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守文打开那包裹,就见里面是一个黑犀牛皮制成的弓囊。

把弓囊打开,他取出了那张二龙戏珠。

弓是用上等的柘木制成,上面用牛筋缠绕,通体黑色。弓上,雕刻双龙。

“这张弓需三石力方可打开,百步之内能贯穿铁甲。”

杨守文忍不住把玩了一下。那清秀的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笑容,伸出手狠狠揉了揉杨瑞的脑袋。

“二郎,多谢了!”

杨瑞闻听,顿时笑逐颜开。

“大兄大兄,这是奴奴给你做的香囊。”

杨青奴也不甘寂寞,把一个香囊递给杨守文。

这香囊看上去有点大。上面的图案也显得……不过看得出来,这是杨青奴亲手绣制。

心中一阵感动,他伸手把青奴抱起来,抵着她的额头,轻声道:“奴奴果然心灵手巧,大兄很喜欢。”

“嘻嘻,奴奴就知道。大兄一定喜欢。”

接下来,吉达送了一根水勒缰,而宋氏则送了一件亲手缝制的衣服。

杨茉莉最搞笑,竟然拿着半只鸡送给了杨守文。不过杨守文知道,对于杨茉莉而言。食物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别看这半只鸡很可笑,却代表了杨茉莉的一番心意。

“兕子,婶娘没什么好东西。

平日里见你好使弹弓,所以就找了陈木生。按照你平时用的那只弹弓为你打造了一支,也望你能够喜欢。”

弹弓。使用镔铁打造而成,上面还有一个狮子的雕像。上等犀牛皮制成的弓袋,两边则是用三股牛筋制成的皮筋。杨守文试了一下,这弹弓至少有一石的力道。

二十步内。配以铁丸,杨守文相信可以击碎顽石。

“婶娘,多谢了!”

待众人纷纷送上了礼物之后,最后轮到了杨承烈。

他走到了杨守文的面前,轻声道:“兕子,你如今业已双十,如果按照族中的规矩,你这个年纪,就应该由长者赐字才对。不过,你母亲在你出生的时候,就为你想好了字。现在可以正式与你,还望你不要辜负你母亲对你的教诲。”

表字,在古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有了表字,就代表着成年,需要担负起责任。

“娘为我取了什么表字?”

杨守文也非常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

杨承烈笑道:“你名中有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云:五章以奉五色,故而你母亲为你取字:青之。”

杨守文,杨青之?

听上去似乎不错嘛,杨守文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笑容。

按照后人的注释:青与赤谓之文。杨青之这个名字,想必就是由这句话衍生而来。

杨守文挣扎着站起身,而后在杨氏和宋氏的搀扶下,跪在杨承烈面前。

“孩儿必牢记母亲教诲。”

杨承烈脸上的笑意更浓,连连点头,上前把他搀扶起来。

“一晃廿载,我儿已经成人。

昨日你母亲还托梦与我,说她很喜欢你写的《西游》。不过,她让我告诉你,你外表柔和,内心刚烈。须知,刚不可持,柔不可守,刚柔相济,方为长久之道。”

这句话是出自杨承烈,亦或者真是郑三娘托梦?

杨守文不知道。

可他却清楚,杨承烈这是在提醒他,有的时候不要太过执拗,须知退一步海阔天空。

明白归明白,但却不一定能做到。

不过杨守文还是恭恭敬敬一揖,“孩儿牢记在心。”

“好了,来看看为父为你准备的礼物吧。”

杨承烈说完,哈哈大笑,上前搀扶着杨守文走到了桌前,指着那桌上的托盘道:“兕子,掀开来看看?”

杨守文看了他一眼,又看看众人。

深吸一口气,他伸手把托盘上的红布掀开,却一下子愣住了。

那托盘里,摆放着一摞书籍。书上的油墨味道犹在,显然是刚刚才印刷出来……

“这是?”

杨守文疑惑的拿起一本书,在封面上扫了一眼之后,眼前不由得一亮。

那书籍是线装本,蓝底黑字,上书‘西游’两字,而落款则写着‘青之’二字。

西游,成书了?

杨守文蓦地向杨承烈看去,就见杨承烈正微笑看着他,轻轻点头。(未 完待续 ~^~)

PS:  终于到迎宾馆了,河南作协代表大会。还有三更,可能会晚一点,大家原谅则个。

第二百二十八章 潘家之难(上)3/5求订阅!!!

西游,成书了!

这的确是一件让杨守文感到很惊喜的事情。

唐代成书,可不是一件小事。由于印刷条件的限定,成书的成本会非常高……荥阳地处中原腹地,原本就是书香文化的中心。想要在这里出书,不仅仅要足够的资本,还需要有一定的名气。否则想要在荥阳这种地方出书,根本就不太可行。

“这次多亏了你廿九叔帮忙,总算是说动了荥阳书院制作雕版,而后才开始印刷。首批一共印刷成书有一千套,我留下了一百套,剩下九百套则放置于书坊中。

也是你近来在荥阳闯下了些许名气,再加上郑家作保,否则根本就进不得书坊中。”

“那就是说,书已经卖出去了?”

“到目前为之,还没有人购买。但你廿九叔说,你那西游写的很有意思,想必不成问题。”

“那雕版……”

“雕版你放心,我已经拿回来了。”

唐代,还是雕版印刷的时代。

杨承烈倒不怕别的,主要这西游是杨守文的第一部作品,所以把那雕版留下来当作纪念。

这年月,可不会有什么版权保护。

写书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扬名。毕竟,著书立说,杨守文已经做了一半。一旦有了足够的名气,他会有各种渠道获得钱财,而不是苦兮兮每天写字赚钱。

杨守文拿着书,有些爱不释手。

不过,他旋即就蹙起了眉头,轻声道:“父亲,为什么不留下我的真名?”

杨承烈笑道:“我原本是想用你的名字,可后来一想。觉得有些不妥,所以就留了你的表字。”

“可是……”

杨守文疑惑看着杨承烈,却发现杨承烈的目光,似乎有些闪烁。

什么情况?

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这里面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内情。可是看大家都很高兴,杨守文也不好再询问。于是就把这疑问,藏在了心里,准备在晚一些的时候询问杨承烈。

++++++++++++++++++++++++++++++++++++++

夜幕,悄然将临。

荥阳县城里,夜禁已经开始。

街上的行人稀少,冷冷清清,让人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

差不多到戌时。又开始下起了雨。

坐落于黄门坊的潘家祖宅,大门紧闭。

门口的气死风灯笼在风雨中摇曳,灯光忽暗忽明。

大门外的街道拐弯处,一只老黄狗有气无力的趴在屋檐下,一双眼睛透着浓浓的暮气。

这黄门坊。因黄门堂而得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潘家的根据地。整个黄门坊有大约五六百户人之多,其中有一半人姓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潘姓为主的庞大宗族。雄霸坊市之中。

往日,这黄门坊在入了夜禁之后。会是灯红酒绿。

可是今晚,黄门坊所有的酒楼夜店全都关门闭户,街道上连个鬼影都看不到。

在潘家的祠堂里,几十个潘家族老正聚在一起商议事情。

族长潘道源阴沉着脸。坐在围榻上一言不发。

而一干老者,正吵得面红耳赤。他们各自站在各自的角度,阐释着他们的理由。

“九郎,不能再这么任由郑家嚣张下去了。”

突然间,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一个六旬的老者站起来,冲着潘道源大声说道:“郑家封死了所有流通潘家田地的水渠,以至于很多地方的水源已经不够。也幸亏今年雨水还算充沛,不至于耽搁了春耕。但长此以往下去,我潘家的田地早晚会受制于郑家,到秋收之时又会成为一个麻烦。还有,郑家名下的商铺,也都停止向潘家贩卖物资。眼下可能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若时间久了,只怕会使得问题越发严重,必须尽快解决。”

说话的人,名叫潘道清,论年纪,比潘道源大。

只不过,他并非宗房子弟,所以只能是由潘道源来做主。

潘道清性如烈火,脾气非常暴躁。

“九郎一再下令,让我们不得和郑家冲突。

可现在不是我们要和郑家冲突,而是他郑家已经打上门了,逼得我们不得不起冲突。

九郎,开战吧!

若不然,我潘家脸面无存不说,更会被郑家逼得没有活路。”

“是啊,开战吧。”

几个族老纷纷表示赞成,乍听他们话语中的意思,仿佛是他们受了多大的委屈。

潘道源阴沉着脸,片刻后冷哼一声。

“三哥倒是说的轻巧,如何开战?

我潘家自从西晋以来,因人才凋零,被郑家挤压的早就元气大伤。郑氏自六朝以来,在荥阳已经积攒下来了巨大的资源。以前我们尚未发现,可是这一次……这不是开不开战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和郑家发生了数次冲突,结果又如何?

三哥,我知道你心里不高兴。

可现在这祸事,是由你三房引起。

若不是那潘道子去袭击人家,还砍了人家的墓碑,你道那郑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吗?

今天我去州府衙门,府尊已经警告我,不得再生事端。你听明白没有,如今在其他人的眼中,我潘家现在的局面怪不得郑家,是我们潘家咎由自取,你懂不懂。”

“那也不能任由他郑家横行不是?”

潘道清有些理亏,但是却不想就此罢休。

而潘道源则冷哼一声道:“那你想怎样?郑家在荥阳横行数百年,也不是这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原本以为,经过这么些年的韬光养晦,潘家已经可以和郑家一拼。

结果,结果你三房闹出的混蛋事情……你知不知道,为你家那潘华的事情,我赔了多少人情进去?高祭酒来信责问,贺知章来信责问。更重要的是,吴中一直以来都是我潘家重要的伙伴,现在却闹得吴中商户出售给我们的刺绣提高了三成价格。

这三成价格,就是因为你家那个潘华而不得不接受。”

面对着潘道清的指责,潘道源再也忍不住了,长身而起,指着潘道清大声呵斥。

潘道清感觉到,有十几双眼睛都盯着他,流露出不满之意。

就连先前那几个说好了帮他说话的族老,也都是眉头紧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未 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潘家之难(下)4/5求订阅!!!

这种情况下,潘道清也知道,再纠缠下去,势必会更丢脸面。

他不甘的坐下来,低着头不在说话。

而潘道源则深吸一口气,看着潘道清,心里冷笑一声。

潘道清那点小心思,他焉能不知?

说穿了,潘道清一直不满他这一支在宗族里占居主导地位,所以有事没事都想要节外生枝。如果是在往常,潘道源说不定早就乘胜追击,狠狠去落一落潘道清的脸面。可是现在,潘家正面临巨大危机,他也需要各房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诸位族老,皆我潘家栋梁。

如今三房闹出了这场事端,我们同为潘姓,休戚相关,也必须要共进退才行。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把两家冲突平息下来。我以为,我们可以通过府尊出面,邀请郑宏出来商谈解决之道。平心而论,这次冲突源于我潘氏三房和郑氏六房的矛盾。

郑家虽说予以我们制裁,令我们损失惨重,但相信郑家的损失也不会小了。

郑宏未必会愿意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只要我们能给他足够的面子,相信此事便可以平息。关键是态度,我们必须要展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