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10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元模还在城中囤积了大批的粮食盐巴、武器火药等物资,相比当年奢安之乱的时候,状况要好得多,起码死守一年没有问题。

可如今江南各地的这种军阀割据的形势,贵**本盼不来援兵,南明朝廷的政令都出不了江西,何况是偏远的西南贵州。

贵州四周环境复杂,江北是新朝中华国,云南是沐王府,湖广南部是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广西也是遍地军头。江南如此混乱的局面,贵阳城注定是一座死城。

孙元模站在贵阳城头,目光凝重的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各族土兵,心里已经陷入了绝望。当年他也是经历过奢安之乱的军将,深知贵州各地土司武装的强悍,尤其是水西地区的彝族土司,实力更是强大。

当年大明调集了蜀、楚、黔、桂、滇诸省的大批兵马,历时十余年才彻底平定了这次叛乱。不但波及川黔云桂四省,耗费了无数的钱粮,百姓也死伤百余万。如今这次西南叛乱,江南蜀、楚、黔、桂、滇等省的土司,几乎全部扯旗反叛。

从大明初期开始,军事重心就一直在北方九大边镇。到了明中期以后,西南各地的军备已经彻底的荒废,各地的卫所更是从上到下都烂掉了,各地的明军和土兵根本无法比。

以往西南土司叛乱,全都依靠各族土司帮着平定。可现在大明失去了半壁河山,江南局势混乱不堪,就算孙元模想求援,都不知道去找谁。

这时,贵州巡抚潘驯走上了城头,孙元模转身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潘大人,如今城内的难民可否安置好了?”

此时的潘驯,脸色极为苍白,一双眼睛顶着黑眼圈。这几天城内全指着他一人张罗,到现在已经三天没怎么休息了。

潘驯是贵阳人,其父曾是云南左布政使潘润民,幼聪颖好学,十六岁作回文诗三十首,很得出当时人士称许,只可惜生在了乱世,可惜了他一身才学。

他点了点头,嗓音沙哑的说道:“城内难民都已经安置妥当,只是这数十万百姓,城内储存的粮米,也撑不了多少时日啊。”

孙元模苦笑了下,叹了口气道:“唉……那也不能眼看着这些百姓遭土蛮屠戮吧。潘大人,还是回去休息吧,几日来一直操劳,你身子可别累垮了,贵阳城数十万百姓可全都仰仗大人呢。”

其实孙元模之所以放着些难民进城,可不是为了救这些百姓于水火。当年奢安之乱,土兵围城十个月后,贵阳成了一座鬼城,城内粮食匮尽,军民将城内的“糠、核、草、木、败革”吃完后,便吃死人之肉,死人吃完又开始吃活人。

当时孙元模就在城中,也是靠着吃人肉活下来的。他心里清楚,如今贵**本不可能盼来援兵,光凭着城内的这些粮食,就算省吃俭用,守城的兵马最多也就吃几年,粮食吃完了,守城的兵马吃什么……

潘驯听了孙元模的话,感慨道:“总兵大人,我替贵阳的百姓谢谢您了。”他说完对着孙元模郑重的一拜。

孙元模连忙伸手扶住了潘驯,连说:“使不得……使不得……”

潘驯站直了身体,看了眼城下,叹了口气道:“总兵大人,如今南朝势弱,对我贵州也是无力救援,湖广南部的流贼怕是指望不上,两广……唉……为今之计,能救贵阳的,只有江北了……”

孙元模苦笑了一下道:“潘大人,江北那可是敌国,如今江南乱成一团,他们哪还会出兵相救,人家可能巴不得江南的百姓死绝呢。”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贵阳(二)

潘驯听了孙元模的话,皱着眉头道:“总兵大人,中华国南下是迟早的事情,既然他们要问鼎天下,难道他们会放任江南百姓被土蛮肆意屠戮不成。。。”

孙元模笑呵呵的看了潘驯一眼,心里暗道对方还是太书生气。当然,他用潘驯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毕竟像潘驯这样没在大明官场中混过多久的士人,相对那些老油条更好驾驭。

“潘大人,西南局势混乱,江北当然会乐见其成。正好借土蛮之手,削弱西南滇、黔等省的实力,他们再渡江南下,平定土蛮叛乱,那西南不是唾手可得。你看吧,一旦西南局势无法收拾,他们势必会纵兵南下。”

潘驯急道:“如今西南局势已经如此糜烂,难道江北就不怕日后西南土蛮尾大不掉……”

孙元模笑了下道:“潘大人,呵呵……只要中华国在南下前,派人与几个大的土蛮首领接洽,不用江北动手,几个实力强大的土司就能帮着江北平定西南的叛乱,然后他们引江北大军南下,向新朝纳土称臣。日后那些土司继续在西南做他们的土皇帝,中华国则是兵不血刃的得到整个西南,这个买卖双方谁也不吃亏。”

听了孙元模的话,潘驯的脸色苍白如纸,对方的话让他感觉浑身冰凉。他苦笑着着说道:“那西南的百姓……”

孙元模冷笑道:“中华国要的是西南,那些百姓的死活与他们何干。”

对方的一番话,让潘驯眼前一黑,身体摇晃了几下,伸手扶了把城头,才没有让他栽倒在地。

他满脸凄然的笑了下,神不守舍的转身离开了。孙元模看了眼潘驯寂寥的背影,然后阴沉着脸看着城下。

孙元模心里清楚,如今贵阳除了死守别无出路,就看最后能守多久了。只有等到江北大军南下的那一天,贵阳城才能有活路。

贵阳凭着城中的数千精锐和数万青壮,以及坚固的城防和火炮,固守城池问题不大。虽然粮食储备不是很充足,好在还有城内的数十万百姓,怎么能挺上几年。

“嘭……嘭……”

正在孙元模胡思乱想的时候,城下突然响起了一阵阵沉闷的炮声。他连忙俯下身体,躲在城头的女墙后面,然后冲身边的随从亲兵大喊道:“快……让各军戒备,土蛮要攻城了……”

一枚枚炮弹狠狠的砸在了城墙上,或是唿啸着划过城头,发出刺耳的啸鸣声砸进城内。每一枚炮弹砸在城墙上的时候,孙元模都感觉城墙不断的晃动,彷佛随时都要塌方了似的。

这一次西南叛乱,土蛮缴获了很多火炮,然后逼迫明军俘虏为他们操炮,每天都会对贵阳进行炮击,虽然无法对贵阳的城墙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但是对城内的军民来说,压力非常大。

过了一会儿,城下的炮声终于停止了。但是孙元模和城头的守军,却并没有放松,因为随后土兵就开始发动进攻。

随着城下传来一阵阵喊杀声,无数土兵咆哮着,从四面八方向贵阳城冲了过来。城头的火炮也开始剧烈的轰鸣了起来,一枚枚炮弹砸进土兵的人群,将一个个土兵砸得粉身碎骨。但城下的土兵非常凶悍,对城头的炮弹、弓箭和铅弹不管不顾,疯了似的对贵阳发动进攻。

就在土蛮联军对贵阳发动进攻的时候,远东军西南野战军山地一师的主力,已经全部渡过了乌江,正在争分夺秒的向贵阳挺进。

因为西南土蛮对江北的远东军,一直非常忌惮,所以此次西南叛乱,所有的土司武装,都不敢越过长江,叛乱的区域仅限于长江以南地区。

而且围困贵阳的十余万土蛮,为了防止各地援军救援贵阳吗,在娄山关、遵义、乌江关和息烽所,以及贵阳周围各个关溢都布置了精锐兵马,切断了贵阳与外界的联络通道。

但是在他们看来,江北到贵阳四百余公里的川黔古道,蜿蜒崎岖,一路还有娄山关、乌江关等十几道关溢天险,再强悍的兵马,没有一两个月根本无法杀到贵阳城下。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西南野战军山地一师,即将杀到贵阳城下。

而且远东军的几十个精锐的特战小队,利用飞艇机降至乌江以南,在空艇部队的配合下对南逃的土兵进行狙杀,土蛮在川黔古道上布置的数千精锐土兵,被远东军消灭一空,连个逃回来的报信的人都没有。

山地一师的主力渡过了乌江以后,两个山地旅另一个团的兵力,在遵义的贵州马帮向导带领下,开始以营为单位向贵阳东西方向穿插,占据各个交通要道,合围贵阳城下的十余万土蛮。

随着中原野战军的大批部队赶到了长江北岸,各单位的机枪、火炮都被临时抽调至前线。其中机枪班被抽调了两百余个,都被飞艇运送至前线,机降至贵阳城周围各个交通要道,负责阻击逃窜的土蛮溃兵。

为了加强山地一师的火力打击力度,空艇部队的飞艇吊装着包括四门d…30式122榴弹炮、二十四门120毫米迫击炮、四十八门107毫米火箭炮、三十六门105毫米突击炮等百余门重炮。

这些火炮分别机降至贵阳周围地区,建立了一个个火炮发射阵地。随着火炮一起机降的还有至少两个基数的炮弹,以及全套的炮兵人员和地面炮兵观测人员。

山地一师的工兵部队,早乌江北岸的养龙司、息烽所等地区,选择一些平整的地域,修建了十几个临时机场和飞艇起降场。

空军部利用飞艇,将七十余架三角翼飞机,以及全套的地勤设备和弹药,运送至各个机场。在山地一师发动总攻期间,与空艇部队一道对进攻部队提供有力的空中支援。

贵阳城下的土蛮联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已经陷入到远东军的包围之中,肆虐西南的十余万土蛮叛军,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贵阳(三)

段阳拿着一把开山刀,在队伍的最前面,艰难的劈砍着散乱的树枝和荆棘,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回头冲马帮向导问道:“老何,你确定这条路没错?”

他身后那个四十余岁的枯瘦汉子,目光坚定的点头道:“军爷,没错的,几年前我们马帮遇到土匪,就是从这条道绕过去的,过了前边那座山就能出去。”

段阳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艰难的向前跋涉。他后面是一只长长的队伍,战士们已经艰难的走了两天,一个个早已累得精疲力竭,就连队伍里的十几匹西南军马都有些扛不住了。

终于,他们翻过了前边的那座山,段阳举起拳头,让身后的队伍停下来,然后对后面的军士长山田喊道:“让战士们原地休息,我去前面看看。”

他说完就和老何爬到了旁边的山坡,找了个隐蔽的地方,端着望远镜向远处观察了起来。发现他们还真的从大山里走了出来,绕过了通往贵阳府的川黔古道,来到了贵阳西北方。

段阳拿出地图反复的确认,发现前方不远处正是贵阳西部的猫跳河,这就说明他们距离贵阳城已经不远了。

这时,连长和指导员从后面赶了上来,段阳指着前面的一条河说道:“连长,我刚看了地图,看来我们穿插的方向没错。”

连长拿起望远镜向远处看了一会儿,然后拿起地图对照了一番,也兴奋的点了点头道:“应该是没错了……”

他说完一把握住向导老何的手,使劲的摇了摇,然后笑着说道:“老何,谢谢啊,你可帮了我们大忙,回去我为你请功,赏赐什么的少不了你的。”

老何一听顿时笑的嘴都合不上了,这次接受新朝的雇佣,还没上路呢,就得了两块花银。这可是成色十足的江北花银啊,即便是在江南也是硬通货。

而且出了这趟差事,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有新朝提供,据说事后还会给两块银子。这一趟差事,都赶上马帮走好几次的收入了。

以前他没少被管家雇佣,可是每一次的佣金都被克扣不少,而且都是给些糙米和粗盐,一趟下来吃喝拉撒的算在一起,还要自己填补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