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希尼下达了最后指令,然后就将一切都交给自己的车长们了。
塔西姆用右手拇指按下激光测距按钮,一束激光飞向移动中的敌人坦克。他使用了一种新的扰动式瞄准方式,在激光测距前,输入一个大致的数字距离,先用瞄准镜内准星跟踪目标,进行角速度提前量测量,一旦使用激光得到精确距离数字,弹道计算机可以在大约3秒内修正已经得到的注入式瞄准光点,速速远比按部就班的扰动瞄准要快。
根据亚希尼的意思,他的第一发装填了钨芯穿甲弹,按照营长的算计,必须等下一个目标转过来时,才使用贫铀弹。有人告诉他,2公里外,贫铀自锐弹芯,较之钨芯弹的穿甲深度,至多只差了一个手掌那么宽。他必须充分利用这样的击穿深度。
10辆坦克同时开火,炮弹在飞行约2秒钟后,击中了3公里外的目标。有一些弹药重复击中同一个目标,但是没有一发打偏,
1连的射手精良,加之M1A2过大的侧面截面,使得它远比T72容易被击中。
5秒钟内,皮尔斯的半个连被消灭。少校的反应很及时,立即向报告威胁的侧翼搜索,那些射击后的巴基斯坦坦克纷纷从黑暗中显现出来,但是受到干扰后,很快又消失了。
一架JF17勇猛地冲进战区上空,在已经被2枚升空的霍克导弹追击而无法摆脱,情急之下,它俯冲向地面发射了火箭弹。火箭弹全部打偏,但是勇猛的巴基斯坦飞行员驾机撞向了一辆坦克。这辆倒霉连长坐车,被这架飞机以及随后赶到的2枚巨大的导弹摧毁。这次攻击更大的价值在于,干扰了附近坦克的反击,坦克车长门总是更害怕来自空中打击。
美军坦克开始掉头,战场上燃烧的坦克和飞机残骸,同时干扰双方的热像设备,但是亚希尼的部队更有准备,车长们提前切换白光通道,利用目标周围的火光搜索敌人,2连迂回到敌人背后还得等一会儿,现在必须边打边撤。
按照亚希尼的复杂的计划,他的3个连,将在完全不同的3条路线上机动,完成各自不同的使命。
美军坦克的反击来的非常之快,由于热像通道受到干扰,准头不理想,但是敌人数量占优的火力仍然有了一些收获。一辆99式坦克向亚希尼报告被击中,车组正准备弃车。
亚希尼下令各车组自行利用地物掩护后撤,但他的车组仍然停在原地,瞄准一辆正在转弯的M1A2。
在2。8公里处,塔西姆打出了一发贫铀弹,准确击中火炮下方与驾驶舱连接的区域,那里是坦克正面少数可以一招致命的罩门。坦克被击中后,立即爆炸。
每辆坦克,或大或小都有这么个“窝弹区”,但是要从3公里外击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眼看着敌人迅速反击,亚希尼开始放烟雾后撤。要歼灭敌人一个营,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几轮消耗才行,如果莽撞行事,敌人仍然可能翻盘。
空中又一架苏30闯到皮尔斯部队头上,但是中国飞行员无法在附近两部制导雷达跟踪下,保持平飞,进入投弹计算。只能迅速从目标区域上空飞过,将几吨炸弹扔掉,转而摆脱雷达。
尽管没有精确制导武器落下,但是狂轰滥炸已经使得下方美军方寸大乱。
749限制机动能力
2连作为亚希尼实力最弱的一个连,脱离后,正在急速绕道敌人后方,这个各方面都略逊一筹的连总是面临独当一面的任务,不过亚希尼很少让他们直面强敌。
与此同时,3连则迅速带领2个连的步兵战车和输送车,通过亚希尼后方,按照亚希尼的指示,趟过河水后突入敌人后方。而亚希尼的主力1连,则有条不紊地向北后撤,不时利用地形进行反击。
尤尼斯的师指挥部要求亚希尼尽量拖住敌人,等待阿米尔从正面突破后夹击敌人,尤尼斯好像并不指望亚希尼能在天亮前能深入太远,上级也否决了亚希尼的远程火箭跑打击请求。理由是,这些只能弹药没有敌我识别,且落点受到风偏影响,在敌我太过靠近时,具有一定风险。当然亚希尼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中国人希望将这些宝贵的弹药,用到他们自己的战线上,所以他必须靠自己来解决问题。
正面敌人回过神,开始猛扑过来,他在电台里呼叫2连尽快赶到。
2连的96式坦克直接推到了一片房屋,穿过村庄冲向战场,车掌门远远看到了敌人燃烧的战车,但是受制于夜视能力,以及战场干扰,还无法捕捉到目标。
2连的坦克夜战能力较弱,另外其下反式稳像系统,在抗颠簸能力方面,也略显不足。现在到了考验9个车组勇气以及运气的时候了。尽管占据了极佳的位置,可以预料敌人的注意力在正面。但是他们开上了开阔地,意味着无法借助地形掩护了,而具备猎歼能力的敌人坦克,其车长仍然可以360°自由搜索,只要有一名警惕的车长察觉到威胁,战局就可能颠倒过来。很多场合下,技术上的优势确实可以抵消战术上的优势。
正面亚希尼连完全不使用烟雾,且战且退,努力将敌人注意力集中到他那边。果然,美军的炮火完全被吸引到北方。
2连仍然在缓缓推进,终于可以通过热像仪观察到部分的敌人坦克。眼看机会到手,连长下令减慢速度,以保障火控精度。96使用的下反稳像火控,可以部分解决摇晃问题,但是对地面颠簸程度,仍然有一些要求。这就给驾驶员带来了额外的要求,相对来说,驾驶99式坦克的驾驶员,则不需要考虑太多路况问题,即使起伏很大,火控也能稳定瞄准,这使得它们可以采取比较泼辣的驾驶方式。
2连的9辆坦克偷偷展开,他们偷偷摸摸惯了,接敌前总是以一路或者两路纵队推进,以隐藏数量,直到最后一刻才展开队形。
9门火炮基本与地面水平,稳稳指向前方,连长下令提前释放热烟雾,很快在坦克后方形成一片烟雾,暂时烟雾并不遮挡前方视线。鉴于武器代差,2连必须先想退路,以备射击后视情况采取各种措施自保。战场风向自南向北,坦克后方的烟雾,以略低于坦克行进的速度缓缓向前。
亚希尼没有在电台里催促进攻,尽管1连已经在对射中损失了第2辆99式坦克。凶猛的敌人坦克已经逼近到了1。5公里内,显然美军指挥官认为逼近对手,有利于躲避空袭。
2连开始激光侧觉,未惊动敌人。他们悄无声息地停车,这使得炮长瞄准镜内不停漂移的注入式光点,迅速稳定下来,炮手们用最快的动作将这个代表弹着点的光点对准敌人的屁股——所有的M1A2都在向战场另一头的亚希尼连推进,根本没有人注意后面,在遭受了突然袭击和几次空袭后,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了。
烟雾在气流裹挟下,渐渐包裹住了坦克。此时9辆96式坦克才一起开火,2公里外毫无防备的敌人坦克纷纷中弹,没有打偏一发,计算重复命中,6辆坦克被击中,并且全部击穿。
自动装单机开始快速运转起来,连长紧张地盯着前面,他可以从热像轮廓上判断敌人的大致动作,如果敌人迅速掉过头来,他就迅速倒车,隐入烟雾,如果他们反应迟缓,他准备继续前进,摆脱烟雾,进行第二次射击。
敌人没有立即做出反应,连长下令射击第二次,然后后退。
皮尔斯听到后卫部队连续报告被击中,他通过车际信息系统,很容易地看到6辆坦克报销了,10秒钟内,又有3连被摧毁。从位置看,全部来自后方。几分钟内,他损失了18辆坦克一名连长以及4名连排指挥官。他突然感觉自己要完蛋了。
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拼死退回出发阵地。那里仍然有他最后的一个连。但是态势却十分不利,他察觉到敌人正前后夹击着他。于是他果断下令发射烟雾,以获得暂时的安全。
不可一世的美军坦克以18比2的交换比,输掉了第一阵,他们开始徐徐后撤,指挥官试图搞清楚敌人意图,但是脑子里一团乱麻。
亚希尼的3连已经根据亚希尼的指示,从北方涉水越过了公路,直接插到了敌人后方,准备从那里对退却中的敌人发起一次偷袭,继续消耗对手。
由于利用河水冷却产生了效果,远处的敌人并没有看到他们。随同3连绕到对手后方的还有20辆步兵战车,他们在越过公路后第一时间放下了步兵。这些步兵携带着,新式的发射后不管的反坦克导弹,虽然士兵们没有单兵夜视仪,但是仅凭这种导弹的导引头,也可以从2公里外捕捉到坦克的热源。
一旦失去信息不对称的优势,60余吨的M1A2坦克,就会暴露出它行动笨拙的一面,尽管他的越野速度不错,但是它可以通过的区域却要小于亚希尼的连。
这种坦克使用使用的近乎完美的燃气发动机,但是这种发动机却存在着少数缺点,涉水深度是其中不太引人注意的一项,但是如果算上其吨位造成的,对可通行桥梁和道路的限制。还是足够亚希尼这样仔细的人,将以上两点综合起来,在地图上用排除法,猜到对手的行动路线。所以他预先想到了一系列的策略,包括利用涉水深度降温,以及自导自演的诱敌出动。他在战场上的异想天开,最终都实现了。
现在到了战役收尾的时刻,但凭着他的兵力仍然无法正面吃掉对手,但是一晚上,跟在他的坦克部队后面吃土的步兵们,早已经是跃跃欲试。
新式的中国导弹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让一个生手,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掌握使用方法,只要这名士兵够勇猛,即使目不识丁也没关系。
双方坦克隔着几公里各自利用地形,开始对射。拉赫曼没有及时展开部队,但是他的坐车还是第一时间捕捉到了一次战机,一辆敌人坦克正吃力地开上路基,企图遇过路基逃走。敌人坦克高高耸立起来,火炮指着天际,但是沉重坦克履带下的路基迅速坍塌下来,使得坦克履带打滑,无法一气呵成地越过障碍。这种坦克根本不适合在低等级的泥结碎石路上行动,但是印度乡间遍布这样的土路。
占据有利位置的拉赫曼,抢在敌人自己的队友作出反应前,以超越射击的方式,击中了坦克的底部,他将最后一枚贫铀弹浪费在了这块40毫米厚的底部装甲上。炮弹贯彻车体,从炮塔上方飞出,仍然引起了大火,贫铀弹碎屑引发的火灾,较之其他穿甲弹而言,更难扑灭,也更容易蔓延开来。
皮尔斯少校惊觉,自己正在被三个方向的敌人伏击,他大致可以估算出,面前的敌人应该比自己多出了几倍。
VT4坦克们纷纷利用附近的路基作掩护,使用高出路基的自动武器站,向远处的目标开火,这些武器无法击穿对手,但是却可以为两眼一抹黑的步兵指示目标。
几个心急的导弹小组,立即锁定目标,并发射了导弹,激战后的敌人坦克散发出明显的红外信号,使得这些导弹可以在超出射程的情况下锁定目标,这但是由于超越射程,导弹在抛物线顶端落下后,无法第二次锁定目标,只能击中地面。
残余的美军坦克利用燃烧的残骸作掩护,抢过路基,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叶林斯基并没有给他们派来一支步兵协防。他必须利用那些携带陶氏导弹,热像仪不错的布莱德利战车,扩充自己的正面防御。他僵化的指挥思想,使得他无法想到将步兵与战车分开,分别投入两个战场。
皮尔斯少校只是得到坚守在这里的死命令,如果他失守该地段,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