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血-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赵石带人先在大营里转了一圈,西山大营修了修了,扩也扩了,但集了一圈之后,赵石还是觉着有些差强人意,一年多没回来,这里好似又透出几分破旧的味道了。

赵石自己也感觉到,从战火纷飞的蜀中回到长安以后,总是有些懒懒的提不起精神的意思,往深里分析一下,许是多少有些战争后遗症的缘故在里面,建功立业的心思比以前可是淡的多了,他自己都是这般,手下的军兵还用说吗?

再加上一想到今后几年估计都要在长安度过,能打起精神来才叫怪了,就好像高cháo过后的空虚,很难避免的了……

想到这个,赵石神思有些不属,心里却暗自道,该是给自己再找个目标的时候,环视军营,这里可以说是他起家的地方,初chūn时节,阳光也多了几分暖意,这万物生长的季节,偏偏赵石却感觉到一股萧瑟的气息。

微微皱眉,打起精神,吩咐着旁边垂头丧气的李全德,让他明日去兵部,报请再次修缮西山大营,就算不能让西山大营焕然一新,也要让这里成为京师诸军的典范。

转来转去,却是来到了承恩湖畔,游面上冰雪初融,反shè着阳光就像一面超大的镜子,耀人眼目。

赵石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终于恢复了几分兴致,眯着眼望向对岸的武学,问起李全德武学现在情形。

李全德在京师呆着,狐朋狗友也是众多,消息很是灵通,武学现在的情形知之甚详,捡着些有趣的跟赵石一说,赵石心里却是摇头叹息,当初开办武学,他从中也没少出谋划策,借鉴了许多后世的办法,到了如今,才不过几年,却已败落至此,说古人目光不够长远吗?还是为时代所局限?不能明白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又或是时事本就如此,武学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所有理由都好像似是而非,反正照目前来看,没了折大将军的武学,就好像没了顶粱柱的屋子,塌下来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一点的意外。

赵石临风而立,出神的瞅着对面那一片屋舍,心里却已转开了念头,既然要在长安呆上几年,为何不能找些事情来做?饱食终日,蝇营狗芶,终非自己所愿,羽林中郎将……

武学……羽林军……

心念电传间,赵石只觉眼前一片明朗,政事,军事改草,他都是一知半解,但有一点他却是确定的很,教育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而这个时代,也许在文事之上有着系统的教育体制,但在军事教育上,却还处在一个原始的状态,没有谁从下到上受过系统且明确的教育,那些军兵将校,甚或是那些将军们,都是从战阵上杀出来的经验。

出身好些的,读过些兵书战策,能运用到战阵上的,不过十之二三,就更不用提那些低级的军官们了,其中多数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像张锋聚,还是世家子出身,却也只是粗通文墨,连字都认不全,兵书到是读过,在战阵上又能用得上几分?多数还是靠着父祖耳提面命,却也比军中其他人强出太多。

其余不论是杜山虎,还是段瑞,这些寒门出身的,却都是边打边学,靠着一点聪明劲儿,以及悍不畏死的劲头,这才幸运的脱颖而出……

若是今后能在武学上多用些心思……

想到这些,赵石嘴角微微翘起,主意已是定了下来。

他却未曾想到,只是在这承恩湖畔的灵光一闪,铸就的却是怎样一番辉煌的局面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一十五章勾画

赵石束手立于湖畔,心头微微激dàng,不由指着湖对面笑道:“你们说,这武学不过几年,为何便顽败至此?”,李全德等人吹了一夜寒风,精神都有些萎靡,赵幽燕等人到是精神焕发,但一群厮杀汉,哪里懂得那么多道理?赵石一言一行,许多时候在他们眼中看来,无异于军令,只需遵令行事便是,动脑子?难道还能比得上大帅不成?所以这时便有些不明所以,即便是知道些关节,也是不敢轻易说出来。

还是李全德胆子大些,又察觉出大帅兴致颇高,摸着脑袋嘻嘻一笑,便答道:“大帅,咱们不懂那许多大道理,但也听旁人说过一些,也不知对不对,都说武学眼瞅着没了人气,还在折大将军身上,当初折大将军为武学山长,大家伙儿自然趋之若鹜,不论到哪里一说,自己乃折大将军门生,也是风光无限不是?”,“但现在嘛……树倒猢狲散,谁还留在这鬼地方挺尸……大帅,咱说的可对?”

赵石不以为许的摇头,“人在政存,人亡政息,到也不算错,但……这武学嘛,却不应如此……

说到这里”却再不多说,只是立在那里,瞅着对岸有些神思不属,良久过后,这才好像回过神来,带人回转营房。

李全德落在后面,凑近赵飞燕低声道:“大帅这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想当这个武学山长不成?”

生于皇家,长于京师,他这政治敏感度真的没话说”只言片语,察言观sè之下,便瞧出了些端倪,再一想到,自大军回京之后,大帅这封赏还迟迟未下,若真是……嗯到这个”心里激灵一下,却越想越有可能,不由自主的,开始为自己的前程担心了起来……

赵幽燕可没他那么多弯弯肠子,虽也是世家子,但和李全德比起来,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榫,听李全德神神秘秘的问了这么一句,先是愣了愣”接着就大翻白眼,脑袋一扬,来了一句,“燕雀安知漓鸩之志?”,李全德心里当即大怒,心中不由大骂,你个máo都没长齐的兔崽子,在爷爷这里充大,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吗?不过他也知道,大帅身边这些人各个桀骜难驯,加之来历各异,互相瞧不起”暗中斗一斗,那是再正常不过,尤其是他这种身份来历”跟他们格格不入也是由来已久,犯不上与这些混小子生那个闲气。但输人不输阵,论起恶心人来,赵幽燕比起他来可是拍马难及,只见他嘿嘿一笑,当即便回了一句,“我说小燕子,你这是骂自己个儿呢?心里没数,就免开尊。”你这驴唇不对马嘴的,叽歪个什么?得,算咱什么都没问,“哼,问了也是白问……

赵幽燕闻言怒目圆睁,这边李全德却已施施然跟上赵石的脚步,终是将他这口气堵在了心里,让他清楚的明白,论起身手来,也许两个李全德也不是他的对手,但说起嘴上功夫来,十个他也未必能胜了人家一个,也只能心中暗骂上几句纨绔子什么的罢了……

赵石在西山军营一呆就是数日,这几天,他也是上了心,绕着军营转了有十七八圈,随口道来,全是修缮军营等事,后来李全德不得不nòng来纸墨,跟在赵石身后,不停的写写记记,唯恐有什么遗漏之处。

到了后来,赵石却绕着承恩湖有转悠上了,这时谁都明白,大帅这哪里是什么散心,恐怕还是一肚子的公务,也不由都打起了精神。

来到武学四周,赵石大略看了看,这里建的不比西山大营小多少,房舍也已建了不少,略略一瞧,便能知道,折木清在武学上没少下了功夫,说是武学,其实却是按照军营来建的,营房,校场,辐重摆放等处一个不少,有些地方都还是新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军人的培养本就应该和培养那些读书人一般,也不知这个时代的君主大臣们是怎么想的,只顾着往读书人身上huā银子,政军两事,却偏颇至此,也怨不得后来传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谚语出来。

其实他不知道,这确实也是令后世许多人mí惑的地方,古往今来,于军事上,不少大家都留有传世之作,换句话说,也就是并不缺少教材,但几千年下来,华夏大地上,却一直未曾出现过哪怕一所军事院校,直到清末,好像才醒过闷来,开始办学。

而一些书院,县学府学,国子监之类,却比那些军事学堂早出现了一前多年,不得不说,这种怪异的现象根本无法用一句两句话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几乎可以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更非赵石能想的全面的了。

当然,归根到底,还是自商周以来,武人永远是割据战luàn的主角,所以历代君王大臣,自觉不自觉的,对于功勋卓著的武人从来都是提防多过于信任,所以就更别提这种能大大加强武人集团实力的举动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回到正题。

赵石这里见猎心喜,几天功夫,隐隐约约的,已在心里勾画出了不少前景,好似武学已经在他主掌之下了的。

至于朝廷会不会同意由他来掌管武学,这个对于他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到得如今,他身上碲个武学教授的职位还没有去掉,稍稍变一下,把武学置于他的管辖之内,在他看来,却是容易的很,当然,让他最有底气的就是,武学破败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人能跟他来抢不成?

这人啊,一旦有了想法,精气神立马也就不一样了,赵石也不例外,一场大仗打下来,养伤养的好似没了多少精神,整日里总是懒懒的,尤其是一想到要在京师呆上很长一段日子,就什么兴致都没了的。

他这样的人,想象平常人般,吃穿不愁的悠闲度日,那又怎么可能?

而今终是让他找到些自认不错的事来做,兴高采烈虽远远谈不上,但总归是提起了不少的精神,几日下来,自己犹自不觉,但他身旁的这些人却都觉着,大帅好像……好像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不两天,赵石手里已经有了一张草图,再到武学时,比比划划,勾画着大秦第一所军事学院的蓝图,在草图上面,长长的围墙,宽大的校场,林立的学舍,讲堂,回想起后世的那些高等学府。

赵石心头更是火热了几分,慢慢的,一所依山傍水,园林式的武学图样已经跃然纸上,这一下,不光是李全德,便是赵幽燕等人也瞧出来的,大帅……大帅这是要出掌武学了?还是朝廷要将这里赏赐给大帅纤为封地?

这回李全德和赵幽燕两人也不顶嘴了,不约而同的都在心里祈祷,可千万别是前者,不然的话,作为牙兵,他们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不过两人都未想到的是,作为国武监第一批士子,两人却都榜上有名,之后更是几乎半辈子都顶着将军门生的名头,靠着这个,步步领先于人,得了说不尽的好处,不过现在嘛,两个家伙却是做梦也想不到那么长远,都在心里泛着嘀咕。

将近十天的时间,到了后来,几乎是一大清早,赵石便带着人到承恩湖对面四处转悠,那架势比之当年领着羽林左卫到来西山大营好像还要上心几分,而经过这几天的思付,赵石已有了势在必得之心,几乎又找到那么几分白手起家的干劲出来了。不过第九天的头上,京师终于来人催促他回京,圣旨还是没有下来,但婚期却是越来越近,而最重要的是,蜀国君臣终于被押解到了长安,据说正停留在长安县,过几日便会进京。

这就是献俘阶下的戏码了,亡国之君,总要受到这样那样的侮辱,没什么奇怪的,作为胜利者,也有权利享受这最令人沉醉的一刻。

而平蜀大军的两位大帅,吴宁获罪,只剩下了赵石一位,南十八,陈常寿等都料定,圣旨必就在这几日到府,赵石若是不能回去,恐怕就得劳烦钦差跑一趟,相比较而言,还是催促赵石马上回京来的好些。

赵石也只有暗叹,这次回去,事情赶在一起,恐怕又要忙luàn上一些日子了,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