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兵一见,方才的凶神恶煞又杀回来,傻眼了。他们的职责只是看家护院,外加欺负良民而已,那里经过这种阵势。

赵进是一名大侠,颇有勇力,在南阳郡和南郡之间,很是有些名气。两郡卷宗里,赵进血迹斑斑。据说,赵进一人一夜之间,屠杀一个小族,六十八口人,无论老人还是吃奶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这次,冠军小侯爷邀请赵进,前来宛城帮帮拳,不要人命,只求暴打西鄂少家主一顿。生意太简单,赵进原本不想接,最后看在小侯爷交情和重金的份上,勉强来了。谁知道,这么简单的事情,赵进竟然搞砸了。

赵进正在懊悔不已,刘谦居然敢回来,真是老天送给他一个,一雪前耻的机会。赵进二话不说,提着环刀冲了上去。几十名大侠,原本干的就是刀口舔血生意,在赵进引导下,倒也彪悍,提着各色兵器,呼啸而去。

赵进刚刚奔出几步,只感到双膝一疼,倒在地上,他看到两只箭羽,在自己小腿上微微抖动,赵进也真是一条汉子,咬牙折断箭羽,把断箭抽出来,环顾左右,地上已躺了一地。马蹄声已近,赵进拼尽力气,扬刀砍向马腿,一杆长枪像蛇似地划空而来,蛇芒钻进他的手腕,赵进忍住了,即将出口的惨叫。下一刻,赵进再也忍受不住,他看到饭碗大的马蹄,下一秒就要踩破自己的小**,凄厉的惨叫声划破喧嚣。可惜,惨叫只保持两秒,两秒后,又一个马蹄,不小心地把他脑袋踏进土中。

矢形战阵像锥子一样,捅进了人群中,一阵哭爹喊妈声此起彼伏,不用交代不用暗示,大家争相奔逃。等到刘谦第三个冲锋时,空荡荡的街上已经没了半个人影。

刘谦一行奔到店门前,悠闲地下马,微微昂着头,满面春风地走进店内。贾获倒也没有惊慌,从亲随手中接过,一柄双面画戟,盯着刘谦傲然道:“刘谦小儿,可敢一战。”

刘谦一脸奸笑,没有怒,可是身后的人们受不了,纷纷破口大骂,就连黄忠也冷哼一声。刘谦把长枪抱在怀中,歪着头笑得很灿烂:“方才你干什么去了,现在,实在对不起,我也要向你学习,兄弟们,大家一起围殴!”

在刘谦带领下,几个人先把贾获身边肃清,而后围着贾获狂攻,贾获倒也了得,虽然浑身全是伤口,就是不倒下,每次都险险避过杀招。后来,黄忠实在看不下去,这和猫戏老鼠有什么区别,伸伸手,把贾获撂倒了。

刘谦坐在柜台上,一脸惬意,心中念叨着:“有了小弟就是爽,这种动手的事情,自己不用放下身份,亲自动手。”

地上,贾获绑得像个粽子,小魏延正骑着他身上,一下一下扇着耳光,黄叙时不时地补上两脚。小魏延一边打一边说着:“什么玩意,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样子,敢骂我家主公,活腻了还是怎的?,服不服!”后边黄叙接到,就是嘛,那可是咱的师叔,骂他不就是骂咱兄弟俩,狠狠地打。

贾获嘴里只是嘟囔着:“刘谦小儿,有本事你把小爷杀掉——”

打了一阵子,小魏延看贾获依旧不服,看着刘谦,向刘谦求助。

刘谦跳下柜台,来到贾获身边,笑嘻嘻道:“咱俩无冤无仇,我怎么会杀你。”

刘谦看贾获脸上露出一丝得色,态度更加亲切,用手在贾获的下体比划着:“我绝对不会杀你,听说,如今天下尊贵的人是十常侍,为了你的光明前程计,我准备为你铺平道路。哦,你真聪明,这么快就明白了。什么,我不敢,我真的不敢,刘义,你去宛城流民聚集处,重金找来一名,没有家小的流民。让他帮我阉了小侯爷,然后,你在众人面前杀了他,就说咱家帮小侯爷报仇。哎,这样歹毒的计谋,怎么是我这样可爱的人,能够想到的,嘿嘿!”

贾获脸色瞬间变得白,正要开口,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朗笑,笑声中,从内室走出一人,此人相貌俊美,一看就是世家子弟。

“汝南袁仁,见过诸位,久闻刘家主大名,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袁仁阴阳怪气道。

刘谦摇摇头,很认真的说:“没听说过。”

大家一阵轻笑。

袁仁涨红脸,骄傲说道:“我袁家四世三公,世人皆知,哼!”

“那时我孤陋寡闻,我只听说过,袁本初袁公路之大名,而你,我确实没听说过。”刘谦这次的认真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大家哄堂大笑,笑他只是一只没名气的虾米。

袁仁脸欲滴血,气势削减几分,说道:“这一切都是误会,我——”

刘谦摆手截断他,脸色一寒道:“我不想听废话,今天,他如果向我服软,我可以当做一切都没有生,不然——”刘谦手指贾获,脸色阴沉得像片乌云,双目寒光闪闪。

寒冬天气,贾获和袁仁额头冷汗四流。

【1】郎中:皇帝的近侍,相当于顾问。

第三十六章年度最佳创意—买上十几个郡守

回去路上,刘谦脸色阴沉地吓人,自己力量太小,稍微大点麻烦就惹不起。今天,若不是一味相逼,幕后主谋怎会浮出水面。刘谦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雏鸟了,他知道暂时惹不起,袁家这个庞然大物。袁家有多少能量,想像一下董卓迁都以后,函谷关以东的局面就知道了,基本上是袁家俩兄弟平分天下。

刘谦撇下嘴角,今天这两人倒也识趣,不然,就算袁家再庞大,他也要捋捋老虎胡须,大不了占山为王。

刘谦心情不好,就让葛玄代替他去拜见羊续,反正也就是出钱出力,协助官府而已。他一直在思索,究竟是袁家欲对他不利,还是袁仁私人的报复。

刘谦倒也不笨,到家的时候,他总算分出了条理。如果袁家想要整他,应该不会采用,这种孩子气的报复方式,八成是袁仁想出口气,私下修理他一番。而刘谦与袁家有交集的地方,就是大眼妹马荷。袁仁要么是争风吃醋,要么是替马荷出气,而第一个可能最大。

刘谦松口气道:“Tmd,红颜祸水,此言果然不假!”

下午葛玄归来,事情大抵和刘谦猜测差不多。只是羊续对刘谦很有兴趣,倒是出乎大家意料,羊续明确表明,近期希望见见刘谦。

之后,俩人聊起了今天之事,葛玄也认可刘谦的判断,之后就聊到做官上面。东汉官僚之为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的总称。葛玄就给刘谦讲了‘铜臭’的典故,话说灵帝制定三公价格为两千斤,而冀州名士崔烈,因为名气大,灵帝打折后只收五百金。做了司徒后,有一天,崔烈问自己儿子,我做三公后,士林有什么反应。他儿子崔钧回答道,你没做三公时,大家认为你该做,而如今大家很失望。崔烈问为什么,崔钧答道,大家嫌你有铜臭。老家伙当场飙,打走儿子后,为拿钱买官后悔不已。

刘谦听完也是爆笑不止,而后灵机一动,询问道:“这些官职卖得不贵,三公对咱没用,咱干脆买他一二十个郡守,咱家不就达了?”

葛玄也为刘谦地创意震撼一下,畅笑道:“刘大财主,你认为人人都想你这样有钱,哈哈!想法虽好,可是不易实现,没有名声资历也是不行的。就像你我,最多买个肥缺县令。就这样,还要做好士子、文士、清流抨击的准备,无论以后做多大的官,那怕位列三公,清流党人也不会正眼瞧你。”

刘谦愕然。本年度最佳创意,无疾而终。

下雪了,忙忙碌碌之中,时间流失得飞快,再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刘谦站在博望坡上,望着空中飘零的雪花,禁不住想象,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的宏伟火景。

从这里向西望去,已经泛白的苍茫田地,就属于西鄂刘家。刘谦心中不由得一暖,这些可是刘家,赖以展的依仗,是自己在大汉生存的基石,这些都属于自己,在前世只有梦中才会有的东西。

就是这片可爱的土地,刘家积累了大量的粮食钱财。因为手中粮草资金充足,这段时间通过不断的招收流民,刘家有四万多口。近两年战乱疾病闹个不停,避难的流民,逐渐逃到比较安定的地区。一路颠沛流离,十不存半,流民中幸存下来的,多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男丁,达到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二,这个使刘谦很高兴。

有了这些壮丁,刘谦扩建了家兵队伍,骑兵受到战马限制,已扩展到最大值,士兵为战马的两倍。步兵和弓兵各自增加了三千人,各自达到七千人,如今刘谦手中,不提农兵,也拥有两万四千人马。

战马不足,骑兵暂时轮流上马训练,明年来自西凉的大批良马,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两万多人马,大多没有武器。汉代是允许百姓合法拥有武器,可是制度非常严格,只有家世清白,进行过郡府训练并且服过兵役之后,才有佩戴武器的资格。刘谦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是收效甚微,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不然黄巾起义的农民,不会拿着木枪树枝,面对装备精良的政府军。

兵书是死的,战法战术却是灵活百变,照本宣科只是纸上谈兵,这是刘谦经常说的一句话。这段时间,几位负责练兵的将领,只有不断摸索研究着领兵的战术。他们听从了刘谦的建议,理论联系实际,6续进行了几场实战对抗。家兵们挥舞着木刀大棒,打得头破血流的同时,这些从来没有带过兵的家伙们,逐渐领悟了兵法里的战术安排。刘谦认为,他们离自己的期望还很远,不过,大家还年轻,大家还有机会学习。

刘谦这次前来博望,是给刘家几十年的老伙伴,博望张家,送点过年用的粮食财帛。这是刘家多年来的传统,每年两百石粮食、十匹布、一万钱及祭祀祖先用的肉食。往年是有管家处理此事,今年张家父子远行万里,奔赴西域为刘谦挑选良马,刘谦过意不去,亲自前来慰问,表示对张家的看重。

张家在西汉,曾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祖先,他是一个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外交家,他两次出使西域,开创了大汉通往西域的南北两道,也就是非常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个人叫做张骞,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孝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是取其才能广博瞻望的意思,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他的评价就非常高。

刘梁当年找到张骞的后裔,那时的张家早已没落。刘梁利用张家世代相传的经验和地图,远行西域购买马匹。一路艰难险阻风雨相济,两人培养出亲密的战友感情,而后,两家的关系便确定下来。那次贝叔从章陵回来,就委托了张家父子购马的重任,把大量钱财放心交到他们手里,张家父子二话没说,便带着一行人马出了,可见两家关系真是与众不同。

雪越下越大,刘谦扬鞭策马,驰骋在茫茫的雪野之中。脑中考虑着,明天回访刚拜的老师——何颙。

昨天,仲景先生带着他的朋友何颙来到刘府,通过书信刘谦了解何颙的基本情况。

何顒是出自南阳郡的大名士。何颙,字伯求,南阳郡襄乡人氏,年轻的时候到雒阳求学,因才思敏捷在太学很是吃得开,当时一些名士就对他刮目相看。此人不但文章念的好,武力值估计也不错,为人特别热血。

他一个叫做虞伟高的同学,虞伟高其时,重病不治奄奄一息,临终前泣血拜托何颙,为自己伸冤报仇。虞伟高是否求过别人不得而知,反正何颙安葬虞伟高之后,立刻展开行动,宰了虞伟高的杀父仇人,拎着倒霉鬼的头颅,到虞伟高的坟前拜祭。

这位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