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任命为帝国6军指挥学院的院长的打算。
而这三个人也成为了当届学生的楷模,并且被后来进入军校的学生们当作偶像来看待。
“好,那就来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的计划是在台南与高雄之间的地方进行登6,根据前期的情报调查显示,这一代的防御力量并不大,目前日本6军主要兵力已经全部被我们吸引到了嘉义至新竹一代,但是对于这里日军也并没有放弃,他们抓捕了大量的台湾当地百姓参与防事的修建,并且强征了不少的台湾人加入军队,根据目前的情报显示,这一代大约驻守着一个联队的日军,以及大约三千台湾军。
防御力量主要以日军为主,在登6场的后方,有两座炮台,但是位于平原之处,加上日本近几年状况不佳,所以岸防炮这里只有两到四门大约2oo以上口径岸炮,这些岸炮希望海军能够尽早的解决掉,另外就是尽可能的提供压制火力,帮助部队登6。因为我们在登6之后需要在那里驻守至少四十八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在登6的时候阵亡太多,会很难完成任务的。”卢全说道。
这套登6方案是由蒋百里设计的,甚至此战的整个登6方案全部出自蒋百里之手,在他的设想中,此战将会开辟两个登6场,一个就是台南与高雄之间的这座登6场,这里是必须要成功的,而且这里也将会是6战队第二零四师的登6场,第一旅只不过是个先头部队而已。
然后,二零四师的任务就是守住这里,扩大登6场范围,为后续的6军部队提供一个安全的登6场地,等到6军在这里登6了至少两个师的部队之后,那么他们的作战任务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当然,这个只是理论上的完成,事实上在台湾日军没有被消灭完之前,登6台湾的部队压根就不存在完成任务这一说。
在两个6军师成功登6之后,二零四师将会由主攻的身份转变为辅助,主攻的任务将会交给新登6的两个6军师,虽然6战队也属于6军,但是他们最近八个月的训练重点在于登6,6战只是简单的练习一下而已。
除了这里之外,另一处登6场暂时未定,那里会由第二军的二零五师,二零六师,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同时登6,当然,两个不同的登6场全部都是佯攻,就是吸引日军注意力的。然后由二零七师在台中进行登6,之所以说登6场不定,那是因为真的不定,具体的地点,需要根据目标区域内的防御兵力来决定的,总之就是这三个师只要有一个师确定了防御兵力不足,那么这个方向就会转变为主攻方向,一旦确定登6成功,其他的两个6战师将会全部从这里登6,然后开辟登6场,掩护6军登6。
声东击西,南北呼应,这就是蒋百里设计的登6方案,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却又完全相同的方案,事实上一点也不矛盾。
“没问题,只要对方火炮敢露头,我们就会迅的干掉他们。”吕伯韬点了点头,虽然对付岸炮很难,但是日本人因为是临时赶出来的阵地,所以防御能力肯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虽然战列舰不在这里,但是巡洋舰上可是配备了五门2o3毫米主炮的,对付日本人的岸炮不还是手到擒来?
随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大约三个小时之后,两人这才通过军舰的无线电系统跟运兵舰那边进行了联络,并且将各部队的长官喊了过来,逐一的分配任务,等任务分完之后,时间差不多也已经到了下午两三点钟,然后所有人都返回了各自的船只,然后开始强制性的休息。
接下来在登6之后,他们有可能在两天,甚至三天内都无法休息,虽然在海上休息并不怎么舒适,但好歹现在还是安全的,是可以静下心来休息的,怎么说也要比登6以后休息要强的多。
编队就这么静悄悄的朝着台湾行驶着,因为日本联合舰队已经被击败,原本支援台湾的三个师团也折损在了琉球港外,现在军舰已经返回了日本本土,生还的日本6军则被迫的留在了琉球,且毫无战斗力,所以台湾的日军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失去了海防。他们期盼已久的海军并没有出现,而直到现在,驻台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还不知道联合舰队已经战败,而他的6军也已经沉戟大海的消息。8
541:登陆湾湾
191o年,5月1日,清晨六点三十四分,航行了二十五个小时的舰队,终于是抵达了高雄与台南中间的预定登6场,此时天刚刚亮,地面上不少的日军正在吃着早餐,台湾军人则是两眼可怜兮兮的看着日军,然后在看看自己碗中的早餐,一个犹如是山珍海味,另一个却犹如糟糠一般的难以下咽。
海面上渐渐的出现了一缕缕的黑色烟雾,是从西边方向赶来的,负责驻守这里的日军第七十一联队的官兵在见到这一幕之后也不由的松了口气,迟到了几天的援军终于是来了。早在一周之前,他们就接到了上面的消息,过几天会有一个联队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抵达他们这里。
所以这里的日军倒是误将海面上的这支舰队当作是他们的援军,不过紧接着,日军却现了问题,如果是他们的援军的话,那么不是应该从东北方向过来的吗?怎么会从西边过来?正西的方向对应的是香港,是中华帝国本土。
第七十一联队联队长松山大茂大佐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舰队出现的方向好像很情报不一样啊?难道是舰队偏航了?这个好像也不太可能,舰队先抵达的应该是基隆方向,然后顺着台湾大6架南下过来的,如果在抵达基隆之前还有可能会偏航,可是既然已经抵达了台湾,那么就绝对没有偏航的可能性。
难道是敌军?松山大茂不由的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的召集部队进入阵地准备作战,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援军,起码该做的准备要做好,如果真的是敌军的话,那样他们也不会被打的措手不及,虽然已经措手不及了。
海面上,致远舰的瞭望塔上,透过四倍望远镜,瞭望兵可以隐约的看到地面上的日军正在匆忙的进入防御阵地,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依旧没有看到日军的岸炮阵地在哪里?
而舰队也基本上抵达了最后的区域,在这个位置如果日军岸炮依旧没有暴露的话,运兵舰是无法继续前进的,因为他们若是挨上一炮的话,下场可是会很糟糕的。
舰队整体停了下来,只留下了两艘护卫舰继续保护着舰队,巡洋舰和驱逐舰将各自携带的大约十艘登6艇放在了海面上,然后便开足了马力朝着岸边驶去,他们要先进入战场,然后引诱日军岸炮开火,然后摧毁他们,为6战队的登6扫清障碍。
一般而言,岸炮大多数是埋设在地下的,上面只留一个炮管和部分炮身,防御什么的可是极其强悍的,一门永备的岸炮阵地,单单只是依靠巡洋舰的火力还是有些难以对付的。再加上军舰对上岸炮本就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在没有现岸炮之前,是没有人敢贸然进攻的。
而对面的岸炮却并不是永备工事,因为时间关系,加上材料的紧缺,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材料去修建永备工事,在加上地形的限制,所以他们的岸炮只是在地上挖掘出一个深坑作为炮位,然后由炮长站在上面观察目标指挥射击。
这样岸炮无论是射界还是其他的什么,都不占据任何的优势,再加上这几门岸炮其实就是6军炮,而且还是以前清军留下来的,临时被拉来充当岸炮的,威力和射程,精准度什么的都是个问题。
以致远号巡洋舰为的三艘军舰组成的编队浩浩荡荡的朝着岸边驶去,虽然看不到岸边的岸炮阵地,但是步兵的防御战壕确是能够看到的,隐隐的甚至能够看到里面正在移动的6军士兵。
而舰炮对付起这些步兵来说可是毫无压力的,在离开舰队的那一刻,舰炮便开始朝着岸边的日军泄着自己的不满。不时的能够看到岸边躲藏在战壕内的日军被炸飞上天空,到处都是爆炸声,到处都是被摧毁的战壕。
就在舰队去跟岸边的日军挑逗的同时,十四艘登6艇开始靠上了那些运输船,虽说这里并不是最终的登6地点,但是在前面的军舰没有彻底的解决那些岸炮之前,这些运兵舰是不会继续前进的,而这些登6艇是需要在这个时候准备好的,然后只等前面军舰的信号传来,便可以开足马力的朝着前方登6场驶去。
登6艇的排水量只有二十吨,使用的是两台从坦克上退役下来的动机,满载航十一节,最大载人三十余人或三吨物资。
基本上一艘登6艇可以一次性投送三个班的战士登6,而十四艘登6艇一次性可以投送四十二个班,五百人的部队登6。而按照目前舰队与岸边的距离,在排除掉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登6艇一来一回,需要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这个距离,如果舰队无法前移的话,一个小时他们只能投送一千军队上岸,而岸上却拥有近万名敌人在防守,虽说那些台湾军人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己方若是只有五百人去抵抗对方那么多人半个小时的攻击,身上的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没办法,登6艇数量有限,加上这里并不是主要的登6场,主力部队将会在北边进行登6,那里登6部队的规模是这里的数十倍之多,所以这里自然不可能配备太多的登6艇,十四艘登6艇其实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目前中华帝国一共有登6艇三百余艘,但是此次分配到台湾这边的登6艇只有一百二十艘,余下的将近二百艘登6艇被分配到了北边,即将登6日本本土的那里。
登6艇靠上运兵舰之后,运兵舰上被放下了一张大网,下方带着一些绳子,运兵舰上的官兵迅的将绳子系在登6艇上面,等绳子全部固定好之后,上面的6战队士兵这才顺着这张大网一点点的移动了下来。
陈鹏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最早隶属于第三集团军,后来被编入第一集团军,并且参与了后期的中俄战争,因为老家在海边,所以从小比较熟悉水性,中俄战争结束之后,他被抽调了回来,加入了新组建的6战队。
因为有着强大的臂力以及出色的射击能力,所以陈鹏在来到6战队之后,他的武器也被更换成为了o3式自动步枪,负责承担班组火力支援任务。
6战队与步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6战队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会水,他们的训练场也是在海边,日常训练就是负重游泳,从岸边游两公里,然后在游回来,6地上的战争基本上已经从他们这里淘汰了出去,更多的是滩头作战。
因为作战任务的不同,所以6战队在火力配置方面也要有所不同,跟6军经典的一快一准十稳的装备配置不同的是,6战队的装备配置是两快一准九稳。两快既是两支o3式自动步枪,一准则是一支狙击步枪,九稳则是九支毛瑟1898a步枪。
除了狙击手可以自己选择是配备四枚手雷还是六枚手雷以外,其余所有人的标配是六枚手雷,步枪两百颗子弹,自动步枪配备四个弹夹,另外配备两百颗子弹,这两百颗子弹是散装的,分散在四个子弹盒中,两个挂在腰间,两个只放于战术背心中,一共是三百二十颗子弹。
但是在战争中,自动步枪手基本上都会选择多带一些子弹,因为o3式自动步枪实在是太耗费子弹了,三百二十颗子弹根本就不够打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自动步枪手会选择自己携带三百七十颗子弹,然后在拿三百颗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