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苏联-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现在需要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装备,需要大量的微处理器。”安德烈说道:“我们自己的电子技术的差距。让我们无法攻克这方面的难关,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从西方的民用市场上。购买他们的民用芯片,比如,我觉得因特尔的8080芯片,就比较不错,符合我们的使用需求,我们以民用的名义,还是可以进口到的,实在不行。我们从欧洲的黑市上也能搞到,从岛国也容易得到。到手之后,我们先利用这些芯片来研制我们的各种设备,然后,在这种芯片的基础上进行仿制。”

关键的元件就是微处理器,苏联虽然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并不落后,但是那些都是大家伙,想要实现数字化终端的目标,就需要小巧的微处理器,而英特尔的8080。是最合适的选择。

作为微处理器芯片业里的老大,因特尔公司在71年的时候,就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处理器:4004。它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距离是10微米,它能够处理4比特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这个cpu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之后英特尔又推出了intel8008。

在74年l8008发展成intel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这是一款比较成功的处理器,直至后世l8080仍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就和51系列单片机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如果有的选择。安德烈当然更希望苏联能够仿制8086,这可是第一块16位的处理器。可以说是后世整个英特尔x86的cpu的始祖了。可惜,这块cpu要在明年才能够出来,而且,集成度可是2。9万只晶体管,这样的集成度,苏联现在的工业还根本就达不到。

几千个晶体管,就是8080的水平啊。

因特尔,8080芯片?听得苏珊娜眼前一亮,这种芯片,不用从外国进口,己方已经在研究了!

安德烈不是全能,不可能知道苏联的各方面的状况,在历史上,苏联仿制的英特尔8080a处理器,在78年就推出了,命名为kp580nk80А,军用型号名为580Вm80。

而现在,随着安德烈的穿越,给苏联的电子技术人员开拓了视野,他们早就开始研究新的西方的电子技术了,这种从民用领域里获得的8080芯片,在现在的35所里就有,他们早就开始了逆向测绘的研究,已经攻克了其中的主要困难,如果有上级文件下来的话,一个月内就能量产。

因特尔的技术专利?在苏维埃可不承认这一套!更不会付给美国人专利费。

“如果是这种芯片,我们可以随时投产,不过。”苏珊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可是普通的民用芯片,是不能抗电磁脉冲的,更不能够在核战争中使用。”

苏联为什么坚持用电子管,就是电子管可以在核战争中核爆时那强烈的电磁脉冲中幸存下来!而现在虽然思路在转变,在不断地采用新式的电子技术,但是这个指标依旧存在。

核战争,听到这个词,安德烈已经不如当初那么反感了。

来自后世的安德烈,知道大规模的核战争根本就没有爆发过,美苏双方都是克制的,不会将地球村给灭了。但是,当安德烈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后,他才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冷战中,美苏双方的对峙是多么的严重,真的是有可能会爆发全面的战争,尤其是现在,在安德烈的推动下,更如同在火山口一样。

不过,即使如此,安德烈依旧坚定,电子管注定要淘汰,集成电路才是方向!干,用电子管造出一个单兵手持的数字终端来试试!

“我们缴获的美国人的的设备,应该就能给我们足够的启发了吧?”安德烈说道。

ep…3侦察机里面,都是集成电路,美国人是怎么防止电磁脉冲的攻击的?一定有他们的办法!

“美国人的军用的芯片,都是加固型的,线路的电流余度大,同时还有厚厚的铝制的屏蔽壳。”苏珊娜说道。

“美国人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一旁的奥加尔科夫元帅终于发话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天下,我们必须要加快在这方面的研究,其中,电子技术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在离开35所的时候,奥加尔科夫深情地勉励着现场的工作人员,教育他们要勤奋工作,为苏维埃国防力量的强大贡献他们的力量。

与绍金分开,安德烈跟奥加尔科夫元帅,又一同来到了第四近卫坦克师的驻地。

在所有的军区之中,莫斯科军区是最重要的,原因无他,这里是苏联的心脏!拱卫京畿的力量,当然是最强大的了!而且,所有的想要进入中央的军事指挥员,几乎都有在莫斯科军区任职的经历。

莫斯科军区,在1864年8月成立。一年之后,即派出了五个步兵和骑兵师参加俄土战争,一些师进驻高加索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100多万人驻扎在该军区,其中大部分驻军参与了1917年的十月革命。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军区组建了3个方面军,23个军、128个师、197个旅,共有大约450万人参战。仅在1944年送到前线就有120万人。从1945年夏天1946年夏天,莫斯科军区分为四个军区:莫斯科、沃罗涅日、高尔基和斯摩棱斯克军区。

1968年2月22日,为表彰其为保卫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苏联红军成立50周年之际,莫斯科军区被授予列宁勋章。

一般来说,能够进入莫斯科军区,那是一名军人绝对的光荣,而现在。安德烈心里却还是有些疙瘩,相比这里安静的生活,安德烈更喜欢在远东的日子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够摸到战斗机的操作杆?

莫斯科军区。主力是近卫第13集团军,其中包括第60坦克师,第206摩托化步兵师。除此之外,还有军区直属部队,包括近卫第2摩托化步兵师,近卫第4坎杰米洛夫坦克师,近卫第26坦克训练师,近卫第32摩托化步兵师。近卫第106空降师

其中,第4近卫坦克师又叫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这是一支功勋部队,是经历过残酷二战考验的一支坦克师,在苏联中,和“塔曼“摩托化步兵师一样赫赫有名。

(汗,华东之雄没有查到更多的资料,就知道这个师很牛逼,有哪位书友大大知道,请在书评区里赐教。拜谢。)

而在安德烈的印象中,对这支坦克师的记忆,就停留在曾经的819事件中。当时的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开动上了街头,本来,是有机会阻止阴谋者的分裂国家的行动的,可惜,他们没有任何作为,相反,阴谋家就站在坎杰米洛夫卡坦克师的坦克上,发表演说。鼓动着人民去围攻国家政府机关,最后。苏维埃帝国轰然倒塌,人民。也没有得到他们希望的自由和民主,反而生活一落千丈。

所以,当来到这里的时候,安德烈的心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欢迎元帅来第四坦克师视察。”在坦克师的师部,师长米罗诺夫上校向着从车上下来的人敬礼。

作为驻守苏维埃心脏的装甲部队,第四坦克师经常会接受各级领导的检阅,所以,师长米罗诺夫一直都是波澜不惊,元帅级别的人,他也接待很多了。

不过,这次可不同,这次来的两位主将,奥加尔科夫元帅是要拿第四坦克师开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革的,而安德烈将军,则是改革的主要负责人!

这两个人来这里,那可不是来视察一下就走,军队在改革的过程中,有幸运儿升迁,也有倒霉蛋要被降职啊。如果真的像上面说的那样,改革之后,己方的一个坦克师,战斗力就相当于一个集团军,那就太强悍了!

所以,米罗诺夫上校对两人的迎接非常周到,老远就到大门口来迎接了,参谋人员更是在后面排了一排。

“上校同志,非常高兴来到第四坦克师,想要打赢现代化的战争,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军事改革,第四坦克师准备得怎么样了?”奥加尔科夫元帅问道。

“报告,我们全师上下一万名官兵,都在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改革的到来,我们一定会牢记上级的指示,圆满地完成我们的军事改革。”米罗诺夫上校说道:“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听到这话,安德烈终于忍不住了,在一旁问道:“第四坦克师究竟做了什么准备?”

说了半天,都没有实际行动啊。

“我们在准备接受上级的指挥。”米罗诺夫上校说道。

听到这话,瞬间,安德烈无语了,搞了半天,就是什么都没有啊。

“我们想要将军队建设成数字化,信息化的军队,需要士兵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掌握先进的电子技术,现在,在新装备到来之前,军队应该普及进行一次电子知识的学习。”安德烈说道:“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知识,包括电子计算机系统,定位技术等知识。可以从附近的莫斯科大学里聘请教授,来我们这里讲课,学习之后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才能够参加后续的改装,不合格的,调离第四坦克师!”

苏联的教育普及程度并不低,军队中的兵员,大多数都是有高中学历的,不过,即使这样,苏联军队想要成为信息化军队的先锋,就必须要继续学习才行,基础的知识必须要掌握,否则,装备到手,他们也不会操作!

调离第四坦克师!听到安德烈的话,米罗诺夫上校是一脸的苦笑。

“对,安德烈将军的提议不错。”奥加尔科夫元帅说道:“安德烈将军将会常驻第四坦克师,指导整个坦克师的信息化转变,现在,装备还没有到来之前,学习不能落下,这件事,总参会协调解决,明天就开始系统学习!”(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T…80坦克

这是什么?远远地,安德烈就似乎听到了是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

在第四坦克师的师部里,协调了展开学习文化知识的活动之后,安德烈和奥加尔科夫元帅,又来到了训练靶场,现场观摩第四坦克师的训练。

刚刚下车,安德烈就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但是,这里是坦克训练场,不是飞机场啊!怎么会有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

望远镜里,一辆坦克,正是高速地在靶场上行进着,六对负重轮,低矮的炮塔,从外形上看,就跟t…64几乎是一样的,但是,这声音…

安德烈突然想起来,这玩意儿,不就是换装了燃气轮机的t…80坦克吗?好像这种坦克,是76年就定型了的吧?虽然首先一线装备东德部队,不过莫斯科军区作为御林军,也是有获得最好的坦克的权力。

“元帅,将军,现在进行射击演习的,就是去年装备我们第四坦克师的t…80坦克,这种坦克跟美国的m1坦克一样,使用的是燃气轮机作为动力,机动性能很出色。”米罗诺夫上校介绍道。

此时,这辆t…80坦克,正在从一个小土坡上高高飞起,整个车体都腾空了,接着,又落到地面上来,尾部的发动机冒出一股黑烟,坦克在继续加速。

燃气轮机!直至后世,全球也只有两种坦克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一种是美国的m1,一种就是苏联的t…80。发动机启动快,扭矩大,高负载下也不容易熄火,不像柴油机一样需要在低温下预热,几乎是着火就走。

这些都是优势,但是,燃气轮机的另一项,就是相当大的缺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