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政内心焦灼,脸上故作轻松地劝慰着已经慌乱的天子张举,眼光时不时瞟向大帐门口,焦急等待传令兵将瞭望台上的情况汇报过来。此时他再不明白刘谦信中让他选择的大好时机,他就是一头愚不可及的蠢猪了,心中无数次嗟吁刘谦决胜千里前瞻性的果断。在大局注定失败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认真考虑刘谦给他留下的投降之路,为此他早些时已着手安排了一招险棋。

“报陛下!丘力居大人吐血倒下生死不知,乌桓人眼下的局势岌岌可危。”

“这这可如何是好?”

王政一副忠贞无比的样子,上前进谏道:“陛下无需慌乱,以陛下龙威只管到军中点将台上安抚将士,三军将士一定会被陛下神威折服,从而忠心为陛下赴死。”

早就没了注意的张举忽听此言也认为有理,就带着王政等人慌张来到点讲台上,紧张过度的他却没有注意到点将台上的卫士全变成了王政的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汉州民情

光熹元年五月二日黄昏,汉州南阳郡博望。

郭老汉顾不得像往日那样,背抄着手跑到刚刚插满秧苗的田中转一圈。他抬头望一眼即将下山的日头,匆匆用衣袖擦去头上的汗水,将左肩上的褡裢换到右肩,迈开大步径直向家中行去,行走中腰间一只大号酒葫芦随着他前后摆动着。

从田中归来的乡亲在村口碰到黑着脸的郭老汉,心中全都纳罕不已。要知道郭老汉平时整天乐呵呵的,逢人就夸他那个在骠骑将军军中服役的儿子和现在过上的好日子,从来没有见过他这副好像谁欠了钱彻底不还的神情。

郭老汉原来是骠骑将军家的家仆,大儿子是最早跟着骠骑将军当兵吃粮的人,听说在作战勇敢立下了战功,安众侯就分给周家几十亩良田。大儿子当兵不在家,老汉年纪大力气不比当年,小儿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官府就派人前来伺候他那几十亩水田,这使富裕的郭老汉日子过得很悠闲。可是老汉是个闲不住的人,时常帮助乡里乡亲的人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老汉在附几个村子里博得了好名声,前不久被大家公选为里长。

“郭老哥!你每次进城回来都满面红光,今个是咋了?博望城中还有人敢惹你?”

郭老汉叹口气,对着相熟的乡亲勉强一笑,顺势将肩头上的褡裢取下来,招呼众人道:“来来来!大家都来尝尝,尝过后给家中的小孩带回去一些。二狗子,你去俺家将俺的铜锣拿出来,将全村的老少爷们全给俺叫来,一会俺有话要讲。”

“诺!”

一位二十岁左右憨头憨脑的青年,浊声浊气应了一声,就大步离开了村口。

见王家二狗子去张罗召集乡亲,郭老汉从腰间摘下酒葫芦,咕咚咕咚喝下两口,皱着鼻子擦擦葫芦嘴递给二狗子的父亲,口中叹道:“出大事了!”

“呵呵!还是郭老哥惦记着兄弟好这一口,这是你呀郭老哥,一般人咋能弄出安众侯府的好酒。”二狗子父亲说完,对着葫芦猛灌一气,饮罢摇摇大半葫芦的好酒,长长吐出一口酒气,霎时间一张面孔变得通红。意犹未尽砸吧砸吧舌头,看着一圈眼巴巴盯着他的乡邻,心中诽腹着郭老汉人人有份的规矩,有点不舍地将手中酒葫芦递给旁边之人,这才满不在乎说道:“嘿嘿!郭老哥你就别蒙俺了,谁不知道有安众侯护着咱们,咱们还怕个鸟!”

“王家兄弟说得不错,如果安众侯还在汉州的话大哥俺一点愁也不。”郭老汉见二狗子父亲的样子,阴沉似水的脸上裂开一丝笑意,不等大家追问接着说道:“大家说说咱眼下过得比以前咋样?”

二狗子父亲一翻白眼道:“那还用说,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百倍有余。”

“自从安众侯爷回到汉州,给咱们分田分粮不说还免租免税,这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家境过不去吃药还不掏钱,啥时候见过这么好的人,祖上到今这些辈子算是被咱们赶上了。”

………………………………

“铛铛铛铛!”

二狗子提着一面铜锈斑斑的铜锣,沿着村中的土路,一边敲着铜锣一边扯着喉咙叫道:“诸位乡邻听好了,郭里长有命到村口集合!”

不大一会,鸡飞狗叫之声响彻整个村落,无数人流相互打着招呼向村口涌来,见大家正在数落安众侯带给大家的好处也加了进来,村口顷刻间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见乡亲们情绪高涨,言语中无不充满了对刘谦的感激之情,郭老汉快步走上人群中的一个大树桩。晃晃大号酒葫芦,饮尽其中的残酒,老汉忽然举起葫芦厉声高呼:“可是有些王八蛋就是见不得咱们过得安稳!有些王八蛋就是想让抢走咱们的土地,让咱们生生世世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做牛做马的日子。”

“是谁!安众侯不管咱们了?”

“郭大伯!到底是那个王八蛋想抢走咱们的土地?”

“他们凭啥?土地可是安众侯分给我们的!”

………………………………

郭老汉挥挥手,待大家静下来,看着众人饱含怒气的脸孔,老汉略带感伤道:“骠骑将军去年带着本郡儿郎为了汉家天下远征西凉,今年年初不顾新婚燕尔再次带着本郡儿郎北伐幽州,他为啥?

有人污蔑他贪图大汉万里江山,呸!说这些话的人一定不得好死!去年年底骠骑将军将昏君赶下台换上如今的天子,假如他有二心的话,他会放手到手的倾国权柄吗?”

“不会!”

“可是有些王八蛋见骠骑将军去了幽州,就以为再也没人治得了他了,就想趁骠骑将军不在家的时候抢夺骠骑将军的家业,就像把我们都变成以前的样子,你们说咱们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

“几天前,大奸臣何进犯了失心疯,妄想篡逆汉家江山,竟敢下毒毒害当今天子!要不是骠骑将军的义弟不顾生死把天子保驾到汉州,天子早就死在了大奸臣何进的手里。

奸臣何进见天子避祸汉州,气急败坏之下妄想嫁祸骠骑将军,纠集十几万大军攻打汉州。奸臣不顾骠骑将军为国全力收服幽州的壮举,不顾汉州儿郎在幽州为大汉卖命流血,只想着背后插骠骑将军一刀,趁机夺取骠骑将军和我们的家业良田。

土地是骠骑将军分给咱们的,如果失去了骠骑将军,这些土地还会是咱们的吗?咱们还能享受这种优惠的租种条件吗?还会有人为咱们免费治病送药吗?咱们是不是该勇敢的站起来和这些王八蛋斗斗?为骠骑将军争取时间,等到骠骑将军得到消息回来之后他们的阴谋诡计立刻完蛋!保护骠骑将军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俺决定了,誓死护卫骠骑将军,明天就让二小子去郡守府投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郭老哥连个孙子都没有就敢打破两个儿子只征一个的规矩,俺也不甘人后,明天就让大狗二狗一起到宛城报名。哈哈哈哈!俺比你强,俺多少还有一个孙子!”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如果没有骠骑将军俺在就病死了!小兄弟明天叫俺一声,俺和他一起去郡守府投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俺从三辅逃来时骠骑将军不给俺粮食土地种子,俺全家早就成为他人的奴隶了!俺明天也让俺儿子去参军!”

“誓死护卫骠骑将军!………………”

第一百九十二章弘农太守刘玄德

光熹元年五月二日子夜,函谷关内的一间小屋中依然亮着灯。灯光下,刘备脸色有点疲惫,可是双目却绽放着几缕精光,他打一个哈欠,带着几丝笑意开始整理案几上厚厚的一叠文书。

见完成了一天工作,他站起来来到院子中活动一下有点僵的腿脚,呼吸着午夜清凉的空气,脑子中飞快盘算着明天的工作如何开展。因为他再也不是被朝廷通缉的逃犯,几天前骠骑将军代替天子任命他为临时弘农太守,负责为函谷关守军供给后勤。

在跟随刘谦这些天中,他算是见识了刘谦的狠毒和高深莫测的心机,为此他深深为投靠刘谦而欣喜,也明白了作为刘谦敌人的可怕。

离开幽州时,见刘谦将重兵调回中原,他嘴上不说心中却嘀咕个不停。更为不满刘谦说关羽有为将者之风,就将关羽留在了幽州,美其名曰战后需要借助关羽镇守辽东,而把他和张飞带到了黾池。

从幽州出,途径张燕占据的领地,之后翻越过王屋山脉,在冀州商人帮助下度过黄河。一路上难以行军不提,刘备可没少为刘谦的不智而私底下说些怪话。其实这也不能怨刘备啰嗦,实在是刘谦这厮口风甚严,每次在军事会议上,刘谦只会把握十足的反复重申我军必胜等干瘪口号。这些空洞的话语对于刘备这种老鸟来讲,简直是没有一点说服力,只能骗骗头脑简单的张飞之流。

提起张飞,刘备不禁气苦的摇摇头,自从拜刘谦为主与刘谦麾下的几员猛将交手之后,没几天他们就成为好朋友。在典韦几人没完没了盛赞刘谦情况下,张飞这个傻子渐渐被洗脑了,以前从不在他面前还嘴的张飞,一路上再也听不进去他对刘谦的怨念,反而时不时念叨两句刘谦的好处。

大军刚刚渡过黄河,细心的刘备就现了反常之处。按照他一路的设想,为了掩饰行踪,为了兵贵神降临雒阳城,大军到达雒阳城西大门函谷关附近一定会展开激烈的战斗。可惜他没有见到预想的激战,却见到弘农郡以杨家为的几个大户处处为大军遮掩带路,一路无战事的接近了函谷关。

到了函谷关,更令他吃惊的事生了。因为函谷关驻扎的军队属于何进直辖,故此董卓进军雒阳时并没有对其动手脚,驻扎在函谷关的两千守军还保持着原班人马,一个据说是何进亲手提拔叫做王成的家伙带着两千人马投降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个王成和他手下几位重要将官,竟然是刘谦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在平定赵慈的叛乱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最气不过的还是刘谦请何苗帮他们提拔到函谷关任职。

得知这个结果后,刘备大骂何进有眼无珠道:“为啥何进不调查几人的来历?就如此简单的中了刘谦的诡计?”

直到很久以后,他才理顺其中的玄妙。原来王成是故大鸿胪王敏的家仆,而王敏的儿子王汤一直效力在何进手下,数经沉浮一直坚定的与何进站在一起,也算是当时何进手下的得力助手。王汤在何进受重用,如此一来,作为王家家仆的王成自然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刘谦的汉州兵大闹雒阳城后,王成就正式官拜校尉驻守函谷关。

函谷关到了手中之后,刘谦让王成部继续保持以前的状态,丝毫不显露出函谷关易主的样子,用来迷惑雒阳城中的何进等人。董卓军往来函谷关的信使也一直保持通行无阻,从表面上看一切都正常之极。

通过亲身所闻所见,原来对刘谦回师中原之举不抱任何信心的刘备,一下子改变了观念,认真盘算刘谦留在幽州的数千精兵和大量军粮,得出刘谦绝对有后手的结论。想通之后,刘备为自己近些天的言行而冒出一身冷汗,他心中默默念叨今生一定紧紧跟随在刘谦身后,永远也不能生产背叛刘谦生出二心,不然到时候连死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刘备也不是寻常人,下定决心就立刻去执行,不管刘谦安排不安排任务,都以最高昂的姿态全力以赴工作着。付出就有回报,刘备的表现得到了刘谦的认可,在刘谦把蔡琰接回来的第二天,一万汉州军翻过伏牛山系来到函谷关后,亲自召见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