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皇帝大喜,当即宣布立为皇太子,未来的储君,并发皇榜昭告天下。同时,信王也得到了封地,封在甘肃兰州。
可能是极为担心的缘故,天启皇帝知道他前几个孩子都早夭了,因此十分担心这个孩子也早夭。为此,天启皇帝当即下令大赦天下,把皇太子的出生当做新皇登基一样看待。
事实上,天启皇帝长期吸食鸦片,因此他的孩子肯定无法活下来的。但明朝除了邓浩楠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个道理。而魏忠贤事实上只害死了一个皇子,却被皇帝和皇后认定害死了所有皇子公主。
对此,邓浩楠只能苦笑。不过,想起给皇帝扣了绿帽子,他心中有些愧疚。
“大人,是不是开始行动?”
邓浩楠点点头,到了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妇人之仁。
“按原计划执行!”
一道彩色炮竹射向天空,大半个京城的人都看到了。
内廷总管小六子将完全无毒仙药送给天启皇帝,与此同时,唐镜嘱咐御医王明继续给皇帝服用解药。
这时,小六子总管已经假传圣旨把文武百官都叫到了外面,称唐镜和王明进献仙药给皇上。
唐镜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好点头承认。然而,就在这一刻,天启皇帝突然中毒,群臣大惊,小六子顿时下令侍卫拿下唐镜和王明,先入为主的给他们扣上了毒杀皇帝的大罪。
唐镜大惊,知道上了小六子的当。于是反咬一口,是毒药是邓浩楠送来的。一时间文武百官被整糊涂了,不知道谁说的对。
这时,御医分别取了邓浩楠的仙药和王明的仙药做检查,结果邓浩楠的仙药当然没有任何毒药在内,反而都是增补的补药。而王明的仙药却是剧毒。
结果不言而喻,文武百官都知道邓浩楠进献仙药救了皇帝的命。而唐镜就醒皇帝后,为了不逼邓浩楠造反,未敢声张,外界都以为是邓浩楠的仙药使得皇帝病好清醒。如今唐镜作茧自缚,悔之晚矣,知道上了邓浩楠的圈套,但却百口莫辩。
王明怕得要死,被侍卫一吓唬,顿时承认他的药物确实是剧毒,同时反咬是唐镜是背后主谋,结果唐镜成了谋杀皇帝的凶手。
唐镜知道自己技不如人,输给了邓浩楠,对此他只能打掉牙齿自己吞,毕竟他确实是毒杀了皇帝,只得挥剑自刎。
唐镜自刎,随后王明也在狱中上吊自杀,他们留下了很多的疑点和线索,成为后世学者争论的一个话题,大明宫廷接连两位皇帝死于仙药,两次红丸案就此成为悬案,在大明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第二次红丸案最大的受益人是邓浩楠,天启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继位,皇太后张嫣垂帘听政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天启八年八月八日,刚刚出生三天的皇太子登基,年号同治,是为同治皇帝。同治,顾名思义当然是一同治理了。满朝文武只以为是太后张嫣垂帘听政,开创大明帝国后宫执政的先河,但是却无力阻止,因为后党势力庞大,无人敢唱反调。
天启皇帝还没有来得及给同治皇帝起名字就挂了,而皇太后张嫣更是决绝钦天监给她儿子起名字,只能称呼其为同治皇帝。只有内廷坤宁宫的人知道,皇后管同治皇帝叫国兴,他流着邓家的血。
当天,邓浩楠以恭贺新皇登基为名返回北京。杨嗣昌想要阻止,但却因为有太后命令而无法拦住对方。
与此同时,邓浩楠正式宣布取得关外大捷,全歼满蒙联军二十万,并斩杀满清贼酋皇太极。
这下子顿时震惊了朝野,邓浩楠的威势瞬间猛增千丈,成为国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新皇刚刚登基,邓浩楠便取得决定性大胜。太后张嫣于是决定封锁功臣,进封邓浩楠为王。
太后垂帘听政,后党占据朝野一大半人,且都不敢得罪邓浩楠,并无异议。
由于天启皇帝生前已经批准了关于封邓浩楠为王的圣旨,内阁已经拟旨用印,此时黄立极生怕张嫣把邓浩楠的封地放在中原,于是急忙同意封王,并称先帝已经批准,封邓浩楠为辽王。
在大明,活着被封异姓王的只有邓浩楠一人。历史上明朝的异姓王也不少,但都是明亡后,南方小朝廷封的异姓王。
不过,那些异姓王都不被承认。
邓浩楠的这个辽王,严格的说就是传说中的一字并肩王。
一字并肩王,顾名思义。按照帝国时代礼仪,皇帝行走时任何官员都不能与其并肩而行,能拥有与皇帝并肩而行是一种非常高的礼遇,封授并肩王象征此人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
明朝的亲王又分“一字王”和“两字王”。“一字王”在爵位体制中仅次于皇帝。皇帝的嫡出儿子可以封一字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都封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两字王”地位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员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这一爵位,明初朱元璋的一个侄孙朱守谦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邓浩楠封辽王,一个字,地位崇高,仅次于皇帝。加上他被封太师,作为帝师,见皇帝不跪,如同皇帝父亲般礼遇,加上邓浩楠统领内阁军政大权在握,一字并肩王成为事实。
在中国,自刘邦白马盟“非刘不王”后,凡异姓封王从无好下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凡异姓王的,无不起兵造反,吴三桂造反就是典型的例子。从邓浩楠进位国公开始,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因此造反或者篡位已经成为邓浩楠唯一的出路。
邓浩楠进位辽王,但是张嫣却没有按照黄立极的意思办,没有罢免邓浩楠直隶总督的职权,反而授予邓浩楠太师的头衔,统领内阁,成为事实上的监国摄政王。
对此,黄立极等人顿时傻眼,出言力谏反对,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敢支持他。
就这样,邓浩楠顺利得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监国摄政王的位置,成为大明帝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名正言顺的上位,这一直是邓浩楠所要的。
坤宁宫内,邓浩楠迫不及待的过来看张嫣,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儿子邓国兴。
“见了皇帝怎么还不下跪?”
张嫣见邓浩楠来了,顿时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邓浩楠知道张嫣是恼他没能过来守着她生孩子,那曾经是邓浩楠答应过她的,可是形势所迫,邓浩楠两个老婆生孩子都未能够守在她们身边,对此邓浩楠感到愧疚。
“哪有老子跪儿子的?”
“你还知道啊?”张嫣嗔怪的看着他的男人,眼泪已经蒙上了眼睛。
邓浩楠急忙好生安慰,老半天才哄得张嫣舒坦了些。
“你可知道,当我突然得知皇上醒来的时候,我有多么害怕吗?”
张嫣面露惊恐之色,显然又回想起了当时的害怕情景。
“你不在我身边,我都准备好一尸两命了!”
邓浩楠可以感受到当时张嫣的恐惧心情,于是搂紧她安慰道:“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二人温存了一阵子,张嫣突然道:“对了!你得赶紧想办法!不管你是造反也好,篡位也罢,总之我和国兴不要现在的身份!”
邓浩楠点点头,道:“我会尽快安排的!慢则三五年,快则一年半载!”
“干嘛要那么久?”张嫣道:“你现在是军政大权在握,没有人能够阻止你做任何事!”
话虽如此,但邓浩楠知道现在不是篡位的时候,因为明朝皇室的力量还非常大。别看中央朝廷又穷又没人,可是地方藩王却是既有钱又有人,实力不容小觑。邓浩楠现在需要借助张嫣和同治皇帝的名头来弹压他们,一个个的剪出这些敌人才是邓浩楠即将要做的。
“放心吧!国兴根本不记事,我保证在他记事前给他身份!”
“那我呢?”
“当然你还得装几天太后,等我修理了朝中文武大臣后,你再乖乖的做相公的娇娘子!”
被邓浩楠哄着,张嫣很快便忘记了这事儿。
“王爷,入夜了,让臣妾伺候您沐浴休息好吗?”
邓浩楠一愣,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王爷。一字并肩王,仅次于皇帝的最高存在。
看着张嫣满脸的娇媚,嗲声嗲语的撒娇,邓浩楠的意志很快便被她磨灭,决定留宿皇宫庆祝一下。
二人从浴池一直温存到了张嫣的凤床上,忽然间,邓浩楠想起一件事,忙问道:“你刚刚生了孩子,身体还虚着,我差点害了你!”
张嫣先是一愣,旋即眼中闪过几分感激,扭了邓浩楠一把,娇嗔道:“还以为你忘记了呢!”
邓浩楠吃痛,正待要反驳,却见张嫣靠进他怀中,满脸幸福的道:“我现在才知道你是真的疼我!”
邓浩楠一愣,旋即咯吱她道:“原来你以前把我对你的疼爱都给打了水漂了?”
张嫣架不住邓浩楠咯吱她,急忙求饶道:“本来就是你强行占有我的!”
“又翻旧账了是不?”
邓浩楠上下其手,弄的她喘气连连,忙叫饶命投降。
邓浩楠刚一停手,张嫣立刻不饶的道:“是你自己在梦里说的,占有皇后很有成就感!你叫我怎么相信你真的的疼我,如果不是怀了你的孩子,早就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
“我说梦话?”
邓浩楠愕然的看着张嫣,见她狡黠的笑着,忽然间悟道:“原来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怀孕了!”
张嫣没回答,只是冲着他撅撅嘴,很是得意的样子。
这就是女人心啊!
邓浩楠心中一阵大汗,暗道自己走运,否则就麻烦大了。
“不行!为夫要动家法了!”
张嫣自然知道邓浩楠的家法,连忙求饶却无济于事。
很快,张嫣被邓浩楠**的浑身滚烫,满脸的酡红,娇艳欲滴的样子恨不得赶快吃掉她。
但,邓浩楠却停手了,他知道直到今天他才真正占有张嫣的心。这一刻,邓浩楠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征服感。
今夜只抱你入睡!
邓浩楠关心张嫣的身体虚弱,不忍心占有她,只是哄着她。可是张嫣却使坏的反过来折磨邓浩楠,使得邓浩楠yu火高涨却苦苦忍着。
“你这小妖精!”
邓浩楠抗议,无奈一张凤凰上,躲不开张嫣的使坏。
“忍不住就不要忍啊!”
张嫣满脸的坏笑,不断的**着邓浩楠的底线。
邓浩楠气得牙痒痒的,忽然间灵光一闪,道:“来,为夫教你一种新玩法!”
“什么玩法?”
“**!”
“**?”
邓浩楠坏笑着看着张嫣,并指引张嫣去做。
……
“讨厌,你坏死了!我不干!”
张嫣抗议了,邓浩楠只得安抚。
“你眼睁睁的看着我yu火焚身吗?很伤身体的!”
攻心为上,邓浩楠开始诱导她。
“不行!羞死人了!”
“这样才是爱相公!”
“真的?”
“当然?”
……
“是这样吗?”
“哦——对!就这样——哦——”
“好些了吗?”
“舒服!哦——再用力一些!”
“哦——”
……
……
第二天早朝,邓浩楠故技重施,直接从内廷到朝堂。
张嫣没有来,此刻正无力的酣睡在她的凤床上。张嫣不来上朝,那就只有邓浩楠一人说的算了。
“王爷驾到!”
太监扯着嗓子喊着,一声接着一声的延传下去,直到半个紫禁城都听到为止。
“太后懿旨,辽王乃国之柱石。同治朝刚经战乱,百废待兴,然幼帝少不更事,急需辽王出来掌控大局。从即日起,由辽王监国摄政,打理朝政,诸位臣工悉心辅佐,不得有误!”
朝堂上,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