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一位羽林军的部将,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对雪貂,关在笼子里,送到了晋国公府。
毛茸茸的小东西,纤细灵巧的爪子,黑溜溜的小眼睛,简直是小孩子的最爱,一下便把扣儿小丫头给弄晕了,抱着便不撒手。
还有一位有心人,给晋国公献上了一把南唐制式的突火枪,最简陋原始的火器。
赵石把玩了一下,瞅了瞅,这东西应该便是枪械的鼻祖了,虽然原始的厉害,在战场上没多大作用,但它却象征着火器时代的开端,经过几百年,先出现火器的中原却是越来越落后。
反而是如今还在泥巴里打滚的西方,率先应用了起来,最终打的东方各国落花流水,牢牢占据了世界的主导权。
看的出来,制作工艺很粗糙,但其中一些关节之处,不知就里之下却很难仿制。
虽然赵石对这样原始的火器兴趣寥寥,他更明白,想要研制出便于发射,杀伤力强大的火器来,可能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年,自己可能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但人有我无,作为领军征战的大将,又晓得武器的走向,他再是没什么兴趣,也不会无动于衷。
可以说,这是一件不错的礼物,可以送到国武监匠作科,让匠人们去折腾,他也有心在这两年,对国武监做出一定的改变,这个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征兆。
送上这些稀奇古怪的礼物的人,多数都是羽林军中人,也只有这些闲得无聊的家伙,才会收集这样稀罕的物什。
将送礼过来的羽林军偏将叫过来,问了问这突火枪的来历,那偏将却是从来到长安的蜀中商人手中收购所得。
据那商人说,如今这种突火枪在蜀中并不算少见,至于从哪里流出来的,商人很老实的告诉了这位偏将。
如今南唐水军军纪败坏,和蜀中许多商人在做生意。
大将军赵方在夔州等处勤练水军,除了严防南唐谍探入境之外,很少干预这些事情,还让人收集了一些突火枪,以做军用。
无疑,如今赵石手中的这把,便是从南唐水军手中流出来的南唐军中制式火器。
赵石只是想了想,便吩咐这个偏将,让其寻到那蜀中商人,再收集一些,送到晋国公府来。
偏将立时大喜,这样能为大将军效劳的机会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说不定这事办下来,便能入了大将军法眼也说不定,就算不能得大将军青眼,也能在正管羽林军的李将军那里讨喜不是?
于是乐颠颠的离开了晋国公府
这事赵石并不打算走正规途径,去寻大将军赵方说事,火器的研制,非是一日之功,想要让火器成为当今战争的主流,现在看来,也是白日做梦。
只有新的完善的制度,才能催发新的事物的产生和延续,这样的道理,现在赵石已经非常的清楚。
还好,这次归义王李匪没有再来凑热闹,估计这位王爷大人,正在准备迎娶娇妻过门,无暇再管其他的事情了。
实际上,等过了些时日,赵石才得到消息,归义王大人正在整军备战,准备再次去吐蕃高地掳掠一番。
到不是李老四缺了银钱花用,而是出征西凉时,很多高地部族不曾派兵参战,而且,参战了的部族,多数也是阳奉阴违,更是在他顿兵西凉之际,大多偷偷的带兵跑了,让归义王大人觉着丢了脸面。
于是,回到低地没几天的归义王,便想着今年带兵再去教训那些高地部族一番,让他们付出些代价。
至于迎娶秦州赵氏女,归义王则派人过来传话,大咧咧的说了一声,等娶了娇妻,正好借着低地诸部来道贺的功夫,发兵高地,来个攻其不备。
听到这个消息,赵石算是明白了,这位李四哥,是真正的草莽心性,报仇不带隔夜的,连大婚之事都被算计在里面了,显然对高地诸部非常之恼火痛恨。
隔着千山万水,劝是不用劝了,赵石只是叫人给归义王回话,让他稍微等等,也许自己将奉命去低地赐婚,到时兄弟相见,再说其他。
大年初三这一天,赵石却是接到了又一个来自远方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让赵石极为震撼
(不知怎么,收藏在今天猛涨了起来,应该没有推荐才对啊,怎么回事,难道阿草过生日,大家都来帮忙?哈哈,谢谢大家的支持啊,今晚出去乐呵一下,可能就两更了,大家见谅一下)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消息(二)
(手机版导读,怎么没站短啊,没有提醒的推荐,头一次遇见,呵呵。)
自八月间,木华黎率兵北去,至今已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而这个消息,是十一月间得到的,木华黎立即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了回来。
就这样,到了赵石手中,也已经过了年关。
而这个消息并未上奏朝廷,因为朝廷的目光毕竟不在草原之上,也就是大将军赵石这里,命木华黎盯着东边,而木华黎身在草原,对东边蒙古诸部的动向也非常着紧,这才在年关之后,将消息送到了赵石手里。
来的是克烈部桑昆汗的长子图撒合以及鞑靼万户不鲁黑台,还有乃蛮部鲁乌尔阿拔的幼弟塔古兀儿,他们中间还有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却是东克烈部王罕的弟弟,博尔古乎勒,他却是代表着蔑儿乞人首领脱黑脱阿来到了大秦。
克烈部王罕早年颠沛流离,据说最远曾流落到花勒子模,曾经同奴隶睡在一个帐篷中,这也让王罕恨透了赶他出走的叔叔以及兄弟们。
当他在乃蛮部以及蒙古乞颜部的支持下,夺回克烈部的汗位,这位大汗立即挥起了屠刀,将自己众多的兄弟和叔叔几乎屠戮一空,蒙古人中流传的关于王罕残暴的流言,就是由此而来。
而博尔古乎勒逃出了克烈部,投靠了鞑靼人,鞑靼人内乱之后,他去到乃蛮部,却被乃蛮部所轻视。所以便带领着心腹们又投靠了衰落的蔑儿乞人。并得到了脱黑脱阿的重用。
事实上。来到大秦长安的这些部族首领,已经囊括了当初草原会盟时的各个主要
赵石也明白,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并非只为了送信这么简单,都有着各自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大秦对草原诸部的封赏还没有到达草原,诸部心急了。
要知道。为了伐夏之役,各部出动了几乎一多半的成年战士,从去年开春开始,便进行了一连串的战争,一直到冬天,才结束战事回归草原。
他们的收获是不少,但并不能弥补他们这次的损失。
胜州丰州战事以及之后的天狼原一战,让草原诸部流尽了鲜血,这还不算,春天便开始的战事。让草原诸部无法休息,大批战马在冬天时死去。
还有。去年战事正酣的时候,草原还闹起了马匪,这些马匪不再以掳掠为主,而是对女人和孩子挥起了屠刀,虽然最终也只肆虐了不长的时间,便被蜂拥而至的草原战士围剿了个干净。
但让人担心的是,这些马匪竟然是汉人,这让草原各部之间,对汉人有了警惕和仇恨,而且,很快,草原上便有了些不好的流言。
这么一来,回到草原的诸部首领们商议了一下,便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人,来到了大秦
这些首领们很清楚,当他们派出战士帮助大秦灭亡了党项人建立的国度之后,他们已经无法摆脱大秦的控制,何况,大秦还有一位天神使者在那里盯着他们。
而草原上发生的一切,他们也清楚的知道,是来自东边的寒风,吹袭了草原中部,那只恶狼,已经将爪子从东边探了出来,并用最恶毒的方式,开启了战争。
不管他们是为了安抚部众,还是为了得到大秦最有力的支持,他们都需要天神使者的允许和承诺。
于是,大秦在正月里迎来了来自北方翰漠之地的异族人,他们披风带雪,满身泥泞,他们着装古怪而又野蛮外露,确实,经过长途跋涉的他们,更像是来自化外之地的野人。
护送他们回来的是五百河东精锐,带队的也是大同镇守副使赵幽燕,加上这些胡人的随行人等,一行上千人,一路疾驰,来到了大秦长安。
他们随即便被安置到了理藩院,他们将在那里呆上一段日子,皇帝陛下不会很快的接见他们,因为草原诸部突然派人入京觐见,一定有着缘故,而满朝上下,又有谁对草原的了解能胜过大将军赵石呢。
所以,皇帝陛下一定会跟大将军赵石商议一下,才会按照外番觐见之礼仪,接见这些远方来的客人。
不过,一条很重要的消息,第一时间便送到了赵石手上。
蒙古人内乱了。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而且是个非常出人意料的消息,不过从头到尾的听完,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只是发生内乱的时间和地点,都有点意外而已。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蒙古人再次南下攻金,其实,已经不能用攻打来说了,因为蒙古人骑着马,几乎是长驱而入,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这让蒙古人非常的失望,因为没有抵抗就意味着没有收获,是的,金人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而且非常的彻底,年初的时候,在蒙古人进兵的路线上,连田地都没有种下,就那么荒着。
所有东北诸处的百姓,都被迁入上京或者河北,没给蒙古人剩下任何东西。
不管金国人出于怎样的考量,使出这样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都无关紧要,实际上,女真人的权贵们也没想着再过下去。
他们战略形势的恶化无法用笔墨来形容,曾经强盛于北地的金国,已然四面楚歌,没多少希望了。
为了对付北方这头恶狼,金国人已然破釜沉舟,不愿再忍受下去了。
不过也不怪他们如此疯狂,金国已然遍体鳞伤,加之蒙古人的连年掳掠,让金国已然奄奄一息,分崩离析了。
河北南京握有兵权的西秦降将李任权,再也不听金国调遣,而河北之外的诸处金兵,都在蒙古人的连年进攻下,消失的消失,投降的投降,如今的金国,也只剩下了一口气儿
实际上也是,蒙古人这次进攻,也是最后一次进攻金国的国都了。
因为这次进攻之后,金国皇帝下诏退位,并带着一些百姓,和自己的亲人妃嫔,以及愿意跟随自己的将领,退往了一江之隔的属国高丽。
而另外一些人,则跟随着另外一位在女真人中有着威望的王爷,也就是完颜烈离开上京,退往了辽东,去到崇山峻岭中,躲避蒙古人的追杀。
金国就此灭亡,和当年他们的祖先攻破辽人的都城,将辽人驱赶离开一样,没有太多的意外,比辽人好一些的是,他们走的还算有点尊严,因为他们顶住了蒙古人的进攻,并未让蒙古人在他们在的时候,进入都城一步。
但这点尊严和亡国比起来,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之后去到高丽以及辽东的一路上,全都是百姓的冻饿而死的尸体,女真人的权贵,多数无法到达目的地。
他们被红了眼的百姓以及兵丁抢掠,屠杀,死的无比屈辱,,他们的妻儿被奸淫煮食,就好像当年他们对汉人百姓做的那般,在颇为遥远的路途之上,一幕幕的惨象轮番上演,也为女真人盖上了最后一张裹尸布。
当然,这年秋天,上京城在蒙古人的进攻中岿然不动,有金国名将完颜烈坐镇城中,四处激励士气。
而蒙古人在金国境内的残暴,也让上京城中数十万百姓不敢放他们进城,拼死守城之下,也让蒙古人无功而返。
这样的一场战事,让蒙古人愤怒,虽然他们的损伤微乎其微,都是他们麾下的汉人在攻打城池,但他们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