”

韦泽这么一说,军委委员也不再说什么。别看他们担心因为韦泽开的条件不够收买不了太平天国的人。如果韦泽真的答应用同等级别的待遇来对待太平天国的人,这些委员只怕立刻就会跳出来反对。

“那我们就派人去询问那些和咱们有联系的人。”胡成和建议道。

“这种事情不要暗着来,咱们明着来。”韦泽断然否定了胡成和的建议。

1871年5月4日,光复军洛阳军分区的政委就亲自到了长安求见现任天王洪天富贵。这位现任天王对光复军的使者没什么恶意。接见光复军使者的时候,他高坐在金殿龙椅上,用好奇的目光居高临下的看着身穿草绿色军服的光复军军人。

“我奉民朝皇帝韦泽陛下所命,到此是想转达我们陛下的问候。”政委从容说道。

对于韦泽,洪天富贵听过太多次。从他已故的父王那里得知的消息中,韦泽就是个大坏蛋。但是其他大臣对韦泽的评价就各不相同。所以洪天富贵对于韦泽有着强烈的好奇,听到韦泽的使者带来了韦泽的问候,洪天富贵兴奋的看着政委,点头说道:“也问韦泽好。”

这样的对答还算是正常,金殿上的太平天国大臣们都微微松了口气。石达开对此时韦泽派人前来见天王洪天富贵破觉得不对劲。可使者始终不肯透露口风,石达开虽然不想让使者见洪天富贵,其他诸王认为不应该这么得罪韦泽,最后石达开也不得不同意把消息告诉洪天富贵。见到这样的对答,石达开知道接下来就该说重要的事情了,他看着使者,等待着使者把自己的目的说清楚。

“天王,太平军的老兄弟们基本都是南方人。两广、两湖、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每个省份都有老兄弟的家人。他们的家人也都颇为想念自己的亲人,希望亲人能回家里看看。我们也不想看到亲人分离的局面,所以我们保证绝不强留回家探望的太平军兄弟。还望天王能够答应让那些想回家的太平军兄弟能够回家看看。”政委语气平和的说着此行的目的。

洪天富贵对与光复军的使者印象不错,他想了想,微笑着说道:“回家看看也是好事……”

这话刚开头,石达开立刻大声打断了洪天富贵的话,“天王,不可!”

第282章 北边的麻烦(六)

天王洪天富贵接见光复军使者的时间并不久,因为石达开的打断,使者很快就被礼送下去。洛阳军分区的政委看着洪天富贵那有着倔强、无奈、以及某种温顺的表情,心里面莫名的有些触动。

光复军各级负责人中也不是没有性格温和的,但是绝对没有会被下属这样摆弄的人,至于最高领导人韦泽更是一个无比坚定的人。有洪天富贵这样的领导者,有石达开这种强势却权力不足的干将,政委对太平天国的未来一点都不看好。

石达开此时努力的向洪天富贵陈述着他的理由,或者说在向太平天国的高层陈述着他的理由。“韦泽是包藏祸心,试图分化瓦解我军!”

这个评价语气激烈,但是内容其实挺中肯。韦泽就是光明正大的要分化太平军。陕西的生活水平远不如江南,土改之后的江南生产力大爆发,普通百姓生活已经超过,甚至大大超过陕西小地主的生活水平。对于石达开这样的太平天国核心人物,这点“蝇头小利”当然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但是在底层摸爬滚打的那帮太平军将士们的看法可能就大大不同。

韦泽相信相,相当一部分太平军将士真的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他们就会基本上心甘情愿的留在家乡。韦泽认为一支军队的核心就是中低级指挥官,这些人大量流失,缺乏战斗意志,或者是腐化堕落之后,整支军队就失去了战斗能力。石达开与林凤祥都是很优秀的指挥者,他们有能力让那些能干的中低级指挥官为他们效力。只要摧毁了太平军的中低级指挥官,太平军不过是第二个满清而已。

石达开对此也非常清楚,听了林凤祥带回来的消息,他最担心的就是中低级军官受到影响。尽管知道对韦泽泼脏水必然带来很多不可测的风险,但是石达开是真的没办法。很多时候做事什么事情都未必有利,特别是身处劣势地位的时候。所以两害相较取其轻,哪怕是知道另外一种做法会带来恶果,那也只能先吞下去再说。

太平天国其他重臣即便没有石达开看得这么透彻,却也知道太平军的人一旦到了韦泽手里,是圆是扁都任由韦泽来捏。他们当然不会答应让自己的人随意回老家看看,就在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只怕也就会结束的时候,张应宸开口了,“如果齐王把这消息在我们太平军中散布,那又该如何?”

石达开有些恼怒的看了张应宸一眼,方才他也想过这个问题,而这种情况才是石达开最不想遇到的问题。原本石达开是想下朝之后安排此时,没想到张应宸居然公开把这话给捅出来。

收回恼怒的目光,石达开扫视了诸王与大臣,却见其中一部分人面色如常,想来是已经考虑到有这种可能。而另外一部分人脸上神色有变,看来他们只怕是听了张应宸的话之后才想到有这种可能。

“若是如此,谁敢逃跑,立刻军法处置!”杨辅清沉声说道。逃跑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对于这种事情都是要严刑峻法的对待。

听了这话,林凤祥的神色忍不住变了变。只是林凤祥颇有城府,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说话。却听得杨辅清继续说道:“若是军中有人敢散步此等谣言,也斩首!”

众人都没说话,支持者不用说话,反对者也觉得不方便说话。眼瞅着杨辅清的建议能够得到诸王与重臣的通过,林凤祥再也忍不住,他开口说道:“都是自家兄弟,责备一下就行了吧,何必要弄到斩首呢?”

林凤祥是现在太平军资历最老的一个,如果不是他当年北伐失败,封王只怕还要在韦泽之前。天京之变时韦泽脱离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的势力被从天京城附近连根拔起。为了争夺胜利果实,诸王之间又来了一次残酷的厮杀。石达开逼着洪秀全杀了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与佐天候陈承镕,进一步想逼迫天王洪秀全封石达开为正军师,洪秀全当然坚决不肯。眼瞅着局面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林凤祥回京协调,好不容易才稳住了局面。

石达开也好,杨辅清也好,都有过脱离太平天国的经历,始终追随太平天国的就是林凤祥。洪秀全死后,翼王石达开也没办法靠自己的资历压倒林凤祥。整体上看,林凤祥才是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

现在林凤祥发话了,忠王李秀成立刻说道:“彰王说的没错,都是自家兄弟,犯了错惩戒一下即可,杀头算是什么?”

杨辅清怎么可能听这么一个后辈的话,他大声说道:“若是别的错,那的确惩戒一下即可。可此事并非小事,这是动摇军心的大事。有人敢带头跑,就有人敢跟着跑。如此下去,整个军心哪里还有安宁的一天。那倒不如直接杀了,震慑其他心怀不轨的人。”

忠王李秀成听完之后冷笑一声,“这是说江西的事么?”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李秀成指的江西之事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石达开弃城别走,眼睁睁看着守九江的林成荣城破被杀,湘军从此有了反攻之力。另一个是李秀成带兵南下,在江西湖南一带接应了十几万脱离了石达开麾下“万里回朝”的太平军将士。不管李秀成指的是哪一件事,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人都没有下令追杀脱离者。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当时没有追杀脱离者,也没有在军中诛杀心思不稳者,最后都导致了失败。李秀成就是在嘲讽“难道从以前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了不成?”

这话一家伙就把太平军内最大的疮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