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现在你师父就对你挺好,以后你就把他当做爹来孝顺就行了。”孟岚重拍了拍清风的肩膀。
不多时,热水烧好了,他们两人分装到几个瓦罐中,给各房送了去。
中午,喝过对症汤药后的袁海生老道长,明显好多了,他已经能下地慢慢走上几步了。
因是大年初一,中午吃饭前,孟岚重一伙人干脆各展所长,把昨天打的猎物,做了好几个硬菜。
这让跟着师父常年喝粥嚼野菜的清风,吃得都快撑炸了肚皮。
中午徐永芝打算留在这里再看顾下老道长,于是孟岚重就派佰子苏等人去山下镇子里,租些铺盖来,晚上也好过夜。
这雪渐渐下得大了起来,当佰子苏他们回来时,不但带着被褥,还买了不少食物和用品。那些东西虽然都不值几个钱,可零零碎碎地,竟把这荒山野岭的小破道观弄出了过年的热闹气氛。
这晚,孟岚重等人从袁道长那里得知了清风更详细的遭遇,大家都不由一阵唏嘘,倒是佰子苏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起。
吃过晚饭后,徐永芝看了袁道长的情况后,觉得他们明天就可以下山了。只要清风再给他师父熬两天药,袁道长也就差不多好了。
孟岚重这天晚上,因前半夜休息了三个时辰,精神已经恢复了,所以第二天清晨就早早起来打算练练功。
他走到院子里,就见清风正在雪地里忙碌着。
他也不打扰小道长,谁还没个玩雪的年纪不是,只自顾自地练了起来。
等他练了小半时辰后,发现旁边那小子堆得雪人颇有些古怪。
也不知清风怎么想的,那圆球状的雪人竟长了两个长胳膊,两条胳膊呈半环状向前伸着,姿势怪怪的。
清风看到孟岚重正看着他,搓了搓手,笑了下就跑去烧水了。
孟岚重走到这个怪雪人面前看了会,摇摇头,也去给徐永芝打热水了。
然而,等他送了水后,无意间看到清风在院子里左右看看没人后,竟轻手轻脚地钻进了那个雪人的两臂之间,他仿佛不觉得那雪人有多么冰冷般,伸出双手紧紧抱住了雪人胖胖的身体。
一声低低的呼唤在院中响起,若不是孟岚重耳力被练得远超常人,恐怕也无法听清那是一声满足的“娘亲……”
看着院子里抱着雪人,也被雪人抱住的清风小道长,孟岚重鼻子酸酸的,他没有去打扰他们,静静地走开了。
当他走到佰子苏他们的房间时,就听里面几个小子正在说着什么。
“我觉得有点像,可那时候他才五岁,我也不敢肯定啊。”佰子苏有点困扰地说道。
“要不然问问袁道长看,也许他知道点什么。”蒋缨霍建议道。
“你们要问什么?”孟岚重推门进来。
“快关门!!!”屋里六个猴被门缝里吹进来的冷风冻得直嚷嚷。
佰子苏先开口说道:“我之前见到清风第一眼就觉得有点眼熟,昨日我听袁道长说话时,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就是六年前失踪的那个宋家小孙子,宋山苗!”
“哦?你能确认吗?”孟岚重一听,也认真起来。
“就是因为不能确认啊,宋山苗丢的时候才五岁,清风现在十一岁,虽然时间对的上,可长相上差异还是挺大的,脸型都没一点相像了。要不是眉眼上还有几分影子,我都不敢说出来了。”佰子苏有点犹豫地答道。
蒋缨霍在一旁建议道:“我觉得咱们可以把这事告诉袁道长,如果他知道点什么,听了肯定会有反应。”
“好啊,如果真的是宋山苗,咱们就能帮他找到家了!”窦宝一拍小手,开心地说道。
蒋缨霍摇摇头道:“唉……那还真不见得就很好,你忘了,他爹在他失踪那年就娶了继室,现如今孩子都生两个了,啧。”
房间里陷入一片沉默,窦宝瘪了下嘴说道:“就算这样,咱们还是应该搞清楚,至少让他知道自己是谁,生身父母又在哪儿,如果以后他家对他不好,就……就……”
窦宝“就”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倒是孟岚重因自己发小洪夜江的经历想到个点子,他说:“如果真是宋山苗,而他们家又不想要他或者对他不好的话,就让他继续跟着他师父袁道长,等以后长大了就当个世外高人清风道长好了,那他家也没法子再去找他说什么了!”
“对啊!”一群要么是孤儿,要么是没有享受过多少父母关爱的小子们都觉得当个逍遥道士也不错。
商量好后,他们就去找袁海生老道长问情况去了。
“啊?如果真是如此,那可太好了!”袁道长一听这小孤儿有可能是夏麻县一家富户的孩子,心中一阵欢喜。他老了,不知道自己还能照顾这孩子多久,若是能找到他家人,袁道长觉得自己走也能走得安心了。
不过袁道长也并不太清楚清风以前的经历,所以最后仍旧没法确定,他到底是不是宋山苗。
“不如这样,”徐永芝听了他们的话后,想出了个主意,“反正我们过一阵也是要回夏麻的,干脆就让袁道长和清风与我们一起走,路上彼此照顾下,到了夏麻如果有什么事情,咱们也能帮把手不是?”
这道观也没什么值钱的,就算被人占去了,也不心疼,关键是袁道长觉得让清风找到家人这事可比一座破道观来得重要多了。
于是他们在这道观中又呆了两天,待袁道长完全恢复后,才再次启程。
清风以前跟着师父,并未真正出过远门。这次出发前,大家并没有告诉他真正的目的。担心他如果万一不是宋山苗的话,恐怕会伤心难过。于是就只说是他们师徒二人要去夏麻投奔道友,正好与孟岚重他们同路,所以就一起走了。
他们这一路就直接南下了,走着走着,他们发现袁道长竟然也不简单,他算卦很准。
袁道长笑着对这群眼冒星星的小子们解释道:“我学的有些偏,只会算算天气方位,算人事是不准的。”
就这样都很不简单了呢,徐永芝一时心痒,就跟前跟后的想学这算卦。
袁道长也不藏着掖着,一路走一路教,当他们到达夏麻县时,徐永芝已经学出师了。
看着一同跟着学的几个小子,袁道长好笑地想着,这一群小子竟然学不过一个丫头,也难怪这路上,隐隐竟是小丫头在做主。
其实这里面本来还有个人应该能学会的,徐永芝早就发现孟岚重对数字非常敏感,他们跟着袁道长学习时,若论单纯的计算,几乎没人能比得过孟岚重。
然而孟岚重有个最大的问题,他对写字非常没耐心,到如今都还写得像个初入学堂的小子。
连带着,他对读书听讲都不太喜欢,所以当袁道长教大家时,他就主动积极地去打理各种杂事。
他这番态度让还不太了解他的清风小道士非常感动又有些坐立不安。他总觉得孟岚重没办法跟大家一起学,是因为要给大家打理行程,这实在是太伟大了……
虽然孟岚重不爱跟着老道长学,可他在徐永芝面前,却是挺老实的,因此私下倒也跟着徐老师学了不少。
转眼,一个半月过去,孟岚重他们终于回到了夏麻县。
顾不上回想这一路上的收获与感悟,孟岚重他们就朝宋家赶去。
然而,还没走到近前,他们就发现宋家在办白事。原来是宋老爷子自大孙子被拐后,苦等多年,终于支撑不住,几天前撒手去了。
在见过清风后,家中有位老仆通过其背后两颗小痣,确认了清风就是宋山苗。
听着亲切的口音,看着宋家人的面庞,清风心中涌起了一股慌乱。
他敏锐地发现,人群中有两个小孩正不善地盯着自己,而一位妇人也紧皱眉头从窗户里看着他。
袁海生来之前已经了解了下宋家的情况,看到如今这情形,心里不由一叹。
唯一在乎清风的宋老爷子病逝了,后娘和弟弟们都不欢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哥哥,而他的父亲宋梧新在确认了清风是自己的大儿子后,也并未有多欣喜激动,想来也是,家里都有两个儿子了,并不太稀罕啊。
然而就算不稀罕,但毕竟是血脉亲传,所以宋梧新就让他娘子去收拾了个屋子出来,让宋山苗先住着。因家里办丧事,不好留客,所以只能让袁道长暂时住到佰子苏他们院子去。
宋山苗看袁海生要走,上前紧紧抓着他师父,不肯松手。宋梧新因丧事忙得本就有些烦躁,见此情形,就对这失而复得的大儿子有些不喜。
袁道长看了就开口说道:“清风毕竟是我徒儿,刚到这里,只是有些担心我一个老人住不惯罢了。宋老爷还请让他送我到那住所处,也好让他放心回家。”
尊师重道,这放到哪儿都说得过去,因此宋梧新的眉头这才松开,点头同意让宋山苗去送送他师父了。
当佰子苏一行人与袁海生师徒回到城西小院时,正在算账的李二饼惊喜地迎了出来。老友相见,自是非常亲热,而宋山苗在一群同龄人中,也放松了下来。
蒋缨霍是要先回家看他娘的,只是在临走前,他拉住宋山苗偷偷嘀咕了几句。然后就看那一直有些焦虑的清风小道长,双眼放光地看着蒋缨霍连连点头,直到此刻脸上才露出了到达夏麻县后的第一个笑容。
袁道长年纪不小,又牵挂小徒弟,所以决定今后就留在夏麻县,万一徒儿受了委屈,他还能帮点忙不是。
为此,孟岚重特意找到如今的县令云黎,和他商量了一番。
云黎轻松地说道:“正好,咱们这里都是佛庙,还没什么道观,我就想着,还是开家道观好点,免得那寺里说点什么,都快赶上县衙的公文了。”
想了会后,他叫来沈万景问道:“你可知咱们附近有没有废弃的道观?”
沈万景想了下道:“去年年底重新丈量山地时,在龟山上倒是发现了一处,房子保存的还凑合,就是已经没有道士在那里居住了。”
“龟山……”云黎想了下点点头说:“那里倒不错,山不高,而且离城近,就是这修缮费用,我这里不好开支,毕竟没有这个先例,还要道长慢慢想法子了。我回头把那道观的落户贴找出来,把你说的那两位给添上去,这样他们就名正言顺了。”
商量好后,孟岚重就带着好消息去找袁道长。
袁道长听了自是非常欣喜,他之前一直没有落户贴,所以只能在深山中呆着,去别处都很难落脚。
如今有了落户贴,他就成了有来历受官方承认的道家了。
在孟岚重告诉他,连清风的名字都被加上去了时,老道士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孟小友你们都有心了,我家徒儿亲缘浅薄,但遇到你们实算得上运气不错。”
自此袁海生就在夏麻县落了脚,因为龟山那处道观需要修葺,所以老道就先在李二饼所在的院子里暂住。而平时就在夏麻县里摆摊算卦,筹措银钱。
起先袁道长因不善算卜人事,所以生意一直不怎么样。直到后来三月份时,夏麻县一直没有降雨,这让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户们都焦急起来。
而云黎在得知袁道长善算天时方位后,就郑重其事地请他算了一卦,求问何时夏麻能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