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颙想起往事,心中只觉得好笑。

自己这个。“师侄。”也是康乾时的大名人。如今既送上门来,还敢巴巴地同自己撇清干系,哪里那么便宜?

想到给儿子们请来这么一个闻名后事的大名人做老师,曹颙颇为兴奋。说不定。几十年后。自己的儿孙也在仕林占有一席之地,留名青史。

他放沉了脚步。走上前去,推开门进去。

程梦显在屋子里听见脚步声,忙站起身来相迎,郑燮见状,也随着站起。

“是高云来了。”曹颙脸上带了笑,嘴里叫着程梦显的字。

接触久了。对这个识实务的程老七,曹颙颇有好感。怪不得程家能立足江南百年不倒,就看到当家人程梦昆这一代堂兄弟几个,都是通达之人。

如同流水一般,温润宜人,柔而不刚。

“曹爷。这位就是小人同曹爷提过的郑燮郑克柔”程梦显俯身见礼,随后又转身对郑燮道:“克柔兄,这位就是曹伯爷,此间主人。

“学生郑燮见过曹伯爷。郑燮俯身作揖。

曹颙回礼。道:“郑先生,二十年不见。郑先生头癣早就好了,只有大脑门,还依稀瞧出小时候的模样。

想着那个时候曹颙淘气,还曾推倒了郑燮,抱之老拳,曹颙的笑意就有些止不住。他忙伸出拳头,遮在嘴边,轻咳了两下,请两人坐了。

曹颙提及家中小儿数人,说起聘西席之事,同郑燮一问一答。

郑燮则是说了自己之前授课的经历,倒也算是不卑不亢。

曹颙听了。点点头。很好,换做其他人,少不的要“小守着。中庸之道,心中不管如何,嘴里都要“自谦”几句。

郑燮倒是实在,没有吹嘘自己如何,倒是直白说了自己在八股上的不足。

那意思。是因为这边的学生还在稚龄,他才谋上一馆;若是应试之龄,他也不好厚颜,省得误人子弟。

程梦显在旁。暗自打量曹颙看着这样子。曹颙确实像是不知道眼前这个郑燮还同自己有渊源。

程梦显颇为庆幸,幸好自己没有多嘴提及这一段,要不然曹颙说不定就要以为郑燮是攀附权贵,心生鄙薄

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年熙穿着簇新的补服,躬身道:“奴才谢过王爷提挈。”

四阿哥冷哼一声,瞪了他一眼,道:“都求到十三爷处了,爷还敢不应你么?只是这次松了你的意,你也要省得,没有下回!”

年熙忙道:“奴才晓得,再不敢因奴才私事劳烦王爷。”

四阿哥斥两句,见他服帖,面色稍缓,摆摆手道:“福晋同你姑姑这两日还念叨你。去给她们请安吧

西直门内,李宅。

李诚狠狠的瞪着李语,咬牙道:“二哥,到底放榜没有”

第十二卷奉天运第八百七十六章延师

曹府既聘了郑燮为西席,钱陈群总算抽身身来,得以权览竹门

许是在曹家待得年头久了。钱陈群不像上科那般拘谨,没有执意搬到会馆去。曹家在城里有宅子,在城外有园子,曹颙的意思,钱陈群择一而居,省得赁房而住,诸事不便宜。

钱陈群在海淀园子住过,喜那边的清净,就同曹颙说过,搬到那边去住。曹颙又叫管家预备了两百两银子,作为赠银。

临别之前,钱陈群同郑燮见过一面。

郑燮这个时候不过是今生活窘迫的穷秀才,名声不显;钱陈群却是少年扬名的大才子,博学之士。

后世被称为“扬州八怪”郑燮恭谨有礼,丝毫没有行为出格之处。

曹颙见状,心下暗暗满意。

虽对这个闻名后世的康乾名人有些好奇,但是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教成小怪物”在这个社会活着,还是遵守这个社会的行为法则,才不会觉得吃力。

钱陈群没有带家属,早先天佑他们读书的地方,就在他住的客院。如今,郑燮却是带着妻儿来的。再在一个院子里,就显得有些乱。

曹颙就使人将二进院偏厅对面的三间厢房收拾出来,做了家学所在地。

八月三十。曹颙置了席面,算是线别钱陈群。

孩子们都过来为蒙师斟酒。妞妞、恒生都红了眼圈,尽显依依不舍之情。

钱陈群的气度,越发从容。

以他的才学,上科就应取中。但是不知哪里出了砒漏,名落孙山。

伐别宴后,由大管家曹元,亲自带人,将钱陈群送出城去。

郑燮一家,是八月三十一,搬进曹府的。

由吴盛带着两个婆子,还有几个下人,赶车去接。他们一家原在前门外大江胡同赁房而居,赁的是人家的两间厢房。

曹家祖上几辈子人出仕,如今伯爵府邸,同皇家结亲,又是一番富贵。即便曹颙这个家主,不好奢靡,但是待下并不吝啬,都是按照京城世面其他人家的待遇,来给府中下人定月例银子的。

就是府中下人,也比外头寻常百姓家过得富足。

像郑燮一家这样窘迫的,不少人还是头一遭忍

就连接人的吴盛,心里都琢磨,大爷聘了这么寒酸的西席,别在让小爷们染上寒酸气儿。

那两个跟着过来的婆子,原本得了外出接人的差事,都是乐的屁颠屁颠的,寻思能得些赏银。没想到,进了郑家所赁住的院子就傻了眼。

窄窄的三合院里,赁得是两间东厢房,院子里都是鸡粪,院角还拴着条黄狗,见人进来,就吠个不停。

房东家老太太听到动静,见是给郑家搬家的,就拦在吴盛面前,要他先结清郑家拖欠三个月的房租两千七百尖大钱,还有郑家除的两石高粱四百文,总计三千一百文。

口说无凭,老太太还从袖子里掏出两张纸来,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吴盛抬头见郑燮涨红了脸,并无反对之言,就晓得这老太太说得不假。

他心中已经后悔。早知如此,就该让大爷先送这夫子一些束倏,将欠债处理干净,省得闹得这般尴尬。这还是在府中下人面前,平白落了这夫子的面子。

他从荷包里掏出一块银子。送到老太太手中,道:“老人家,这是五两银子,除了郑先生所欠房租同米钱,剩下的银子请老人家吃茶,多谢您素来的照看。”

虽然这老太太拦路要钱不礼貌。但是在京城池界,能任由租客拖欠三个月房钱,还能买米给对方的,也算是厚道。

老太太接了银子,也不怕格着牙小送到嘴边,咬出个牙印子,才笑眯眯地揣到怀里。她退到一旁。眼睛枯在吴盛身后的两个管家婆子身上,只觉得不够看。

两个婆子一边小心地下的鸡粪,一边看着眼前低矮破旧的两间厢房,已经呆了。

因早就晓得今日搬家,这边已经收拾好。

家四口,也不过蓝布包袱几只,雨伞一把,碗筷几副,锡盆两个,铁锅一口,柴火半担。

身为秀才娘子,郑燮之妻徐氏一身布衣,浑身上下唯一的首饰,就是细细的铜鉴金耳环。许是年头久了,外头的金色褪去,露出里面的铜色来。

两个女儿,大的五岁,小的三岁小都是瘦瘦小小的,穿着半旧的衣裳。牵着许氏的衣服,怯怯地望着众人。

徐氏母女,穿得破旧,却也洗的干干净净,看了并不使人厌恶。

这两个婆子又是懂事的,晓得不管这郑秀才怎么寒酸,进府做了小爷们的先生后,身份不一般,脸色也缓和过来,口里称着“徐奶奶”上前帮着徐氏提包袱。

那些盆盆碗碗的,她们原想劝徐氏都扔了,但是见她将筷子都收拢好,丈夫写过字的纸张都没落下。将劝说的话又咽了下去。

徐氏只知道丈夫谋了馆,还不知是什么人家,如今看了这婆子、马车的气派,也只觉得忐忑。

房东老太太不知是看热闹,还是真舍不得郑燮一家,巴巴地送到门口,笑着对徐氏道:“阿弥陀佛。郑老爷如今发达了,郑奶奶这胎再添个哥儿,才是双喜临门。”

这两个婆子才知,徐氏还是双身子,只是月份不足,还不显怀。

徐氏带着两个女儿,对房东老太太福了下去,一口吴语软绵:“这几年多谢婶子照看,侄媳妇带着孙女们,多谢老人家。”

房东老太太跟进扶了,用袖子抹了两下眼睛,目送她上了马车”

曹府因夫子不在,孩子们歇了一日。

听说这回的夫子带了家眷,李氏、初瑜都预备了表礼,等着人接进来

曹颙得闲到兰院陪李氏说话。说起自己同郑燮的渊源来。李氏当年在杭州陪着儿子小住过一段时日,见过郑燮。

听儿子说这回来的夫子,就是郑燮,她直道是缘分,吩咐初瑜安排厨房,添几道谁扬菜,为郑燮一家接风。

初瑜听着新夫子是丈夫的同门,也颇为欢喜。爱屋及乌,嫁入曹家这些年,她甚是偏爱丈夫的大字,自己闲暇时还曾临摹过。

想着儿女们,即便不是父亲手把手教授,也能跟新夫子学一手好字,也算好事。

毕竟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孩子读书,并不是为了科举,而是为了懂事知礼。一手漂亮的字,往后出仕也好,科举也好,都有助益。

吴盛出,一川一个多时辰小接人的马车就回府。有小厮报到二门。

曹颙踱步出来。到前院同郑燮相见。

郑燮所住的院子,就是钱陈群之前住的。家具摆设都换了新的。

想着这边有家眷。要开伙,耳房里又安置了全套锅碗瓢盆。

郑燮一家搬进来。什么都不用添,直接就能住人。这边又安排一个小丫头、一个粗使婆子、一个小厮当差,都在院子里等着。

那两个接的婆子。将徐氏母亲送到院子,回内宅交差去了。

实在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不过两刻钟,徐氏就将搬来的物件都安置好。郑燮请曹颙到厅上奉茶。

曹颙看他们收拾的差不多,叫人去内宅接天佑他们过来,拜见师傅、师娘。

同来的还有初瑜。想看到底是儿子们的西席,还当礼遇,便带孩子们过来,顺路邀请徐氏母女进内宅。

相见执礼后,初瑜便请了徐氏母女进内宅。

徐氏已经听丈夫提及。这府上有位孀居的老夫人,是长辈当去拜见,便依言牵了女儿,随同初瑜而去。

郑燮这边见哗啦啦来了七、八个学生,大的十来岁小的五、六岁,还担心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调皮捣蛋,不好教导。

没想到,对答起来。各个都是知书达理的模样。他看了旁边坐着的曹颙一眼,心里寻思不知道是不是在家长面前,这些孩子才这般老实。若走向来若此,那曹家的家教实令人佩服。

不过,想到小时候见曹颙时,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孩童,就跟小大人似的,郑燮又觉得是家传使然。

郑燮看着这些孩子,心中颇为感慨。

先前,曹颙答应聘他坐馆后,程梦显就将曹府小辈的情形告之郑燮。

这家学中小学生八人。只有三人是曹家骨肉,剩下五人,有曹颙养子、义子、家人之子、西席之女。

换做其他人家,这异姓之子,多是充着伴读。

眼前看来小这些孩子。从穿着打扮上看,到是分不住身份高下来。

年纪最长的女弟子,名叫“妹平”的,就应是曹颙的小师妹,论起来还算是郑燮的小师姑。

因这个缘故,妞妞向郑燮执礼时,郑燮就微微侧过身,没有受全礼。

曹颙在旁看了。心里有数,这个“师侄”心里明镜似的,没有忘了自己这个“小小师叔”

等郑燮问完弟子们的功课进程,彼此见过后,曹颙就叫妞妞带孩子们下去。

郑燮因之前吴盛垫付房租的缘故,起身向曹额致谢。

曹颙方才已经听吴盛说了,摆摆手道:“不必这般客气,说起来还是我疏忽了。方才已经跟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