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光熹-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多想。

而正是法正没有多想,致使孟达有机会将这个情报给传达给刘谦。

“哼这些刘谦军的鬼叫实在难听,就让本官给这些刘谦军一个教训”

也许发生战事的原因,城头守军也没有感觉到今天携带着弓箭的孟达显得突兀,但见孟达搭箭引弓,右臂和肩膀保持平行中,一点点拉开了三石弓弦,在场守军立刻欢呼起来。这年头能开三石强弓的都是好汉级别,一个武将拉开三石强弓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当孟达这个小白脸书生能拉开三石强弓这就不简单了。

在场的士兵都被小白脸孟达拉开三石强弓而吸引,纷纷猜测孟达的射击精度是否也很厉害,谁也没有注意此刻的孟达额头向下滑动的汗水,更没有发现孟达今天弓箭的白羽显得格外的臃肿。

“唉多天没有练习,想不到今天变得如此的生疏算这些刘谦军命好,原本该拿这些敌人好好练习一场,可是我还必须赶回去向刘使君复命,要不哼”

孟达射出的一箭,虽然没有击毙刘谦军,可是也准确刺入了一名刘谦军的脚尖。城头守军见孟达居然很不满意,心中对这个小白脸书生就更是佩服了几分,纷纷用崇拜的目光望着孟达轻快的走下城楼。

“刘廷益呀我这次已经尽力了,希望你手下士兵能及时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你。如果你这次死在江州,我封侯拜相的梦想可就要破灭了,希望老天爷保佑你我吧”

顺利将消息传送出去的孟达,并没有感到浑身轻松下来,因为他不知道他用刘谦交给他的鬼画符密语写成的密文,是否会被刘谦军士兵当做符篆丢弃掉。

如果刘谦一旦身死,可就没有人给他兑现在你现有官职基础上连升三极的承诺了,那么他可就亏大发了。

孟达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被孟达射中脚掌的刘谦军名叫林德,原来是一名光荣的黄巾战士,后来跟随刘辟变成了刘谦旗下的士兵。

林德作战比较勇猛,只是运气不算太好,混到现在也不过是个管理十个人的什长,好在林德平时生活态度乐观,一点也不在意原来跟他一起来到刘谦旗下的战友个个都比他混得好。

这次进军益州,由于刘谦军偷袭了绵竹关之后,就有人主动为刘谦诈开了绵竹,所以大家立下的功劳都不大。

眼看兵临江州城下,就要捞上一笔军功的当,刘焉这家伙又准备向骠骑将军投降了,所以林德也没有想到他在欢呼刘谦来到的时候,城头的刘焉军居然会给他一冷箭。

这一箭射中了林德战靴上的卡口,并没有射进镶了铁板的战靴,为此林德也并不特别生气,他顺手拔出箭支后,也没有留意,随手就给丢在了不远处的地上,然后继续梗着脖子一遍遍欢呼骠骑将军万岁。

城外的刘谦一心等待午时时刻接受刘焉的投降,而城内的刘焉得知方才是一场虚惊之后,也继续安排伏击刘谦的最后环节。

为了天子梦,为了益州梦,刘焉决不允许这次伏击出现任何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刘焉离开了州牧府,亲自来到伏击街道检查火油弓弩等详细的细节。满意之后,这才带着所剩不多的文武来到了西城门。

在古代,迫使一个势力投降是一件很值得宣扬的事情,孙子兵法不是说了嘛,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因此战胜方还是非常重视受降仪式的。

战胜方在乎,战败方那就更得在意了,他们自然知道最后关头如果让战胜方满意,战败方的很多官员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刘焉虽然不是真心投降,可是为了成功麻痹刘谦,他可没有在受降仪式上偷工减料,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很妥当之外,还临时添加了很多百姓犒赏劳军什么的花样。

午时一刻,双方约定的时间刚到,江州城就立刻打开城门,在刘焉带领下,一干文武跟随刘焉身后,从城门中鱼贯而出。

刘焉赤luo上身,背负荆条,摆足了负荆请罪的架势。双手托着白布为地托盘,托盘中的放着巴郡的户籍和益州牧金印。刘谦身后的文武大臣也是每个人手捧着白布,象征他们自缚于刘谦面前的意思。

刘谦一干文武身后,则是被刘焉发动参加受降仪式的百姓,这些百姓捧着宰杀好的牲畜,战战兢兢的随着官员的身后,再往后是一群赶着牛羊等劳军牲畜的百姓,他们就是刘焉特意讨刘谦喜欢而闹出的花样了。

刘谦攻城无数获得胜利无算,可是正儿八经的受降仪式还是第一次参加。

见刘焉整出一出负荆请罪来,刘谦心中暗自发笑,心道今天终于算是开眼了。不过转念间这厮又不怀好意的想,如果这是冬天该有多好,那么就可以看到刘焉瑟瑟发抖的丑态了。

刘焉打开城门的时候,从来没有经历过受降仪式的刘谦,由于错误判断了刘焉的积极性,他当时还离城门有一里地光景。见刘焉如此积极的表现,刘谦这厮一点也没有被感动,依旧按照原来的节奏不紧不慢向城门赶来。

刘谦如此行事,可不是他已经知道了刘焉的阴谋,而是这小子坚持认为胜利者就应该有胜利者的姿态。一味搞仁慈虽然能加深一些属下的忠诚,可是不利于震慑益州很多心里边不服从刘谦的世家豪强,这些人前不久暂时被刘焉镇压下去,可是却一直在暗地蠢蠢欲动。

也许刘谦和刘焉有很多矛盾,可是在加强地方管理这一点基本是相同的,都不会允许地方豪强最大而出现危机。不过刘焉是为了他自己的王朝可以长治久安,而刘谦是为了政府的集权性更强罢了。

有了这个想法,刘谦就特意在益州人面前表现的很强势,让益州一些不安分之人不敢轻易生出不安分的心思,而这场受降仪式就是刘谦向他们传递的一个明显的信号。

刘谦在观察刘焉之时,裸露上身的刘焉也在时刻关注着刘谦,见刘谦没有出现任何怀疑之色,想不到不久后计划将会顺利实施,心脏忽然砰砰砰的跳动起来。。。。

六百零二章受降仪式

一百步。

五十步。

二十步。

十步。

望着刘谦一点点临近,最后趾高气扬的停留在面前十步的地方,以胜利者的姿态等待他去乞降,光着上身背后荆条的刘焉,想到成功欺骗了刘谦,想到了成功后的巨大利益好处,心中忍不住砰砰砰的跳动起来。

低下头深深吸口气,努力平息心中巨大的激动,刘焉将姿态放得更低,逼真的诚惶诚恐姿态中,步子迈得格外沉重又踉跄。这些动作在受降仪式中,更令人感到了刘焉英雄迟暮般的萧索来。

低着头,手中捧着从脖子上滑下来的白布,跟随在刘焉身后的吴懿,虽然没有看到刘焉此刻的表情,可是单从刘焉略显浮漂的缓慢脚步上,就暗暗赞叹刘焉将亡国之君的悲凉演绎的恰到好处,为此就更对伏击刘谦成功充满了信心。

作为吴懿时下的盟友之一,张脩和吴懿并肩而行,他也低着头,表现基本上和吴懿等一干降臣表现的差不多,不过不知道刘焉伏击计划的他,低着头看到悲凉萧索的刘焉,想着刘谦不久后就会解散他的教兵,心中真实的生出了易水寒般的辛酸来。

官员后边那些不知内情的江州城百姓,木然的跟着刘焉等人前行,既没有同情统治者刘焉而产生怜悯辛酸的情绪,也没有为刘谦这个新统治者到来而高兴。对于很多人不了解国家大事,只为每天茶米油盐操心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眼下最大的担心,是刘谦会不会像以前的胜利者那样纵兵抢掠。

不过,这些手中连武器也买不起的百姓,他们更知道乱兵抢劫的事情不是由他们说了算。因此,只有一边在心中默默叨念接受乞降的胜利者,看在刘焉乞降这个无上光荣的荣耀上,和攻破城池的军队不一样而放过江州一马,一边又怕刘谦军狗改不了吃屎,依然会像以前那些胜利者一般不放过江州城,而担忧不已。

经历了多次破城后的亲历,刘谦看到了这些对未来前途充满迷惘的江州百姓,大概也明白他们的心情,所以也不在乎他们并不是真心,而是刘焉发动前来捧场提高气氛的。毕竟现场人山人海要从表面上看还是好看一点,可以欺骗一些不知内情的其他地方百姓,让大家以为刘谦的影响力还是很显著普及了江州子民。

看着刘焉萧瑟的走到面前,刘谦这厮才假装刚看到刘焉的样子,轻快跳下马,淡笑道:“呵呵君郎这次并没有受陛下委任,只是接受了大叛逆何进的乱命,这个益州牧根本就做不得数,故而君郎又何必做出这种悲凉之态让人发笑呢?这还是当年太上皇曾盛赞宗室翘楚非刘君郎莫属的刘君郎吗?”

见刘焉脸色倏然变成红焖虾,刘谦这厮一点也没有放过刘焉的意思,继而冷笑道。

“大叛逆何进被本将军赶出雒阳之前,由于何进残忍杀害何太后和公然背叛陛下的行径,早就失去了朝廷大义。而天子也早就下诏通告天下,收回了何进大将军的任命,宣判何进为大汉的叛逆。

君郎作为大汉宗室中的翘楚,为何在明知道何进是大叛逆的情况下,还要接受何进的乱命前来益州,做出这等背叛朝廷背叛大汉之事?呵呵一个不合法的益州牧,纠集乱军对抗朝廷这是如何的罪行,就不用本将军再来告诉君郎了吧?

好在君郎还没有丧心病狂,最后还是在明知道抵御不住天兵讨伐情况下而选择了乞降,而本将军看在你出身于宗室和曾经为大汉立下一点微功,以及为了不让江州城百姓再遭受战乱之苦的原因,这才接受了你的乞降,保全你的性命。

所以说,现在你应该用感激泣零的态度来感谢天子的圣恩浩荡,而不是做出一副苦情来让天下人来怜悯你同情你刘君郎,你以为本将军说的对吗?”

“罪臣罪该万死罪臣知错了”

满脸窘迫之态的刘焉,慌忙向刘谦跪下,流着悔恨的泪水向刘谦请罪。表面上做出一副恨不得钻入地下没脸见人的模样,实际心里边却在不断狞笑着等一会要看刘谦的惨死之状。

“好了,起来吧,向本将军请罪说来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按照规矩最后审判你的是宗人府和陛下,你有什么话还是留着到雒阳去和陛下说吧。时间不多了,眼下还是忙正事要紧。”

按照受降规矩,午时三刻之前必须完成整个仪式,故而刘谦在挫败了刘焉那副令他看不下去的可怜状后,就提示刘焉赶快进行受降仪式。

“罪臣遵命”

原来还担心刘谦一直训斥下去,会造成夜长梦多般的事端,现在见刘谦主动提到进行乞降仪式,刘焉心中大喜。

刘焉一边沉痛的向刘谦应承着,一边慌忙间从地上爬起来,重新走回去,先让早就准备好的五种牲畜祭拜代表天子的旌旄节钺,代表他们愿意重新归附于大汉王化。

祭祀完毕,刘焉双手捧着益州牧官印和户籍地图,带领着一干文武,三步一叩首的向刘谦行来。

“罪臣刘焉,受大叛逆何进乱命的益州牧,公然触犯天威,不自量力妄想阻击天兵于益州之外,最后闹得离心离德,这才幡然悔悟知道对抗朝廷无异于以卵击石,故而愿意向朝廷主动乞降,乞讨朝廷怜悯接受罪臣的这片悔过之意。”

“煌煌大汉恩威无边延福四海威服八方益州刘焉矫命伪任,本该严律处死,念幡然悔悟乞降利在益州子民,特许乞降”

刘谦一边庄重的背诵着官样文章,一边慢慢从跪在面前刘焉高举的托盘中,首先取出益州牧的金印,验明之后交给了身边的礼仪官再次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