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场-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年轻船长,你们平时捕龙虾都是用什么做饵?”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年渔夫问道,其他渔夫都竖起耳朵仔细听。

秦时鸥一边整理缆绳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一开始用的是牲畜的内脏,后来换成了乌贼和章鱼,怎么了?”

“哦哦,没什么。我想说我也喜欢牲畜的内脏这种鱼饵,龙虾喜欢它们!”

“是的伙计,龙虾喜欢吃这些东西。”

“那仅仅是用牲畜的内脏?有没有往里额外加点什么?你知道,现在至少有一千艘船是用了这玩意儿做饵料,但收获都不乐观。”

“没有别的东西,我们用的是冰冻牲畜内脏,无法往里添加任何东西不是吗?”

“是的、是的,年轻船长,但一定你还有什么秘诀。否则你知道的,你不可能让龙虾和黑线鳕爱上你的船。”

看着一群满脸期盼之色的渔夫,秦时鸥笑了起来,他明白这些人的目的。就想知道他能捕获这么多龙虾和鳕鱼的秘密,但他自然不能说。

一切收拾完毕,丰收号准备出港口。结果他们才离开码头,大概三四十艘渔船从后面跟了上来。浩浩荡荡追在后面,好像是狼群盯上了一头肥美的北美野牛。

这很正常。几天来有关丰收号的传奇一直在海港流传,比如他们第一次出海赚了五十多万,第二次出海收获了一百多万!

对于想要靠圣劳伦斯湾发点小财的渔夫们来说,丰收号的收获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们认定丰收号发现了一个龙虾和黑线鳕聚集的秘密地点,都想跟随着分一杯羹。

烟枪他们可不想让他们抢走自家渔场辛苦发现的宝贵渔获,于是就得想办法甩掉后面的尾巴。

但是海洋广袤无垠,丰收号速度又不算快,自然没法甩掉跟上来的渔船们。

看到薇妮也在船上,烟枪眼珠子一转来了坏心眼,说道:“嘿,船长,你为什么不带薇妮小姐去佩尔塞海域转一圈呢?去观看一下圣劳伦斯奇石吧,这可是海湾里仅次于雪迪克港的第二大旅游景点。”

秦时鸥考虑了一下烟枪的提议,觉得这提议不错,确实可以带薇妮去佩尔塞岩石所在海域转一圈看看,薇妮上船可不是为了干活赚钱的。

佩尔塞岩石又被称为皮尔斯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拱形岩石结构,被誉为加拿大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秦时鸥早就闻名已久,现在能去看看也挺好。

于是,丰收号转头北上,向着佩尔塞海域浩浩荡荡的开去。

从雪迪克沿着海岸线北上大约一百多公里之后,一座连绵的石山仿佛突然从海面上升了上来,只见它横亘在海面上,四周不断有海浪拍打在它身上,激起浪花无数,但石山纹丝不动!

在这座石山大概中间的位置,石头中间忽然空洞了出来,形成了一个足足有十四五米高的巨大拱形石门。

薇妮拿出相机拍了一些相片,烟枪对秦时鸥说道:“据说一百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景象更壮观,当时有两座这样的大型拱形石门结构。可惜风吹浪打,有一座石门已经被摧毁了,不知道剩下这个还能支持多久。”

秦时鸥耸耸肩,说道:“时光的力量太伟大了,不管多么坚硬的东西,在它面前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在石山周围观赏了一会,秦时鸥放下一艘小皮筏艇带着薇妮离开渔场靠近了石山,他们从拱门里穿过去,近距离观看着这片魁梧的石山,心里更添震撼!

拍了足够多的照片,秦时鸥指挥船只进入圣劳伦斯湾的核心地区,海神意识跟随冰刀和雪球去寻找龙虾群和鳕鱼群。

之前决定来佩尔塞石山周围游玩,不光是想看看这片从没见过的奇石,还因为跟在丰收号屁股上的船只有点多,就现在这么多船即使发现鱼群虾群,也不够大家瓜分的。

秦时鸥本来希望渔夫们跟随一会失去耐心先行离开,事实证明渔夫们都很有耐心,出港时候跟上来二十多艘船,最后当丰收号离开石山的时候,还是有二十多艘。

这让秦时鸥有些烦,他已经选定了一个龙虾群,这是雪球昨天晚上发现的,位于海湾深海处,这个地方受细菌影响比较小,虾群规模不错。

可是如果不能摆脱渔夫们,那即使发现再大的龙虾群都没用,肯定会被瓜分掉的。

450。坑你们一把(5/5)

“船长,怎么办?”公牛暴躁的问道,“如果你不介意,我要去把这群跟屁虫揍扁!”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渔夫们好不容易有了赚钱的机会,结果被这些渔船给搅乱丧失,怎么能不生气?

一旦被渔船跟上,那还想要什么收获就很难了。

秦时鸥不是那种只想自己吃肉不给人家留汤的抠门人,主要是渔夫们现在有点疯狂,他敢打赌,只要他现在将捕虾笼放到海里去,周围肯定立马布满捕虾笼。

那样捆绑捕虾笼的绳索互相纠缠,丰收号别说捕获龙虾,能完整收上捕虾笼就算上帝保佑。

拖网捕鱼同样,鱼群捕食聚集在一个小范围,而是分散在几个平方公里的海域里。

丰收号一旦下网,那其他渔船跟着投网,这样搅乱了水下的秩序,会将鱼群吓散,谁都别想捕到鱼。

秦时鸥示意公牛控制住脾气,他心里也烦的很,总不能真和后面的渔夫们打架吧?但他实在没有办法将他们赶走。

心里生气,秦时鸥就索性不下网,就开着丰收号在海湾里到处乱逛,偶尔随意的下两网捕获点东西,但只要丰收号放下渔网,其他渔船立马也跟着放渔网。

中午时分,雪球发现了一个大马哈鱼群,里面全是肥肥的银大麻哈鱼,这让秦时鸥眼睛一亮。

银大麻哈鱼是圣劳伦斯湾里最珍贵的几种鱼类之一,拥有闪亮的银色侧腹,它们伴随着涨潮出现在海水上层。阳光穿透海水照在它们身上显示出淡紫色光芒,漂亮而高贵。

众所周知。大马哈鱼是循着淡水河洄流产卵的,银大麻哈鱼也是如此。不过和远亲近亲们相比,这种鱼在海洋中待的时间比较久,一般除了繁殖,其他时候都待在海里。

秦时鸥渔场里就养殖了一批银大麻哈鱼和王大马哈鱼,他一直没舍得捕捞,这两种鱼都特别珍贵。

家里渔场的不舍得捞,那公共渔场的自然舍得,看到这些银大麻哈鱼,秦时鸥立马命令丰收号放下渔网开始捕捞。

结果。后面的渔船看到丰收号放下了渔网,他们立马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也纷纷降下了渔网,至于如果渔网到时纠缠在一起怎么办?他们不作考虑,只要有赚钱机会就行!

这么多渔网一下子落到了这片海域,海洋静谧的水下环境一下子被打破了,大马哈鱼们察觉到了危机,及时分散成若干个小群落向四周逃命,大多数渔网最后拉上来。收获不大。

丰收号因为第一个下网,所以还有些收获,渔网将鱼放入冰舱,大概有个四五百公斤的样子。

看到从渔网落下来的是大马哈鱼。公牛顿时兴奋起来,叫道:“哦,上帝!哦。上帝!我爱你,爱死你了!这是银大麻哈鱼!价格比黑线鳕还要昂贵的多!”

烟枪下去捡起几条肥鱼看了看。满足的说道:“全是好鱼,瞧。上面的海虱这么多,身体两侧还是完美的亮银色,雄鱼嘴巴也没变化,如果放到市场,肯定能卖出高价!”

说着,他又遗憾的叹了口气:“可惜这次捕获的鱼太少了,顶多半吨,能卖多少钱呢?”

银大麻哈鱼一般是卖给料理店做生鱼片、鱼肉刺身之类,所以价格高昂。

但不是所有银大麻哈鱼都能卖出高价,只有在海洋中一直生存没怎么去河流产卵的鱼才值钱。

判断这一点并不难,银大麻哈鱼很招海虱,身上海虱越多越新鲜,显示在海里待的时间越久。如果它进入过河流繁殖,那海虱在淡水中无法生存,会慢慢死掉,脱离鱼体。

另外,如果银大麻哈鱼在淡水中生存了一段时间,那它们完美的亮银色体色会发生变化,颜色渐渐变得暗淡,最后成为灰褐色。

这种情况和大马哈鱼体内储存的脂肪含量有关,这种鱼在海洋中捕食和生长,储存大量脂肪,脂肪越多肉质越好。

可是到了淡水之后,它们就不再捕食,只依靠消耗储存的脂肪来进行维持繁衍所需的基础活动。这样脂肪消耗的越多,体表亮银色就变得越暗淡,肉质越差。

另外,在淡水中生活过久,大银大麻哈鱼还会失去原本拥有的完美梭形体型,外表会生出一些红棕色斑点,嘴巴也会变成大大的钩形嘴。

能在这个季节捕捞到这种没有繁殖过的银大麻哈鱼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因为它们习惯在10到12月份洄游产卵,一月份即使海里偶尔能遇到银大麻哈鱼,那也是产过卵之后的。

十多吨的银大麻哈鱼一下子变得不到半吨,秦时鸥心里没气那是假的,他愤怒的看了后面跟随的那些渔船一眼,开始琢磨怎么坑他们一把。

这些渔船毫不自觉,他们发现了这一网的珍贵,越发相信秦时鸥有独特的找鱼手段,尽管这一网没有捕捞到多少鱼,但他们跟随丰收号的决心更坚定了。

到手的加元飞走了,好脾气如沙克和烟枪也生气了,后者去驾驶室拿起无线电话筒就开始骂:“看在上帝的份上,蠢货们,隔着我们他妈的远点行吗?瞧瞧你们的德性,就像是一群懦弱的短腿猪!你们的妈妈没有教过你们自力更生吗?该死的,趁我们没有发怒,你们赶紧、马上、快点滚蛋……”

但他的一番怒气都白费了,后面的渔船依然牢牢跟随,还有人在公共无线电频道冷言冷语的嘲讽:“圣劳伦斯湾是你家的了吗?圣约翰斯人,有种你们就来打我们,像娘们一样罗里吧嗦的唠叨算什么本事?”

海面上无法真的打架,除非双方都不要命了采取渔船互相撞击的方式。

秦时鸥当然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他示意渔夫们老实下来,后面他控制雪球和军刀四处出击,半个多小时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棘鳞蛇鲭!

发现这种鱼之后,秦时鸥让烟枪和公牛将渔网锁死,然后佯装发现大鱼群一样将渔网洒落了下去。

丰收号这边一撒网,跟随的渔船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

他们之前在加密无线电频道做了商量,谁去哪个方向哪个位置都有安排。

一下子,所有渔船加速,从后面呈包围之势开了上来,一道道渔网洒落下去,将整片海域几乎都笼罩了起来。

451。你们玩吧(1/5)

秦时鸥发现的这个鱼群位于海面下四十多米,正适合使用拖网来捕捞。

这种鱼看上去和鳕鱼有点像,身体侧扁修长,挺有美感的。它们口大、眼大,鱼身光滑、颜色暗褐,上面的鳞片细小而粗糙。从这鱼群来看,这些鱼个头不小,大多数小一米长,有的能长到一米半。

鱼群浩浩荡荡,在水下一直延伸出四五公里,大量的海鱼争先恐后的游动着,看起来很有一番威势。

这种鱼名叫棘鳞蛇鲭,纽芬兰人喜欢叫它蔷薇带,中文俗称油鱼、黑皮牛,从名字就能看出,它们属于鲭鱼而不是鳕鱼。

但是,因为长得像鳕鱼,在加拿大内陆地区和世界其他内陆国,经常有不法商贩就用它冒充是鳕鱼。

实际上这是一种经济价值很低的鱼,根本不能食用,只能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它体内含有一种名为蛇鲭毒素的天然蜡酯,能够润滑机器。

这种蜡酯在人体内难以消化,食用后容易导致胃痉挛,如果是孩子食用那就更麻烦了,油脂囤积在直肠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