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1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兵败

帮助折汇下定决心的是西夏人。

探子探得,驻军于石州,银州之间的西夏左厢神勇军司开始分兵回转左厢军司驻地弥陀洞,回去的都是骑兵。

折汇听了大喜过望,猜测定是草原胡骑在赵柱国那个家奴小子的率领之下来到了南边儿

这个时候,折汇再不犹豫,留五千兵马驻守石州,自己则领大军西进夏州。

实际上,已经确定要出兵夏州的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军主将的冷静和谨慎,他为自己出兵夏州千方百计的寻找借口,正巧,西夏人给了他这么一个借口,折汇立即因敌而动,带领大军西进了,在这个上面,折汇犯下了行军打仗之大忌。

而这已经是折汇犯下的第二个错误了。

之所以说是第二个,是因为开始时,他便自觉的将自己一军定为了偏师,当种燧顿并银州的时候,他以偏师连战连捷,骄敌之心顿起,当他想要出兵夏州之时,行的便是大军主力之事。

这样的换位,是不知不觉间完成的,连折汇自己都没有太过察觉。

偏师和主力别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征战沙场,作为一军主将,这样的定位至关重要,他牵涉到大军主次,行军路线,粮草后勤,大军人数,战斗力,等等等等,很多方面。

就像当年赵石领兵北上河中,便是一路偏师,为的是保住征战河洛的大军的后路。

而赵石察觉了金人河中空虚,立即挥兵直进。这个时候。赵石行的便是大军主力之事了。换了的也是大将军张培贤的斥责,而不是奖赏,而其间,赵石所领大军无论是兵员,还是后勤辎重,都受到了多方牵制,让赵石分外的别扭。

所以,强攻太原府时。赵石终于犯下了错误,差点被金人围在太原府,一战之下,侥幸获胜,却也损伤惨重。

之所以说是侥幸,因为其中太多细节充满了偶然,比如斥候混进太原城,烧了粮仓,比如孟青带军夜过汾水,最终破金兵于白石滩。比如种怀玉察觉到了危险,修书于杜山虎。张峰聚,比如太原府那一场惨烈的激战中,最后关头的转败为胜。

如此多的偶然,才促成了太原府一场惨胜,对于领兵的赵石来说,虽然最终铸就了他的威名,但实际上,作为一军主将,他犯下了很多错误,其中一条,便是以偏师而行主力之事。。。。。。

折汇此时其实也差相仿佛,香饵在前,按捺不住心中的蠢蠢欲动,不顾偏师所受各种掣肘,遂将大军带入了险地,右路本来有利的战局也就此扭转。

开始时,折汇还有着谨慎,行军并不算快,时刻注意着左厢军司的动静,时刻准备回军石州。

而事实上,这种谨慎用在这个时候,不啻于又犯下了一个错误,行军打仗时,主帅下定了决心,却又左右旁顾,犹豫不决,定要影响军心士气。

实际上也是如此,众将开始焦躁,士卒们开始担心后路被断,军中开始出现一些。

很快,折汇便注意到了这个,无奈之下听众将之议,果断的加快了行军速度。

西夏人在夏州一路使用的就是坚壁清野的战术,农田被焚毁,水井被堵塞,沿途百姓全部被迁入夏州城内,这样的战术西夏人已经使用多年,很纯熟,在特定的时候,也非常的有效果。

就像现在,折汇率大军来到夏州城下的时候,秦军已经疲惫万分,休整了两日,才发起攻城。

夏州很空虚,这让秦军非常兴奋,因为他们一日间,便数次攻上城头,城上的西夏守军,竟然多数皆为汉人民壮,让秦军上至折汇,下至普通兵卒,都欣喜异常,只等第二日。

第二天,没等大军攻城,夏州已是城门大开,夏州降了。

进入夏州城的折汇继续志得意满,这无疑是右路大军伐夏第一功,甚至折汇觉得,应该是大军伐夏第一功才对,作为西夏西南重镇,通往中路灵州的通道,夏州的重要性不言

折汇彻底放下了心事,以为大军就此无忧,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伐夏战事的。

不过他没高兴太长的时间,便有将领匆匆来报,夏州无粮,是的,夏州百姓还在,却没多少粮食。

就像一盆凉水,将折汇从头浇到了脚,攻取夏州的欣喜万端立时不翼而飞。

大军来到夏州,粮道已经拖的足够长了,来取夏州最有利的一点,其实不是他的位置,而是作为西夏西南重镇,联通左右的所在,就像韦州,夏州应该是一处粮草聚集之地,大军攻夏州,最让人放心的一点其实就是攻取夏州,能得夏州存粮为己用。

那时,才真叫进可攻退可守。

说实话,被战功以及嫉妒之心冲昏了头脑的折大将军,醒悟的实在有些晚了,作为一军主将,在意识到夏州空虚的时候,就应该能够察觉到,夏州很可能是个陷阱,夏州如果粮草丰盛,怎么又会如此空虚?

折汇立即聚集众将议事,众将一听,也都傻了,这个时候,任谁也能闻出危险的味道来了。

这个时候,大军其实还要面临选择,一个就是火速回军石州,以免为西夏人所趁,一个却是继续进兵,沿无定河向西南,攻嘉宁军司防地,也许可以为大军找到足够的粮草。

但到了那里,大军就算找到粮食,也不再有什么回头路可走了,只能顺长城越过大片戈壁滩甚或是沙漠,去到中路与中路大军汇合。

显然,无论是西北镇军诸将,还是大将军折汇,都没有那样的魄力,那注定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和死亡的道路。

当年秦军伐夏时没敢走,而是选择越过横山,于是在山中溃败,而今,秦军更不敢走,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秦军也不会孤注一掷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在这样的关头,折汇再不敢犹豫,命大军扔下夏州和一城嗷嗷待哺的百姓,回军石州。

晚了,实在是太晚了。

几乎刚离开夏州,便接到探报,西夏右厢军司挥兵猛扑石州,等到大军来到半途,横山城失守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横山诸部,两万余步跋子,出横山,半日下横山城,进兵石州,与赶到的左厢军司大军一起,重夺祥佑军司驻地石州,彻底将大军退路。

说折汇所部兵败夏州并不准确,实际上,折汇部在去到石州的路上,全军上下才陷于频临崩溃之境。

粮道被断,前有阻隔,后无退路,又因西北镇军多年未经战事,军纪松弛,事机不密之下,大军上下,一下便有了恐慌,接着便是各部抢粮,大军未战先乱。

赵石和种燧两人还是高估了折汇,不要说他心思多,便是领兵之能,也远不如乃父,偶遇小挫还看不出什么,但来到生死关头,缺点一下便暴露了出来,甚至无限制的放大。

作为一军主帅,根本拿不出什么主意,精气神儿好像一下就没了,众将看他这个模样,也一下便没了主张。

其实,此时大军完整,饮水粮草还能支撑,若折汇有那个胆魄,也不是没有机会率军突围而出

最终,还是靠着两位西北镇军的老将,凭着多年的威望,命众将弹压众军,几颗血淋淋的人头以及陈说利害之下,让大军平静了下来,勉强激起众军生死一搏的决心。

不过,这个时候,大将军折汇的威望,也就不用多说了。

此时,折汇部终于送出了请种燧率军来救的消息,这也成了折汇部唯一的希望。

种燧此时已经知道了折汇率兵攻夏州的消息,但不是从折汇部的战报上得到的,而是从运粮的护粮官那里得到的消息,自此以后,便再没了折汇部的战报。

种燧大怒,想命人传书折汇,命其率军回石州,但转念一想,便抛开了这个心思,折汇自大军启行之后,每每都是自行其是,他这里送去再多的书信,说再多的话,也是枉然,遂置之不理。

等到听闻西夏左厢军司的动向之后,种燧已经知道,折汇部危险了,但种燧也想,折汇部攻取了夏州,粮草应是无忧,还能牵制左厢军司,到也不错。

所以,等左厢军司远去,种燧开始猛攻银州。

银州大城,又有祥佑军司主力驻守,急切间哪里能攻得

十余日后,种燧部堪堪攻下银州一段城墙,城门也几乎就要破碎,终于接到了折汇部被围的消息。

但这已经不知是第几波来求援的信使了,他们走的横山外围,多数被横山羌拦阻,这个信使不是有多骁勇,而是有着足够的幸运。

听了原委,种燧大惊,立即停止了攻城,这个时候,种燧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不再犹豫,立即令大军拔营,退兵十数里,这个时候,大军粮道受袭的消息也传到了他手里。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二百八十章天狼

粮道受袭,种燧不怕,因为这里离秦境很近,种燧自信,如果率兵回转,即便西夏祥佑军司,左厢军司主力齐至,也不可能留得下他十余万大军。

而且,有大将王览率领八千猛虎武胜军兵卒为大军运送粮草,保证粮道。

出兵至今,种燧还觉得让王览一部这样的精锐运送粮草乃大材小用,他们应该用于攻城拔寨的战事当中。

不过,有王览八千猛虎武胜军在后,种燧却也觉得安心无比。。

事实也是如此,猛虎武胜军成军之后,就从没有让任何人失望过,这次也不例外。

数千西夏骑兵在猛虎武胜军的反击之下,丢盔卸甲,一千猛虎武胜军兵卒据地而守,便让西夏人吃尽了苦头,当猛虎武胜军骑军来援之时,便是一场屠杀。

猛虎武胜军在大将王览率领之下,逐敌二十余里,连破小股西夏军,杀伤无算,在大股敌军到来之前,毫不犹豫的率兵回转。

用兵之凶悍,决断之坚决,皆为人所侧目。。

小胜一场,却并不影响大局。

此时,大将军种燧已经意识到,折汇部应该已经凶多吉少了,即便折汇部仍在,他这里也不打算率兵救援。

只因为,他信不过折汇。

若是换一个人,种燧还会考虑,令一部在此,拖住祥佑军司,另外一部。率兵攻横山城。与西进大军合力。也许能击溃左厢军司于石州。。

这并非不可能,在得知横山城失守的消息之后,只要足够迅速,两部配合默契,种燧相信,他能在短时间内破了横山,与西北镇军合力攻石州,石州小城。左厢军司腹背受敌之下,支撑不了多久。

但领兵的如果是折汇,种燧断不敢轻起大军去攻横山。

实际上,现在说什么都也晚了,大军之后,竟然出现了敌军骑兵,不问可知,折汇部十有**,已然兵败。

几乎就在一日之后,两千西北镇军骑兵。护卫着大将军折汇,狼狈来到大里河畔。

人人浴血。各个带伤,最让人心痛的是,这些西北镇军的老底子,饿的连挥刀的力气都没了,战马大多已然脱力。

折汇部在石州与左厢军司血战两日,大溃,折汇率骑兵突围,血战连连,八千西北子弟,突围而出者,不足四千,沿途又受西夏人阻击,能逃出来的,只有两千余。

西北镇军的两个偏将,说到这里的时候是痛哭流涕,六万大军,皆为西北镇军之精锐,一战之下,惨败至此,几乎全军尽殁,西北镇军的家底,也算是一战而空,不但种遂心痛,这些西北镇军的老人,更是如此。

那许多同袍将士,埋骨沙场,他们又如何能够不哭?

大将军种燧根本没见折汇,此时,见之也是无益,随即,种燧便令人将所有逃回来的西北镇军扣押了起来。

但这样大的动静,根本瞒不住人,种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