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今晚猛然听到老师的这番解说,塔塔尔和倒是信上了八成。

塔塔尔和出身草莽,平时心计不多,可是见惯了各种风雨,对于诡计多端的大单于羌渠也就多了几分了解,也许是笨人看实物的角度更小,塔塔尔和看待羌渠就比别人更加清楚。回想起这些年曾经和羌渠交往的点滴,再回忆到当年吵得气势极凶的檀石槐并没有来到草原,塔塔尔和越加相信先生说的没错。

由此而论,塔塔尔和联想到年幼时曾听说过的流言,至于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先生解释,他也基本上可以将事情的主线联系起来。呼徵死后,呼徵的几个儿子要么跟着呼徵一起被处死,要么在逃亡的途中死于各种意外,反正很快呼徵的后裔就在草原上消失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塔塔尔和所在部落的小王子突然间出现了,据说是部落领流亡在外的一个孙子。知情的人们都知道,部落领的一个女儿曾今是呼徵单于的妃子,不幸早亡,唯留下一子,而这个小王子就是呼徵留下的唯一血脉。

可惜,这个曾经在草原上辉煌一时的部落,某一天忽然遭到草原上众部落群起攻之,半年不到这个部落就湮灭了。当时,年幼的塔塔尔和想不出什么原因来,今天联想到先生这些话语,他终于明白了当年部落为何惨遭湮灭的真正原因。

“塔塔尔和拜见呼韩康王子”

尘封多年的记忆,一下子令塔塔尔和脑袋清晰起来,甚至让他准确的想到了当年这位小王子的真正名字。

塔塔尔和这样称呼呼韩康心中没有半点芥蒂,先呼韩康的身份本身就是一面大旗,在重视血统论的草原上还是挺有含金量的;其次,塔塔尔和一直心中敬佩他这位老师,此刻现老师身后耀眼的身份,就自内心为老师高兴。

“哈哈哈哈呼韩康这个名字就让他过去吧,我现在的名字叫做韩康,准确说我是一名汉人了,获得大汉骠骑将军承认的汉人。”

韩康对于塔塔尔和能够猜到他的身份一点也不吃惊,只是平静的端坐在地上,再次出一个让大家倒吸冷气的声响。

“这”

“呃”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不是在做梦吧?不做王子要做汉人?”

“这个人一定有精神病”

大厅中诸位家主纷纷感到不可思议之时,霍峻却格外冷静。如果是以前,他也许会和诸位家主一样吃惊,不过就在他出来到三辅的前夕,他接到了暗隼卫光荣的任命,成为一名令他骄傲许久的暗隼卫。而他这次负责的任务中,就有和潜伏在匈奴人中的暗隼卫联络的任务,正因为他身怀特殊的使命,故而他有机会亲自得到葛玄的召见,并告诉了他一些完全不敢相信的秘密。

暗隼卫建立初期,中心任务决定以司隶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可是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刘谦却要加强对匈奴人的渗入。在这一点上,其他人都表示不能理解,只有刘谦心中清楚,率先乱中华者匈奴也,为此就在匈奴人身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呵呵呵大家是否认为放着光复匈奴单于宝座的正事我不去干,偏偏要做一个在你们看来完全不值得炫耀的汉人,是不是这里有问题?”

韩康依旧淡淡笑着,说着用手指指了指脑袋。

大厅中的诸位自然不会将他们心中真实想法显露出来,当场纷纷表示韩康王子的深明大义如何如何,欢迎韩康王子加入汉人如何如何的,以最溢美的言辞遮掩他们的尴尬。

韩康轻轻摇摇手,示意大家静下去,然后将他为何要走到这一步慢慢的将说给大家,其实大家清楚,这些话与其说将给他们,还不如说是特意说给塔塔尔和的。

呼韩康王子在部落惨遭覆灭的时刻,还是被他父亲当年手下一些老人冒死给救了出来,不过经过此役,草原上可就没有他们容身之地了,一行人被迫来到了汉地。随着时间的流逝,韩康在部落老人的照顾下,在汉地完成了全部学业,一步步暗中插手匈奴地的格局。

也许是呼韩康吸取了他老子的经验教训,每次都是采用比较阴狠的分化消弱计谋,经过几年努力,成功的反间了左贤王他胡,将和羌渠的关系还算尚可的左贤王他胡,最后闹得僵化对立起来。三年前,左贤王他胡正式起兵反抗羌渠,两人大战一场最后他胡失败,事后羌渠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自此后开始不断追杀呼韩康。

羌渠厮混如此多年,能从一个右贤王成功的替代呼徵,之后一直把草原上各个部落收拾的服服帖帖,岂是一个容易对付之辈。以前他不知道呼韩康在背后暗算他,既然知道了那就处心积虑的针对呼韩康展开了报复。

羌渠为呼韩康准备的大餐很丰盛,丰盛得以至于呼韩康根本吃不下,其时,呼韩康身遭埋伏身受重伤。

眼见命不久矣的关键时刻,一个游方黄老道道人把他救了下来,临别时告诉他,他这辈子气运缺少生门,而缺少生门的气运完全是死运,成不了大气。

东汉盛兴谶纬之术,自从刘秀接受谶纬以火德定下格调之后,谶纬之说和五德相生学说在东汉非常流行,呼韩康在汉地生长了这么多年,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突然听到有人说起他的命格运气,自然是纳头便拜请道人指点迷津。

葛衣葛巾的道人淡淡一笑,只说了一句,两年之内南方必有大兴之人,此乃贵人也说完,不知所踪。呼韩康尽管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却也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时隔大半年之后,这位道人派以为小道童来见呼韩康,只是交给呼韩康一卷医术而后又是渺无音讯。自幼在草原上逃亡甚久,呼韩康的身子骨一直不算大好,久病成医,时间长了呼韩康也练就了一手好医术。故而,呼韩康展开这卷医术细细一看,当即惊为天人,马上明白这部医书是这个年代治病救人最好的良法。

得到这卷神奇的医书之后,呼韩康就常常揣测,神秘道人的举止大有深意,于是他就以这卷医术为源头展开了盘查。呼韩康的主要力量还是草原上,中原的力量非常微弱,等他查到这部医术出自刘谦之手的时候,刘谦已经堂堂正正度过了人生最危急的难坎,顺利击败韩遂入住凉州了。

于是,呼韩康就对刘谦更感兴趣了,为此甚至撤出草原上的力量加大对刘谦的布控,随着对刘谦的了解加深,呼韩康就越相信当日道人之言。最终,就在刘谦准备出兵幽州的前夕,开始对刘谦的接触,更是在草原上不了解刘谦能够取得幽州大胜的时刻,他果断和刘谦联合在一起,准备早日投效在刘谦这边为未来大汉干涉匈奴内政而努力。

有了呼韩康势力的协助,刘谦渗透到匈奴地的暗隼卫展一步步走上了正规,和呼韩康势力相互呼应下又对匈奴人格局做出了很大影响。强强联手之下,双方利用匈奴王子年纪尚小,左贤王空缺的局面,成功蛊惑成功须卜骨都侯的野心,对于一向支持羌渠的右贤王胡楼,则采用了右部之下几个最强大的部落反噬的计谋。

原来,这些计划都在默默的进行,只等某天刘谦扫平四海之后兵临匈奴,那样匈奴就会翻手之间变为刘谦所有。按照双方制定好的计划,当匈奴人成功并入汉人之后,呼韩康将会以匈奴人单于的身份到汉地为官,刘谦答应封他为世袭罔替的万户侯。

如果羌渠不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家伙,让呼韩康感到不利用外力终生也报不了大仇,如果呼韩康自幼没有收到汉文化的洗礼,这桩交易也许永远不可能实现。不过,至少在呼韩康看来,这桩交易很划算,严格说来还是他占了大便宜。



四百二十九章信我就好

四百二十九章 信我就好

大汉如果日渐一日的衰落,那么苦熬一个匈奴人单于还是很有用处的。至少在时下大汉兵力不足的状况下,时不时的还要向匈奴人借兵,作为汉人的债主,未来的收成一定不会很差。大汉天子素来对四夷都比较慷慨,进贡一倍赏赐十倍,这个道理四方的各个民族都是心知肚明,故而也从来不害怕大汉说话不算话,办完事不兑现工资单。

可是,呼韩康自从发现刘谦废立天子之后,大汉整个格局忽然发生了重大转变,各种不利于发展的政策都在调整或者废弃,按照这样子发展下去,大汉还会是辉煌无比的大汉,还是永远凌驾在他们头上的大汉。

那么,匈奴人的大单于在大汉眼中依旧是一个玩物,一个护匈奴中郎将就敢擅自杀死的玩物,那样的一个大单于呼韩康不稀罕。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呼韩康自然知道一个中郎将在大汉的地位如何,尽管大汉的中郎将已经属于位高权重的人物,不过和三公四将军比起来,依旧属于不入流的小人物。

于是乎,让怀有雄心壮志的呼韩康屈居在一个小小中郎将之下,过着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生活,这是他根本上不能接受的。其实,当时饱读诗书的士人,每个人心底都会发出一个心声,不管这个愿望能否实现,我要做三公呼韩康也如实是。

在这样的前提下,刘谦没有让呼韩康做名誉很高却不能沾染实权的王爷,而是让他享受荣华富贵之后,依然有入主朝廷的机会,这已经对他很优待了。所以,呼韩康和刘谦这桩交易,他觉得他站了大便宜。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呼韩康耐心筹备着匈奴人和董卓联合进攻并州,而费用大量人力物力做好战前准备的时刻,羌渠忽然接到一封信,而后大发神经的直向三辅扑来,这一下子打乱了呼韩康的所有计划。

关于对周边形势变化,呼韩康和羌渠着重点不同,羌渠主要是太相信了何进代表的大汉政府权威,以及生平和董卓作战没有胜利的结局,让他对于董卓和何进特别的相信,而忽视了很多他原本应该能发现的东西。

比如,如果羌渠用心一点,他就能发现刘谦的队伍曾经在离他很近的地方频繁调动,那样他就明白了刘谦要回到中原作战的意图,以至于他就不会冒冒失失带兵出发了。比如,在得知刘谦占领三辅情况后,他也没有深思刘谦在幽州取得的胜利,更没有思考凉州的局势能够影响到他的后路。

这些事羌渠按照规定思维,他都懒得考虑,而呼韩康却不同,也许是受到刘谦在幽州跳跃作战启发,在已经知道刘谦底细情况下,他认真的思考到了这种可能性。以刘谦曾对匈奴做出的这么多努力,就能看出刘谦对匈奴的忌擅,以刘谦的壮士断腕的性情推断,呼韩康心中隐隐觉得匈奴人这次大祸临头了。

以前,呼韩康思虑了很多次,也认为自己想的很有道理,但是这种国之大事可不是因为有道理就可以胡乱声张,这种事弄不好可是要捅出大篓子的。

今晚,原来还有些不自信的呼韩康,从霍峻简单的介绍中听出来几个信息,使他终于敢断定刘谦已经制定了最残酷的军事动向。因为自始至终,霍峻就没有提到凉州军团入三辅作战,只是强调刘谦绝对会率主力前来作战,那么凉州十几万取得大胜的骑兵要去哪?答案几乎呼之欲出,按照汉人攻敌之必救攻敌之必乱的兵法用意,那就绝对是空虚之极的匈奴地了。

以刘谦每次以自身吸引敌人主力,而后采用不动则已动则雷霆的兵法主张,绝对会一下子摧毁强敌,那样推断而来,刘谦绝对不会简单的只派出凉州这一路,最大的可能东方的幽冀二州也要向匈奴地推压,那么结果就不用想象了,匈奴人必败,必大败,惨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