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如此,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说辞,真正的原因是不好绕过汗王府。

即便由朝廷册封郡王世子,由皇上赐婚,也得由新汗王的谢恩折子走个过场,面上才好看。

不过,三公主年纪确实不大,同天慧同岁,过年才十四。。。。

户部衙门,小曹官署。

听了蒋坚的话,小曹低声诧异道:“停了浙江乡试、会试?”

怨不得他震惊,天下的文人,半数出自江南,江南的文人又半数出自浙江。因江南的乡试出现舞弊事端,陷进去多少官员?朝廷对江南士子始终以安抚为主。

江南士林稳,人心才稳。

为了弥合当年八旗南下时候聚集地血仇,开国80多年来,朝廷对江南始终是加恩。

如今皇上仅仅因厌弃了二个汗官,就迁怒与这二个官员籍贯所在地浙江,这也太儿戏了。

其中汪景琪早在年羹尧伏诛7日后,就被处斩,脑袋至今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上。他不仅自身获罪,妻儿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兄弟叔侄辈流放宁古塔,9族凡在官的都革职,交原籍地方官管束。

说起来,已经是早已完结的旧案。

另外一个礼部侍郎查嗣庭,则是因为担任今科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不当,被视为“诽谤皇上”

这件事,到不是历史流传的维民所止,因“维止”二字是去了头,雍正才问罪。

而是因为他出道四道题中,前面出现正字,后边出现止字,正和汪景琪《历代年号论》中“一止之象”的说法,所以被人弹劾。

如今不仅查嗣庭罢官入狱,海宁查家也被清查。

海宁查家,执掌江南士林牛耳,至康熙末年,更是人才辈出,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查嗣庭兄弟四人,都是进士出身,子侄辈中,也有三人科举出仕。除了长房兄长查慎行告老,带着子孙在海宁耕传家外,查家剩下三房都在京中。

小曹对这个查家,颇为关注,因为后世鼎鼎大名的金庸金老爷子,就是海宁查家子孙。

因曹家早年久居江南的缘故,曹寅生前同查家族长查慎行私交颇深。随着查慎行隐退,曹寅病故,二家关系才淡了下来。

小曹毕竟只是普通人,对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知晓的也并不清楚,因此并没有将海宁查家同文字狱联系起来。

直到现在,查嗣庭的案子出来,小曹同志才猛然想起来这一茬来。

蒋坚带来几分担忧,低声道:“浙江士林要大乱,李抚台处境堪忧。。。会不会牵连到二老爷。。。”

这一点,小曹倒是不担心。

毕竟曹颂是江宁总兵,辖地在江苏,李卫那边,也是有惊无险,说不定这正是他升总督的契机。

“李卫简在帝心,位置稳当,他既稳当,老二那边也出不了大纰漏。江南士林乱不了,非磷不必太过担心。”

见小曹说得笃定,蒋坚不由好奇问道:“早年因科举舞弊之事,江南士林都闹腾的不行,科举营私舞弊,坏了他们的出头之路,众人自然不平,现在这条路彻底断了,他们怕是闹得更凶,大人怎么还说乱不了?”

小曹挑了挑嘴角,带来几分讥讽道:“文人无骨,最少见风使舵。圣祖ye是仁君,又重名声,江南士子就跟那会哭的孩子似的,闹腾一场,总有二块糖吃。今上会给他们糖么。。。。”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道义与人心

落衙回来,刚进曹府大门,曹颙就见曹项在影壁前打转转。

看到曹颙,他带了几分激动:“大哥……”

见他穿着补服,面带急切,全无平日里的稳重,曹颙不由纳罕:“四弟,这是有事寻我?”

曹项使劲点点头,却是四下里望了望,欲言又止。

曹颙见状,心里有数,带着曹项去了书房。

将书房侍候的小厮打发下去,曹颙道:“到底什么事儿,这般急火燎的?”

曹项道:“大哥,查学士阖家被抓进了刑部大牢……”

“查学士?”曹颙跟着念了一遍,想起这指的是查嗣庭的二哥,已经致仕的侍讲学士查嗣瑮。

曹颙的神情不由郑重起来,看着曹项道:“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四弟如此关切,莫非同查学士有旧?

两人既都是翰林官,加上祖上有旧,有些交情也正常。

曹项满脸至诚道:“当年小弟初入翰林时,曾得查学士教导。这几年查学士虽致仕,其子翰林院修撰查基是小弟同年,这两年又同在翰林院为官,引为至交。小弟常往查家,得查学士教导许多。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

曹颙闻言,面色添了几分凝重。

他并不知查嗣庭案会牵扯进多少查家人去,可对于“文字案”三字却觉得心惊。

汪景琪案只是他自己身亡,妻儿为奴,兄弟叔侄流放宁古塔。

查家的案子,即便他不知道详情,却也晓得不会比汪家的案子小。

查家就是这四字的源头,这四字又被看成是雍正去头,这已经悖逆不道大罪,可以凌迟处死,诛九族了。

见曹颙沉默不语,曹项咬了咬牙,道:“大哥,查学士年过古稀,老弱不堪,如今又是数九天气……小弟,小弟……”

他心中挣扎的厉害,为了老师教导之恩,为了好友之义,他本该得了消息后,立时带了银钱,往刑部大牢疏通,让老师与好友日子好过些,然后再图其他。

可是当他匆匆回府取了银票,反身踏出东府大门时,他的脚步却踌躇下来。

查家之案,既是累及亲族,那就不会是小案。

倾族之祸!

曹项想着前去年倒了的汪氏家族,还是带了几分犹疑,所以才来西府寻堂兄拿主意。

这会儿功夫,曹颙已经思量清楚,道:“四弟,关心则乱。现下查家的案子才开始审,即便查家亲族关进刑部大牢,在案情没决断前,刑部那边也不敢随意糟践人。”

“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这已经成老话,随着查家子孙辈渐渐长大,这进士的人数,已经增至十来人。

剩下年长的子侄,也都有了功名;幼龄之子,也是记事起便手不释卷。

除非真是灭族之罪,否则查家就算眼前受重挫,只要种子不断,就有复兴之日。

曹项听了堂兄的话,长吁了口气,神色有些讪讪,道:“小弟真是怯懦之人,事到如今,顾忌重重,失了一个义字……”

曹颙摆摆手,道:“无需自责,为人要有担当,可以为恩师忧虑,为好友挂心,却不好没脑子的鲁莽行事……查嗣庭案,有谤君之嫌,还牵扯皇上忌惮的结党之事,岂是能随意参合的?”

曹项面色灰败,喃喃道:“那就什么也不做?”

曹颙摇了摇,道:“现下虽不是雪中送炭的时候,‘炭火’却可以预备着。这个案子下来,不会比汪景琪案轻,多是要流的。如今案子刚开始,宫里、朝廷上都看着,只为了心安,将自己搭进去,与助人无益;还不若静待时机,等结案后,再伸出援手。”

曹项肃容听了,躬身道:“大哥教导的是,小弟知道当如何做了。”

对于年迈的查嗣瑮来说,千里流放比牢狱之灾更凶险的多。

药,银子,流放地的打点照应,一个也不能少。

“若是银钱不凑手,就来这边取。补品药丸什么的,可以去同仁堂。”曹颙道。

曹项忙道:“银钱还够,弟弟手上还有些银钱。倒是补品药丸,得让乐家多预备些。”

将到饭时,与堂兄说完正事,曹项拿定主意,便没有再久留,先回东府去了。

曹颙同查家人关系不深,不能像曹项那样感同身受。不过,看着堂弟稳下心神,他就跟着松了口气。

自从中午同蒋坚提及查家之事,曹颙就隐隐有一种预感。

查家的案子,不只是文字犯忌,也不单单是查家曾党附隆科多,还有其他的东西在里面。

更像是李绂与田文镜互相攻讦案的后续。

雍正开始打击汉官与士林。

这些人,是对雍正新政反应最强烈的人。

曹颙可不想堂弟这个时候鲁莽,参合到此事中。

进了内院,曹颙照例,先到兰院给母亲请安。

李氏却不在,只有长生与天宝叔侄两个在上房。

外间的炕桌上,摆着笔墨与描红册子,长生正手把手地教天宝描红。

见曹颙进来,叔侄两个都站起身来。

“老太太呢?”曹颙有些好奇,问道。

“老祖病了,老太太去了老祖院子。”长生说道。

“请了太医来没有,太医怎么说?”曹颙闻言,不由有些担心,问道。

“请了,太医说外感风邪,让好好调理。我原也在那头看外祖母,母亲的撵了我回来。”长生回道。

兄弟两个正说着话,就见有人挑了帘子进来,不是旁人,正是李氏身边的大丫鬟,名叫绣鹇的。

原来是李氏吩咐她回来传话,让长生、天宝两个不用再等他,先用晚饭。

曹颙原只当高太君是寻常感冒,听绣鹇说李氏不回来吃晚饭,才觉得不对劲。

曹颙便吩咐绣鹇安排两个孩子的晚饭,自己直接去了高氏院子。

刚走到廊下,他便隐隐地听到初瑜的声音,从西屋传出来。

高太君这院子,上房只有三间,东屋是高太君卧室,西边原是香玉的屋子,现下空着,请了几尊佛像。

有丫鬟见到曹颙,蹑手蹑脚地请安,声音也压得低低的。

曹颙见她如此做派,低声道:“老太君睡了?”

那丫鬟点头道:“刚太太亲手奉了药,吃完才歇了。”

这会儿功夫,里屋人也听到外头动静,初瑜挑了帘子出来。

她眼前红红的,低声对丈夫道:“老太太哭了一下晌了,老爷赶快劝劝。再哭下去,老太太身子也受不住。”

曹颙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看了东屋一眼,轻声道:“难道……”

初瑜点点头,轻声道:“太医说是老病,让预备大事,说……怕是不好,就年前年后……”

曹颙的脚步有些发沉,慢慢地进了西屋。

李氏在炕边坐着,眼睛已经红肿不堪,脸上都是泪渍。

“母亲……”千万句安慰的话,说不出口,曹颙走到母亲身边,也觉得鼻子酸涩。

高太君早年性子虽有些各色,为人处事刻板生硬,可这些年随着年纪渐长,变得越发慈爱。

曹颙心里,即便不能将她当成孙太君那般敬爱,也生出几分祖孙之情。

见了儿子,李氏如见救生草一般,扯了曹颙的袖子,哭着说道:“我儿,今儿请了庸医,说了混话,我是不信的。你外祖母病了,咱们再请个好太医过府来瞧瞧?”

“好,儿子这就使人吩咐张义拿儿子的名帖去请太医。”曹颙点头道。

别说请一个太医,就是请个三、五个,只要母亲心里能舒坦些,只要高太君那边还有一线生机,曹颙都不嫌麻烦。

李氏闻言,却是泪如泉涌,摇摇头,道:“还是算了。”

见她这就改变主意,曹颙不解,望向旁边侍立的妻子,就听她低声解释道:“除了陈太医,下午又前后请了两个太医过来……”

说到底,高太君就是老了。

从清苑回京后,她就隔三差五地卧床。

等香玉回来时,晓得密太妃应允照拂这个苦命的曾侄孙子,高太君就曾对李氏说过,这辈子没什么可放不下的,可以安心去了。

“老太君是明白人,母亲如此难过,如何能瞒过老太君?要是老太君心情抑郁,说不定能速速痊愈也要耽搁下来。只有老太君心情好了,这病才能调理好。”曹颙道。

李氏连连点头,也不知听见去还是没听进去。

初瑜惦记婆婆还没用晚饭,吩咐人摆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