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雍正那爱僧分明的性子,竟然闹了这一出“高高抬起,低低落下”的把戏,真是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就连十六阿哥,私下里都忍不住同曹颙嘀咕:“莫非皇上真改吃素了?原以为除了你家小二,其他的都要掉一层皮,没想到却是这般处置。还是范时铎乖觉,偷偷地献了家产?”
反正,他是不信皇上真的宽恕范时铎,总觉得这其中有内情。
曹颙的心里,也不相信雍正真的顾念什么“勋臣之后”。
说起来,官员的荣辱兴衰,都是皇上一念之间。即便现下落在众人眼中,是皇上法外开恩,待范时铎网开一面,可谁能保准他明儿不会翻旧账?赏罚加倍。
只是皇上行事,却有些不同。
不说旁的,就说那赈济条陈上的奖赏条例,总算的制定的太宽泛,总觉得惩戒的没有减轻,可赏的有些重了。
就此事,曹颙才专门与蒋坚议过。
最后两人得出的结论是,皇上现下大权在握,地方与朝廷无一不稳,所以行事也从“苛严”转为“温抚”。
从雍正登基到现在,六年了,就没有一年太平过。
各种折腾,各种新政。
百官不能说都成惊弓之鸟,也都是跟缩脑袋的鹌鹑似的,要多乖巧也多乖巧。
即便偶尔党同伐异的举动,也都在小范围内,无人敢触犯皇权。
如今改革推广了,贪官污吏少了,户部有银钱了,皇上御下的策略变温和了,也说的过去的……
着急的只有十三阿哥。
外人看着,只是皇上御下宽松了;十三阿哥常伴御前,最是能发现皇上不仅仅是御下宽松,而且待自己也宽松了。
政务这里皇上虽依旧都抓在手中,可是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分配到十三阿哥与几个大学士名下。
皇上安置的时候,不再是子时……
而且御前也开始进绿头牌,一连半月,皇上都点了牌子……
并非是念起旧情,点妃嫔侍驾,而多是年轻的答应、常在。
皇上并不是好色的性子,现下这是做什么?
是因失子之丧,想再要个小阿哥?
皇上已经知天命之年,身子骨怎么受得了?
十三阿哥急的满嘴是泡,可到底晓得分寸,即便兄弟两个关系再好,君臣毕竟是君臣。
做兄弟的,担心兄长身体,可以劝解兄长在女色方面克制一二;可做臣子的,没有多嘴皇上宠爱后宫的道理。
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皇上受不住怎么办……
还好,他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雍正并没有伤身,反而有些“采阴补阳”的意思,看着脸色儿好了不少。
身上似乎生机焕发,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
自古以来,后宫连着前朝,皇上开始点绿头牌之事,没过多久,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不知是不是皇上“不好女色”的形象在大家心里过于深刻,没有人觉得皇上是一时有了色心,开始享受后宫;都觉得这其中有内情。
这内情是什么?
大家“顺藤摸瓜”,查到皇上的变化是在福惠阿哥薨后,都觉得找到“真相”。
皇上虽夭折了福惠阿哥,可还有四阿哥、五阿哥两个儿子,为何还临幸后宫求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四阿哥、五阿哥不合皇上的心思。
五阿哥还罢,因生性顽劣,就没见皇上怎么待见他;四阿哥……虽无储君之名,可是却被当成储君……
这个,有变动?
自打雍正元年,皇上宣布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并且将一份诏书送到“正大光明”后封存,关于储君的猜测就从没平息过。
大家猜测,人选就在四阿哥与福惠阿哥之间。
早先因年贵妃得宠,年羹尧权重,不是没有人猜过诏书上的名字是福惠。毕竟满洲习俗“子以母贵”,至于是满人血统,还是汉人血统,反而有些扯淡。毕竟从顺治帝开始,皇室的血统就不纯。
不管八旗勋贵怎么看,反正不少汉官是这样看的。
即便年家落败,年贵妃薨了,福惠阿哥为储的猜测还是没有断过。
直到四阿哥指婚富察氏,那些想要做墙头草的才算死了心。
四阿哥同福惠阿哥相比,本就在年纪上占优势,又得了有力妻族;若是皇上还要扶福惠阿哥为储,那又是一场动荡。
皇上并不糊涂,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那自然是心中默认四阿哥为储,才会给他指了这样有力的妻族,以弥补他母族单薄的不足……
既是群臣认定皇上因福惠阿哥之炀再求子,那就推翻了先前四阿哥为储的猜测。
经过一番脑补,皇上以四阿哥为幌子、实际属意福惠阿哥的“真相”,就被许多人发现。
有了定论,过程就好说明了。
铲除年羹尧,是预防外戚尾大不掉;赦免年家子孙,重新启用年希尧,是为了给福惠阿哥留人使唤……选富察氏为四阿哥妻族,谁就能保证是恩典,不是想要借由子彻底发作富察家,报复富察家早圣祖朝时的首尾两端?
四阿哥已经当差两、三年,多少有些耳目心腹,听得这些闲话,真是呕的半死。
开始还觉得这些话荒谬,一次两次听得多了,他心里也开始没底。
只是他素来有心机,晓得皇家最忌讳的是什么。
若真的鲁莽,父子失和,那只会便宜旁人?
这些闲话一出来,他就对五阿哥多了提防,生怕是五阿哥背后推波助澜,想要引得他们父子失和,以坐收渔利。
待小心观察一番,他才发现,还真的不干弘昼之事。
是早年同富察家争夺皇子嫡福晋位置的几个勋贵,因家族有适龄女儿明年选秀,始终关注着宫里动静。
原本他们想要是奔着西二所侧福晋的位置,现下因皇上的变化,开始眼界高了,奔着皇子母妃的位置来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父子合议
待看明白八旗勋贵用心,弘历心中憋闷的不行。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上已过知天命之年,即便明年秀女入宫,顺利生下小阿哥,难道就能染指储位不成?
幼主登基,主弱臣强,本就是皇家忌讳。
不过,心里虽觉得自己必是储位人选,可他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安心。
他不敢去犯忌讳拉拢朝臣,可对于自己的侍卫、昔日伴读、妻族等可以名正言顺亲近的势力,就不再吝啬热情。
结果,他发现,自己同曹家的渊源不亚于富察家。
福彭、恒生做过他的伴读,天佑现下是他的侍卫,曹佳氏是他的庶福晋,平亲王、裕亲王成了他的连襟。
恒生因守孝的缘故,除了参加曹家丧事与招待喀尔喀来使时露过两面,其他时候闭门守孝。
说来也是好笑,蒙古人是不讲究这个的,只是恒生这个汗王世子人在京城,就要“入乡随俗”。
喀尔喀虽服员辽阔,可几个汗王之间依旧彼此提防。
车臣汗与土谢图汗遣子侄进京求亲,自是瞒不过扎萨克图汗。
虽说他也晓得,天可汗既将公主不可能再指个公主到扎萨克图部,可也安排了几个年轻王子、台吉进京,不过是表明亲善朝廷的立场。
即便生在贵族之家,可蒙古人到底憨直,在那几个台吉眼中,恒生既是汗王世子,就是为了的扎萨克图之主,是他们的部落之长,他们自是真心同恒生亲近。
如此以来,进京以后,他们就经常造访郡王府。
恒生本是豪爽性情,加上骑射、摔跤功夫都出众,很快就得到众人宾服。
弘历奉命招待喀尔喀诸王子、台吉,虽说将观察的重点放在车臣汗部几个王子身上,可也不好怠慢扎萨克图部,就陪着来过两次郡王府。
看到扎萨克图部诸王子、台吉对恒生如众星捧月似的,弘历才晓得恒生的分量比想象的还要重。
他对恒生,便多了几分亲近。
因恒生守制的缘故,两人已经数月未见,就找了肃静地方闲话。
“说起来,还真是不敢巧,若不是赶上汗王妃薨,现下三公主就要下降……到了那时,你就要换称呼,叫我一声四哥……”弘历道。
恒生憨笑道:“四爷是君,蒙克是臣,到底君臣有别……”
弘历翻着白眼道:“现在晓得君臣有别了……当年你刚进宫为伴读时,我让你叫我舅舅,你还老实叫过一阵子,后来才改的口……”
恒生有些不知如何接话,只是笑。
弘历哼了两声道:“说起来,还真是便宜了你……原本从福瑞郡主那论,你要叫我声舅舅;从曹佳氏那边说起,你得称我姑父……等到三公主下降,你倒是长了一辈……”
到底在宫里历练多年,即便恒生再憨实,也察觉出弘历的有心示好,便附和着说道:“不管怎么论,四爷都是尊长就是……五姑姑生母早逝,曹家二老太爷没的又早,小时候曾由我们太太抚养……虽名为姑嫂,实际同母女无异,太太疼爱五姑母的心,并不比疼大妹妹少几分……”
虽说弘历早就听过曹颙夫妇爱女如命之类的话,可也没有怀疑恒生这番话的可信度。
一是恒生性子实在,不像是能扯谎的;二是五儿虽只带了几抬嫁进阿哥所,可都是好东西。
五儿的性子,温顺娇憨,天真少心机,怎么看都是娇养出来的。
原还担心五儿是庶出,曹家未必将五儿当回事,听了恒生这话,弘历如同三伏天吃冰西瓜似的舒坦。
是啊,五儿虽是二房庶出,可小时候却养在福瑞郡主身边,自是同长房亲近。
五儿能得皇后与母妃喜爱,也就说的过去,谁不喜欢温顺无害的小姑娘?
想着五儿含泪时的双眸与娇笑时的梨涡,弘历只觉得心中一荡……明明与自己同龄,在自己的妻妾中不算年岁小的,可因长在曹家的缘故,依旧保持了天真烂漫……
自己早时嫌她青涩稚嫩,不怎么上心,没想到她长得越来越好……
偏生又赶上曹家白事,换做其他女子,就全凭心意,哪里管的上规矩不规矩的;可五儿娇憨可爱,自己全心疼爱还来不及,哪里舍得逼她,让她为人诟病……
弘历只当自己与恒生关系亲密,如今只不过再看在五儿的面上,好上一点点而已。
恒生却是觉得不对,送走了弘历与扎萨克图部诸人后,便让人将众人带来的奶豆腐、牛肉干、毡子等收拾出一份,自己敢在晚饭之前,去了曹府。
刚好曹颙落衙回来,天佑也从宫里换班回来,恒生便同天佑一道,在九如院用了晚饭。
饭后,父子几个也没有去书房,就在上房坐了。初瑜给他们父子几个预备了茶水,自己去福源堂看望陪着婆母去了。
天佑今儿下午并没有随着弘历出宫,而是在宫里轮班。
因前些日子料理静惠丧事时,他请同僚代班,这些日子就没休沐,像随侍皇子这样的体面差事,也多让给了帮过忙的几位同僚。
曹颙这边,因恒生的缘故,对于喀尔喀来使颇为关注。
听恒生说他们下去曾去郡王府,曹颙便想到扎萨克图汗,心中不免有些担心恒生受欺负:“可是有人不恭敬?”
恒生挺着胸脯道:“父亲放心,都老实着呢……儿子还巴不得有不开眼的,甩甩拳头,松快松快……”
曹颙点点头道:“老实就好,真要有不开眼的,也别惯着……不管是王子,还是台吉,他们往后都是你的属臣……”
天佑在宫里,消息到底灵通些,道:“喀尔喀三部今年遣王子进京,是为联姻而来……二弟既是扎萨克图部未来汗王,也当让他们见识见识二弟的厉害才是……”
“大哥的意思是?”恒生疑惑道。
“那两部是冲着四公主来的,瞧着皇上的意思,既是让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