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西军地斥候兵有充分的理由诅咒保信军的斥候兵。因为他们太狡猾了,狡猾到淮西军的人也无法忍受。本来淮西军的斥候兵就是最无耻最狡猾的,他们为了侦查情报。简直是不择手段,无孔不入,可是遇到狄火扬这个人,就好像是班门弄斧一样。这家伙不但会装死,而且还精通下毒、迷魂药、女色、陷阱、机关,总之,除了正常的侦察手段,狄火扬都非常在行,淮西军斥候兵如果不幸和他遭遇,基本上是没有人能够活着回来的。

“小样!”狄火扬趾高气扬的骑着高头大马。远远的朝对面地淮西军竖起中指。淮西军恨死了他,除了他的狡猾之外,还有他的嚣张,这家伙在敌人的面前。实在是飞扬跋扈,无法无天,据说天底下只有刘鼎和韦国勇还能让他有几分忌惮地。事实上,如果看狄火扬的外表。又会觉得这家伙其实蛮老实的。事实上,狄火扬的狡猾和无耻,就全部隐藏在淳朴地外表下面,慢慢的,无论是淮西军还是保信军,都发觉这家伙和白钦翎一样,实在是一个另类。

原本天空中扑棱扑棱的飞荡着几个受惊的麻雀。在明媚的阳光中贪婪的吸收着太阳的温暖。仿佛根本没有感觉到周围气氛地急促变化。最后,不知道是谁受不了它们晃荡地身影。于是连续射出了利箭,这些无辜的麻雀就无声无息地落在了人群中,最终被无数的草鞋又或者是赤脚踩成了肉酱。在这样的天气中,别的鸟类都已经南迁了,只有它们还在活跃着,想要独享阳光的温暖,没想到反而成了别人弓箭下的靶子,也算是一种深深的悲哀了。

狄火扬骑着快马,来回在罡字营队伍的最前面穿梭,忠字营自己的斥候,也在忠字营的队伍前面穿梭,将相关的情报不断的报上来。刘鼎的位置,在忠字营的核心,如有紧急的情报,斥候兵就直接骑马穿越忠字营的防守,来到刘鼎的面前汇报。那一阵阵清脆的马蹄声,让周围的保信军士兵羡慕不已,不过,绝大多数的士兵们也知道,在战场上,斥候兵的危险性绝对是最高的,往往大战还没有开始,他们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了。

“报!淮西军大帅洪春在阵中!”

“报!淮西军左翼大约一千三百人!”

“报!淮西军右翼大约九百人!”

“报!淮西军队伍中大约有五百名的紫焰都士兵!他们没有出现在前线!”

“报!淮西军采取了锥形阵列!”

斥候的战马来回在队伍中疾驰,送来各种各样的情报。

刘鼎等人已经看到了淮西军的阵型,他们采取的是进攻性的鱼鳞阵,这种阵型的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基本的战术思想就是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显然,淮西军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他们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同时也想一举歼灭舒州保信军的主力,直接打开通往怀宁城的大门。从高河埠出发的淮西军,总兵力达到了五千多人,而他的对手,刘鼎麾下的保信军,只有不足三千人,乘胜追击的淮西军,可能又有些开始感觉保信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了。

这是实打实的进攻与防守:淮西军攻,保信军守“布阵!方圆!”

刘鼎沉着的下达命令。

旗手挥动着红旗,将刘鼎的命令传达出去。

方圆阵是一种很保守的阵法,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基本的战术思想就是密集防御。方圆阵的优点是队形密集,防御力强,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咚咚咚!

双方的鼓手都在卖力的敲着战鼓,督促自己的士兵赶紧进入战斗状态。鼓声震动了小金园,那些在寒风中起伏地野草。仿佛也感觉到鼓声的震荡,即使寒风已经停了,他们纤弱的身躯,也还在随着鼓声不停地颤抖,直到密密麻麻的脚步将它们踩在了脚下。本来明媚的阳光,在鼓声地震动下,好像也在轻微的颤抖,投射到地上的人影,总是在轻微的晃动,给人非常怪异的感觉。

洪春率领的这股淮西军。是攻占桐城的主力,显然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他们很快就列好了阵型,分成了一个个细小的方块。就如同是一片片的鱼鳞,层层叠叠地,密不可分。相互间既有竞争,也有配合。一旦发起进攻,他们就会像水银泻地一样,气势汹汹,无孔不入,卷起滔天巨浪,狠狠地扑向对面的保信军。

“布阵!方圆!”

“布阵!方圆!”

“布阵!方圆!”

保信军这边,布阵的速度明显慢了不少。别人淮西军都已经准备就绪。保信军这边还不断的有军官大声吆喝着,喝令那些茫然失措地士兵进入指定的位置。幸好淮西军没有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要不然,保信军将会更加的被动。令人奇怪的是,淮西军地主帅应该察觉到这一点的,他们为什么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呢?难道他不想一举击溃保信军吗?还是准备玩一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阵法操练,是古代治军的重要方法,但是对刘鼎来说,却是非常新鲜的,毕竟,现代军队的队列,和古代军队是完全不同的。现代军队地队列,非常讲究美观整齐,在实战中却没有多大地作用,古代军队的队列,要求却非常高,要通盘考虑到战斗力、机动性、灵活度等方方面面,同时在实战中也将发挥巨大地作用。在他的身边,除了韦国勇之外,还没有人真正熟悉这个。

最基本的阵法操练,就是通过严格的反复的锻炼,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整体合力。阵法操练是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韦国勇对此也非常看重。然而,这一切,对于刚刚成立的罡字营来说,时间太短促了,士兵们远远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一点,在现在的排兵布阵上明显的流露出来了。

韦国勇尽管已经花费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知识,都灌输到每个罡字营官兵的脑海中,但是,很显然,罡字营距离如臂使指的地步,还有很长的距离。阵法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士兵的要求也很高,光是应用的最多的大阵,就有鱼鳞阵、鹤翼阵、锋矢阵、偃月阵、雁行阵、衡轭阵、长蛇阵等等,要求每一个士兵都掌握,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好不容易的,罡字营才完成了布阵,韦国勇仔细检查过后,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淮西军看来还是比较轻视这次战斗,没有抓住这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淮西军在刚见面的时候就发动猛攻,罡字营的处境一定会更加的糟糕。罡字营的新兵,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组织的战斗,这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意味着灭顶之灾。

忠字营的士兵,毕竟受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尽管在士气上不如罡字营,可是布阵的熟练程度却要快得多,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方圆阵的部署,各个士兵都按照要求坚守自己的岗位。刘鼎站在队伍的中间,仔细的看着四周,又看看对面的淮西军,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肩头上的压力。随着队伍的越来越大,战斗规模不断的扩大,他需要熟悉的知识越来越多。在这种千人以上规模的战斗中,个人的武勇作用已经是很有限的了,就算他刘鼎能够杀得了对方一百人、两百人甚至是三百人,也杀不尽对方一千人、五千人,因此,只有将所有的军队都凝聚起来,让他们变成自己的身体上的某个部分,灵活而有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这个目标,他还必须付出更多地努力。

忠字营的布阵是非常科学的,同时也是非常死板地。绝对不容许作出丝毫的更改。长枪手排列在最前面,中间夹杂着盾牌手,后面是弓箭手。因为是方圆阵,因此又可以解释为,最外圈的都是长枪手,中圈地是刀盾手,最内圈的则是弓箭手。他们相互之间间隔的距离,基本是相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指定的位置,没有命令,谁也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最严厉的军法处置。在战场上,军官有权处死任何乱动的士兵。

能搬动的擘张弩、伏远弩等远程武器,也都安排到了方圆阵地核心部位。面对汹涌而来的淮西军,这些远程武器将是保信军最大的装备优势,事实上,也只有财大气粗的保信军。才能够装备这些武器。淮西军虽然从保信军这里缴获了一部分,但是都被周文岱调集到了庐州前线,从目前侦查到地情况来看,洪春在桐城也缴获了数台弩机,可能是觉得这些武器过于笨重,不利于部队的机动和抢掠,因此没有带来。

这种长距离的射杀武器。优点是显然的。但是缺点也是显然地。优点是杀伤力强大,射程超远。可以给敌军心理上的极大震撼感,缺点是装填困难,而且容易损坏,绝大多数的时候,大型弩机还来不及发射五次,敌军就已经到达阵地的前面了。它的固有缺点还有,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只适合防守,不适合进攻。

刘鼎忽然觉得,自己能够具体指挥的事情居然不多,士兵的排兵布阵都是由各级军官组织,他只需要下达了最基本地指令就可以了,而折中排兵布阵地质量到底如何,他也无法全部的控制得了。他需要做,也是他能做地,就是督促每个军官坚守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留在忠字营的根本原因,因为忠字营的军官队伍,实在令他担忧。

为什么罡字营至少要六个月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基本素质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军官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沉淀,这些素质,都是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是从血淋淋的战场上用生命换回来的。那种将军大手一挥,战士们就排山倒海的冲上去,死也不退的镜头,多半都有虚构的成分。事实上,这样的镜头背后,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哪怕是韦国勇这样富有经验的军官,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将士兵们拉到战场上,至于他们将如何战斗,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深入的训练,一切,都要看人的本能了。

他刘鼎在霍山县指挥的数次战斗,参战兵力都不过超过千人,而且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正规的战斗,屡次战斗都是倾巢而出,连基本的预备队都没有,更别说研究阵法了,然而,随着战斗的不断扩大,这种正规的战斗,将会成为主要的战斗方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的。如果有希望冲出淮南地区,军团级的战斗将是更大的挑战。

不过说真的,和淮西军进行面对面的阵地战,不是刘鼎的初衷,他有几十种的办法可以让面前的淮西军瓦解,例如偷袭、烧粮、截击、混乱等等,但是巧妇难无米之炊,没有一支过硬的主力部队在手,多么美好的计划都无法实施。伏击?这种地形显然不可能!偷袭敌人的粮库?淮西军本来就是依靠抢掠为生的,他们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粮库,就算有,将淮西军的粮库烧掉,也无法阻止对方的前进!截击?带着一大群的新兵,还有一大群人心不稳的士兵,天知道是谁截击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