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了这个孩子。如见了中的曹项一样。曹颂咧嘴一笑,稍后笑容却僵住。他脑子笨。后知后觉。才想到此处。

他忙将孩子送回婆怀里。竟是不忍相看。三弟经没了。要是四弟再有个万一。那他这个做兄长的。怎么对不起亡父?

想到这些。他有些不住了。转过身去。看着曹颙道:“哥咱们该如何老四……”

“稍安毋躁。再过日。巡抚衙门那边会使人过来。”曹颙回道。

听了曹颙的话。曹颂脸色一白越发难以安心。只是在绿菊面前不愿多言。省的她更加担心。

曹颙望了望窗外天色将暮。起身对绿菊道:“我同二爷先回站。有什么事。你打发人直接去站就好。”

曹项不在。绿菊身为妾室。也没有留客的权利。只能恭敬的应了。将曹颙兄弟送到门口。

待上了马。曹颂见绿菊回了院子。就迫不及待的相问:“哥。瞧着张圣佐的意思。是要剿。那老四怎么办?”曹颙瞥了他一眼。这个弟弟。心太单纯了。这巡抚衙门出来已经两日。他才想到此处。

“魏大哥有故交在河南府。已经去打探消息了。”曹颙回道。

曹颂才这想起两日没见到魏黑。讪笑了两声。道:“我就晓的。有哥哥出面。老四那边就不用惦记了。这个笨蛋。打小就叫他多练习练习拳脚。却是只知道看书。学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还要累的咱们当哥哥的跟着操……”

永宁县。山中。神垢寨。

被拉到聚义的曹项。看到正堂上供奉的那尊弥勒佛像时。不禁大了眼睛。心中惊涛骇浪。

原还以为只是地方官横征暴敛。逼迫的百姓过不去。才分而反抗。为了这个缘故。曹项就算被劫持而来。于这些人也不出怨恨。

不过。看了这尊弥勒佛像。曹项之前的怜悯之心都无影无踪。生出几分警醒。见了曹项的表情。亢氏兄弟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坐在他们兄弟下首的李一临。则是站起身来。笑着对曹项道:“曹大人。上次学生所说。大人可是想清楚?”

这个李一临身上捐了监生。也读过两本书。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却最爱文的说话。

同样是劫掠。永宁知县高式青被关押的的牢中。曹项则是只派了两个人看守。待遇截然不同。原因只是为他的官职是训导。

地方百姓眼中。识字的就是人物。秀才更是了不起。举人就是官老爷了。这训导是掌故一府学政的。算是秀才举人们的半个老师。

对于读书人。他们有着天生的敬畏。

他们想要拉曹项入伙做军师。

所以待遇向来优容,曹项生在勋爵世家。又是读的孔孟之道。“忠君爱国”四个字已经刻在骨子里。怎么会答应这个荒唐的要求?

只是。他打小就是看着嫡母的脸色长大的。最会看人脸色。这亢氏兄弟与李一临当初围永宁县衙时。手上的刀子都红。是背了人命的。曹项可不想稀里糊涂的送命。一拖延至今。

坐在首位的大寨主。就是这次起义的匪首亢珽沉着一张脸。等着曹项;他的弟弟亢垳则是冷笑一声。对李一临道:“老三。还同他墨迹什么?他是知府衙门派出来监税的狗腿子。还请他做军师。照俺说。一刀了事。祭旗才是。”

看来李也等的耐烦。收了意。道:“要曹大人想不明白。那学生也只能抱憾了。曹大人也是汉人。为何甘〃做这鞑子朝廷的官儿?现下这边正是用人之际。别说是个训导。等到大事将成。大人就是开国功臣。就是个丞相。也是有的。”

曹项听了这话。是哭笑不的。

这凭这神垢寨千八百人?还开国。还丞相。滑天下之大稽。

就算是千余人都是精兵。能扛朝廷大兵的剿杀?更不要说这千余人中。半数老幼妇孺。壮年男人不足半数。

不过是拿千余条性命。做皇帝。想到平素对自己和颜悦色的老婆婆的。拿着树枝跟自己认字的孩子们。曹项心里沉甸甸的。直觉的压得慌。

李一临说了半晌。自认为口才绝绝。但是曹项却是不开口说话。他不禁恼了。对亢氏兄弟道:“大寨主。二寨主。既是曹项不识好歹。那到底该如何处置。还请两位寨主示下。”

亢珽这边。却是有为难。这些日子。他老娘没少在他耳边念叨。就是看上了曹项。想要他做孙女婿。

亢垳这边却是一肚子气。早就看曹项不顺眼。听了李一临发问。道:“就是老三嗦。按姓高的狗官的教训法。打折了腿。扔到的牢喂老鼠。人就老实了。”

曹项闻言。神色不动。后背却是直冒冷汗。

永宁知县高式青为人有些耿介。被他们劫掠后。一口一个“乱臣贼子”。结果被生生打折了腿。关进了的牢。至今就算没死。也只剩下半条命。

李一临想了想。都“先礼后兵”既是软的不行。也就看看硬的了。

他走上前去。在亢大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亢老挑了挑眉毛。迟疑了一下。道:“来人。将这狗官下去。打五十子。”

没等曹项反应过来。经有人应声出来。拖了曹项下去。

曹项直觉的浑身酥麻。等到身上传来剧痛。他才真正体会。自己是在个匪寨。这些他之前还同情的“良;”。是手上染血的凶徒。就算他从小受嫡母歧视。不过是打一巴掌。掐一下罢了。何曾有过这般挨板子的时候?

才挨了几下。他就疼直冒冷汗。眼泪都出来了。他忙低下头。不愿自己怯懦的样子。别人看见。

当耳边数到“二十”的时候。他已经痛的受不住。想要开口求饶。不过。当他抬起头。看到堂中供奉的那尊弥勒佛像时。他又咬牙坚持住。

他是谁?他是曹家子。

就算是不受重视的庶子。享家族的恩萌。锦衣玉食活到今天。要是真教扯上关系。出任这帮乌合之众的狗头。那不仅是丢尽曹家脸面。还要累及伯父与兄弟们。

罢了。罢了。只当他曹项命薄。若是再忍耐下去。真怕自己成了开口讨饶的窝囊废。曹项慢慢闭上睛。微微张开嘴。将舌头送到两下齿间。抉择之间。想到尚未百日的儿子。与情意投的绿菊。想到京城等他出人头的的母。只觉的心如刀绞。

还没等他咬下去。听到一声怒:“住手。”

随着说话声。一个穿着半旧蓝布子的老妇寒着脸大步走了过来。她身后。跟着个长辫子少女。十六七岁的年级。皮肤有些魏黑。一双丹凤眼却是灵逼人。望向的上的曹项时。她不禁皱眉。难掩关切。

亢氏兄弟坐不住了。迎了出来。这行刑的几个|个汉。也都乖乖的收了板子。退到一边。

这个老妇人。就是氏兄弟的母亲段氏。跟着来的少女。是亢老大的女儿娇娇。娇娇原本定了娃娃亲。没想到对方十来岁就折了。因这个缘故。她背了“克夫”的名声。十里八村的无人敢说亲。

娇早年失母。跟着祖母段氏长大。是段氏的心尖子。

这一个多月来。段氏对曹项多有照顾。就是瞧他品貌端正。又是读书人。想要留他做孙:婿……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七百六十一章曹家子

段氏如何训斥。亢氏兄弟如何辩解。曹项开始还能听,后边的却是不而知。因为他晕了过去。

在晕倒前的那刻。他是暗暗庆幸的。他晓的这个老妇人对自己是善意的。也晓那个叫娇娇的少女望着己的眼神是关切的。

他是疼醒的。只觉的嘴唇干裂。因后背的疼痛呻吟出声。

他慢慢的睁开眼睛。正看到一双含着慈悲的眼睛。这里并不是他平素安身的茅屋子里也没有看着他的两个壮汉。

段氏原本手中拿了串菩提子。低声颂着经文。听到曹项的声音。才抬起头来看他。见他睁开眼睛。老人伸出手去。摸了摸曹项的额头。

“感谢佛祖菩萨。烧了两日。终于退了。要不然。是要出大事。”老人家叨着。如同关心自己子孙般。那般自亲切。

一时间。曹项由发生错觉。仿佛眼前这老妇人同记忆中祖母的影子重叠。

不过。这想只是一而过。

就算老太君生前。对孙儿们有所爱。也尽数落在长孙曹身上。

段氏望着曹项。眼圈已经红了。声问:“孩子。疼不疼?”

曹项对亢氏兄弟虽然怨恨。却不愿迁怒到眼前的老妇人。为了不让她担心。还是忍痛摇摇头。哑着嗓子道:“不疼。”

听了这一句。段氏却是越发忍不。不老泪纵横。

娇娇站在段氏身后看到祖母失态。上前一步扶了段氏的胳膊。低声道:“祖母。”

段氏颤颤悠悠的转过身去。拉着孙女的手。哭着说不出话。

曹项在炕上。见老人家这般难过。有些不安。却也不知该如何相劝。

这时。就听到娇娇低声道:“哥哥最是孝顺。就是到了地下。也是不愿母为他伤怀。”

“少耕我可怜的孙儿。”段氏慢慢的闭上眼哭声分外厉。

河南知府衙门大堂。

虽说知府是正四品。曹颙这个六掌印给事中。不过是正五品,但是背负圣命。彻查此事。所以就当然不让的做在了正位上。

他面前摆放的。是宜阳县民乱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中。两件事。是他在京城时所不知的。

第一件。那个宜阳知县张育徽是丁忧知县正值父丧只是因廷那边还没将新知县补下来。所以还在知县任上。

还有那个越狱叛乱的亢氏兄弟。被定为勾结盗匪之罪入狱的。同时入狱的还有亢的儿子亢少耕。亢家也算是宜阳大户。家中有良田百顷。耕读传家。在的方上名声颇佳。这个亢少耕是个读书人。原是在衙里做书吏。后来不知怎么查出来。是勾结盗匪的。在牢中“病故”。

亢氏兄弟。是在亢耕死后三日。才越狱叛乱的。

怕是。这才是事情真相。不过是换了个说辞。这过错就从张育徽这边。都转到了亢氏兄弟身上。从被逼无奈逃亡的太平乡绅。一下子到了对朝廷不满的暴民。什么叫刀笔杀人。曹颙也算是见识到了。

他心中叹了口气不管起因如何。事情到了这步。只望这亢氏兄弟对不起“首善之家”几个字。没有迁怒杀人的习惯。那样的话曹项的小命。应该还算安稳

李廷臣站在旁边。偷偷的抬起头来。暗暗的打量曹颙的神色。

这位和硕额驸的脸上。瞧不出喜怒。

李廷臣心中不禁后悔。为何自己不派曹项去其他的方。非要派他到永宁县。换做其他的方。也不会让乱民劫了去。

那些乱民也是。冤有头债有主。在宜阳县结下的仇怨。就攻打宜阳县。为何跑到永宁衙门?不过是欺软怕硬。因永宁县衙人手少罢了。

曹颙从怀里掏出表。看了两眼。将到午时。他站起身来。对李臣道:“李大人。巡抚衙门可有文书下来?”

李廷臣见他起身。忙跟着起身。道:“没有。若有公文。下官自然立时送到大人跟前”

曹颙点点头。看着他肥硕的身材。点了点头。道:“那李大人先忙。本官先行一步。”说到这里。指了指案上那叠文书。道:“这些本官还没看完。劳烦大人使人送到驿站那边。”

李廷臣躬着身子。忙应声应下。随后带着几分谄媚道。“明日是大人寿辰。下官备了水酒。为大人贺寿。还望大人赏脸。”

曹颙听了。心下一禀。半晌方道:“既是如此。就谢过李大人意。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到这边。不过是数日。李廷臣已经用各种眉目。送了不少“孝敬”。这次连他生辰都打听出来。看来是要送份“寿”礼。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就曹颙到这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