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阿哥闻言,双眉紧皱,眉心已经是个字,道:户部空糜,今明两年还要大动千戈。这银行之事,若是归到户部就好了。小十六阿哥听了好笑,这银行走银钱周转之地,并不是朝廷的钱袋子。要是按照十四阿哥的说法,这银行里的存款。都有朝廷拿出去花掉,那银行也该倒闭。

十七阿哥难得出来溜达一趟。看着街景,觉得心里松快许多。听着两位兄长口口声声,都是利息银钱,不由失笑,道

‘十四哥,您瞧十六哥这般做派,是不是越来越有九哥的模样?”

十四阿哥闻言,扫了十六阿哥一眼,见他腰间挂着个两寸来长的玉石算盘,道:“这是九哥增的?瞅着同九哥那个不离身的金算盘差不多。”

十六阿哥闻言,已经笑着解下算盘,给两人把玩:“是九哥赠的。瞅着也新奇,用着也便宜。九哥出京几日了,也不晓得路上如何”

十四阿哥把玩着玉石算盘,心下一动。道:十六弟在内务府当差多年,想不想到户部去?要不然给皇阿玛上个折子,调十六弟往户部去?。

十六阿哥听了,忙摆摆手,道”‘十四哥千万别地。弟弟几斤几两。自己个儿不晓得门在内务府挂个名,为皇阿玛料理料理琐事还好,国家大事就劳烦哥哥们去操心。”

十七阿哥在旁,冷眼旁观,心里有数。对于户部的掌部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心里始终提防着。他宁愿相信异母兄弟,也不愿相信同胞兄长。

若是真按照传言,十四阿哥要领兵出征,那户部没有可信的人他心里也不踏实。

兄弟几个正坐着闲话,就见赵丰躬身进来,在十六阿哥耳边禀了几句。

十六阿哥闻言,不禁变了脸色。

十四阿哥见状,问道”“是宫里的消息?二福晋有什么不妥当?”

二福晋五月底病重,至今不过是支撑时日。消息到了热河,康熙亲自下旨命太医院诊治;待晓得药石无效后,又点名后宫中几位年长的妃嫔前往探视。

虽说二福晋的太子妃册宝,在康熙五十一年二废太子时,就已经跟着销毁,但是她毕竟是康熙亲自挑出来的嫡皇子福晋。又以太子妃的身份,执掌宫务二十余年。

十六阿哥摇摇头,道:“不是二福晋,是李光地昨晚没了,刚才赵丰看到李家子弟出门报丧。”

说话间。十六阿哥不由皱眉。

先前并没有听说李光地患病的消息,看来是天寿到了。李光地年将八旬,算是高寿。只是如此一来,皇父眼前的老臣就凋零殆尽。

不知道消息传到热河,皇父心中做如何想。

两日后,热河,避暑山庄。

康熙坐在御案后,看着眼前李光地的遗折,缄默许久。他记得清楚。李光地是康熙九年的进士,至今将近五十年。

平三藩,征台湾,好像都是上辈子的事。

李光地早就乞老,是自己念旧情,每次都将折子留中,就是为了多留个老臣在身边。

四月初,圣驾出京前,李光地还颤悠悠地到御前请安。因怕他吃不得旅途劳乏之苦,才允他在京城休养。没有随扈热河。没想到,如此一来,竟成君臣诀别。

康熙拿起笔来,在礼部官员上的折子,写道:‘予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祭葬,谥文贞。

康熙撂下笔,刚想吩咐人将折子发下去,就见魏珠进来禀道:“启禀皇上,康亲王求见。”

康熙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沉声道:“宣。”

少一时,就见康亲王崇安跟着魏珠进来,他是宗人府左宗正。随扈热河”回禀的都是宗人府事务。

看着糊了白封的折子,康熙心里叹息一声,道:‘多暂没的,可有遗言?。

崇安跪禀道:‘福晋是初二亥时咽气,弥留之际,福晋曾向东北方向叩首”

康熙只觉得眼睛酸涩,那是他亲自挑选的太子妃,足以母仪天下的女子。他这个皇父是失败的吧,亲手调教的太子不堪用,亲自挑选的太子妃郁郁而终。

魏珠在旁,看到康熙脸上不正常的潮红,只觉得胆颤心惊。一日之内,收到两个丧信,就是寻常人也受不了,更不要说皇上这半年的身子骨始终不好”

京城,紫禁城,咸安宫。

正堂里一片素白,二福晋的灵据两侧,站着两列穿着孝衣的侍卫。

这是康熙早在二福晋病重后就下的旨意,命得领侍卫内大臣带着三十侍卫为二福晋穿孝。

按照礼制,亲王福晋丧,才二十侍卫穿孝。康熙虽没有恢复二福晋的太子妃尊号,但是丧仪却等同于太子妃。

曹颂身为外班侍卫,就在这次的穿孝的人选中。

虽没有见过棺木里的那个女子,但是她慈爱仁厚的美名人人称道,曹颂心里也是生出几分敬意。倘若没有二废太子风波。那这个女子就是国母。

咸安宫毕竟是废太子幽禁之所,就算操办丧事,前来守丧的不过是二阿哥名下几个年长的皇孙阿哥。

看着丧事这般冷清,曹颂感触颇深。

时也,势也,堂堂的前太子妃,死后连寻常百姓都不如。

除了后宫之中几位年长的傧妃,前来吊祭,就是外头的几位皇子福晋。不过都是上柱香就走,毕竟这里是咸安宫,不是别的地方。

四福晋在二福晋灵前上了香出宫,心里存了心事。

早年分府前,她也在阿哥所住过几年。二福晋身为嫂子,对于她也多有提点,妯娌之间相处也算融洽。

自打五月底,二福晋病重,四福晋就想着探望。但是圣旨中,只让几个年长宫妃探望,其他人没有旨意,如何能出入咸安宫。

六月里惠妃同荣妃探望完二福晋后,就曾叫四福晋进宫,转达二福晋的意思。二福晋只有一亲生女三格格。因侍疾耽搁了婚期,二福晋最惦记的就是这个女儿。还有个庶女六格格,今年十一,同三格格最是亲厚。

二福晋的意思,是想要将两个女儿托付给四福晋。

四福晋晓得这不是自己个儿能拿兰意的,回去同四阿哥提及。四阿哥因是惠妃与荣妃传话,怕其中有别的干系,就拖延下来。

毕竟在皇父眼中,二阿哥已经与二阿哥相关的事都成了禁忌。谁提谁倒雾。

加上年老多疑。就算四福晋出于好心,难保皇父不会想到其他的。

四福晋虽记在心上,但走向来柔顺,见丈夫将此事撂下,也就不好再提起。

等到二福晋身故。四福晋进咸安宫吊祭,见到神情比惚的:三格格同天真浪漫的六格格,四福晋才想起日事。

‘爷,三格格的样子看着不好。要是不好好调治,怕是也熬不过两年。”四福晋到底心慈,回到王府后,就使人请了四阿哥过来。

道:怪不得二嫂不放心这个女儿。如今不过是勉强认识人罢了,要是还狗在那边,将治病的事情耽搁了,可怎么好?,四阿哥的耳目多此,晓得的内情比四福晋多。对于咸安宫中的事儿。也有所耳闻。皇父下旨意宫妃前往探病”都是点年老的,二阿哥的淫靡可见一斑。

二福半想将两位格格送出来。约摸是怕格格们耳濡目染,坏了规矩。

他沉默了半晌,道:‘不是说疯病么?怎么调治?”

,不过是被唬的,他们圈在里面,战战鼓兢的,孩子也跟着遭罪。可怜三格格,最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四福晋说道这里,不禁红了眼圈,道:‘爷,不看僧面看佛面。

念在二嫂的情分上,怎么也不能不管啊。”

四阿哥沉思了一会儿,道:“嗯。我明儿就给皇阿玛写折子。三格格需要疗养,六格格也到了学规矩的时候,接出来也好。”

四福晋听了大喜。道:“如此正好。倘若能早日将三格格的病治好,二嫂九泉之下也能闭眼。。。。”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七百九十八章立秋

曹颙到清朝十几年,抄家的事听过多遭。亲眼所见的却是有数。

七月中,他真真见识到了‘妻女入官,是什么意思。正月里涉及到的“复立太子”案,涉案男子或斩或流外,妇孺尽数交内务府。

按照规矩。罪臣家属不准进紫禁城等要低,只能在宫外苦差行走。

妇女执苦役,待嫁女儿配给管领内贫困无妻着,十三岁以下女孩,三岁以下男孩交由内务府管领养育成人后当差。

堂堂的侍郎府邸。转眼间烟消云散。

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淳郡王府这边弘曙满心欢喜。

因为,朱家妇孺女眷没有交到内务府手中,而是由御笔亲批,平均分赏给弘曙与恒亲王府长子弘昇。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正式册封亲王世子与郡王长子,康熙跟前已经默认了他们的身份。

一下子多了几个口人,弘曙院子里哪放得下?孝敬嫡母两个丫头。孝敬生母两个仆妇,送给弟弟两个小厮。

就连初瑜回趟娘家,也获赠了两个小丫头,是朱都纳的两个外别孙女。姐姐九岁。叫云英,妹妹七岁。叫彩英。

到底是官宦人家出来的,规规矩矩的,看着可人疼。

初瑜的意思。是想让喜彩调理调理这两个了头,而后放在天佑与恒生身边侍候。乌恩同小核桃都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儿子身边总要有几个丫头跟着。

曹颙听了道:“这点的年纪,哪里是能侍候人的?”

再说,他也不想儿子们生在丫鬟堆里,染着胭脂味。现下孩子们小。没什么。按照曹颙的想法,等到天佑、恒生十岁后,就将他们迁到前院住。

曹颙想起紫晶的身份,对初瑜道‘别在紫晶跟前提她们两个的出身”

紫晶当年也是罪臣家眷,同这两个孩子的经历差不多。

初瑜点头道:“不劳额驸吩咐,我自晓得。要不然的话,就直接领到葵院了”

云英与彩英两个,最后还是没有去葵院,而是跟在天慧身边侍候。

说是侍候,不过是添两个玩伴罢了。

曹家本不缺下人,曹寅父子两个也颇为敬佩朱氏父子的风骨,自不会折辱他的子孙。

因这两个女奴的到来,曹颙心中颇为触动。要是历史没有改变,曹家、李家也少不得抄家籍没的下场。

如此一来,继续置办祭田的想法越来越明确。

他祖父母的坟茔地在丰润,附近的土地都在曹氏宗族名下。要不高价收购曹氏族人手中的土地;要么就要迁坟,另置坟茔地。两种方案。二选一。

曹颙不愿跟那边族人牵扯太多,人情最是麻烦。他原以为父亲不会同意迁坟,没想到曹寅竟然同意了。

瞧他的意思,不仅想要将父母坟茔迁过来,还打算给自己修墓。为了这个,曹寅专门请了个风水师侍,在昌平与海淀两处择地”最后选定了海淀一块好地,也算是上风上水。

这迁坟之事,不仅涉及到长房,还有二房。因为曹荃死后,也葬在丰润。曹玺坟茔旁边。所以,曹寅使人将二房诸人叫来商议。

兆佳氏没有说什么,只说听儿子们的,曹颂兄弟几个都是赞成迁坟的,若是将祖父与父亲坟茔迁到京郊,往后拜祭也便宜。

按照曹寅之意。是想要亲自去趟丰润。道路迢迢,曹荃怎么忍心老父奔波?

他将手头的差事料理完毕,想着要不要替父亲跑趟丰润,没想到贵客上门。那就是延迟进京数月的曹家七老太爷。

七老太爷辈分虽高,实际上同曹寅差不多大。

只是在村野乡间,日子过得滋润。看着富态得很。倒是曹寅,早年劳心费力,坐下病根。看着比真是年龄老上许多。

曹颙得了消息,回到家中时,曹颂已经带着两个”弟弟给七老太爷请过安。

看到曹颙穿着补服。仪表堂堂的模样,七老大爷笑眯眯地打量了他几眼道:这是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