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锦春-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南北陆路不通而阻滞的粮道,通过大京河、小京河、白沙湾等内河的船只运输,重新变得流畅了起来。今冬的大雪冻坏了官道,而这些河流却因其水域宽广,水道由南及北遍布大陈,即使有少量沿河地区封冻,船行却是无碍。也正因如此,在饱受了近一年的旱情之后,大陈北部地区的粮价至今仍旧平稳,也没有出现商人囤积居奇的现象。
  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归功于大陈的一位名士兼高官——仆射江奉先。
  便在一个月前,江奉先将一份建议朝廷开启漕运、由中元帝亲自组建一个专门主理漕运诸事衙署的奏折,送到了中元帝的手上。
  一直被刺杀事件与大陈旱灾所困扰的中元帝,在看到这份奏折之后,不啻看见了一道曙光。江奉先建议以一种折中的办法,让朝廷参与到民间漕运事务之中,并以逐渐推进的方式,最终将漕运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
  既可缓解灾情,又能得来为民解忧的名声,同时还能为国库增加一大笔收入,中元帝再是个糊涂蛋,也能看出这奏折的分量。于是他当即大笔一挥,颁布了一道全面开放漕运的旨意,并任命江奉先主领诸事。
  漕运一开、粮道通畅,平抑粮价、稳定民心,这实是造福万民的好事,自是得来了百姓的称颂与朝臣的赞誉,江奉先在大陈声誉日隆,竟将原本与之齐名的薛大郎也给比了下去,而中元帝更是对其大为褒奖,一时间风头无两。
  只有少数知晓内情的人才清楚,江奉先之所以能够如此得圣心、赢名声,全是因为他最近请来了一位既擅谋略又精庶务的门客——苏长龄苏先生。
  这位苏先生是个全知全能之人,据说与江奉先的偶遇还甚是传奇,江奉先与之一见如故,即刻便将其请入了江府。
  正是因为有苏先生献计在前,才有了其后江奉先的那一份奏折,而这份奏折为江奉先赢来的,不只是良好的声誉,更是大权在握。
  名利双收,这世上还有比这更风光的事么?
  如今,江奉先待苏先生直若上宾,而在江府之中,这位苏先生的地位更是极其超然,便连族老见了他也要礼让三分。
  “……苏长龄苏先生的名声虽然不算太响,但在大都冠族圈子里却已经渐渐传开了,众人私下里都道江仆射运气好,遇见了一位千古难遇的智者。”白云观烟霞阁的暖阁中,秦素蹙眉听着阿臻的禀报,神情微有些阴郁。
  她自是知道苏长龄这个人的。
  前世时,苏长龄是名闻三国的大谋略家,在陈赵相争时起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可以说是个妇孺皆知之人。
  若仅是这些,那倒也没什么,真正叫秦素难以释怀的是——前世的苏长龄,效力于赵国。


第401章 苏长龄
  据秦素所知,苏长龄的父母家人全都为奸人所害,满门惨死,只活下了他一人,而陷害其家族的,乃是辽西郡一个大族,在当地颇有势力。
  苏长龄孤身一人自无法与之抗衡,为报血海深仇,他截发明志,辗转万里逃往赵国,先是投效于汝南都督护军门下,后靠着算无遗策步步高升,最后成为赵国大将军府第一谋士,在陈赵相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这一世,却成为了江仆射的门客。
  秦素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
  继两次刺杀事件之后,这是她已知的第三桩与前世不同的大事件。而那种无法操控全局的感觉,怎能不让她心下不安?
  她蹙着眉心,一手抚着书案的边角,一面便抬手按了按额头,问道:“这个苏长龄是何方人士?”
  她还抱有最后的一丝希望,希望这个苏长龄并非前世的那一个。
  可是,阿臻的回答却是:“根据我们的消息,苏长龄是辽西郡阳乐县人士,今年二十八岁,苏氏家族在辽西郡也算是薄有名声。”
  秦素放下了抚额的手,神情越发阴郁。
  居然还真是前世的那个苏先生。
  这人前世时直到中元十七年才在赵国崭露头角,可这一世,他的出现整整提前了四年。
  既然能够成为江仆射的门客,不消说,苏家在辽西郡是再没人敢惹了,就算是同在辽西的桓氏,也不会轻易招惹江家最炙手可热的门客。而有了江家这个大靠山,前世发生在苏家的那件冤屈,想必也就不会发生了。
  “苏长龄是一个人去的江家,还是阖家去的?”秦素又问道。
  阿臻立刻禀道:“回女郎的话,苏长龄是带同妻儿去的大都,据说他的父母不久后也会前往大都,一家团聚。”
  也就是说,只要苏家无事,苏长龄抱负得展,这一世的他应该会一直呆在大都为陈国效力,而赵国那里,则失去了一位有力的能臣。
  秦素对此倒是并不在意。
  她记得前世时,江家在争储之事上并没有很鲜明的立场。只要不来妨碍垣家、妨碍太子,一切都好说。
  只是,苏长龄好端端地怎么会想起来从辽西跑去大都?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古怪?
  秦素放平的眉又渐渐蹙起,沉吟了一会,便问:“苏长龄与江仆射是如何结识的,你们可知晓?”
  阿臻闻言倒是波澜不惊,探手自袖中抽出一页纸来,展开递给了秦素,道:“都在这上头了。”
  看起来她是早有准备了,秦素便接过纸来细看了两眼,面色变得有些古怪。
  苏长龄与江奉先结识的过程,她瞧来很是眼熟。
  居然也是术数!
  不过,这位苏先生擅长的术数,乃是当今最风行的易经玄学,据说江仆射也极擅此道,而苏长龄不远千里来到大都,便是在参加了几次清谈,断准了好几件未来之事后,江仆射便起了结纳之心,遂将之招至门下。
  不知为何,秦素总觉得,这人的路数与自己很接近。当初她与薛允衡搭上关系时,不也是靠着所谓的紫微斗数么?
  捏着纸条来回看了几遍,秦素便又问阿臻:“苏长龄为何要来大都,个中缘由你可知晓?”
  听得此言,阿臻的面上便有了一丝不耐烦,不过她掩饰得很好,只垂首低声道:“这个我们并没去查。每年从大陈各地前往大都的士子多不胜数,据我看来,苏长龄此举并不反常。”
  这倒也是。
  大都文气鼎盛,每年的确有许多士子慕名而来,或为求学,或为扬名,或为寻伯乐青眼,这也令得大陈的民户往来较其他两国更为自由,赫然便是一副盛世光景。
  如果不是因为知晓前世之事,秦素也会这样认为,只是,此事终究是脱离了前世轨迹,若说其中没有原因,秦素不信。
  细细地又将字条看了一会,秦素最终还是没再往下问,只将字条还给了阿臻。
  罢了,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苏长龄这个人都与她秦素没半分瓜葛,她管那么多做什么?
  这般想着,她便又问道:“杜家的事情如何了?外头可有人议论?”
  杜四郎可是她布下的一手奇兵,她一直极为关注。而最近杜家在外表看来却是太平静了,这很反常,所以她便令阿臻往下查了查。
  “杜家的事情外头知道的人并不多……”阿臻言简意赅地将李氏之死、杜大郎与李氏得了一样的病等诸事说了,最后又道:“……杜家大郎君如今病体未愈,杜二郎却是整日在外头吃酒打架,惹下了不少事端,唯一没什么动静的只有杜四郎。”
  秦素弯了弯眼睛,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看起来,这应该是杜四郎与桓家联手作的局。
  秦素将觉慧推出去,为的便是给杜四郎递刀子,而杜四郎也果然没叫人失望,几招便将杜家的水给搅得更混了。
  如此干脆利落的手段,一招便废了杜家三个郎君,这必定是桓家人的手笔。
  秦素的眼睛又往下弯了弯。
  说起来,发生在上京杜府里的事情,并没在这座城市里激起半点波澜。
  李氏不过就是个妾室,死便死了,试问哪个大士族没死过几个妾?杜骁骑十几名侍妾,前些时候才又纳了个美貌的寒族女子进门,死在上京的李氏,哪有人记得她是谁?
  至于被棒杀的曾妪,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奴便是奴,是生是死都不可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而秦素,显然并不在“任何人”的范畴,阿臻送来的消息于她而言,那就鼓舞人心的大好消息。
  无论杜光武用了什么手段,借助了哪一方的力量,现在的情形是,他已经是杜家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郎君了。只要他表现平稳,只要事情的轨迹仍旧如前世一样,广陵那里的守将,便仍旧是她秦素力主的太子一系。
  “多谢你,叫你来说了这么些话。”秦素向着阿臻笑道,语声颇为客气。


第402章 亲疏间
  听得秦素之语,阿臻立刻利落地叉手道:“主公有令,叫我等以后皆应以女郎之命为准,阿臻自当遵从。”
  话说得颇为得体,然一亲一疏,也在这话中体现得很清晰。
  “你能这么说,我便放心了,也不枉我苦心给你谋了现在这个身份。”秦素笑眯眯地看着她道,端起了一旁的茶盏。
  阿臻鼓着嘴吧,似是想要说话,然而终究还是忍住了,只再度向秦素叉手行了个礼。
  秦素便笑,拿布巾掩了口道:“你也改一改吧,总这么着可怎么得了?分明是个三等使女,却总拿着武人的礼来见我,李妪没教过你规矩么?”
  “李妪”二字一出,阿臻那鼓着的嘴立刻就瘪了,整个人也泄了气似地,往下矮了好几分,唯脸上还留着几分不服气,抗声道:“我自是知道规矩的,女郎莫非忘了我是谁的人?”说罢她便黑着脸,遵照使女的礼仪端端地正正给秦素行了个礼。
  秦素在心底里啧了一声。
  李玄度那妖孽的手下,也不是多听他话的嘛,真是太欠调教了。
  不过,再骄傲不服管又能如何?
  这位阿臻女卫,如今在秦素这里也只能顶着三等使女的名头过活,李妪可没少叫她扫院子抹灰,有一次居然还叫她去倒恭桶,还是秦素给拦下来了。
  想到这些,秦素便止不住地唇角上翘。
  前回遇见阿臻,正逢着这厮灰头土脸地擦地板,那满脸的怨气几乎能溢出来,还在秦素背后偷偷地瞪她,而当秦素回头看时,她却又拿屁股对着人了。
  那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倒和她原先的主人挺像。
  秦素不知想到了什么,唇边的笑意向外漾了漾。
  “罢了,我也不挑你的眼了,你先下去吧,妪正等着你去抹灰呢,我听她说,这一回要抹净五间房的灰,有劳你了。”懒洋洋地挥了挥手,秦素便站起身来,全不顾身后阿臻瞬间黑下去的脸,踱去了窗前。
  最近这段日子以来,秦素的心情一直都很不好,即便听到了杜家的事,即便能把阿臻这个不服管的压在手下,却也难以抵消她此刻的郁结。
  不久前,她收到了从青州送来的一个坏消息。
  萧家意图附学秦氏族学。
  真真该死!
  秦素的眉间掠过了一丝戾气。
  在收到消息的最初,她真恨不能把萧继叫过来痛骂一顿,再狠踹上几脚。
  她分明交代得清清楚楚,叫他们萧家安静地呆着,别招惹旁人。可萧继显然根本没记住她的话,这还没过几个月呢,萧家居然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这厢一动,秦家便首当其冲地倒了大霉。
  难道说,这便是所谓的宿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