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邯不太懂蒙恬是在说些什么,但是能看出蒙恬充满了伤感了颓废。
是在伤心蒙氏一直的“投资”失败?蒙恬或许是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政治站队充满了复杂性,赢了富贵满门权力滔天,输了自然是要面临打压和清洗,道理从来都是这般。
不过有一点章邯绝对猜错了,事实上在原版的历史上蒙氏的“投资”也没有获得成功,站队失败在扶苏自杀之余,蒙恬也被囚禁在阳周,等待蒙氏在军中的势力被完全清除之后,蒙恬更是被杀害在牢狱之中。
现在蒙恬所面临的处境可要比原版的历史上好上非常多,历史上他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现在还能自主地做出选择。并且呢,其实哪怕他拒绝吕哲的招揽,吕哲也没有想要把这位“中华第一勇士”怎么样。
当然,蒙恬可不清楚吕哲的想法,只以为拒绝招揽之后自己肯定是要倒霉,蒙氏估计也是要沉寂下去,连带追随蒙氏的那一些氏族、官员日后的处境肯定是要无比糟糕。所以吧,他在做出选择之后才会看似老了非常多,那股精神气也无法保持了。
“章邯,”蒙恬很认真地说:“你应该多与汉军那些将校接触一下,不要误了自己的前程。”
章邯能说什么?
蒙恬是很认真的建议,一点说反话的意思都没有。
尽管章邯从少府转任军职只是三年的时间,可是他在指挥军队作战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很不错。随着指挥军队作战的次数增多,他更是展现出一种良将该有的素质。
章邯到蒙恬麾下不过是一年来的事情,蒙恬从章邯身上看到很多的闪光点,认为章邯不应该在这一次站队中选择错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汉王哲是一位很特殊的君主,他的胸怀能容纳整个天下,眼光却不止是注视着天下,还遥望着更远的土地,”蒙恬注视着脸色复杂的章邯:“华夏一统之后,汉王哲还会继续向外扩张,需要非常多的贤臣良将,你……”
章邯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他开始有些理解蒙恬的意思了。
蒙恬想表达什么?他是在说,汉王哲不会残酷地清算,蒙氏会失去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可是并不会遭遇血腥清洗,毕竟无论是楚,还是齐、燕、魏、韩,在这些国家消失或者即将消失之际,也没听过汉王哲对谁举起过屠刀。在他看来,汉王哲是拥有大胸怀的人物,这样的君王注定想法与常人不同。
现实情况似乎也是那样,吕哲到目前为止还真的没有对谁举起过屠刀,一些战败投降的列国将士也未曾发生过投降之后被屠杀的情况。另外,各国归附的官员无论是在事前针对汉国做过什么,这些官员最多也就是不被吕哲任用罢了。最特别的例子有一个,那就是共尉的父亲共敖,共敖曾经把吕哲骂得狗血淋头,可是不但共敖没被怎么样,共尉现在不也还是在被重用吗?
从种种迹象看来,章邯认可蒙恬所说汉王哲胸怀宽旷的说法,到这个时候也清楚了蒙恬的内心想法。
蒙恬是要顾全与扶苏长久以来的感情,现实情况也注定蒙氏要沉寂一段时间。事实上在蒙恬这一代身上属于扶苏的烙印不清除,蒙氏很难再有成为某支军队主官的可能性,那就不如好好当一名忠臣,反正最后的结果也差不多。
远在咸阳的扶苏接到来自蒙恬的军情汇报时感动了,在老秦人和王氏、徐氏等人背离而去的时候,蒙恬依然保持不离不弃拒绝了汉王哲拉拢,他怎么能不觉得敢动?
但是吧,扶苏在感动之后更多的是苦恼,他一直与吕哲有书信往来,一些交流从来都没有中断,若说现在有谁比较了解吕哲实际的想法,那么扶苏绝对能算其中一个。
吕哲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他是会清除对统治形成威胁的人,但是对于没有什么威胁的人基本就是个只要那些人不触犯律法就无视的态度。
“汉王并没有弃用蒙氏的想法,日后还要任命蒙恬为征西将军,这个要不要提前告知呢?”扶苏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告知蒙恬。
要知道吕哲治军与现在的所有国家都不同,军队的构造已经形成三面制衡的制度,军饷的维持和军中的典校、军法官体系,一种不是某个将军要反叛能轻易得逞的局面已经有了基础。这样一来无论军队是给谁统帅,该名统帅想要造反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力,然后将军官们全部拉拢,更要清洗掉军中的典校和军法官,如此才会有造反的基础。然而,需要这么多的“手续”才能形成造反的条件,有多少“妖孽”能做到这一地步?
“汉王哲年轻,非常的年轻,在他还活着,以威望和手段论,除非是他自己昏了头,不然情势已经难以逆转。”扶苏头脑很清醒,种种的原因之下他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现在只能顺势而为……”
很快,扶苏亲笔书写让蒙恬配合汉国那边战略的信件被送往定阳一线。
蒙恬接到信件之后没有疑虑了,他心里不清楚扶苏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在接下来果然十分配合共尉那边,对全军后撤进行部署。
另一边,有那么些人却是在发生让人感到无比纠结的事情……
第七百零二章:战匈奴(六)
齐国没了,燕国也没了?这也太快了吧!
田假在见到田广,知道齐国已经被灭,然后燕国举国归降汉王哲的消息,他整个人呆了至少半刻钟,完全就不敢相信齐燕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就完蛋了。≥頂≥点≥小≥说,x。
“薛郡和琅邪郡是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沦陷,随后济北郡、胶东郡又相续沦陷,汉军兵逼临淄之际南下的四五十万兵力在单父投降,”田广对着傻愣傻愣的田假继续说:“随后臧荼归降汉王,前去济北战线联军营中劝导韩广,致使韩广寻找借口将联军拖在原地。”
田假呆呆地问:“可是……你不是说韩广最后抵抗,并被汉军在战场杀死了吗?”
“是的,韩广最后犹豫了,所以被汉军杀死在济北战场,”田广又说:“臧荼、陈胜最后选择站在汉王这边,现在臧荼是汉国的五等子爵,陈胜是汉国的三等男爵,余下一些将校也各自有了安排。”
“韩广……为什么前面同意后面又变卦?”田假无比地想知道这个。
其实哪怕是战事已经结束,到目前为止谁也搞不懂韩广为什么会事到临头的时刻变卦,本来是能活命又在汉国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最后却是惨死在战场之上。
“那……你们……”田假也不纠缠韩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他想知道齐国归附汉国的宗室成员状况。
“我父(田荣)目前在南陵,是在汉国的军事学府进行深造,日后会在军中继续担任武职,田角被任命为南阳郡守,余下也都各有安排。”田广笑着说。
田假急切问:“那你呢?”
田广回答:“我若是成功说服你,完成使命之后也会被送入南陵的军事学府学习,日后也是会在军中发展。”
汉国有两大学府,一个是新近更名为帝**事学院的军官培养学府。另一个是保持原名的太学。这两座学府是在四年前成立,汉军之中的军官上至中郎将军团长下至百将基本是有进去学习过,另外只要是文官体系的一员也都轮换进入太学进行学习。
除了南陵的帝**事学院和太学之外,近来汉国又在各个郡设立军事院校,条件适合的郡县也都开办教人读书学字的学校,俨然就是一个全民教育的开局。
吕哲搞出这些东西是这个时代其他国家中绝对没有的新鲜事物,各国早早就在观察,身份不低的田假无比清楚能够进入南陵那间军事学院代表着什么,从那座学府出来的军官都会有一个好前程,能力越高混得也就越好。
“汉王……没有对谁展开清洗吗?”田假咽了咽口水。
田广担任的是一个有问必答的角色。他说:“自然是有,”看到田假脸色僵了一下,加快语速:“战乱嘛,各地会有很多人跳出来,在汉军劝导下不放下兵器归乡的那些全部被血腥镇压。”
田假急急说:“我是说归降的那些人。”
田广做出努力回忆的表情思考了一阵子,然后说:“归降的人?除非是经过查实,证据确实证明有不轨行为,不然并没有谁被怎么样啊。”
“呃?”田假很明显又愣住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那汉王哲也宽容到没边了,就像是听一段美好的故事那样嘛。
“汉王实行的是法治。没有诛心之论,没有腹议之罪。”田广知道田假不信,他加重语气举了个例子:“楚国整体归附汉王,你听说过谁被肆意杀死或灭族吗?”
田假怎么也是齐国宗室。消息来源上一点也不缺少。他努力地回想关于楚国众臣在国家灭亡之后的遭遇,似乎……汉王哲还真的没有给谁按个什么罪名然后清洗掉,至多至多也就是将一批原本属于项氏那一系的人流放到一个叫什么葫芦岛的地方去?
“那我能得到什么?”田假注视了田广很久之后,终于是开口问。
“这个嘛……”田广知道使命已经完成了。立刻笑着说:“完全取决于你下达的决定。”
在原版的历史上,这位齐襄王田法章之子、齐王建之弟的仁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同时他的野心并不小。在田儋战死之后对齐王的宝座发起了冲击,先后与田荣、田横等宗室亲戚爆发过内战,战败之后投奔了西楚霸王项羽。
齐国宗室本身就是乱七八糟的关系,在没有吕哲的历史上,内讧最多的就是妫姓田氏这一帮人,宗室之内先后投靠其他势力的人更是多不胜数,现在情况更加糟糕的现状下,他们选择投奔有前途的汉国,说实话真的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
“归附汉王的人,其中就没有一个封王或者成为诸侯吗?”田假眨着眼睛,意思非常明显。
田广立刻就有点傻了,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叔父辈的亲戚在想什么玩意,竟然是想要以诸侯或王爵来作为归附条件!
要知道哪怕是追随或早期归附吕哲的那一批人,现在爵位最高也不过是伯爵,那些人哪个不是浴血疆场或是在后面操劳无算,田假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就要诸侯甚至是王爵,太异想天开了点。
“怎么?若是在汉军和秦军杀来之际,我在内部率军突然攻击胡人,定然能轻易地将那些胡人击败,这样的功劳难道不能成为一名诸侯吗?”田假眯着眼睛问。
田广很想告诉这个脑子有问题的亲戚,跟这位叔父辈的好好说道说道,汉国的一些爵位可不像其他国家的爵位像是大白菜一样廉价。汉国之内有灭国之功的人有那么几个,那些人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是在改组建立新帝国之后才会有侯爵之位。想成为侯爵不容易,但只要是侯爵都注定会有一大片的自治领,条件苛刻一些也能够理解。另外,汉王哲可是很严正的说明过,新帝国并不限制非皇族血脉才能封王,日后帝国之内可是会存在很多封国,就看谁有没有足够的功劳罢了。
田广等一些人在归降之后立刻就奔波起来,那是清楚在汉国作为降臣并没有受到歧视的地方,只要立下功勋就有相匹配的身份。
吕哲用降臣很不合道理?是谁规定降臣不能用的?昂!观看历史,使用降臣重用降臣创下一大片基业的人比比皆是,最出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这位仁兄手底下的重臣几乎全部都是在征战过程中接纳的降臣,不也是开创出强盛一时的大唐帝国,更是治理出了贞观盛世。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