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亲的事情传播的很快。
罗彦虽然身在杜府,可消息也不过就是比别人晚了一两个时辰就知道了。此刻正在盯着杜荷小家伙读诗文呢,听到窗外的下人们不停议论这个,罗彦这才想起有这一茬。不过和史书中的时间确实是差了一点,加上自己这些天一直在和杜荷呆在一起,因此忘了。
虽然不知道哪家的郡主县主的要遭殃,但是作为一个大老爷们,罗彦感觉和亲其实没啥用。
虽然突厥的习惯可汗的妻子也是可以参政的,但是想想大唐一个柔弱的公主嫁到人家。统叶护老鬼在西部突厥都经营多少年年了,能轻易被个弱女子把控到权利?何况此时颉利那里内乱还没有平定,而吐谷浑在几年前就被打的有些元气大伤,要缓过来也需要时间。
真要到了这和亲的公主有权利的时候,大唐的国力早就发展到无需这些的时候了。仔细想想,其实大唐这个时候和亲,除了能得到点心理安慰,还能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因此不论是处于愤青心理,还是出于实际的好处,罗彦本身是不同意这次和亲的。
就算是拒绝了,罗彦也不相信统叶护会恼羞成怒和大唐作对。他们也是四面皆敌,何况还和大唐接壤不多。想打,先把自己的老窝守好再说。
想到这里罗彦哪里能够忍得住,早就把杜如晦前几天跟他提醒过的事情忘到脑后。这次要是不将自己心里的那些话说出来,罗彦感觉自己会死。没错,不作会死。这就是罗彦此刻心里想说的话。虽然作了肯定会让李世民生气,甚至自己的前途都有些堪危,可是不说这些,罗彦觉得自己不算男人。
将杜荷书桌上的纸笔拿过来,罗彦便写道:“臣尝闻,弱国无外交。昔战国时,征伐不断,各国互派质子,或以婚姻,以求盟约。然三家之分晋,其盟国无援手燕赵之覆灭,其姻亲有余嫌。s何也?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如是者,国亦如是。
前隋大业年间,西部突厥未纳贡,炀帝使人问之,以天下动荡基业不稳故,突厥可汗无状于使前。然以东部突厥相要挟,奴之。不见其利时,傲慢之但见其害时,恭敬之。而今陛下以宗室侄女和亲,不过重复当年之故事,于事何益?”
之后将对于两方突厥的争端和对大唐的影响一一分析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和亲对于大唐除了脸面上好看一些,一点的实际利益都没有。更何况,还有以个颉利挡在中间,即便现在他有些狼狈,可是给李世民找些麻烦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不是就更加尴尬了。
罗彦有些话都还没说,一旦这和亲搞到最后不了了之,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脸面。不过这话自己想想也就罢了,要是在这奏疏中写出来,罗彦不用想这辈子可以当官了。
等罗彦写完以后,看见杜荷早就停下了读诗,只是眼巴巴看着他。有些歉疚地对杜荷说道:“方才有些事情忽略了你,抱歉。今天暂时读到这里。看进度这两百首诗明天就可以读完了。后天开始咱们学习作诗。过年的时候休息五天,剩下的时间继续。争取留出一些时间咱们在这长安城走走。”默默杜荷的头,让他自己出去玩,罗彦则是让下人带着他到了会客厅,静静等候杜如晦的到来。
和亲的事情和杜如晦这个兵部尚书还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这天杜如晦并没有像礼部那样熬夜,早早便回到家中。
看到罗彦还在自家的时候,杜如晦倒是有些惊奇,这几天除了杜荷读完声律启蒙那天,罗彦一直在申时末便走了。今天留下来,想来是有事情和自己说。因此连饭都没吃,就把罗彦请到了书房。
“罗博士等了这么久,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么?”杜如晦也不卖关子,这几天罗彦的认真也确实将杜如晦折服。虽然打赌这件事情有些儿戏,可是杜如晦很明白,罗彦教授杜荷的这些,绝对是用了心的。谁见过一夜之间将那一本声律启蒙写出来的,又有谁见过四天时间将这上百年最经典的诗作整理出来的。
若是罗彦没有用心,这些事情能做的出来么。
盯着杜如晦看了一阵,在杜如晦都要叫出声的时候,罗彦说道:“有一份奏疏,想央杜尚书转呈给陛下。你也知道,依我现在的品秩,是没有办法直达天听的。”说这话的时候杜如晦也有些唏嘘,当初秦王府手底下这些核心幕僚,也就罗彦这货越来越有些不堪了。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明日一早我便会将奏疏呈上去。不过,这次你不会有闹什么事情吧?”杜如晦还是有些不放心。罗彦没事突然上书,绝对有问题。
“还不是和亲这事,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如今朝堂上下都被和亲表面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偶有看清楚的,也因为职位不好说这些话。反正我一直都是这个性子,上书反而不会有什么坏处。”
听了罗彦的解释,杜如晦当即就想反悔。不过仔细听罗彦的话,他也有些同感。如今在兵部任职,周边的形势哪里会看不清楚,何况杜如晦这等高明的人才,各种厉害早就看的很清楚了。可是有时候国家就是要做一些没有实际利益,但是能长脸的事情。
如果国交都用利益来衡量,那就不好了。
看着杜如晦有要阻拦自己的意思,罗彦苦笑着说道:“杜尚书尽管放心吧,虽然会惹得陛下一时生气,但是我想如果陛下真的能够看完我所有的话,必然不会给我加什么罪过的。而且这份奏疏陛下看过,也不会传扬出去。”
劝慰着杜如晦放心,而罗彦自己却有些惴惴不安。罗彦就怕自己猜错了李世民的性格,那样的话,自己恐怕这辈子是不用想着得到重用了。
次日杜如晦早朝过后,单独请求见李世民。对于这臂膀的请求,李世民怎会拒绝,很快杜如晦便到了李世民面前。
“克明,可是有什么事情?方才朝会的时候不说,偏偏要这里找我,难道北地又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李世民有些纳闷。除了北地边事,有什么事情需要杜如晦单独求见的?
“臣这里有一份奏疏,乃是金州博士罗彦托臣转呈给陛下的。还望陛下读过之后,莫要生气上了龙体。”
听杜如晦这话,李世民也相当好奇。“罗彦的奏疏?这小子绝对没有说什么好事。但是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来了兴致。好了,克明你先去忙吧。等我处理完手上这些事情,我会好好看看。难道罗彦在说我的坏话?”扬扬手中的奏疏,李世民在好奇中继续批阅。而杜如晦则是一脸怪异地走了出去。
半个时辰以后,长孙无垢在一大群宫女内侍的护持下来到了大殿门口。
经过孙思邈的妙手,加上罗彦的那些主意,长孙无垢这几个月气疾发作越来越少,现在身体也好了很多。即便是在宫内行走,也没有什么影响了。今天难得天朗气清,长孙皇后在后宫思量着李世民昨夜劳累,便嘱咐御膳房煮了参汤,此刻便是让身边的宫女携着来看李世民的。
走到大殿门前,便听到李世民嘴里骂骂咧咧,还有什么东西被摔倒地上的声音。
拦住了宫人的通禀声,长孙无垢缓缓走进去。
一进门便看到李世民背对着自己站着,但是嘴里还在骂:“读书汉,太放肆……”反正长孙无垢听过李世民骂人,但是能这样几十个词不重样骂一遍的还这真是少见。
走过去将地上的奏疏捡起来,慢慢走到李世民跟前,温声问道:“究竟何事,让陛下如此着恼?”
听得是长孙无垢前来,李世民的火也消了不少,转身将长孙无垢扶到龙床上坐下,这才气愤地说道:“还不是罗彦这个读书汉。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满朝文武都赞成朕与那西部突厥和亲,唯独他说什么而今和亲半点利益没有,我同意也不过是因为觉得有面子。”
想到这里更加生气,李世民继续骂道:“他也不想想,我是那种为了面子去做事的人么。”
长孙无垢听了以后,劝道:“陛下又不是不知道,罗彦他一向就是那个性子。何况,在我看来,这才是陛下的福气。满朝文武都如此赞成,偏偏有人反对,还能说的如此犀利,这正是要告诫陛下,不可自足自满啊。”
被长孙无垢这么一说,李世民也好受多了。接过长孙无垢递来的奏疏,李世民很是不爽地说道:“我倒是要看看,他后边写了些什么,要是继续这么骂我,半点道理也不讲,休怪我收拾他。”随后便继续看起罗彦那不短的奏疏来。接下来讲了历代和亲的故事,这些李世民熟读经史哪能不知道。不过字里行间有些话就像是在讽刺他一样,因此脸色一直不见好。
不过有长孙无垢在身边,倒是也没有继续发刚才那么大火。
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最后。当李世民读到最后几句的时候,他的满腔怒火顿时化作了一声悲叹:“原来,只有罗彦懂我。”
“臣之所愿,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想上林苑中之军马,想陛下亦如是?悲哉,男儿无能,方使我姐妹赴苦寒之地耶。”未完待续。
…………2016/10/2717:15:46|26008142…………
第二百一十二章突然之间的赏赐
上林苑如今已经安置了上万兵马。
短短一年时间,从当初的三千人发展到上万,李世民拼命省下宫中用度,将银钱都花在这些兵马上。每隔一段时间,李世民便会自己亲自前去教授这些士卒骑射。为的,不就是罗彦所说的这些话么?
将罗彦的奏疏递给长孙皇后,李世民有些激动又有些哀伤地说:“最后那点,你也看看。”待长孙皇后接过去仔细阅览的时候,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自言自语着:“这次虽然你骂了我,但是骂的对。虽然此次和亲还是要继续,但是想来再过几年,我必然会像你说的那样,做到这一切。”
说着说着,攥紧了拳头。
长孙皇后这边,一向秉承后宫不得干政的原则。即便是李世民应允,也仅仅是将那最后几句话读完。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自己枕边人的心思长孙无垢哪里不懂,此时看完罗彦的话,心里也颇有感触。“没想到,罗彦当初是最先反对对突厥出兵的,但是如今却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臣妾还是想看他了。”
苦笑着转身,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垢:“不仅是你,便是连我都小看他了。原本还想着他要是说的没有道理,定要好好收拾他一番。没想到我看着自己被骂了扬扬数千言,却因为数十个字便连生气都做不到。”说到这里,李世民自己都被都笑了。长孙皇后那边也是含笑对着李世民说道:“君明臣贤,所以这才是盛世之兆啊。”
面对自己最心爱的人如此夸奖,李世民也有些得色。不过很快就平复了心情,对着长孙无垢讲道:“罗彦这些话,确实说的在理。只是如今和亲已经是朝堂既定的事实,我要是朝令夕改,有失人君之道。何况此次和亲也不是完全像他所说,于大唐没有半点好处。”
“这些事情陛下与朝中重臣商议便是了。”长孙皇后并不会因此擅自给李世民出主意,因此暗示着。
李世民哪能不知道长孙无垢的心思,笑着说一声:“你啊。罗彦刚在金州上任不过数月,职司调动太过频繁也不好。既然如此,年节将近,那便赏赐他钱百贯,绢五匹,另赐弘文馆所藏珍本复刻百本。”这话却是对身边的中书舍人说的。这年头能够有胆魄逆流而上的不多,罗彦就凭一句话,已经值得李世民给他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