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寅放下毛巾,点了点头,道:“两个大侄子眼看就要成家,等到什么时候。两个小的也娶亲生子。二弟那边我也算是能交代了。往后啊,什么也不图,就图儿孙平安……”房。

明儿十四,就是往富察家下定地日子,所以晚饭后曹同初瑜都到这边来。曹颂、曹硕、曹项他们兄弟也在座。

“鹅笼”、“酒海”、“鱼池”什么地都已经预备好,只有如意匣这块儿,兆佳氏还没有拿定主意。

往富察家的下定日子是明日,往侍郎府下定的日子是本月二十四。各色聘礼,都是一式双份。倒是也省心。

除了“鹅笼”、“酒海”这些需要现预备的不算。其他的如“绸缎尺头”、“金银首饰”,还有合欢被、褥地里、面以及里面装的棉花。都是兆佳氏多年前就预备齐的。

早在曹颂十来岁时,她跟曹荃两个便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娶媳妇。等到家里有什么好地绸缎料子,都特意留着,寻思给儿子下聘用。

这十来年过去了,终于熬到儿子娶媳妇地时候。兆佳氏的心里,也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儿都全了。

如意匣,是聘礼中地重要物什。

除了《通书龙凤贴》同《过礼大贴》这两样,第一抬聘礼上放得就是如意匣。

旗人下大定,最重视地就是这“如意匣”了。如意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是聘礼上必不可缺的。

根据家境不同,用的如意也不同。就算是寻常百姓之家,也要用岫岩石、锦川石的如意,以全礼数。

权贵之家,多用全玉的如意;次等的,用三镶点翠或玛瑙、珊瑚镶嵌的如意。

如今,兆佳氏眼前,就摆放着两柄如意。虽说都是全玉地,但是一个是汉白玉如意,一个却是和田青玉如意。

一个名贵,一个通透,看着都不错,但是身价却相差了数倍。

曹颂是嫡长子,按理来说,自是可着这一房媳妇捡好地来。只是静惠是那个身世,次子这边聘的又是自己的亲侄女,兆佳氏心中委实有些犹豫。

两个如意匣摆在一边,兆佳氏摸了摸这边地如意,又看看那边的,就有些拿不定主意。

曹项已经入学,如今在国子监读书;曹硕这边,曹也寻了人在八旗学堂那边说了,明年正月便能入学。

兄弟几个,坐在椅子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男人家粗心,就是曹自己个儿,见兆佳氏坐在炕上挑如意,也没多想。因为那两柄如意表面上看着,都是精致的物件,瞧不出太大区别来。

初瑜坐在炕桌另一边,却是能瞧出不同来。那柄汉白玉如意的尾部,有内务府的标识,这是御赐之物。用这个做聘礼,不仅名贵,还体面。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给长媳,自是无话说。

毕竟对于一个过日子人家来说,长媳就是未来的女主人,自然聘礼要从重。

要是兆佳氏将其中的汉白玉如意给了侍郎府下聘,心中的偏颇之意则一览无余。那样地话,静惠进门后地日子怕是不好过。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曹颂同曹硕兄弟两个都是兆佳氏嫡出,但是两个媳妇,一个是她自己挑的,一个是被蒙骗着定下地,心中有所偏颇也不奇怪。

兆佳氏的选择却让初瑜有些意外,她仔细地摸索了那两柄如意,将其中汉白玉如意装了如意匣,另外一柄用绒布包好,放回原来的匣子里,喊了绿菊捧下去。

看来,就算是心中不喜,也晓得给长媳留些脸面。

初瑜心里不禁暗叹,曹颂这场折腾也不晓得是好是歹。

现下看来,兆佳氏的性子倒是柔和多了,这样下去,往后婆媳相处也能安生些。

座钟响起,已经是戌正(晚上八点)时分。

曹同初瑜见时辰不早了,便起身同兆佳氏别过,回府去了。曹颂他们三个见母亲打了哈欠,也都随着兄嫂出来,回各自院子安置不提。

忙了一天,兆佳氏也有些乏了,想要早点歇着。她伸出手去,摸了摸炕头,却是有些发烫,便对紫兰和绿菊道:“被窝铺炕梢,前面烙得慌。”

两人应了,绿菊服侍兆佳氏放下头发,去了镯子、素簪等首饰;紫兰跪在炕上,展铺盖。

兆佳氏却是烟瘾犯了,从炕桌上摸了烟锅在手上。

绿菊将首饰往梳妆盒里放好,见兆佳氏拿烟锅,忙从一边取了烟口袋,装好了烟丝,又取了火镰子点上。

兆佳氏吃了一口烟,脸上却有些阴郁,嘀咕道:“好好地一柄白玉如意,怎么就磕了?啧啧,多好的东西,真是可惜了了……”

第十卷游龙舞第四百六十五章如意(下)

下大定时,通常都是由大媒同至亲一同往女家,曹颂与静惠的亲事,请的大媒是伊都立夫妇。

幸好他是定了十六启程往口外去,也能赶上曹家往富察家下定。

按照时下规矩,过礼下定仪式都在上午举行,这就是俗话说的“早礼晚嫁妆”。

除了“鹅笼”、“酒海”这些古礼外,剩下的就是下定的什盒。什盒都是双数,寻常人家二抬、四抬,富贵之家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等。

每抬什盒都是四层,每层放两样里聘礼。

当年觉罗家用的是十六抬聘礼,已经是极体面。曹家往淳郡王府用的是三十二抬,曹是长房长子,曹家未来的家长,几个弟弟自然不能比肩。

往富察家同侍郎府预备的聘礼,都是二十四抬。

抬盒都是红漆描寂金边的,抬夫也是专门穿了红光金喜字绿袍,头上带着大绒秋帽,看着极是喜庆。

伊都立同曹两个,昨天就在衙门那边打好招呼,今天要晚些过去。他们两个骑马,伊都立之妻和初瑜俩儿乘轿子,一行人往富察家去。

队伍前面,是专门雇佣的鼓乐吹奏,沿途极是热闹。

伊都立骑在马上,转过身子,看了一眼下聘队伍,对曹道:“真没想到静惠这丫头还有这般体面,这还多借孚若同郡主之力。堂姐地下有知,心中也当宽慰。”说到最后,带着几分唏嘘。

一家人过日子。这不过是才开始罢了。

想着兆佳氏的脾气,曹实是乐观不起来。不过,静惠是个性子柔顺的,婆媳间就算有摩擦,总不至于闹得鸡飞狗跳。

以柔克刚,静惠说起来。也是贤淑贞静都占了。相处时日长了,兆佳氏若是能心结化去,就会看到这个儿媳妇的好了。

富察府这边,傅鼐同其长子昌龄在府里。除了富察本家族人外,伊尔根觉罗氏地娘家同温顺公府那边都有贺客上门。

昌龄乡试榜上有名,如今在府中读书,准备明年的会试。

温顺公府那边,晓得静惠许给了曹家,虽说没有赶着上门接姑娘过去。但是为了面子好看。曾寿也使了仆妇过去问了两遭,送来一百八十两银子,给静惠添嫁妆。

又送了五十两银子给觉罗氏,并且说了。按照抚养族中孤老之例,往后每年也是五十两银子的定例。

待曹寅进京的旨意下来,曾寿那边就有些后悔了。

曹寅为礼部侍郎、曹为太仆寺卿。未来的新姑爷也是补了侍卫,这门亲事着实要得。虽说论起出身,公府这边是开国元勋,几代来同皇家宗室嫁娶不断,要尊贵许多;但是曹家是帝王心腹,祖孙三代都是天子近臣,在朝廷上的分量可是不比公府这边差分毫。

曾寿虽说后悔,但静惠已经被接近富察府。他也不可能放下身价。非要把姑娘接过来。不过。该表示地还要表示,那边除了之前送来的银子。又帮衬送过来不少嫁妆。

静惠这边,也由姨母带着,往温顺公府给族兄族嫂请安。

不管温顺公府是不是看曹家的情分,但是祖母老有所依,也使静惠打心底感激那边。

随着吹吹打打声,曹家送聘的队伍已经到了富察家门外。

傅鼐叫人开了中门,将队伍从大门迎进来,二十四抬聘礼陈列于庭院,

初瑜与兆佳氏担当下聘的堂客,使人捧着如意匣子,被迎进内宅,曹同伊都立两个则由傅鼐亲自陪着,在客厅待茶。

傅鼐满脸是笑,能看出是真心欢喜的。

虽说富察家同曹家是姻亲,但是因早年恩怨的缘故,疏远多年。曹进京后虽说好些,但是傅鼐同曹寅两个仍是心结未解。

如今,因静惠的缘故,使得两家重新续上姻亲,这往后走动起来也便宜。

不止是中间有四阿哥的交代,就是傅鼐自己个儿,也是个热心肠地人。虽说拉不下脸来向曹寅认错,但是想起年少轻狂时地事儿,委实是自己过错太多。

伊都立同傅鼐原本关系就不错,坐在厅上,说起这门亲事,也都带着几分欢喜。曹坐在一旁,同昌龄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傅鼐手中捧着红纸折子制的《过礼大帖》,上写了“鸾音”二字,打开,内书:

谨遵

钦定协辩三元万年书

合查

乾坤二造年命不将吉期用良辰黄道周堂吉日,谨詹于康熙五十三年腊月十六日迎娶大吉。

拜谢

天地、合卺、坐帐、交、冠带,衣裳面向喜神正南,迎之大吉。

宜娶、送亲人堂客用水、木两命大吉;

宜娶、送亲人忌鼠、牛、狗三相大吉;

宜新人上下轿用酉时大吉;

宜忌产孕、孀妇,毛女不用大吉;

一路逢庙、井、孤坟,用花红毡迎之大吉。

大德望富察亲翁傅鼐老先生门下纳彩

忝眷侍教姻侄曹叩拜

婚期已定,亲事在即,傅鼐“呵呵”笑了两声,合上帖子,问曹道:“南边来信儿来,了!看样子,你父亲这是年底就能进京?”

曹俯首道:“是,姑丈,已经收到父亲家书,说是新织造委了后,便启程进京。算算时日,就在冬月底、腊月初的光景。”

“如此大善!到时候喜事也能热闹些。”傅鼐点头道。

内宅,初瑜同兆佳氏被迎进上房。先由伊尔根觉罗氏引着。将两人带到东屋。

静惠穿着新衣裳,盘腿打坐在炕上,俯首恭迎。

初瑜充作使者,满脸带笑地从如意匣中取出如意。待看到如意侧面寸长地裂痕时,她眉头不由一皱,随即舒展开。装作不留意地模样,将如意放在静惠膝上。

静惠已经是满脸羞红,俯首不敢想看。

初瑜放完如意,又将带来的百子石榴簪、如意合欢钗拿出来,给静惠插戴上。

兆佳氏站在一旁观礼,心中也是喟叹。从伊都立这边算,她是静惠地堂舅母;同曹家那边算起,她却是静惠地姨婆婆。

没有父兄庇护,虽说名义上富察家为娘家。但是到底相隔了一层。要是出嫁后受了委屈。哪里有可倾诉之地?

热闹了一番,这边置办了酒菜,同时给曹颂准备了文房四宝、糕点、果品等为回礼,就算是大定礼成。接下来就等着正式迎娶了。

十天后,相同的仪式,往侍郎府下聘。同样的二十四抬聘礼。同样的锣鼓手,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地大媒换成了傅鼐。伊都立已经往口外出差去了。

看着曹家送来的聘礼,吴雅氏心里也算是满意。在她心中,本就觉得曹硕要比哥哥稳重些,有长子之风。

不过,长幼有序。

虽都是嫡子,但是不占长。曹硕身上没有爵位。这点却是比不过曹颂的。

曹颂已经补了宫里地侍卫,曹硕不过是个监生。身上没有差事,作为丈母娘,吴雅氏有些挑剔,也是寻常。

要是输给别人家地姑娘也就罢了,偏生是已经被抄家的董鄂家地姑娘,这口气如何能咽下?

反正就这一个闺女,是她疼到心坎里的,因此吴雅氏便暗暗下定主意,要给姑娘预备份丰厚的嫁妆,定要将那边地长房媳妇比过去,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