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5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摧毁了。按照外交公约,法国政府需要赔偿。当时的情况下,法国人不可能赔给中国一个苏。这件事就这么被强行掩盖下来。

当时李新并不知道这件事,见面的时候,会议室里面居然出现了荷兰的驻法国大使。很明显,法国人与荷兰人这是要一起和中国好好谈谈大家的恩怨。

“部长阁下,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好像并没有想和法国与荷兰进行任何外交谈判的意向。”法国外交部长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法国人如此爽快,李新也爽快地答道:“那阁下认为我们还有什么好谈的?或者阁下认为,我们现在可以在哪方面可以进行谈判?”

“我们并不赞成美国得到路易斯安那的方式,但是我认为从中法两国的外交关系来说,一些弥补的措施也是需要进行的。而且贵国也向俄国支付了购买费用,那么没理由拒绝和我们谈这个问题。”法国外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荷兰大使接着说道:“中国利用对英国作战的借口进攻荷属东印度,我认为一点都不光彩。但是我国认为有些事情发生了,就需要结束。”

李新很不爱听这话,他立刻反驳荷兰大使,“英国舰队装作西班牙舰队攻击我国舰队,还击沉了我国舰队的一艘铁甲舰。那次的事件里面荷属东印度充当的角色可一点都不光彩。至少我们现在是明刀明枪的进行了战争,没有伪装成别国舰队袭击。”

遭到了李新的指责,荷兰大使立刻反驳道:“那部长阁下的意思是,你们是在为那件事报复喽?可当时你们就真的没有进攻荷属东印度的计划么?而且签订条约的时候,我们不认为中国在里面没有做一些手脚!”

根据中国与英国人的条约,中国在西太平洋发动战争之前,必须通知英国人。当然了,这条约本来是为了保证中国不对荷属东印度与日本下手而签订的。所以西班牙人与法国人在签订的时候都被中国人给“遗忘”了。条约里面只有中国在主动进攻荷属东印度与日本之前,英国人才有调停权。法国与西班牙人并不享受这个待遇。

英国大使接到中国的通告之后勃然大怒。不到一年之前,中国已经实实在在的威胁了荷属东印度一把,在英国人的调停下,双方最终修改了商业合同。把这个免费开采期缩短到8年。

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原本只觉得荷属东印度政府也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是这十个月来,中国越来越多的运油船开到了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为了提高采油效率,中国在荷属东印度建成了输油管与码头。

荷属东印度方面所说的,中国早就垂涎荷兰的矿产,处心积虑的要掠夺荷兰的矿产。早在中国签订采矿协议之前,中国已经派遣了密探在荷属东印度进行了勘探工作。

英国在广州与上海都有领事馆,根据领事馆搜集的情报以及英国商人提供的情报,中国造船厂疯狂的开造运油船,制造油桶。中国的炼油厂就修建在南京长江对面不太远的地方。每日里运送各种油品的船只往来不断。

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原来并不相信荷属东印度当局的说法,直到得知了中国的行动之后,他不得不相信了。以这个时代的探矿水平,当年勘探,当年出矿,当年大规模运输。如果这不是有预谋的,那又有什么是没有预谋的呢?

矛盾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中国试图用和平的手段得到战争无法得到的利益,证明的是中国签署的协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英国佬当然不肯被骗,荷属东印度也不肯吃亏。他们唯一没想到的是,中国谋划的比这两国想象的更长远。当英国认为可以用军队狠狠教训中国的时候,已经准备停当的中国反手狠狠教训了英国。

中国的看法可不一样,英国佬始终靠海军的优势骑在中国头上,中国不满了二十年。二十年后中国有机会报仇雪恨,准备了二十年的中国怎么可能不放手大打。

外交人员就跟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毫无意义的互相指责一通,等大家指责完了,喝了几口咖啡,就开始谈善后的事情。法国与荷兰的要求很简单,比照俄国来办。中国连续不断的揍了俄国好几年,打到俄国顶不住了,中国拿出好大一笔钱来购买了将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与荷兰也挨了打,丢失了土地。中国无论如何都得出一笔钱才行。

第一天互相确立立场,接下来中国使者乘坐火车跑回马赛,用电报询问了国内。对荷兰与法国的说法是要征求一下整个代表团的意见。韦泽的回复是不能多给。李新就开始在巴黎与法国人和荷兰人开始讨价还价。

第333章 外交推动(十)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括横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李新读完了这段光复党党员们的必修课之后,外交团的同志们或者茫然或者若有所思,外长兼团长李新突然唱这么一出,大家需要时间来考虑一下李新的真正想法。

法国与荷兰最终和中国达成了协议,中国向法国支付三吨黄金,向荷兰支付两吨黄金。殖民地的事情就此一笔勾销。至于法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法国用半吨黄金一并打包卖给中国。荷兰丢的土地远比法国多得多,得到的黄金反倒更少。因为中国是以实力来判断问题的,把荷兰人的实力定位为法国的三分之二,已经很给荷兰人面子。

给钱买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国与法国和荷兰签署了一个协议。在这个为期十年的协议中,中国宣布不加入针对法国与荷兰的集团。如果双方对此协议没有异议,那么这个协议自动延长十年。

在中国代表团看来,这个协议很鸡肋。首先就在于这个协议没什么约束效果,中国想翻脸就能翻脸。其次在于这个协议本身是单方面的协议,法国与荷兰并没有不加入反对中国的集团的义务。当然,两者一均衡,就变成了中国拿出了和平友好的态度,要与法国、荷兰和解。最终韦泽居然能同意这个协议,也实在是令人意外的事情。

李新开始做解释了,“这次的事情证明了两件事,第一,我们已经被欧洲当作真正的列强来对待。第二,我们与俄国和解的购地协议在欧洲也出现了连锁反应。发生这种事情证明了中国已经被欧洲承认为可以靠谈判解决问题的国家。”

“那都督同意,是都督决定了我们未来的路线是和平么?”有人问。

“都督同意,是因为都督认为我们未来的敌人只有英国一家。与其他国家保持一个起码的和平状态,就可以专心对付英国。”李新答道。

听了这个回答,代表团的人员算是明白了韦泽为何能够答应签署一个单方面的条约。

“原来欧洲人也是知道要脸的啊。”团员中有人说了一句。听了这话,大家是哄堂大笑。可这笑声也并不单纯。中国当然是自认天朝上国,这个天朝上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之后,终于被欧洲认为可以是平起平坐的对象。这样的现实让大家不知道该说中国的努力有了报偿,或者该说中国被外国人看扁了。

不过这一路走来,代表团发现欧洲的确工业比中国先进发达。作为欧洲核心国家的法国,铁路、电报、航运,商业,整体的表现丝毫不亚于中国。中国只是比法国地盘大,人口多。如果双方的地盘与人口在同一个规模,这胜负可很难讲。

李新此时已经放下了心中的所有压力,他对大家说道:“都督派我们出来,我其实不认为会发生什么。现在看,都督的判断是正确的。法国与荷兰很清楚,这件事拖下去他们也没有翻盘的可能,所以趁现在能要几个就是几个。把法国与荷兰搞定,接下来的出访就轻松很多。希望大家能够在后面的出访中为祖国立下新功!”

过了法国与荷兰的这关之后,接下来的行程相当轻松。在德国,面对德国人提出的中国步枪更换的问题,李新他们狠狠忽悠了一番。中国不再采用11毫米口径的黑火药子弹,开始普及9。5毫米的黑火药子弹。唯一的变化就是中国方面使用了好几个国家都开始研发的弹仓式装弹技术。

采取更小口径的子弹不仅仅是中国一家的思路,世界主要工业国都有这种尝试。这种尝试的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子弹口径变小等于装药量变小,装药量变小意味着子弹威力变小。想保持子弹威力,就得使用精制黑火药,精制黑火药又意味着成本大大增加。

那些主要工业国都生产过9。5毫米口径步枪的样枪,这种步枪的确轻巧,对于行军压力降低不少,子弹携带量也增加了。核算成本之后,各国都得出精巧轻盈的9。5毫米口径步枪在费效比方面远不如傻大黑粗的11毫米传统口径步枪。

德国人也暂时相信了李新的话。随着金属壳子弹的成熟,颗粒黑火药与地火的配合将黑火药的潜力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到底是填装球形颗粒火药,或者是填装粉碎型的颗粒火药。地火是放在后方中央,或者是放在弹壳一侧。各国的实验都很多,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果。中国的子弹小口径化,以及弹仓式设计,都只是步枪技术发展的诸多选择之一。德国自己也有很多新设计新思路,他们很想与中国此进行合作。就如之前双方已经进行过的合作一样。

李新当然没有拒绝,中国现在已经不需要直接与某个或者某些欧洲国家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除了英国之外,中国也没有必要特别与某些欧洲采取敌对政策。明白了欧美国家对中国世界列强身份的认同,李新知道中国现在已经不再需要继续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折腾了这么久,也该由其他国家来承担起吸引世界人民眼球的工作。至于是谁站在中央,那就看命运的安排吧。

在北欧的瑞典,李新再次见到前瑞典驻华大使和他女儿。在李新的记忆里面,那个孩子曾经与左志丹跳舞的小姑娘比洋娃娃还可爱。这次的重逢让李新稍微有些失望,那个小天使一样的美女已经成长为一位满脸雀斑,壮实高大的年轻北欧女性。故人重逢,李新突然生出一种不怀好意的想法。若是左志丹再次见到这位北欧女性,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作何感想。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戏谑。瑞典方面其实颇为担心俄国人的动向。德国与奥匈帝国和俄国结成了三皇同盟。俄国牛一把,能够暂时提升一点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地位。可俄国牛起来之后,俄国周边国家没有不担心的。

“部长阁下,我很想知道中国到底在这次行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瑞典外长问道。

“我们是真的希望和平,并不是因为德国或者奥匈帝国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李新给了答复。

瑞典外长将信将疑,他继续问道:“您认为这样的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呢?”

李新心里面想的是,估计中俄之间的和平大概能维持到中国和英国下次决出胜负的时候。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