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就是为了讨好威廉二世,也的摆出一副地域修罗的姿态来。

虽然现在德国与中国人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外界看来,双方甚至已经好到了可以穿着一条裤子的境界,但是在威廉二世看来,他还是很看不起中国人的。

即便是花费巨大的代价得到了中国人的坦克技术,尽管他对于这台坦克也很是满意,但是为了心中的那丝执念,他宁可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新的坦克,也不愿看着德国每年生产出数千台中国人的坦克。

国家利益,并不能影响到威廉二世的个人喜好,这是无需置疑的。

“我的将军,如果我们有三千台坦克,那么你觉得,我们是否应该起一场新的战争?从而彻底的统治整个欧洲?”威廉二世似乎是来了脾气,在指示完了克虏伯之后,又转头看向了他的侍从军官出身,如今已经是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

小毛奇的叔叔是大名鼎鼎的大毛奇,也就是历史上的毛奇,毛奇在德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甚至整个德国的统一,就离不开毛奇的努力。而小毛奇性格偏软,又是名将之后,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所以并不出色的小毛奇,在官运方面却远远的出了其他许多的优秀将领。

“陛下,贸然挑起战争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其他各国对我们加紧封锁,所以,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的积攒实力,拖延战争爆的时间。”小毛奇谨慎的回答道。

性格偏软,也就意味着在许多事情当中,他不可能像一名优秀的指挥官那样能够及时的做出决定,而现在的回答,也正好印证了他性格偏软的弱点,在小毛奇的意识里,欧洲其他国家并没有表现出战争的姿态,那么他们德国也就不应虎视眈眈的去挑起战争。

“那么如果战争已经爆,你认为拥有三千台坦克的我军,能否统治整个欧洲?”威廉二世态度稍稍冷淡了一些,这个小毛奇什么地方都好,听话又老实,就是太木讷了一些,根本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附和自己。

简直跟刚刚被丢进冷宫的兴登堡没什么区别,不过一想起兴登堡,威廉二世就恨的牙痒痒,丫的竟然敢指挥着第四军击败自己指挥的部队,让威廉二世颜面扫地。

“如果我们有三千台坦克,而敌军又没有的话,那么我们一定能够统治欧洲,甚至还能打到亚洲。”小毛奇紧跟着说道,要是这时候还不明白威廉二世的意思,那他可就真的可以请辞回家了。

“恩。”威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结果虽然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勉强也能够接受,这也让威廉二世对小毛奇的不满情绪稍稍放缓了一些,“参谋部要做一套完整的计划出来。”

威廉二世带着无限的风光离开了试验场,对于这次的试验他很满意,也得到了不错的结果,虽然中间有那么一丝小插曲,但也无伤大雅,至此,威廉二世的心中又有了一个庞大而又宏伟的计划,统治整个欧洲,彻底的将英法两国踩在脚底下,甚至是统治整个世界,让日耳曼民族成为这个世界上的高等民族。

威廉二世的想法虽然没有错,每一个国家的领袖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很显然,在各自的实力以及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威廉二世显然没有考虑到太多的问题。

德国前些年战胜了法国,基本上已经称霸了欧洲大6,这也让威廉二世的自信心极具的膨胀了起来,认为整个世界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

历史上的一战,德国人是怎么失败的?就是因为战争前期准备不足,导致后期各种资源跟不上而失败的。而这一世虽然有了中国这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但是威廉二世显然没将其放在心上,当然了,王思锐也并不会在意,他的目的也正是加推进欧洲战争的爆,让世界大战来的更早一些,这样中国就有机会趁机浑水摸鱼了。

453:祸水东引

就在欧洲各国开始紧密备战的时候,在欧洲各国的民间,关于****论的舆论瞬间引导了整个欧洲的舆论,各国媒体纷纷大力报道关于中国人崛起的事情,而所列出的数据也是有板有眼的,丝毫让人察觉不到任何的问题。

而最先报道这件事情的,是一家位于法国的小媒体,他们列举了中华帝国在中日第二次东北战争,中日第三次朝鲜战争,以及中俄战争为例,通过三场战争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其中第二次中日东北战争中主要列举的例子是关于中华帝国皇家6军的军事体制以及军队的战争素质,而在当时,他们的装备只比日本人先进一点,除了比日本人拥有更多的机枪以外,其他的地方似乎并不占据优势,如果非要再找个优势的话,那就是地理优势,毕竟他们是主场作战。

而这一战日本人损失了将近一个师团的兵力,两个半日军师团,一个朝鲜师团在东北地区被瞬间击溃,死伤一片,而中国人的损失其实也并不算小,但是将两国的伤亡数据拿出来对比的话,又会现其实他们的伤亡相比较于日本,那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然后是第三次中日朝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的军事装备革新换代的并不多,只是增强了部分部队的火力,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却打出了要比上一次战争中更优秀的战果。

如果说上一次日本人还能拼了老命的逃回朝鲜的话,那么这一次,他们是无路可逃,如果不是最后由海军出面帮助他们稳定了阵地,怕是日本人将会被中国人直接给赶下海。

两次战争的装备什么的差别并不大,所以这家法国媒体也没有着重报道前两次的战争,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中俄战争。

中俄战争距离朝鲜战争要晚三年半左右的时间,这也给中国人留下了更多的准备时间,而这一次,中国人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不仅大举革新了步兵装备,甚至还组建了全新的装甲兵种,而在这种全新的军事体系的打击之下,三十万俄军瞬间覆灭,虽然前前后后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干掉三十万俄军,用瞬间覆灭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

而报道的最下方,是一份数据对比表格,主要分为三个方块,第一个列举了中日第二次东北战争时期中国人的装备,第二个是第三次中日朝鲜战争的装备对比,这个时候装备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在表格关于机枪的项目后面,特别标注了数量至少翻倍的字样。

而第三个则是中俄战争的装备情况,这家法国媒体的情报渠道似乎很强大,他们几乎能够拿到所有关于中国皇家6军的装备名单,甚至是部分装备的具体数据。

而第三个表格中明显的复杂了许多,装备的名称也是五花八样,但是当你了解过之后,一定会为此而感叹,这样的军备装备,即便是放在欧洲,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抵挡他们。

这一时期步兵的装备主要是从日本人的三零式步枪全面的转变为了毛瑟式步枪改进版,这家法国媒体称之为毛瑟9a型步枪,单兵手雷,刺刀,这是普通士兵的制式装备,后面还有3式自动步枪,这是专门配备给班长的武器,三十弹夹,可在五秒内打光整个弹夹,法国媒体还特意开了个玩笑,说如果给它配备一条三百的弹链,那么它将会是一挺恐怖的机枪。

然后就是毛瑟手枪,迫击炮,马克沁重机枪等等,最后特别标注了野猪坦克,重十一吨,拥有极快的移动度,75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以及任何步兵装备,都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威胁,俄国人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战场上投入了近千台坦克,他们毫无顾忌,不管枪林弹雨,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冲破了俄军的防线,俄军甚至为此而感到绝望,往往前边败退之后,下一道防线还没有准备好,他们的坦克就又一次的出现在了俄国人的阵地前面。

这家媒体报道的很详细,尽管他只是一家小媒体,读者的数量也并不多,但还是很快的便引起了欧洲主流媒体的注意,纷纷在第二天的头版头条转载了这篇报道。

于是,整个欧洲忽然间轰动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过,几年前还被他们随意拿捏的中国人,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然崛起?而这个时候,一些媒体开始加入了****论的色彩,甚至提及到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这下整个欧洲可算是炸了锅。

而本就没有阻拦之意的法国人,这下可算是如了愿,几乎火的通过了对俄战争支援的提案,提案中包括了对俄支援三十万支步枪,五千门火炮,以及各种物资弹药数之不尽。

英国人虽然没有打算直接参与进去,加上布尔战争的影响还没有彻底的消除,国内的反战声音还是很大的,但是英国高层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甚至不惜派遣远东海军舰队在远东地区配合俄国给中国方面施加压力。

而美国人这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三巨头会议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已经抵达印度,正打算震慑日本的大白舰队也临时接到了命令,他们要在访问日本之前,先访问中国的广州,上海和天津三座城市。

但是当访问的公函往中国的时候,却被王思锐直接拒绝了访问请求,并且只允许美国人访问上海,大白舰队的目的不言而喻,王思锐心里很是清楚,但是也不好拒绝美国的请求,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将影响控制到最小。

广州就不用说了,那里的局势虽然也在控制之中,但是相比较于北方地区,中华帝国控制的时间还是太短,容易引起恐慌。天津就更加没有理由让他们访问了,万一要是恰巧现了羊头湾里的秘密,该找谁说理去?访问上海虽说影响也不小,但起码没有其他两地影响那么大,到时候让第二舰队陪着就是了,虽然第二舰队的整体实力不如大白舰队,但起码也能向民众表达一种态度。

见祸水东引计策成功之后,威廉二世开始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先是下令德国6军秘密的扩充至一百万,并同时组建五个装甲师,这五个装甲师要先行训练,确保坦克抵达部队之后,半年内能够形成战斗力。随后又下令德国海军加大无畏舰的建造力度,另一个,则是秘密的从奥匈帝国购入更多的石油。

没错,这一切的舆论,都是德国人在背后搞的鬼,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世界将注意力放在远东,让英法美等国被迫的去支持俄国,尽最大可能的消耗掉他们的战争潜力,让他们跟中国人在俄国的领土上拼个你死我活。

然后趁着各国转移视线的同时,德国开始加紧秘密的备战扩军,争取在中俄战争结束之前完成整军备战。

而到那时候,就算是英法两国反应过来了,怕是也为时已晚,想要再去追赶德国的脚步,就已经来不及了,到时候,岂不是只能任由德国去碾压?

德国人打了一手的好算盘,而且还惊奇的成功了,一时间,在国际舆论上面,中国人承担了巨大了压力,甚至将原本应当属于德国人的压力也承担了下来。

而英法美等国则是一边秘密的准备着支持俄国,一边出面协调停战,不过这个倒是有些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当初就是英法等国提出的要让中国人北上开战的,现在战争打了半年,他们却想让战争停下来。

而另一方面,在这场国际的交锋中,最得意的当属日本人,英国人同意了帮助日本建造两艘改进型的无畏舰用来抗衡中国海军的威胁,并且在价格方面也要比预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