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维斯看韦昌荣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他思忖了片刻,还是上了船。若是韦昌荣真疯了,他李维斯把行为不能自理的韦昌荣一个人扔下,从任何道理上看,都不是加分的行动。

过了长江,对面就有汽车接应。车上的时候李维斯再也不敢沉默了,他试探着问道:“老韦,难道真的有亩产八百斤的地方?”

“我这不是正带着你往那里去么。”韦昌荣答道,“我这边也是我四叔刚给我讲的,让我带着你一起去。”

车里面只有韦昌荣和李维斯两人,所以李维斯很怀疑韦昌荣是不是真疯了。亩茶八百斤,这怎么听都不靠谱。虽然韦昌荣把韦泽搬出来,可这也实在是不像话。要是真的亩产八百斤,一亩地就能顶三亩种。那就意味着本地粮食价格能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亩产不高的地区周所以粮食价钱高,就是因为生产效率低。东北和北美一个人二百亩地,一亩地300斤。这就是6万斤粮食,亚洲的关内地区,一个人五亩地,一亩地三百斤,也就是1500斤。1500斤和6万斤比价格,这是天大的玩笑。

沥青高速公路修的很好,汽车在上面跑的飞快。一个多小时之后,车队停下。迷惑的李维斯跟着韦昌荣到了一处用院墙和篱笆围着的地方。前来迎接的人在大门口等着,李维斯也是韦泽的亲戚,他一眼就认出来为首的两位,一位是韦震,一位是韦坤。都是韦泽的儿子。

“大哥,舅舅,你们来了。”虽然年纪相错的太多,不过辈分可不能乱。李维斯和韦昌荣和韦泽等人互相之间都只是认为是同辈,可韦震与韦坤却不敢叫错。

“你要叫韦部长,李总理。”韦昌荣带着不高兴的表情纠正着。辈分这事情是他心中永远的疙瘩。没人提还好,有人提起,总是有些不爽。

“韦部长好,李总理好。”韦震和韦坤连忙纠正了说法。

韦昌荣哼了一声,然后用年长者吓唬年少者的口吻说道:“你们给我听好啊,小子。你们敢骗我们,我就把你们拎到你们爹面前,当着他的面把你们的屁股打肿!”

“大……韦部长。陛下交代了,不许收割,你们来了之后亲自收割了给你们看!”韦震带着自豪的表情说道。

韦昌荣看韦震如此有信心,他挥挥手,“你们前面带路。”

李维斯被这种对话给骇住了,他再也不管之前怎么和韦昌荣怄气,他拽了拽韦昌荣的衣袖,低声问道:“昌荣,这真不是开玩笑么?都督……都督他到底用了什么法术?”

韦昌荣一脸无奈,“我也是第一次来,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两人跟着韦震和韦坤兄弟向里面走,这地方门脸看着没啥了不起的,可进去之后才发现护卫的颇为森严。有门岗要签命,有卫队牵着狼狗巡逻。绕过了外面的两圈树,越过了沟渠上搭着的简易预制板桥梁,然后好大的两片土地就出现在两人面前。韦昌荣还好些,他这辈子其实就没怎么种过地。懂事后没多久就开始练武,少年时代就投身打打杀杀的生活之中。李维斯好歹在家种过地,看着好大的两片土地,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个时代,土地上的稻麦种植密度并不高。原因很简单,按照传统的话来讲,“地力不足”。按照简化的农业技术用语,土地里面的水份,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浓度不足以支持紧密种植。

而这两大片土地上,无论是稻子还是麦子,都是以空前的密度进行种植。或者说,是按照21世纪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的。在这两片土地上,稻穗和麦穗之硕大,都是李维斯前所未见的。仅仅扫了一眼,李维斯大概就能估算出。搞不好亩产真有800斤呢。甚至不用脱粒和干燥,湿的稻子和麦子能超过800斤,这已经是骇人听闻的事情。更不用说这些梦里的局面居然真出现了。

迈着仿佛有点梦游的步伐,李维斯向着田地深处走去。

第102章 吃饭问题的晋级(四)

在田里里头转了几圈,李维斯终于觉得脚下不是那么虚了。亲手抚摸过稻子和麦子,还被麦芒刺的皮肤微痛。这种微微的刺激让他的精神回到了现实世界。人么,就是这样的生物。痛苦能让人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活着,而幸福总是让人感到虚幻和飘渺。

终于重回人间之后,李维斯早就忘记了身份,他吆喝道:“老韦,要不要和我一起开镰收割?”

韦昌荣哈哈大笑,“省省吧,我从小摸的就是枪杆子,可不是锄头杆子。不过我倒是见过我们那边苗人收割时候的样子,他们可是要在田地前先跳一段祈福的舞蹈。恳求上天来年也能给大家更好收成。要不,让我先跳一段,跳完你再割。”

这番话让一众参与收成的技术人员中不少人哈哈大笑起来,技术人员中有来自陕西等西北地区的年轻人,他笑道:“领导,我们听说我们西北老家以前也是这么干的。”

有人表示支持,韦昌荣连连点头,“看看!看看!什么叫中华民族,从西北到西南,大家面对收成的时候,都是要先庆祝一下,表示对明年好收成的幸福期待。”

李维斯根本不想和韦昌荣一起扯淡,他面脸是笑的喝道:“行了,别瞎BB。同志们,准备干活。”

聪明伶俐的秘书已经找到了适合下地干活的衣服,李维斯也不管有没人在看,反正一众人员都是男的。他把漂亮的制服脱下,换上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大家一声吆喝,就开始下地劳动。

韦昌荣并不是个矫情的人,既然不懂怎么收粮食,他就不去干。拉着韦震和韦坤,韦昌荣问道:“小子,给我老实说。你们爹什么时候立项的?”

“大哥,我爹四五年前就开始立项。不过这项目最初不是农业项目,是从军工项目里面开始的。”韦震解释着。合成氨项目的要点是高温高压的反应釜,还有高温高压的管道技术。这些是从军工企业的炮钢开始的。火炮炮膛要承受几千度的火药气高温和巨大的压力,这才能把上百上千的公斤的炮弹发射到几千上万米之外。所以韦泽秘密立项之前,没人能想到这项目还有如此妙用。当炮钢技术得到突破之后,后面的问题就顺利成章的进行下去。

而好种子并不难,难的是让好种子顺利成长的肥沃土壤。好地和烂地之间的价格差距能有十倍之多,就是因为好地能够稳定的维持高产。所以农业部门投资巨大的良种培养,之前选择的都是比较耐不太好环境下的种子。对养料要求高的种子很多,但是都没能普及。

“合成氨可以直接加工,生产硝酸。大哥,你也知道新式火药对硝酸的需求有多大吧?”韦坤问老行伍出身的韦昌荣。

韦昌荣当然知道,新式的硝基发射药比黑火药要好太多太多,问题就在于没有那么多硝酸盐。而且传统制备硝酸工艺里头还需要大量硫酸,这可是耗资巨大。为了满足中国的新式子弹与炮弹,这钱花的可是老鼻子了。可合成氨直接生成氧化氮,经过水吸收生成硝酸。虽然过程中也得用到一定的硫酸来进行处理,不过那个需求量和之前的技术相比,那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军工上的事情,你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不是该说的人,你们就什么都不知道。明白了么?”韦昌荣低声对两个弟弟说道。

韦坤和韦震先是一愣,然后连连点头,他们压低声音说道:“大哥,我爹反复强调过此事。你放心好了。”

见两个弟弟明白事理,韦昌荣才继续问道:“那这块地上只用了合……”

韦坤见自家大哥根本没记住名词,他说道:“除了合成氨之外,还有北美的钾肥,还有南海的磷肥,就是那个鸟粪。现在我们从南美也开始大量进口鸟粪,这些供应量没问题。”

“哦?”韦昌荣来了兴趣,他笑道:“合着咱们中国处处是宝啊。那些地盘还有这等妙用?”

“还有收割机呢。不过这次大家都不敢用,怕收割机的那点损失影响产量。”韦震看着一众弯着腰撅着腚埋头收割的技术人员和国家总理,用很低的声音说着他的小看法。

韦昌荣不懂农活,也不干农活。听了这话之后,他看着挥镰猛割的李维斯,连连点头。

收割是按亩进行的,这方便统计不同田亩的收成。李维斯等不了收完所有的粮食,各收了一亩地,他就开始催促脱粒。

站在通身大汗用毛巾一个劲擦脑门的初入老年的近秃微胖总理身边,韦昌荣笑道:“这也不知道能收多少斤。”

“切!没见识!”李维斯给劳动过程中袖手旁观的韦昌荣一个白眼,“谷物计算是按斗来计算的。因为牵扯到干燥,谷物的重量可算不了数。现在就更别说了,若是晒干的谷物有八百斤,刚收获之后里面水份很多,重量超过一千斤也不是啥稀奇事。老韦,你挺聪明一个人,怎么到这时候净说傻话呢?”

这种抨击根本动不了韦昌荣分毫,韦昌荣笑道:“我从小就是刀头舔血混日子,和你这种大斗进,小斗出的职业商人可不同。”

“呸!我家从不做粮食买卖。”李维斯也和韦昌荣调侃着。

轻松愉快的交谈在老战友老伙计之间往来着,也让劳动现场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说归说,到了此时,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些金灿灿的麦子和稻谷上。麦子和谷粒被仔细的收起来,连麸皮都被仔细收集。等了一阵,称量开始。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现场只有三副算牌劈啪作响的声音。

计算、复算、核算。每一个人员都算了三次。最终的结果出来了,刚收获的湿粮食的重量都超过了1100斤,按照30%水份计算,完全干燥的亩产量都在八百斤以上。

没人说话,本该是欢呼的场景却静悄悄的。突然之间,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农业技术人员身子一软,他慢慢弯下腰,竟然坐在了地上。然后一声凄厉的哭喊声从他嘴里发了出来,“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了!”这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坐在地上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试验田这边的一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伺候田地尽心无比,虽然收成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辛劳,那股子喜悦尽暂时没能发作。不过这四十几岁的大叔哭的有点肝肠寸断的意思,让年轻人登时都傻了眼。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是诧异。有人连忙过去安抚,不过人过去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韦昌荣和李维斯虽然不认识这位技术人员,不过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神色中看到了一些戚戚然的表情。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大概能算是民朝的同龄人吧,进入民朝时代之后,饿死已经是一件很震动的事情。现在一个地方说因为营养不了饿死人,地方官是要背负大责任的。但是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来说,他们头二十几极少有没饿过肚子的。而且民朝的“政治贱民法”把那些旧时代的统治者排除在民朝核心体系之外,所以可以说大家都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滋味,那种长久饥饿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感深深刻在很多的行动中。当然,向大家讲述这种心理状态,以及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的行动性影响的,也是韦泽陛下同志。

走到那技术人员面前,韦昌荣蹲下身,拍着那中年汉子的肩头,“老弟,怎么了?你家以前有人因为吃不饱饭……过去了?”

被触及到的伤心处,那汉子抓住韦昌荣的手,“领导!我家兄弟姐妹五个,四年饥荒,四年打仗,五个人和我父母最后只剩下我一个,还有一个卖给别人的妹妹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