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太平洋-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氢氧化铝溶液,在加热时,又可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水和物,这也就是利用种分母液溶出铝土矿的过程,交替使用这两个过程就能够一批批地处理铝土矿,从中得出纯的氢氧化铝产品,构成拜耳法循环。

旁边的严复一边看一边点头,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了,在琉球岛电厂建好后,也有一家这种提炼厂,只不过哪里的产量很小,每年的产量不过几吨,只要是用来培训工人和给实验室提供铝材。



望着红红的溶液,李大少爷心潮澎湃。

铝是世界含量第二的金属,世界各地都有丰沛的铝土资源,东北有,吕宋有,澳大利亚有美国也有,就连密克罗尼西亚对面的几内亚岛,也有丰沛的铝土资源。

而他之所以关心铝,还把铝厂作为自己这次三省巡视的第一站并来看着第一次开工,完全是因为最近越来越困扰他的发动机问题。

金手指可以带来,但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摆在这里,就算假设李大少爷能逆天弄出电子管,但面对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同样束手无策啊。

其实发动机领域也是一样的,虽然前世共和国的发动机技术不算先进,但带回到这个时代那就是逆天,从逆天起步,未来会更加逆天?

真的吗?

至少内燃机上的举步维艰,让李大少爷多少起了些疑心,汽车发动机至今困守于二十五马力,柴油机也差不多,至于飞机需要的发动机?

好吧,李大少爷实在是无法想象,把一台重达几百公斤全镍钢制,动力却只有可怜的几十马力的发动机装上那个小木架子上,会是个什么场景

重量和工艺,成了困扰发动机最大的问题。

工艺可以慢慢改革,只要工人们更加熟练,只要高级技术工人越来越多,那么迟早能突破这一关,从双缸变成四缸,从双冲程变成四冲程,甚至更加精密复杂。

而重量则把李大少爷愁死了,就拿他现在座的汽车来说,采用了双缸双冲程的汽油机,比对外发售的单缸汽车先进了很多,但问题是全镍钢的发动机重达两百多公斤,整个就是一个铁坨坨

如何减重,成了李大少爷的心头疙瘩,直到常林来告诉他,居里夫妇领导的物理级材料试验室,完成了他交代的增强铝硬度和强度的实验,通过加入铁、锰、镍等元素,最终搞出以铝为基础的合金后,他才猛然想到了后世的铝制发动机

原本李大少爷让实验室集中力量研究铝是为了将来飞机做准备,却没想到反而使得发动机减重有了希望。同样的铝合金材料,比同体积的镍钢轻了一半,如果发动机一下子减重一百多公斤的话,就意味着可以装更多的燃油,跑更多的路,或者运载更多的货物。

等到技术成熟,马力再强一点,甚至突破后V型技术后,那李大少爷将可以正式甩掉梦魇般的心脏问题,而且这还牵扯到一项最关键的陆军装备。

坦克

大名鼎鼎的T34,就是铝制发动机啊

其实这年头铝并非什么新鲜玩意,铝土矿的开采始于1873年的法国,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始于1894年,也是用拜耳法,但至今生产规模也仅每年千余吨。

除了发动机困扰外,之所以要耗能上马铝业,也是被急促飙升的钢铁需求被逼出来的,其实李默手中并不缺好的铁矿,加拿大一座,澳大利亚两座,吕宋两座,还有已经探明并且定位,甚至还派出了工程兵带着炸药前往加速开采茂山超大型铁矿,再加上刚到手的海南两座铁矿,以及陆陆续续从美国直接购买钢材,他手里并不缺矿源,如果算资源总量的话,甚至超过了卡内基和摩根两位加起来的总和

但问题是,这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动辄几十几百吨的先进开采设备,完完全全需要靠炸药,铁镐,人背马扛,资源总量并不能快速转变为现材。

之前土地狭小,李大少爷只陆陆续续建了几个小型炼钢厂,夺得了东北后,葫芦岛和鞍山也正在建设两个大钢铁厂,可以说在产能上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矿石运输缓慢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年头最好的万吨级远洋运输船,最快也不过十节左右的航速,从澳大利亚过来单程就需要一个月,加拿大也需要十几天,所以除非是茂山和东北境内几座铁矿立即加大投产,要不然恐怕还是无法缓解急剧增加的钢铁消耗。

所以李默便把主意打到了铝上,铝比钢软了很多,可塑性强但也意味着无法代替各国最热爱的钢材,所以还没有进入决策者们眼中,要不是铝合金被提前研制出来,估计李大少爷也不会投入太多的关注,但用来代替例如罐头等铁皮制品还是绰绰有余的,一战后铝材之所以成为主要材料,也是因为一战消耗了太多钢铁资源后,大家最后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到了铝材上。

当然,除了更坚硬,耐热性更好的铝合金没有被研制出来外,各国对铝材不重视还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电力

提炼铝是要用电的

虽然电解铝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1894年就出现了,但这个办法无法大规模推广,就是因为目前电力还属于奢侈品。

即便是如今各国也开始建设发电厂,但被李大少爷扒了层专利费皮后,也不舍得拿本就建设成本高昂的电厂用于电解铝消耗,要知道即便在后世的电力发达时代,铝业也属于高耗能,属于受限制产业。

只有对电力投资兴致盎然的李大少爷,和电力狂人特斯拉这对组合,才会毫不吝啬的拿电力来做工业消耗,尤其是李大少爷,对电气化的痴迷简直已经到了让政务院深恶痛绝的地步,根据他的命令,用蒸汽机皮带带动的机床要改成电动的,用内燃机带动的机床也要改为电动,电锯,电锤等等电动工具,也都已经扔给了机械试验室。

没有人知道李大少爷为何会如此痴迷电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以电气化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已经出现了萌芽,失去了第一次工业**的机会,让这个国家沦为了鸦片的奴隶,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抓住第二次,甚至还必须取得领先

李大少爷的胡思乱想间,一捧捧白色的白色粉状的氧化铝粉被提炼出来,装上小车推向了远处的第二个厂棚,李默带着众人也连忙跟了上去。

进入厂棚后,孙先生和梁启超更惊讶了,只见这座厂棚里根本没有任何炼炉,只有几个奇怪的巨大槽状物,严复立刻为他们介绍起来。

解说中,工人们将一车车氧化铝,也俗称矾土的原料倒入电解槽后,再添入一定比例的冰晶石粉末后,技术员的立刻招呼大家离开,同时再次检查了四周。

随着一位技术员拉下电闸,强大的直流电猛地涌入电解槽,用优质无烟煤基做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高温下电解槽内开始进行化学反应,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而阴极的产物就是铝液。

铝液被抽出后,在经过保温炉内净化澄清,最后被铸成了一块块大的银色铝坯,等看完了全部工序后,孙梁二人也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两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完整的工业流程,从矿石到分解,再到通过电解变成一块块铝锭,只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劲追问着带领他们参观的技术员。

根据厂长和技术员的介绍,目前的第一步的氧化铝提炼在产生时还主要用于培训工人,将来这个步骤会被学成的工人们直接带到各个铝土矿产地,甚至连澳大利亚和几内亚都要建立起来,而这里将成为完完全全的电解铝厂。

根据当初的规划,只要原料能跟上,这家冶炼厂每年可以提炼出五十万吨成品铝坯,而且这还是第一期,接下来还有第二期,第三期,未来这里将建成年产超过两百万吨的超大型冶炼厂。

蹲下身子,摸着这些还带着微热的铝坯,望着在身后那些人眼中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银灿灿就像一堆银子般的铝坯,所有人都激动地脸色膛红,但只有李默知道,这些还只是半成品,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金属材料才能改变它们的质地,成为真正可以使用的工业材料。

很快,这些铝锭就会变成一台台发动机,那个时候。。。。。。,哥萨克骑兵?

哼,少爷割死你







舰船篇三零零老子为啥摊不上这种好事呢?

三零零老子为啥摊不上这种好事呢?

PS:最后一天月票翻倍河马扭动肥躯,呼唤

…………

…………

窗外小雨兮兮,扑打在枣树上滴答作响。

书房内,一盏油灯忽明忽暗,两道身影对面而坐,坦诚对视。

“李先生,恕我直言,欧洲的君主立宪成功,那是因为各国都有极深的君主传统,无论是英国皇室,还是其他国家,短辄一两百年,长则近千年,底蕴非是你今日白手能比,而且各国独立思潮早已非昔比,你又何必真要当这个皇帝呢?”

李默摇摇头:“孙先生您只看到了底蕴和历史,却没注意到我们的传统,东方大地千百年来皆为帝王统治,普通百姓只知道头顶上有个皇帝,若是忽然告诉他们,皇帝没有了,恐怕第一个印象不是高兴,而是没了做主的人,再也无处声冤。”

“历朝历代交错之事,天下总不免大乱,百姓苦受欺凌,都是因为缺少一个做主的人”

“李默不才,先生面前也不想隐瞒私心,所以我还只坚持建君之道,立宪为本,有限的**虽可能滋生这般那般的问题,但这也是避免华夏大地再次分裂的最佳办法。”

“朝代更迭的阵痛都是难免的,既然美国法国能共和为何我泱泱华夏不能走出哪一步呢?”孙先生瞪着李默,有些激动。

“先生,我们来玩个游戏。”

李默微微一笑,端起面前的盛满了红枣的小碗,在对方诧异的眼神中指着碗说道:“这碗就是大清朝,而这一粒粒红枣便是督抚,巡抚,北洋,淮军,湘军,还有蒙古,满人,黎人,汉人等等,他们此刻都被拢在一只碗里,虽不能交融,但却也无法逃出。”

李默说着,将碗忽然一翻,一粒粒红枣霎时滚满了整张书桌,笑道:“先生请看,大清没了,约束红枣的力量没了,他们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孙先生眉心一跳,刚要说话,李默忽然又拦住了他,请他伸出了一只手掌,说道:“先生此刻这张大掌便是共和,您看,我把北洋放进去,淮军放进去,湘军放进去。。。。。。。。”

李默一边说,一边将一颗颗红枣小心翼翼的放在摊开的掌心中,当他说道蒙人时,已经堆满的红枣终于在加上这一颗后,缺少约束散落一地。

孙先生用力捏住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几颗红枣,眉头皱得更紧了,两眼炯炯看着李默,说道:“这就是你说的,我此刻实力不够的意思对吗?”

李默点了点头:“美国可以共和,是因为他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来自欧洲各国,信仰不同,民族不同难以调和,而且正如先生所说,那片土地上也缺乏君主的底蕴,可以说从未有过强大的君主出现,所以最佳的办法便是共和。”

“可现正在看我们,一旦失去了皇权的约束,就如同刚才撤去的大碗,即便是您的手长得再大,也还是有人会跳出来,一个跳出来便会有第二个,如果他们都是汉人也就算了,但如果蒙古,西藏,新疆这些地方都跳出来,先生认为该怎么办?”

“派大军征伐?但那需要多少力量?那些带兵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